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nm23-H1和CD44V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5例胃癌组织中nm23-H1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m23-H1和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7%、75.8%。CD44V6蛋白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nm23-H1和CD44V6 的表达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nm23-H1和CD44V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CD44V6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Vav3与MMP-2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Vav3与MMP-2在91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的Vav3、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52/91)和68.1%(62/91),均高于癌旁组织的30.5%(25/82)和25.6%(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v3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血管浸润情况有关(P<0.05);MMP-2表达与淋巴结是否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Vav3蛋白与MMP-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13,P=0.003)。结论 Vav3蛋白在胃癌中高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血管浸润有关,且与MMP-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提示Vav3蛋白可能参与胃癌侵袭与转移通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回顾性分析EGFR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探讨其成为胃癌预后指标和分子靶向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具有随访资料的103例胃癌标本中EGFR蛋白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0103例胃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2.7%(44/103),在胃正常组织中无表达;②EGFR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相关(P〈0.05);③EGFR蛋白表达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0个月,表达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5.2个月,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OEGFR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②EGFR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为IMC—C225、ZD1839、OSI-774等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胃癌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核因子1(BLZF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6例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BLZF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BLZF1的阳性表达率为52.56%(82/156),低于癌旁组织的95.51%(149/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ZF1蛋白表达与T分期、TNM分期及分化程度均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N分期均无关(P>0.05)。BLZF1阳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为42.5个月,长于阴性表达者的29.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肿瘤大小、TNM分期及BLZF1表达均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BLZF1在胃癌中表达下调,且与部分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推测其表达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胃癌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peroxiredoxin 1(Prdx1)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Prdx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 胃癌和癌旁组织中Prdx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70/120)和25.0%(3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rdx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5)和TNM分期(P=0.006)有关,与年龄、性别、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分化和浸润深度无关。Prdx1阳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为56.0个月,短于阴性者的81.7个月(P=0.004)。Prdx1是影响Ⅰ、Ⅱ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30)。结论 Prdx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判断早期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Latexin(LX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43例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LX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LXN的阳性表达率为60.1%(86/143),低于癌旁组织100.0%(14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XN蛋白表达与N分期(P=0.005)和组织分化(P=0.023)有关,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T分期、TNM分期无关。全组患者的中位OS为56.0个月;LXN阳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为79.5个月,长于阴性表达者的 27.0个月(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肿瘤大小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8)。结论 LXN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且与部分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胃癌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4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PIN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IN1阳性表达率为33.6%(45/134),癌旁组织为21.6%(29/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N1表达与胃癌患者TNM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P=0.007,P=0.010),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PIN1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5.7%,阴性患者为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IN1表达不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而pTNM分期和Lauren分型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胃癌组织中存在PIN1阳性表达,并与TNM分期和远处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是潜在的胃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价值。方法 构建含202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KM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间的关系。结果PKM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4%(126/202),高于癌旁组织的14.4%(29/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PKM2的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及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与T分期、N分期及TNM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M2表达阳性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42.9个月,短于阴性表达者的78.4个月(χ2=23.119, P<0.001),且PKM2阳性表达情况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结论PKM2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是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ANXA1在胃癌及其淋巴转移灶中的表达,探讨ANXA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mTOR通路激活状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在含有121例胃癌及淋巴转移灶的组织芯片上,利用免疫组化检测ANXA1、p-mTOR在淋巴转移灶中的表达,分析ANXA1与临床病理特征、p-mTOR及预后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ANXA1在胃癌淋巴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4.9%(18/121),低于胃癌原发部位的35.5%(43/121);而p-mTOR在胃癌淋巴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2%(74/121),高于胃癌原发部位的51.2%(62/121)。胃癌淋巴转移灶中ANXA1的表达与原发肿瘤部位、胃壁侵犯、p-mTOR以及组织学分化高度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ANXA1是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 ANXA1缺失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ANXA1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核磷蛋白(NPM)和转录相关酸性卷曲蛋白1(TAC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0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NPM和TACC1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胃癌组织中NPM和TACC1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5.4%(85/130)和48.5%(63/130),均高于癌旁组织的51.5%(67/130)和32.1%(42/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PM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复发转移有关,TACC1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NPM和TACC1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呈正相关(r=0.220,P<0.05)。NPM和TACC1高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OS)分别为20.0个月和18.0个月,低于低表达者的32.0个月和22.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PM和TACC1高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NPM和TACC1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考虑将两者作为评估胃癌临床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2例胃癌及15例胃炎患者手术标本Tim 3的表达。结果 CD4+和CD8+T细胞均可见Tim-3的表达,胃癌组织CD4+T细胞Tim-3表达为(12.4±8.41)%,明显高于胃炎组的(6.01±1.95)%;胃癌组织CD8+T细胞中Tim-3表达为(9.56±7.48)%,明显高于胃炎组的(5.39±2.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3在CD4+T细胞中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均无关(P>0.05)。Tim-3在CD8+T细胞中的表达仅与胃癌患者的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均无关(P>0.05)。结论 Tim-3在胃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是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 2)基因的表达及其与Ki 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156例胃癌组织中HER-2基因扩增及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156例胃癌组织中HER-2基因扩增率为11.5%(18/156);HER-2基因扩增与肿瘤浸润深度及脉管癌栓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3.72%(115/156),高于癌旁组织的2.56%(4/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及肿瘤浸润深度有关。HER-2基因扩增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0.162,P<0.05)。结论 HER-2基因扩增与Ki-67蛋白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HER-2基因状态和Ki-67蛋白的联合检测对于评估胃癌患者病情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1年5月至2011年8月经手术切除的31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标本中SphK1 mRNA的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SphK1和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phK1 mRNA在胃癌织中的表达量为2.77±0.50,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的1.02±0.23(P<0.05)。胃癌组织SphK1蛋白的高表达率为71.0%(22/31),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的38.7%(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hK1蛋白与mRNA的表达分别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血管侵犯相关,而与年龄、性别及分化程度无关。胃癌组织VEGF蛋白的高表达率为64.5%(20/31),与SphK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65,P<0.05)。结论 SphK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可能与VEGF共同促进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检测胃癌中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寻求胃癌中Her-2检测的有效手段。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对68例胃癌进行Her-2蛋白标记,同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的情况。 结果 68例胃癌患者中,IHC检测Her-2蛋白阳性12例(17.65 %),分别+++ 3例,++ 9例、+ 7例和- 49例;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11例(16.17 %),与IHC阳性强度相对应的FISH检测结果分别为3例(100 %)、8例(88.89 %)、0例、0例。Her-2基因扩增与Her-2蛋白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胃癌中存在Her-2蛋白的表达和基因扩增,Her-2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呈现明显的异质性。IHC与FISH检测胃癌Her-2的表达差异主要在IHC++组,IHC++有意愿进行Her-2基因靶向治疗的患者建议进行Her-2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PIRH2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4例胃癌组织中PIRH2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IRH2和p53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PIRH2和p53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pTNM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无显著相关(P〉0.05)。PIRH2+/p53-组的胃癌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IRH2-/p53-,PIRH2+/p53+,PIRH2-/p53+)(P=0.002,0.013,0.005)。且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IRH2和p53蛋白水平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0.003)。结论 PIRH2和p53蛋白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IRH2蛋白表达阳性和p53蛋白表达阴性提示胃癌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局部免疫与全身免疫状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同时测定癌组织、癌周正常胃黏膜、淋巴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4-1BB、4-1BBL含量。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胃癌组织(P〈0.05),CD8^+细胞计数反之(P〈0.05)。4-1BB表达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正常胃黏膜、淋巴结、癌组织、癌组织中单个核细胞;其中癌组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P〈0.05),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4-1BB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他组织,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组织中4-1BBL表达量低于正常黏膜,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4-1BB表达量与CD4^+/CD8^+比值、NK细胞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4-1BBL与CD4^+/CD8^+比值、NK细胞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内免疫力低下,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胃癌组织的低免疫状态与4-1BBL缺乏有关;4-1BB与胃癌患者局部和全身的免疫状态亦有密切关系。总之,胃癌组织中4-1BB/4-1BBL的表达失衡与胃癌的免疫逃逸、低免疫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波形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9例胃癌标本中波形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79例胃癌中38例(48.1%)波形蛋白表达阳性。波形蛋白在低/未分化癌中的表达率为60.5%(26/43),显著性高于高/中分化癌(33.3%,12/36)(P〈0.05);其在淋巴结转移的胃癌表达率(59.3%,32/54)显著性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4.0%,6/25)(P〈0.05)。波形蛋白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9.3%、76.0%。[结论]波形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类型、淋巴结转移有关,波形蛋白可用于预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Tim-3分子在胃癌荷瘤个体NK细胞上的表达,探讨Tim-3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治的原发性胃癌患者32例,健康体检者28例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NK细胞上Tim-3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D56+NK细胞上Tim-3的表达量为(49.27±21.0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7.00±17.16)%(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 Tim-3+CD56+NK 细胞高表达率(5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0%);有远处转移患者Tim-3+CD56+NK细胞高表达率(100%)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4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胃癌患者Tim-3+CD56+NK细胞高表达率较Ⅰ-Ⅱ期患者高(73.7% vs 15.4%),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结论:Tim-3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作用,是潜在的用于评估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钠耦合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1(SNAT1)和上皮膜蛋白1(EMP1)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胃癌组织和67例对应癌旁组织样本中SNAT1和EMP1的蛋白表达情况,根据二级计分法分为低表达(<5分)和高表达(≥5分),分析两者不同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2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 1和胃癌不同分化细胞株(未分化BGC823、低分化AGS、中分化SGC7901和高分化MKN28)中SNAT1和EMP1的蛋白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的SNAT1高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67.1% vs. 34.3%, P<0.05),而EMP1高表达率则低于癌旁组织(40.2% vs. 62.7%, P<0.05)。胃癌组织中SNAT1与EMP1表达呈负相关(r=-0.272, P=0.014),且两者表达与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均有关;另外,SNAT1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有关,EMP1与浸润深度有关。胃癌细胞株中的SNAT1蛋白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和CES-1细胞,而EMP1蛋白水平则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AT1表达在胃癌组织及细胞株中分别较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细胞株高,EMP1则相反,胃癌组织中两种蛋白均与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提示两者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用于辅助胃癌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