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研究"华亭大黄"泻下作用。方法:采用炭末推进法进行肠推进实验和泻下实验,观察"华亭大黄"和其他产地正品大黄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结果:华亭大黄组泄下时间缩短,5h泄下次数及5h排便次数明显增加,与空白组及市售大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华亭大黄组肠推进率提高,与空白组及市售大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市售大黄组与空白组肠推进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华亭大黄"的泻下作用药效明显,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2.
影响大黄泻下作用的因素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子梅 《陕西中医》2003,24(5):459-459
目的 :正确使用大黄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了贮藏时间、药材真伪、炮制方法、药物配伍对大黄泻下作用的影响。提示 :大黄用于泻下时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杨天宝 《中成药》1998,20(7):27-27
大黄为募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tcumMaximexBalf,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t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能。大黄自古以来以泻下药用于临床,疗效确切,一般服药后6~10/J’时即能排出稀便,但由于大黄有效成分葱酿类化合物的不稳定性,因此直接影响大黄的泻下作用,现概述如下。1大黄泻下作用与煎煮法的关系古代名医张仲景运用大黄治疗各种病证发现,诸方都用大黄攻热泻下,但又根据病因、病位不同,除其配伍有差异外,对大黄的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鼠对大黄泻下作用产生耐受性与的给药剂量、时间与方法的关系,以及大黄泻下作用的耐受性与肠道结合型和游离型蒽醌比值变化的关系,为临床合理运用大黄提供依据。方法:以大黄致小鼠泻下作用的ED95为低剂量,2倍ED95为高剂量,将小鼠分为空白组、大黄低剂量组、大黄高剂量组、大黄低剂量隔日给药组、大黄高剂量隔日给药组,每日和隔日灌胃给药,均给药10次。分别观察粪便含水率、粪便粒数、停药后炭末排出时间的变化,并运用高效液相(HPLC)检测大黄高剂量组给药后第1、10日以及大黄高剂量隔日给药组第10次给药后粪便结合蒽醌和游离蒽醌色谱峰面积的相对比值。结果:相同剂量给药以大黄隔日给药发生泻下作用耐受最轻且易恢复;大黄高剂量隔日给药组第10次给药后粪便结合型和游离型蒽醌色谱峰面积相对比值低于每日高剂量组第10次给药后粪便结合型和游离型蒽醌相对比值。结论:小鼠对大黄泻下作用产生耐受性与给药剂量、给药时间和给药方法有关,给药方法对肠道蒽醌变化影响较大,大黄间断较大剂量给药可减少小鼠继发性泻下作用耐受。  相似文献   

5.
<正> 大黄为常用中药,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等功能,在“下法”中大黄的应用占重要的地位。国外对生大黄的泻下有效成分及泻下作用机理做了较深入的研究。中医临床除应用生品外,也用不同的炮制品。有关炮制对大黄泻下方面的影响,曾有过报导,但多侧重在单一指标。本文就大黄常用的七种不同炮制品,对大黄泻下半数有效量,泻下出现的时间、次数、泻下物性状与干重及泻下有效成分的影响等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一、实验材料大黄原料:系青海西宁产的箱吉大黄(商品名),购自北京市药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黄不同提取物的泻下作用。方法:用55%的乙醇进行醇渗漉、醇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对大黄不同工艺泻下效果的比较,渗漉加醇工艺比其他工艺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大黄是一味常用大宗药材,临床上配伍应用非常广泛。蒽醌类物质为其泻下作用主要活性成分,中医认为大黄泻下峻猛为大黄的毒性。有着"国老"美誉的甘草,一直被认为是解毒圣药,缓和药性,调和诸药。该文将大黄配伍甘草减毒作用分为煎煮过程、肠道代谢2个环节,分别从化学成分、肠道菌群、Ⅰ/Ⅱ相代谢、药物转运方面综述近年来大黄配伍甘草减毒的研究进展。二者配伍的物质基础和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甚至有相左的结果出现,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实验选用雅黄(A)、日本栽培大黄(B)和青海掌叶大黄(C),分别以健康志愿者(男性,19~23岁)和Wistar大鼠(200~210g)为对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大黄不同炮制品泻下作用和急性毒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黄生品汤剂对小白鼠致泻的ED50±SE为2.63±0.47g/kg,而3种熟大黄汤剂的致泻力不及生品的1/10。以120g/kg/日的大剂量灌胃小鼠,生品和热压一次蒸晒制品可使小鼠生长受到非常显著的抑制,并分别引起50%和35%的死亡。相同剂量的九蒸九晒和热压三次制品则不引起小鼠死亡和生长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唐古特大黄提取物不同成分的泻下作用。方法:采用炭末推进方法、酚红排空方法进行肠推进实验,观察大黄提取物各成分(15 g·kg-1)对小鼠小肠推进和肠水分吸收、大鼠大肠运动的影响。结果:唐古特大黄提取物不同成分与对照组相比,对小鼠小肠推进和肠水分吸收、大肠推进作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大黄水煎液、醇提液相比,泻下活性存在一些差异。结论:唐古特大黄提取物不同成分均有显著的泻下作用,但与大黄水煎液和醇提液相比有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1.
浅谈大黄泻下以外的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已久,是中医泻下药的代表。始载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因其色黄,故名,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则从《伤寒杂病论》始起,直至今日,大黄这味药在祖国医学中治疗多种热证、急症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大黄不同炮制品各组分的泻下作用及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大黄各炮制品组.除对照组外,各给药组均给与相应组分生药剂量10 g·kg-1,观察5h内各组泻下只数、各小鼠首次泻下时间、5h内泻下次数和总排便次数;采用炭末推进法,研究各大黄炮制品对小鼠炭末推进的影响;大鼠随机分成13组,除对照组外,其余按生药剂量7 g·kg-1连续给药5d,取结肠组织测定Na+-K+-ATP酶的活性.结果:生大黄组分2和生大黄组分3产生泻下作用,其余组别未见泻下作用;从总排便次数来看,除熟大黄组分2、组分3以及生大黄组分4和大黄炭组分4外,其他各组分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 <0.05或P<0.01);与生大黄组分2相比,熟大黄组分2的总排便次数显著减少(P<0.05);与生大黄组分3比较,熟大黄组分3和大黄炭组分3两组的总排便次数明显减少(P<0.01);大黄炮制品各组分除熟大黄组分2外,均有提高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的作用趋势,生大黄组分2和组分3小鼠小肠推进率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炮制品组分之间比较,生大黄组分2炭末推进率显著高于熟大黄组分2(P<0.05);生大黄组分3炭末推进率显著高于熟大黄组分3(P<0.05);大黄炮制品各组分均对大鼠结肠Na+-K+-ATP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其中生大黄组分2,生大黄组分3,大黄炭组分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或P<0.01).组分2各炮制品之间,生大黄组分2抑制作用最强,与熟大黄和大黄炭相比差异显著(P <0.05或P<0.01);组分3各炮制品之间,生大黄组分3的活性低于其他两组,其中与熟大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所有大黄各炮制品组分中,生大黄组分2和组分3的泻下作用最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a+-K+-ATP酶活性、促进小鼠肠推进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王新胜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2):70-70,72
本文论述泻下法及大黄的药用机理及临床应用实践泻下法是祖国医学八法中的下法,临床多以此法治疗大便不通,胃肠积滞,实热内结、蓄水、寒积等实证,在临床实践中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热痢初起,以及某些高热不退,神昏谵语,惊厥而有腑实证者,效如桴鼓。大黄是泻下剂中的要药,其性味苦寒,能荡涤肠胃实热、积滞、虫积等推陈致新,调中化食,安和五脏,通过不同的配伍对一些急睫性肠胃病症、急慢性肝胆病症、尿毒症等,既能祛邪安内,又能扶正补虚,预防疾病,双相调节,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14.
三种承气汤方药配伍对大黄泻下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均含大黄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与大黄单煎剂就其泻下作用进行了平行比较。结果表明,对正常或模型状态下的动物的泻下作用大承气汤均略强于大黄,小承气汤与大黄的作用基本持平,调胃承气汤弱于大黄  相似文献   

15.
三种不同剂型大黄对大鼠泻下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窦倩  谢肄聪 《天津中医药》2011,28(6):510-512
[目的]观察大黄超微粉剂、配方颗粒剂及传统饮片对大鼠致泻作用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n=10).通过给大鼠灌胃3种不同剂型的大黄煎液每日4g/kg,正常对照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观察大鼠每日大便总量,稀便量,计算稀便级及腹泻指数,连续观察5d,同时检测大鼠血常规及电解质.[结果]同等剂量的3种不同制剂大黄对大鼠泻下作用的影响存在差异,大黄超微粉组泻下效果明显高于传统饮片组,而经过高温煎煮的配方颗粒泻下效果最差.[结论]不同剂型大黄泻下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6.
大黄泻下效应的药理学新解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黄以"泻下"效应著称,其效应部位在结肠、且与"水"密切相关,对大黄蒽醌衍生物构效关系分析证实,具有1,8-二羟基且在2,3,6或7位没有羟基的蒽醌苷(emodin,rhein,chrysophanol)能产生较强的"水泻作用";结肠上皮细胞AQP丰富表达,AQPs表达异常可能导致结肠对水的吸收减少和/或肠液分泌增加,这可能是以结肠为主要药理效应部位的药物(泻下药)重要的效应分子之一,为大黄"泻下"功效的药理效应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大黄这一"水泻作用"是否与结肠AQP变化有关。通过对中医药理论、大黄功效与药理和AQPs研究资料分析,认为大黄对结肠AQP的调节效应可能是其"泻下"功效的药理学新解释,亦可能是大黄具有多重功效的缘由。  相似文献   

17.
具有生理活性的药用植物,它们彼此在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之间似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能总结这些内在的规律,必将会对中草药的整理提高和新药寻找带来较大的方便。晚近得到飞跃发展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某些多元统计方法,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为了探索在这方面研究的基本方法,我们选择了种类并不太多、而且研究也较有基础的大黄属植物作为试点,应用多元统计和数量分类学的方法,对植物外形、成分和泻下作用等作进一步的  相似文献   

18.
青海唐古特大黄野生和栽培品泻下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行肠推进实验,和栽培品对小肠、比较研究青海高原唐古特大黄野生和栽培品的泻下作用。方法:采用炭末摧进方法、酚红排空方法观察野生及栽培品对小鼠小肠运动和大鼠大肠运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唐古特大黄野生大肠推进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青藏高原唐古特大黄野生和栽培品均具有泻下作用,野生品和栽培品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该文研究甘草对不同剂量大黄"泻下攻积"效应及毒副作用的调和之性。将108只ICR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低、中、高剂量大黄组,低、中、高剂量大黄甘草汤组,以盐酸洛哌丁胺连续给药6 d复制小鼠便秘模型后,各组分别给予乳果糖、不同剂量大黄及大黄甘草汤水提液14 d。给药结束后比较各组小鼠排便特征,血液生化,肝、肾、结肠病理学改变情况,并基于因子分析给出的客观权重,采用多指标评分法综合分析大黄-甘草配伍前后的量-毒-效关系。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了2个公因子,分别代表效应和毒性。结果显示,大黄在《中国药典》高限1/2,2,8倍剂量下均能产生较好的泻下效果,增加小鼠排便量及肠道推进率,减少口肛传输时间,增加粪便含水量;与甘草配伍能缓和其泻下作用,在《中国药典》高限的1/2剂量下尤为明显。而《中国药典》高限2,8倍剂量下大黄表现出明显的肝脏及结肠毒性,能够使小鼠ALT,AST升高,肝细胞空泡变性,结肠系数增加;与甘草配伍能显著降低其毒性。结果表明甘草对大黄具有"调和"作用,一方面能够缓和大黄的"泻下攻积"之效,另一方面则能减弱大黄峻猛之性导致的肝肠毒性。  相似文献   

20.
大黄泻下的大肠靶向给药之我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从药剂学的角度出发阐明大黄作为泻下剂应大肠靶向给药的观点。方法 :根据近 6 0年国内外药理学、药剂学及临床实验研究 ,论述了结合蒽醌、特别是游离蒽醌对大肠蠕动和转运时间的影响和它们的吸收特点 ,以及大黄提取、浓缩、干燥过程中成分的损失情况。结果及结论 :大黄提取物中的游离蒽醌应视为有效泻下成分 ;不仅应注意大黄提取、浓缩、干燥过程中游离蒽醌的损失 ,更应注意游离蒽醌在上消化道转运过程中的损失 ;大肠靶向给药可阻止游离蒽醌在上消化道的吸收 ,将有利于提高疗效和降低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