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病毒(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明胶凝集法检测534例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和400例非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血清样本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抗体(抗-HBe)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病毒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结果流浪精神障碍患者HBsAg、抗-HBs、抗-HCV、抗-Tp和抗-HIV的阳性率分别是12.36%、36.32%、1.49%、4.68%、0.00%;抗-HBs、抗-HBe阳性率高于非流浪精神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性别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浪精神障碍患者HBV感染率高,专科医院应加强监测,预防院内感染及职业暴露的发生并对患者保护性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2.
张渭桃  江晓梅  方萍 《疾病监测》2009,24(8):592-593
目的了解浙江省开化县中、小学学生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评价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方法对新入校6477名学生进行HBV血清学检测。结果学生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4.54%,男生高于女生,农村高于城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HBV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为37.30%,女生高于男生,城镇高于农村,小学生高于中学生;易感人群占学生人数的60.80%。结论学校对入校新生应进行体检,检测肝功能和乙肝标志物,对已感染并具有一定传染性的学生,学校要做好管理工作,对乙肝标志物阴性的易感者应加强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广西不同民族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乙肝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年至2006年入学的6 949名新生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总HBsAg阳性率为10.6%,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民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学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预防和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在高校的传染,在新生中应加强乙肝感染易感人群的控制和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 23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血清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组合模式和前S1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HBsAg阳性率为18.45%,抗-HBs阳性率为34.3%,6项全阴性者224例,HBsAg(+)、HBeAg(+)、抗-HBc(+)(大三阳)76例,阳性率为6.15%,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129例,阳性率为10.44%,在大三阳组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90.79%,在小三阳组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74.42%。男性HBsAg阳性148例,阳性率为21.29%;女性HBsAg阳性80例,阳性率为14.78%,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P<0.01)。结论精神病患者HBV总感染率略高于普通人群,对这类患者应采取监测隔离,治疗等措施,防止HBV的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学校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华北电力大学2006、2007年新生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结果7325名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检出378例,阳性率为5,16%,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男生均高于女生(P〈0.05),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校新生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水平,男生阳性率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国家,在高校新生中普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的一项重要措施[1].为了解大学新生HbsAg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情况,现对我市某高职学院2008级新生血清HBsAg、ALT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解放军第五一七医院周边地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免疫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解放军第五一七医院1 001例外科住院患者血清标本中的5项HBV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及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进行定性检测并分析测定结果。结果 1 001份血清标本中,HBsAg阳性总检出率为5.39%,其中男性(3.97%)低于女性(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阳性检出率为15.68%,男女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小于20岁年龄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放军第五一七医院周边地区人群HBV感染率低于全国水平,但仍有约80%的人群血清中没有乙肝保护性抗体,人群总体主动免疫率较低,应加大乙肝防治的宣传,增强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普及乙肝疫苗预防接种,防止本地区乙肝病毒的流行和蔓延。  相似文献   

8.
何海艳  赵莹  吴伟慎  李超  单爱兰 《疾病监测》2011,26(12):939-942
目的了解2010年天津市不同年龄段的健康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或免疫状况。方法根据年龄段和职业,在全市16个区(县)中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目标人群,对目标人群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调查登记与HBV感染和乙肝疫苗免疫相关的信息。结果 1~59岁健康人群HBV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和核心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3%、47.63%和10.15%;HBsAg阳性率:男性3.52%、女性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P<0.05),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9,P<0.05);滨海三区最高(4.17%),市内六区最低(1.85%),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P<0.05);农民最高(4.44%),<10岁儿童最低(0.38%)。抗-HBs阳性率:男性与女性基本一致,且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06,P<0.05)。结论新抽样方法适于现时期入户采血难的形势,且研究结果同样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9.
<正>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HBV)甲型肝炎病毒(HA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辅助性T淋巴细胞(Th)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呼吸(R)脉搏(P)体温(T)血压(BP)心率(HR)  相似文献   

10.
<正>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HBV)甲型肝炎病毒(HA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辅助性T淋巴细胞(Th)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呼吸(R)脉搏(P)体温(T)血压(BP)心率(HR)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围产期妇女这一特定人群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B,HBV)血清标志物普查,了解围产期妇女HBV血清学标记的表现模式,采取有效措施,阻断HBV的母婴传播(maternal-fetal transmission,MFT)。方法 共1100例围产期妇女血清标本,均以Multiskan自动酶标仪检测HBV血清学五项指标。为表述方便,设定HBV血清学五项指标的排列顺序为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②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③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④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⑤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并以出现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 本组血清HBV血清学五项指标检测共出现14种模式,以是否检出HBsAg,将14种模式分为:感染期模式组(1-5),恢复期模式组(6-13)和五项指标全部阴性组。<见表1>结论 经统计,本组1100例围产期妇女的HBsAg阳性率为4%,明显低于第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HBsAg阳性率为10%的结果;主、被动免疫后,保护性抗体抗-HBs的出现率为15.82%;五项指标检测全阴性血清标本805份,占总人数的71.36%,对这一易感人群进行了乙肝疫苗的主动免疫注射(0、1、6方案)。  相似文献   

12.
FQ-PCR和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同血清学标本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阳性与HBV-DNA阳性结果的比较情况.方法 对200例血清同时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及ELISA方法测定HBVM.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80.7%(146/181), HBsAg(-)组HBV-DNA阳性率为5.6%(1/1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75例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均为阳性的血清HBV-DNA阳性率为100.0%(75/75),HBsAg、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均为阳性组血清HBV-DNA阳性率为77.9%(46/59),HBsAg( )、抗-HBc( )组血清HBV-DNA阳性率为53.2%(25/47),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抗-HBe( )、HBcAg( )组血清HBV-DNA阳性率为12.5%(1/8).结论 ELISA检测结果相同的患者,其体内HBV-DNA的复制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别.判断肝脏中HBV复制及有无传染性依据HBsAg阳性或HBeAg阳性是不够的,易造成部分乙型肝炎的漏诊.对于HBsAg阴性只要有HBV感染后的任何血清学依据,都应检测血清HBV-DNA作为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进一步筛选,必要时应同时行肝活检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学龄前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疫苗接种效果和免疫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调查对象按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随机选取辖区15个镇(或社区)2128名常住人口的学龄前儿童为调查对象,采集每名对象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对母亲有无HBV感染史的儿童感染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昌平区学龄前儿童HBsAg、抗-HBs、抗-HBc和HBV年龄标化率分别为0.05%、63.27%、1.08%和1.08%。城区和农村1~6岁儿童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4.84%(924/1425)和62.85%(442/703);城区和农村1~6岁儿童HBV感染率分别为0.77%(11/1425)和1.56%(11/703)。男性和女性儿童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4.68%(718/1110)和63.65%(648/1018);男性和女性儿童HBV感染率分别为0.81%(9/1110)和1.28%(13/1018)。 结论 昌平区儿童 HBsAg 阳性率和 HBV 感染率继续保持低水平,说明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以来防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HBV感染情况。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大学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沙市大学2005~2009年入学新生12909名,总阳性率6.58%(849名)。其中男生6966名,阳性率6.60%;女生5943名,阳性率6.46%。城区学生5350名,阳性率4.86%;农村学生7559名,阳性率7.79%。结论男女生HBsAg阳性率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高于城区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应加强农村乙肝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高校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4届新生(共计21 183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物(HBV-M),并用sysmax-2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sAg阳性者1 011例,总阳性率为4.77%,有逐年下降趋势;男生多于女生,农村生高于城镇生.感染模式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无性别差异.ALT升高35例,男生多于女生.HBV-M全阴性10 370例,占48.95%;单项抗-HBs阳性9 802例,占46.27%.结论:应加强新生HBV-M及ALT的检测,并采取综合性干预对策,预防和控制HBV在高校人群中传播.  相似文献   

16.
正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HBV)甲型肝炎病毒(HA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辅助性T淋巴细胞(Th)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呼吸(R)脉搏(P)体温(T)血压(BP)心率(HR)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模式,以及与HBVDNA的关系,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样本的HBV血清标志物,从中选出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样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HBV DNA定量值。结果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37例患者中,出现3种HBV模式。37例阳性样本中,有21例血清HBV DNA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57%。结论 HBV患者出现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原因复杂,并不代表疾病真正好转。而且,仍有HBVDNA复制,预后较差,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胡衡丽  谭常赞 《护理研究》2005,19(14):1238-1239
[目的]探讨精神病病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我院922例住院精神病病人进行血清HBV标志物检测.[结果]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分别为8.79%、30.80%、3.58%、3.58%、11.50%.[结论]由于精神病病人疾病的特殊性,因此对感染HBV的精神病病人应采取监测、隔离、治疗等措施,而对精神科临床护理人员应加强安全教育,做好防范措施,防止HBV的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医院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进行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标志物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检测发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检测阳性者为32例,阳性率为26.7%;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抗-HBc检测阳性者为25例,阳性率为20.8%。结论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取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验,有利于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其对临床进行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泸州医学院2008、2009年入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学校开展乙型肝炎防治、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新生血清HBsAg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09年泸州医学院新生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5.85,男生与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泸州医学院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感染率,但仍应重视乙型肝炎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