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几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建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动脉疾病,可引起冠心病和脑梗死等,是我国和世界上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前列.有关AS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有多个学说,如脂质浸润学说、损伤反应学说、免疫炎症学说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形成AS的复杂因素.积极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开发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是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并建立可靠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对于探明AS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一种容易获得,价格较低,耗时较短的实验动物AS模型非常必要.本实验旨在探索一种成熟的、可重复性好的大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2.
尽管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研究经历了100多年,但其仍被认为是未知病因的疾病。目前动脉粥样硬化也成为影响人们健康最严重的疾病。每年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文献超过10万篇。在形成的学说中主要有代谢学说和血液动力学说,近来炎症反应学说成为热点。然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极其缓慢的炎症过程,超过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常见的免疫过程。在炎症学说中,前提是内皮的损伤和机能障碍,那么其原因是什么?这与损伤反应学说似乎并无本质的区别。因此寻找损伤的因素才是关  相似文献   

3.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类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症病因涉及遗传、环境、生活习惯、感染等众多因素.  相似文献   

4.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类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症病因涉及遗传、环境、生活习惯、感染等众多因素.  相似文献   

5.
肺炎衣原体感染致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9年Ross[1] 提出了“动脉粥样硬化 慢性炎症学说” ,修正和补充了他于 1993年提出并得到公认的“血管内皮损伤反应学说”[2 ] ,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在大、中动脉血管壁的内皮细胞损伤后 ,由细胞免疫所介导的慢性炎症反应。近 10年来 ,关于肺炎衣原体感染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作用的研究正逐渐深入 ,从流行病学相关性、病理机制探讨、动物疾病模型复制到大规模临床抗生素干预试验 ,均初步证明肺炎衣原体感染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的病因。本文以“肺炎衣原体感染 宿主免疫 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线 ,简要介绍肺炎衣原体感…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复杂,学说众多。但共识之处是脂质代谢异常为最重要最危险因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增高等危险因素,最受关注。年龄是一个非常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致病因素。中青年,甚至儿童也可能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仅是老年人才有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主要围绕4种学说:脂肪浸润学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学说、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和损伤反应学说。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表现具有炎症病理的基本表现形式:变质、渗出和增生。其形成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胰腺炎和肝硬化等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细胞间相互作用。随着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的不断检出,动脉粥样硬化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动脉壁脂质堆积的疾病,而是进展性炎症反应,符合炎症表现的普遍规律。因此,Ross教授在其损伤反应学说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AS)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之首。AS的发病机理学说甚多,试图从不同角度来阐明,诸如脂质浸润学说、血液动力学学说、癌基因学说、感染学说等,但他们都各自强调病因的某一侧面。经过近百年不懈的努力,多数学者认为,AS是环境和遗传诸因素间一系列复杂作用的结果,内皮损伤是AS的始动过程,多种危险因素通过对内皮细胞的损伤而启动或加重AS的病理过程,而动脉血管的损伤和修复平衡可能决定AS的进展和程度,尽管某些具体过程有微小的改变,而动脉损伤反应假说仍然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AS)是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变发生在心、脑、肾等主要器官的血管,可引起所属器官的缺血、坏死,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各种疾病之首。因此,积极研究并建立可靠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对于探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居所有疾病之首,在发达国家被称为“头号杀手”,是世界范围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有关AS的发生机制提出了新的学说,该学说以损伤应答和炎症学说为中心,而内皮祖细胞介导的损伤和修复反应则为AS的始动因素和重要环节,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可能成为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下肢动脉疾病诊疗的专家共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肢动脉疾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且截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致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同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同时也可能存在心脏和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有明确的证据证实,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MI)和缺血性脑卒中。多项指南将包含下肢动脉疾病在内的周围动脉疾病定义为冠心病的等危症,血脂异常和血压控制的治疗目标等同于冠心病患者。已有研究表明,识别下肢动脉疾病并给予强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1病因和流行病学下肢动脉疾病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2.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的冠心病和脑梗死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鞘磷脂类信号通路可通过调节脂代谢、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等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文章综述了鞘磷脂类信号通路关键分子鞘磷脂、神经酰胺和1-磷酸鞘氨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旨在为防治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日本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的欧美化,使疾病的组成发生变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有所增多。此种改变对死因产生很大影响,特别在高龄老人中死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者显著增多。直到现在这已被看作是高龄老人的特点,因为除了动脉中层钙化或小动脉硬化症以外,最近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病亦在增多。因此,本文将以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病因为重点,并结合以往的研究加以讨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研究及其与发病机理的关系根据对来自动脉粥样硬化的缺血性心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桥本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尤其是乳头状甲状腺癌)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也逐年增加.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癌相关性的机制尚未明了,目前有共同病因学说、癌前病变学说、淋巴细胞浸润学说3种观点,其中共同病因包括辐射、高碘、免疫及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等,在共同病因作用下,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患病率均升高.一些分子在桥本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高表达,与甲状腺其他疾病存在表达差异,可预测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癌的相关性.甲状腺癌灶周围组织淋巴细胞的浸润也可能与桥本甲状腺炎相关.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炎症反应学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动脉粥样硬化 (A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美国、欧洲及日本死于该病者占死亡总数的5 0 %左右。近年来本病的发生率在我国亦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据尸检结果 ,在 4 0~ 4 9岁的人群中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5 8.36 %和 88.31% ,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因此对于As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一个半世纪以来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脂质在内皮下的浸润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是A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 ,并因此先后提出脂质浸润学说、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学说、血栓源学说以及血流动力学学说等 ,但…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病理基础,也是导致全球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冬季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提示寒冷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相关性。动脉粥样硬化可归属于中医“脉痹”的范畴,寒邪是其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本研究综述寒冷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中医寒邪与脉痹理论,对于中西医结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积极意义,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和病理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管疾病,其病因涉及多种危险因素和疾病,迄今为止提出了多种病理生理通路,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内质网应激逐渐被人们认识,多种致病因素会引起内质网应激.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是蛋白质监控和信号传导系统的保护性反应,但应激过度则导致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是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多种危险因素和炎症反应的共同信号通路,各种危险因素可单独或协同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细胞凋亡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最近,内质网应激在冠心痛不稳定斑块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内质网应激的研究进展,为阐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治疗开启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又称为钙拮抗剂(calcium antagonists,CA),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1],其发病机制包括损伤应答学说、脂质浸润学说及炎症反应学说等。一些研究发现,CCB不但有降压作  相似文献   

19.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早期、有效地识别易损斑块是目前研究热点,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而斑块组份及分布与斑块易损性及其破裂后导致的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从易损斑块的组份特征入手,对其影像学检测手段的进展进行简单归纳.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单纯的脂质浸润学说、损伤反应学说、免疫炎症学说等都不能解释一个现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局部好发性.但一个共同的事实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好发的局部都存在血流动力学的异常.血流剪切应力异常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重要原因.但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如何影响血管壁功能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也就是说剪切应力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局部好发性的关系并未完全阐明.剪切应力-内皮细胞-Caveolin-1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知血流剪切应力-内皮细胞-Caveolin-1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