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因具有抑制血管生成、调节免疫等作用从而产生抗肿瘤活性,在靶向治疗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结直肠癌、晚期肝癌及晚期胃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临床研究也发现其在改善肿瘤恶病质及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M)的临床疗效。方法:WM患者4例。沙利度胺75mg/d,疗程3个月以上根据治疗前后血液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变化来评定疗效。结果:4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高达21.5g/L。4例WM患者仅1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6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沙利度胺+TACE术;对照组:单纯TACE术。沙利度胺每晚200 mg口服,服用至少3个月,每位患者至少行TACE术2次,并检测TACE术前1周及术后2周VEGF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9.4%,对照组4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81.2%,对照组5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5.6%、28.1%,对照组为62.5%、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甲胎蛋白(AFP)下降率81.3%明显高于对照组53.1%(P〈0.05);两组毒副反应均为Ⅰ~Ⅱ级,治疗组嗜睡、疲劳、头昏、皮疹等症状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TACE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较好,能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血清VEGF水平,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4.
沙利度胺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口服沙利度胺 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组(TLD TACE组)和单纯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组(TACE组)。结果TLD TACE组近期有效率、1年局控率分别为57.5%和65.0%,明显高于TA-CE组的34.5%和43.1%。不良反应以腹胀、便秘、头晕、嗜睡最常见,患者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沙利度胺联合GEMOX方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GEMOX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沙利度胺(400 mg/天),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天)及奥沙利铂(130 mg/m2,第1天)方案联合化疗2,1天为1个周期。以RECIST标准评价疗效,以NCI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15例患者均可评价客观疗效及不良反应。其总有效率(RR)为40.0%(6/15),疾病控制率(DCR)为73.3%(11/1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5.5个月。治疗后KPS评分明显改善。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沙利度胺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LD)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被确诊为HCC,随机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A组(n=15)行TLD+TACE治疗;B组(n=15)单用TACE治疗。TLD用法:200mg口服,每晚1次,连续用药2个月。TACE所用药物:奥沙利铂(L-OHP)200mg、氟脲脱氧核苷(FUDR)1.0g、碘化油5-40mL。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1M^+、CD8^+、CD4^+/CD8^+、CD3^-CD56^+NK并与正常人对照组30例作比较。结果治疗前A、B两组与正常人比较CD3^+、CD4^+均正常(P〉0.05),但CD4^+/CD8^+、CD3-CD56^+NK均明显偏低(P〈0.01)。治疗后A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均恢复正常(P〉0.05);B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CD4^+仍正常(P〉0.05)、但CD4^+/CD8^+、CD3^-CD56^+仍显著偏低(P〈0.01)。结论TLD可改善HC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王学文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6):1253-1255
沙利度胺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有效药物,其抗MM治疗的合适剂量尚未完全确定,且无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该药的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超低剂量沙利度胺(25mg/d,T25)可使大多数患者耐受,并在单用或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小剂量地塞米松)时显示有效。尤其适用于老年、体衰和不耐受的患者,并提供更长时间的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8.
超低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利度胺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有效药物,其抗MM治疗的合适剂量尚未完全确定,且无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该药的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超低剂量沙利度胺(25mg/d,T25)可使大多数患者耐受,并在单用或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小剂量地塞米松)时显示有效。尤其适用于老年、体衰和不耐受的患者,并提供更长时间的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和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7例MM患者予沙利度胺口服,起始剂量50 mg/d ,至最大剂量50 ~ 300 mg,联合地塞米松或VAD方案化疗。结果 4例患者部分缓解(PR),2例患者进步,1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达85 %。毒副作用有嗜睡、乏力、便秘、皮疹、手足麻木,毒副反应轻。结论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和化疗治疗MM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发生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浆细胞病。自1999年Singhal等[1]首先报道了沙利度胺(反应停)治疗难治性MM取得较好的疗效以来,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已成为临床治疗MM的常用方法[2],最近Kagoya等[3]的Meta分析提示该治疗能够提高MM患者的生存期。沙利度胺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致畸作用,以及各种[4-6]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国内外沙利度胺抗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现状.方法: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沙利度胺和肿瘤”为检索词,检索2000-01-01— 2011-06-30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沙利度胺抗肿瘤的基础研究;2)沙利度胺抗肿瘤的临床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33篇.结果:沙利度胺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和调节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等作用机制.临床上可与化疗联合,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肝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神经胶质细胞瘤、前列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的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晚期食管癌、晚期结直肠癌和高危复发肾癌的治疗中无明显疗效.沙利度胺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乏力、皮疹和嗜睡等,深静脉血栓是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结论:沙利度胺对常见多数恶性肿瘤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沙利度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沙利度胺(反应停)对难治性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例常规治疗方案不能缓解或无法耐受常规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加用沙利度胺。结果 MDS治疗有效率66.7%,AML治疗有效率50%,MPD治疗有效率70%。结论 联合应用沙利度胺可提高难治性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5例患者均给予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沙利度胺的剂量为400mg/d~800mg/d,根据血清M蛋白和骨髓瘤细胞的减少判断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0%无不能耐受的毒副作用。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作为难活性多发性骨髓瘤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地塞米松20mg/d-40mg/d,奇数月d1-4,d9-12,d17-20,偶数月d1-4,28天/疗程,联合或不联合沙利度胺100mg/d-200mg/d。判断疗效,同时观察血常规、肾功能、Ca^2+、影像学等变化。结果:14例患者的总有效率(CR+PR+进步)为85.71%,总缓解率(CR+PR)57.14%(8/14例),初发患者中总有效率达100%(8/8例),总缓解率达75.00%(6/8例),复发难治患者中总有效率66.67%(4/6例),总缓解率33.33%(2/6例)。主要副作用为感染、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方案,毒性较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初治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13例患者的总有效率76.92%;1例头昏乏力,3例轻微胃肠道反应,1例骨髓抑制,患者均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治疗初治MM患者有效,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单用或联合替吉奥与沙利度胺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HCC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TACE联合替吉奥与沙利度胺口服,对照组仅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7.5%,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疾病控制率92.5%,对照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组1年生存率80.0%,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治疗组2年生存率42.5%,对照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恶心呕吐、便秘和骨髓抑制,为I、II级,对症治疗可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与沙利度胺联合TACE术对中晚期HCC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值得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沙利度胺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明贵  洒荣桂 《癌症进展》2009,7(5):515-518
沙利度胺是一种具有抗血管新生作用的谷氨酸衍生物,1957年10月作为孕妇镇吐镇静药物投放德国市场,1961年发现它与“海豹肢”畸形儿出生有关后撤出市场。后又被发现在抗炎及免疫调节方面具有活性,并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麻风结节性红斑。近年来其抗血管生成的作用又成为研究热点,2006年5月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该药再次受到医学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7例多发性骨髓瘤均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治疗2个疗程4个周期后,根据血象、血清M蛋白、血清肌酐、骨髓瘤细胞等指标来判断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结果初治组9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2例,进展1例.难治复发组8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2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为58.82%.主要不良反应有嗜睡(70.6%),便秘(53%),骨髓抑制(41%),头晕(17.6%),腹胀(17.6%),皮疹(5%),深静脉血栓(5%),均能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疗效高和耐受性好的优点,是治疗初发性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一个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案,尤其是对难治性复发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孔雁  董倩  姜达 《陕西肿瘤医学》2010,18(8):1665-1669
血管生成在实体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肿瘤血管生成的各个环节及其发生过程中的生化改变为靶点,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可以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侵袭及复发。沙利度胺作为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已经在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简要综述其在实体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沙利度胺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与数个基因组修饰的异质性肿瘤.HCC由于药物的抗药性和伴随肝功能障碍,因而系统抗癌疗法的疗效有限.沙利度胺是一种谷氨酸衍生物,研究发现它有抗血管生成、免疫调节和抗炎等作用.本文综述沙利度胺单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或放疗治疗晚期肝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