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传统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的改良方法,并探讨这种改良在外翻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西安市第一医院骨科2002年1月~2015年1月2 105例(3 924足)行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治疗外翻病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2 060例;平均年龄53.72岁;双足发病1 819例,单足发病286例(左足147例,右足139例)。这些病例中,采用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病例共560例(1 044足),其中男12例,女548例;平均年龄53.97岁;双足发病484例,单足发病76例(左足39例,右足37例)。未改良组术前HVA(34.39±8.94)°,IMA(15.57±2.19)°,第1跖骨长度(62.01±2.24)mm。改良组术前HVA(33.90±9.46)°,IMA(15.49±1.97)°,第1跖骨长度(61.83±1.97)mm。手术改良包括:(1)将截骨方向改为水平面自近端内侧向远端外侧、矢状位自近端跖侧向远端背侧;(2)改变传统的第1跖骨斜行截骨模式,将截骨分为角度不同的两个阶段。[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未改良组术后HVA(8.91±1.77)°;IMA(8.57±1.41)°;第1跖骨长度(54.67±2.91)mm;第1跖骨长度较术前短缩(6.76±3.42)mm。改良组术后HVA(8.85±1.68)°;IMA(8.41±1.53)°;第1跖骨长度(59.33±1.39)mm;第1跖骨长度较术前短缩(2.58±1.99)mm。术后IMA、术后第1跖骨长度及第1跖骨短缩长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 7、0.000、0.000)。术后疗效评定:未改良组优76.05%,良23.82%,差0.13%;改良组优80.18%,良19.82%,差0例。[结论]通过对手术方法的改良,术后第1跖骨短缩明显减少,截骨端稳定性更加牢靠,畸形矫正更加充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所降低,外形更加美观,功能恢复更加完善,优良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6~2000年采取第1跖骨截骨术[1]治疗外翻23例42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42足,双侧19例,共38足,单例4例4足;其中女性21例(双侧17例,单侧4例),男性2例均为双侧;年龄25~58岁,平均41.2岁.术前X线片示:外翻角(HVA)31°~45°,平均38.8°,跖间角(IMA)12°~16.5°,平均14.4°,术前主要症状均为外翻畸形,囊炎,穿鞋疼痛,行走困难,但均无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矫正(足母)外翻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矫正蹄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2003年以来采用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治疗(足母)外翻畸形300例共542只足,不做内固定.对所有患者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AOFAS)(足母)趾-跖趾-趾间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估,并结合影像学诊断综合评价手术疗效.结果:AOFAS总平均分为89.4±10.2分.影像学评估,术后(足母)外翻角(HVA)为12.8°±5.8°(4°~22°),较术前34.6°±9.6°(18°~68°)改善22°±8.4°;第一二跖骨间角(IMA)为7.6°±1.8(6°~11°),较术前14.3°±3.2°(11°~21°)改善6.7°±2.4°,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542只患足,498只对术后疗效满意,满意率91.5%.结论: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矫正(足母)外翻,临床效果可靠,不需内固定,手术切口美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6~2000年采取第1跖骨截骨术[1]治疗(足母)外翻23例42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42足,双侧19例,共38足,单例4例4足;其中女性21例(双侧17例,单侧4例),男性2例均为双侧;年龄25~58岁,平均41.2岁。术前X线片示:(足母)外翻角(HVA)31°~45°,平均38.8°,跖间角(IMA)12°~16.5°,平均14.4°,术前主要症状均为(足母)外翻畸形,(足母)囊炎,穿鞋疼痛,行走困难,但均无骨关节炎。2 治疗方法2.1 截骨方法选择 第1跖骨较其他4根跖骨长者25足,行跖骨颈斜行截骨嵌插术。第1跖骨较其他4根跖骨短或相仿者17足,行路骨基底楔型截骨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矫正踇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2003年以来采用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治疗踇外翻畸形300例共542只足,不做内固定。对所有患者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AOFAS)蹲趾-跖趾-趾间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估,并结合影像学诊断综合评价手术疗效。结果:AOFAS总平均分为89.4±10.2分。影像学评估,术后踇外翻角(HVA)为12.8°±5.8°(4°~22°),较术前34.6°±9.6°(18°~68°)改善22°±8.4°;第一二跖骨间角(IMA)为7.6°±1.8(6°~11°),较术前14.3°±3.2°(11°~21°)改善6.7°±2.4°,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542只患足,498只对术后疗效满意,满意率91.5%。结论:小切口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矫正踇外翻,临床效果可靠,不需内固定,手术切口美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跖骨颈斜行截骨内翻嵌插固定治疗疼痛性母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该术式治疗36例(52足)疼痛性母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限为2 a。手术前后均摄双足正侧位X线片,测量母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夹角以判定畸形程度。并采用足部疾患治疗效果JOA评分并进行患足功能评分以评价其临床疗效。对该术式的适应证和并发症亦作了一定的探讨。[结果]术后骨愈合满意,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情况,皮肤感染2例3足。术后2 a与术前相比,患者的母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夹角平均矫正15.6°和4.2°,JOA评分提升29.6分。[结论]跖骨颈斜行截骨内翻嵌插固定可三维立体矫正母外翻畸形,是治疗疼痛性母外翻畸形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足母)趾外翻畸形是指(足母)趾向外侧偏斜或外旋同时伴有第一跖骨内翻.它常呈进行性加重,而形成(足母)外翻复合畸形,包括第一跖趾关节半脱位、(足母)囊形成、第一二跖骨间角增大、第二趾骨呈锤状趾畸形等.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外科手术就被应用于(足母)外翻的治疗,至今有文献报道的手术方法超过130种[1].这些手术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手术切除软组织及内侧骨赘并松解外侧关节囊,如McBride手术:第一跖趾关节成形术,如Keller手术:第一趾骨截骨术,如Akin手术:第一跖骨截骨术,包括近端截骨术如Loison手术以及远端截骨术如Chevron手术等.其中第一跖骨截骨术为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术式[2,3],司属于此类手术的Scarf截骨术由于具有稳定性强、避免第一跖骨短缩、内固定简单易行等特点,正逐渐成为目前第一跖骨截骨术中较为普遍采用的术式之一[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选择性跖骨远端截骨治疗(足母)外翻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7年3月~2011年1月本院60例(101足)中度及重度(足母)外翻进行回顾性分析.双足41例,单足19例.其中女性57例,男性3例;年龄23~81岁,平均62.6岁.[结果]本组60例(101足)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2个月.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母)跖趾关节百分评分系统,90~ 100分40例(66足);80~89分16例(30足);70~79分4例(5足);优良率95%.术前HVA 30°~44°,平均36°;术后10.5°~21°,平均15.3°.IMA 13°~18°,平均16°;术后6°~10°,平均8.5°.第1跖趾关节活动度术前0°~30°,平均16°;术后为25°~50°,平均35°.第1跖骨长度较术前减少3 ~6 mm,平均4.2mm.[结论]本术式为软组织合并骨性手术,手术方法简单,创伤较小,跖骨头成形充分,术后不需要辅助内固定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足母)外翻是前足常见病变之一,严重者影响美观和生活质量,女性患病率较高。(足母)外翻的治疗极具挑战性,手术方式多样。传统开放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近年来小切口手术逐渐得到推广。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小切口手术的优势包括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软组织损伤小,特别是近年小切口手术在截骨方式上有新的改进。该文就外翻小切口手术治疗的发展史、截骨方式、并发症和临床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切口截骨术矫正外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外翻患者共72只足实行小切口截骨术矫正治疗,手术后、术后1年X线检查并结合临床分析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根据临床实际和X线检查结果并参考有关文献评定标准分析,小切口截骨术矫正外翻术后跟踪观察1年疗效:优60足(83.3%),良10足(13.9%),差2足(2.8%)。结论小切口截骨术矫正外翻,临床效果可信、稳定。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73年4月~1991年6月应用跖骨颈斜行嵌插截骨术治疗92例(116足)外翻,随诊时间:3月~6年。截骨愈合时间:5~6周。平均2.5月足部功能恢复正常。除2例外余114足效果满意。作者对该手术适应证和操作方法作了详细介绍,手术的优点:稳定性好,操作简单,多数病人可免去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13.
mu趾外翻畸形是指mu趾向外侧偏斜或外旋同时伴有第一跖骨内翻。它常呈进行性加重,而形成mu外翻复合畸形,包括第一跖趾关节半脱位、mu囊形成、第一二跖骨间角增大、第二趾骨呈锤状趾畸形等。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外科手术就被应用于mu外翻的治疗,至今有文献报道的手术方法超过130种。这些手术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手术切除软组织及  相似文献   

14.
~~Scarf截骨术治疗趾外翻@夏奕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上海200025 @徐向阳$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上海200025[1]Nyska M.Principles of first metatarsal osteonomies[J]. Foot Ankle Clin,2001,6:399-408. [2]Canale ST.Hallux valgus(Bunion)In Campbell’5 orthope- dics[M].Mosby-Year Book Inc,1998.1582-1586. [3]Schwarts NH,Hurly JP.Derotatinal Akin osteotomy:further modification[J].Foot Surg,1987,26:419-421. [4]Kristen KH,Bergerc,stelzigs,et al.Thesc…  相似文献   

15.
小切口截骨术矫正拇外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切口截骨术矫正拇外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拇外翻患者共72只足实行小切口截骨术矫正治疗,手术后、术后1年X线检查并结合临床分析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根据临床实际和X线检查结果并参考有关文献评定标准分析。小切口截骨术矫正拇外翻术后跟踪观察1^-年疗效:优60足(83.3%),良10足(13.9%),差2足(2.8%)。结论小切口截骨术矫正拇外翻。临床效果可信、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拇趾近节趾骨截骨术联合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在重度拇外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17年6月所行拇外翻病例2123例(3865足);其中女性2082例,男性41例;年龄22~84岁,平均56.39岁。重度拇外翻病人207例(253足),其中124例(163足)采用拇趾近节趾骨截骨术联合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治疗;83例(90足)采用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病人1916例(3612足),采用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联合手术组术后第1跖趾关节外翻角(HVA)(2.80±1.11)°,第1、2跖骨间角(5.68±1.62)°,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联合手术组与仅采用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的重度拇外翻组术后HVA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44)。术后疗效评定:联合手术组优84.67%,良14.52%,差0.81%。仅采用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的重度拇外翻组中,优79.52%,良19.82%,差1.20%。仅采用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的轻、中度拇外翻组中,优82.83%;良17.07%,差0.10%。结论对于重度拇外翻病例,采用拇趾近节趾骨截骨术联合改良小切口第1跖骨截骨术对HVA的改善要优于仅采用单一手术,且术后并发症更少,病人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跖骨近端闭合楔形截骨术(proximal closing wedge osteotomy,PCWO)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重度 外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重度 外翻患者45例(50足),其中男14例,女31例;年龄(40.1±13.0)岁(...  相似文献   

18.
Reverdin手术联合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治疗(足母)外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外翻效果较满意的术式。方法 :作者对外翻的传统术式进行了思考 ,运用Reverdin手术联合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治疗外翻。自 1997年 10月~ 2 0 0 0年 9月 ,13例患者 ,2 1足接受此种手术治疗。术中常规松解软组织及切除内侧骨赘后 ,以Reverdin术式对跖骨头内翻截骨校正近端关节固定角 ,第一跖骨近端外翻截骨校正跖骨内翻畸形。结果 :随访 6个月~ 3年半 ,优 9例 16足 ,良 3例 4足 ,差 1例 1足 ,优良 95 .2 % ,无跖骨头坏死和截骨处不愈合。术前外翻角平均 3 5° ,术后为 11° ,第一跖骨间角术前平均 19° ,术后为 5 .8° ,近端关节固定角术前平均18° ,术后为 2°。结论 :外翻矫形应根据畸形情况及其病理改变选择手术方式。本手术方式矫形满意 ,但需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20.
本院从1957年~1991年共收治333例593足外翻畸形患者,其中247例447足行keller术,占75.38%,自1979~1991年行Mitchell术51例91足,占15.35%,其它手术占8%。本文重点讨论了外翻的病因,介绍Mitchell手术方法、手术适应症、手术中注意事项。随诊4个月至6年,结果优良率达84%,(其中10足未随诊),本文将此术式介绍给年龄较轻,跖趾关节骨性关节炎不明显,畸形不严重,但疼痛的患者。此外讨论了外翻角度与跖间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