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通过MRCP和ERCP确诊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经内镜微创治疗1例1年后死亡,2例随访2年仍健康存活。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没有与肝动脉相关胆道并发症发生。热缺血时间>5 min,冷缺血时间>12 h,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呈明显升高倾向。结论保存性损伤和缺血性损伤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修肝时肝外胆管的血供和警惕变异血管的存在,不放置T管和肝动脉、门静脉同步开放可显著降低胆道并发症。MRCP、ERCP和肝活检是早期诊断胆道并发症的主要手段,内镜微创和再次肝移植则是主要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及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Pittsburgh移植中心96例肝移植病人。结果 94例(97次移植)存活2d以上的病人,92例为端端+T管的胆道吻合,随访时间为5.8个月(0.3-10.2个月)。分析发现92例病人中8例有胆道并发症(8.51%);T管拔除时胆漏2例,术后早期胆漏2例,狭窄2例。75%胆道并发症有诱因,诱因:肝动脉狭窄2例,其中1例合并严重排斥反应;肝动脉血栓3例;供一受体胆管直径不匹配1例。冷缺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5例有肝动脉血栓和(或)狭窄>50%行再移植,另3例无肝动脉血栓和(或)狭窄<50%经皮穿刺和内窥镜+支架或行气囊扩张,所有病人均获得良好疗效。结论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8.51%(胆-胆端端吻合+T管),胆道狭窄晚于胆漏,肝动脉检塞和(或狭窄是最重要的相关因素;无肝动脉栓塞和(或)狭窄,则无需手术治疗,若有肝动脉栓塞和(或)狭窄>50%,应尽早做再次肝移植。  相似文献   

3.
改进供肝处理方法减少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供肝处理方法,以减少肝移植术后的胆道并发症。方法供肝处理进行如下改进:(1)肝门游离仅达胃十二指肠动脉下缘,不游离其上方的肝蒂结构;(2)修整供肝时暂不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本身的断端;(3)修整供肝时暂不切除胆囊,待供肝植入、肝动脉重建后切除。共行99例肝移植,患者的原发病,58%为良性肝病,42%为肝癌。供肝热缺血和冷缺血时间分别控制在5min和16h以内。胆道重建方式均为胆总管-胆总管端端吻合,其中5例放置T管。观察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例(4%,4/99)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1例术后10d发现胆道吻合口漏;1例术后5个月胆道内有胆树形成;1例为胆道吻合口狭窄;1例为左肝管狭窄。改进前的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1.6%(5/43)。结论通过改进供肝的处理方法,可最大限度地保留供肝胆道血液供应,显著减少术后胆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研究20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20 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3例(15%) 。1例为术后1周内T管致胆管梗阻;1 例为术后3个月拔除T 管后胆漏,均经及时介入、置管引流而愈;1例为术后4个月弥漫性肝内外胆管狭窄经再次肝移植治愈。提示胆道并发症与留置T管、吻合等技术因素有关,而再灌注损伤、缺血性损伤是引起肝移植术后远期胆道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改进手术技术,缩短供肝缺血时间和确保供肝胆管系统的血供可减少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如何预防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 1993年 4月至 2 0 0 1年10月我科实施的 12 0例肝移植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 10例病人通过胆道造影确诊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 ,8例治愈 ,1例好转 ,1例死亡。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 8 3 % (10 / 12 0 ) ,与胆道并发症相关的死亡率为 0 8% ,与T管相关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 4 3 % (5 / 116) ,与肝动脉供血相关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 1 7% (2 / 12 0 )。热缺血时间 >3min、冷缺血时间 >8h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胆道保存性损伤是引起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原因。缩短供肝的热、冷缺血时间和确保供肝胆管系统的血供可减少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改进T管置管方法可显著降低与T管相关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与诊治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方法 对 1993年 4月~2 0 0 1年 11月我科实施的 12 3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2 3例肝移植患者中11例通过胆道造影确诊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 ,9例治愈 ,1例好转 ,死亡 1例。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 8 9% ( 11/ 12 3) ,与胆道并发症相关的死亡率为 0 8% ( 1/ 12 3) ,与T管相关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4 2 % ( 5 / 119) ,与肝动脉供血相关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 1 6 % ( 2 / 12 3)。热缺血时间 >3min、冷缺血时间 >8h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 (P <0 0 5 )。 结论 保存性损伤和缺血性损伤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修肝时应维护肝外胆管的血供和警惕变异胆管的存在。改进T管置管方法可显著降低与T管相关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早期胆道造影有助于及时诊断胆道并发症。介入技术是胆道并发症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ԭλ����ֲ���󵨵�����֢��Ԥ���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研究110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 110例病人术后共发生胆道并发症15例(13.6%)。其中单纯胆癌5例,迟发性弥漫性肝内胆管损伤3例,拔除T管后胆瘘2例,胆管空肠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结石、胆道狭窄合并胆泥形成、胆瘘后继发胆道狭窄、胆道狭窄合并肝内胆汁瘤形成各1例。除3例弥漫性肝内胆管损伤外,12例中2例死于严重胆道感染,其余10例经治疗痊愈。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病因复杂,治疗相对困难,因此首先应该注重预防,其次尽量做到早期诊断,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重视ERCP和PTC等辅助性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问题,是目前导致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常需要再次手术处理。预防和治疗胆道并发症对提高肝移植术的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存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是综合因素所致,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肝动脉血栓形成后胆道并发症、活体部分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T管相关胆道并发症、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道并发症和动脉窃血综合征相关胆道并发症等。ERCP可作为胆道并发症非手术治疗的第1步。PTC、Roux-en-Y胆总管空肠吻合、肝管空肠吻合及再次肝移植是治疗胆道并发症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7例终末期肝病(包括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原位肝移植,供肝除1例仅经门静脉灌注外,其余均经动脉及门静脉双重灌注。胆道重建采用胆道端端吻合6例,胆肠吻合1例。结果:3例出现胆道并发症,术后2w,发现1例T管周围胆漏,经放开T管后治愈;术后12d,1例出现胆漏,再次手术发现胆管从吻合口穿出,第2次术后腹腔感染一度控制,术后49d再次高热,术后52d死亡,尸检发现胆管坏死,胆漏,1例术后3d发生胆漏,昆充分引流治愈,术后4个月发现有胆泥,经口服溶石药等治疗,症状消失。结论:对供者动脉充分灌注,胆道充分冲洗,尽量减少对供者胆管血供的损害是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关键,而术后胆道并发症多经非手术或微创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10.
降低肝移植术后手术技术相关胆道并发症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的手术技巧,以降低手术相关胆道并发症。方法 对89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施行腔静脉成形的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供肝肝总动脉与受者肝总动脉端端吻合,供肝肝总管或胆总管与受者胆总管端端吻合,未置T管。术后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了解移植肝是否出现胆道并发症。结果 1例术后5个月发生肝门分叉处胆管狭窄,经球囊扩张后效果不佳,再次手术行胆管狭窄成形术后治愈;其余患者未发生胆漏、吻合口狭窄、胆泥或胆道结石、肝门部胆管狭窄、胆管炎、胆汁瘤、粘液囊肿及十二指肠乳头功能异常等胆道并发症。结论 注重供肝的灌洗和修整,提高肝动脉吻合和胆道重建技巧,可有效避免或减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胆道损伤经手术修复后再次胆道狭窄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胆道损伤经修复手术后发生再次胆道狭窄是外科处理的难点,该文探讨此类病例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2005年11月至2007年10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胆道损伤经一次或二次修复手术后发生再次胆道狭窄的病例16例,对这些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胆道损伤绝大多数是由胆囊切除所造成,其中14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另1例为腹部外伤.初次胆道损伤按Strasberg分型,E1 1例、E2 7例、E3 5例和E43例,其中2例E4类型的病人合并动脉损伤.末次修复手术方式分别为11例胆肠Roux-en-Y吻合,3例胆总管端端吻合并放置T管,1例左肝管T管引流,另1例胆道外引流术.该次入院12例病人接受了胆肠Roux-en-Y吻合,其中1例接受了二期右半肝切除术(E4类型合并右肝动脉损伤);1例病人接受了胆总管端端吻合;1例病人(E4类型合并肝固有动脉损伤)接受了尸肝移植;1例病人(腹部外伤所致)接受了活体右半肝移植;另1例病人接受了胆道外引流术.经初步随访,病人恢复基本良好.结论 尽管再次手术时因炎症瘢痕等因素使得胆道狭窄平面高于初次损伤平面,但胆肠Roux-en-Y吻合依然是修复胆道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 .术前评估应尤其重视是否合并血管损伤,并根据情况考虑是否需要行半肝切除或肝移植术;而对于全身条件较差者,可先行胆道外引流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破裂并胆管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治疗的20例肝破裂并胆管损伤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19例行肝毁损切除术,1例行肝脏清创修补术。胆管损伤均同时修复后T管引流。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胆瘘1例;胆道出血1例,是右肝动脉右后支的假性动脉瘤破裂引起,予肝动脉栓塞止血。结论非手术治疗期间高度怀疑肝破裂并胆管损伤时,尽早手术是抢救的最好方法。可行肝脏破裂修补术,或肝脏切除术,同时修复胆管损伤并放置T管,一旦发生胆道出血首先采用肝动脉栓塞止血。  相似文献   

13.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treatment of complicated biliary injury YAN Ji-qi, PENG Cheng- hong, YANG Wei-ping, et al. Department of Surgery, Ruijin Hospital, Medical Schoo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25,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PENG Cheng-hong, E-mail:chhpeng@188.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treatment of failed cases after surgical interventions for bile duct injury.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06 to May 2007, two cases of failed cases after surgical interventions for bile duct injury were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Thes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Bile duct injury (Strasberg E4) in one patient was caused b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concomitant with proper hepatic artery lesion, after the failure of previous Roux-en-Y hepaticojejunostomy, the patient received corpse liver transplantation. Bile duct injury (Strasberg E2) in another patient was caused by abdominal trauma in childhood, after several unsuccessful surgical interventions, the patient developed secondary biliary cirrhosis, and therefore, received living related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 outcome of both patients was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Liver transplant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bile duct injury happens concomitant with severe vascular injury or secondary biliary cirrhosis occurs after failure of surgical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治疗复杂性胆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移植在胆道损伤修复失败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2例胆道损伤修复后失败而行肝移植治疗的病例资料。结果 1例病人因腹腔镜胆囊切除造成胆道损伤(Stragsberg E4型)合并肝固有动脉损伤,经胆肠Reux-en-Y吻合修复失败后而行尸体肝移植;另1例病人是由于幼时外伤而造成胆道损伤(Stragsberg E2型),虽历经多次修复手术,但最终发展为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而行活体肝移植。经初步随访2例病人的肝移植效果满意。结论 当胆道损伤合并严重血管损伤,或修复失败发展至继发性胆汁肝硬化时需要考虑行肝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5.
3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其防治的措施。方法1998年1月-2007年2月,我院行LC 8600例,发生胆管损伤36例。术中发现31例,术后因黄疸、胆漏发现5例。肝总管无缺损横断20例,胆总管横断4例,肝总管游离横断缺损4例,肝总管钛夹不全夹闭3例,胆总管不全夹闭1例,胆囊管与肝总管交汇处撕裂损伤3例,电钩损伤胆总管1例。胆管对端吻合并置T管支撑引流24例,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4例,T管支撑引流4例,胆-肠Roux-en-Y吻合1例,拔除钛夹3例。结果1例胆管对端吻合后2个月后T管拔除,术后胆管狭窄,3个月后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2例因胆管空肠吻合口狭窄,于术后11个月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3例三次手术者随访2-3年,未出现胆管炎症状及结石再形成。1例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黄疸、肝功损害,经多次住院抗炎、肝功支持治疗及加强预防,随访1年上述症状消失。余32例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6个月,未出现任何不适,无胆管狭窄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术者对LC潜在危险性缺乏足够重视,盲目扩大手术适应证,手术操作粗糙、疏漏,经验不足,镜下不能正确判断Calot三角关系,器械使用不当,是发生胆管损伤的根本原因。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强化操作训练,把握中转开腹的时机,可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术后胆泥及胆结石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胆泥和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方法 对13例肝移植术后发生胆泥和/或胆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发生胆泥和/或胆结石的时间为1.5-12个月(平均5.5个月),供肝热缺血时间平均为5.5min,冷缺血时间11.5h;UW液经门静脉灌注;胆道冲洗时间在热缺血后15-20min;11例供肝动脉与受者的肝动脉吻合,2例与结肠中动脉吻合。结论 肝移植术后发生胆泥及胆结石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是缺血、灌注损伤及肝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7.
肝移植胆道重建的手术技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手术中胆道重建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胆道重建的手术技巧。结果132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3.94%,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者12例(9.85%),其中胆管狭窄6例,胆泥淤积或结石3例,肝断面胆漏者2例(劈离式肝移植患者),T管拔除后胆瘘1例。除1例胆道狭窄者行再次肝移植,因发生严重感染导致肝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而良好的胆道重建技术是预防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