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 ) P1 70 和 CD34 抗原共同表达与患者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 81例 AL患者的单个核细胞分别用抗 P1 70 单克隆抗体 UIC2 和抗 CD34 单克隆抗体标记后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后分成 4组 ,观察其与 AL 患者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P1 70 和 CD34 抗原共同高表达组的 AL 患者的临床疗效最差 ;P1 70 和 CD34 比较 ,P1 70 表达增高预后更差。结论 :P1 70 和 CD34 同时高表达临床缓解率更低 ,更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 1 8例急性白血病 ( AL ) ,对照 1 1例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 ( PBSCT)时采集的外周血干细胞 ( PBSCS)的白血病相关复合物表达情况〔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 AML)以 CD3 4/CD56复合物为标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ALL)及急性未分化细胞白血病 ( AUL )以 CD3 4/CD56,CD19/CD3 4,CD19/CD3 3 ,CD19/CD56复合物为标志探讨这些白血病相关复合物对 AL的预后价值。1 病例和方法1 .1   病例来源1 8例 AL患者包括 AML 1 5例 ( M2 8例 ,M3 7例 ) ,ALL- L2 2例 ,AUL1例…  相似文献   

3.
应用RT-PCR技术对31例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mdr1基因进行检测、发现mdr1表达率为41.94%;AML亚型中以M5的mdr1表达率最高,M3最低;mdr1表达与临床患者耐药发生率显著相关。同时应用一级相关单抗,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方法分析了患者细胞免疫标记与mdr1表达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CD34与mdr1协同表达者耐药发生率更高。提示进行mdr1基因表达检测的同时,观察CD34表达情况,可能对预测化疗效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bcl-2、c-myc、p53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AL的分型、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例初治AL骨髓细胞bcl-2、c-myc、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FAB分型、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的关系.结果AL骨髓细胞中bcl-2、c-myc及p53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cl-2、c-myc、p53基因表达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差异不显著;在AML亚型中,bcl-2在M4及M5中的表达高于M1、M2和M3(P<0.05);而c-myc及p53的表达在各亚型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cl-2的表达与初诊时的白细胞数呈正相关(r=0.44,P<0.05),与疗效呈负相关(r=-0.40,P<0.05),与 c-myc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P<0.05);c-myc 的表达与初诊时的白细胞数呈正相关(r=0.50,P<0.05).结论bcl-2、c-myc、p53基因的紊乱可能在AL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还与白血病的某些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MDR1 / CD34 表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对碘硝基四唑盐(INT)细胞毒检测法 ,分析了 5 1例初治及 17例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的表面分化抗原及 MDR1 基因编码的p170阳性率 ,并用 INT法的体外药敏试验进行对照。结果 :MDR1 与 CD34 有显著相关性 (r =0 .842 ,P <0 .0 1) ,而与 CD1 3、CD1 4 、CD1 5 、CD33、HL A- DR等其它髓系抗原无关 ;MDR1 / CD34 表型细胞较 MDR1 - / CD34-表型细胞缓解率、生存期、缓解期显著缩短。结论 :急性白血病 MDR1 / CD34 表型可作为白血病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急性白血病P170和CD34抗原共同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P170和CD34抗原共同表达与患者化疗效的关系。方法:对81例AL患者的单个核细胞分别用抗P170单克隆抗体UIC2和抗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后分成4组,观察其与AL患者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P170和CD34抗原共同高表达组的临床疗效最差;P170和CD34比较,P170表达增高预后更差。结论:P170和CD34同时高表达临床缓解率更低,更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初诊急性白血病(AL)各亚型患者白血病细胞膜组织因子(TF)的表达程度和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浓度及其关系以及上述指标对AL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预测和诊断评价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FCM)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50例AL患者和12例正常人骨髓分离的单个核细胞胞膜TF表达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F1+2浓度.结果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M3白血病细胞膜TF的表达[(48.23±11.59)%]高于AML-M1-2、M4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P<0.05),与AML-M5(40.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M3、M4和M5血浆F1+2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合并DIC组的TF表达和血浆F1+2浓度均高于无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F表达程度和血浆F1+2浓度呈一定相关性(r=0.682,P<0.01).结论 初诊AL患者存在凝血激活,表现为白血病细胞膜TF表达增多,凝血酶生成增加,尤以AML-M3和M5为著.FCM测定TF的膜表达程度对AL凝血异常发生潜在性可起一定预测和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Zhou Y  Li Q  Meng HX  Wang YF  Yu Z  Qiu LG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46-49
目的 探讨CD3 4 、CD90 及CD13 3 在急性白血病 (A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 76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膜上CD3 4 、CD90 及CD13 3 抗原的表达 ,半定量RT PCR方法测定CD13 3 mRNA的表达。结果  (1)AL患者的CD3 4 及CD13 3 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46 37%、0 4 7% )、(2 1 93%、0 2 9% ) ,P值均 <0 0 1;但CD90 的表达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 5 1%、0 2 5 % ) ,P >0 0 5 ;AL、对照组的CD13 3 抗原表达均与CD13 3 mRNA表达相一致。 (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CD90 阳性率高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P <0 0 5 ) ,B ALL的CD3 4 阳性率高于T ALL(P <0 0 5 )。AML中M4的CD13 3 阳性率最高 (P <0 0 1)。 (3)CD3 4 及CD13 3 阳性组AL的HLA DR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组 (79 1%、32 0 % ;82 8%、4 6 2 % ) ,P值均 <0 0 1;CD 3 4 AML的CD13 3 阳性率高于阴性组 (P <0 0 1) ,但两组之间CD90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CD3 4 、CD90 及CD13 3 表达与AL的细胞或分子遗传学异常等临床预后因素无明显关系。 (5 )CD3 4 、CD90 及CD13 3 阳性组的完全缓解率及总反应率低于阴性组 ,但仅有CD3 4 /CD13 3 双阳性组完全缓解率低于双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WT1基因与CD34在急性白血病(AL)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92例初治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的表达,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细胞CD34的表达。结果初治AL患者WT1基因、CD34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7.4%(62/92)、44.6%(41/92),WT1基因、CD34阳性表达者的缓解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P〈0.01);WT1基因与CD34表达呈正相关(rn=0.5304,χ^z=25.88,P〈0.05);WT1^+CD34^+、WT1^+CD34、WT1-CD34^-AL患者第一次缓解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WT1基因、CD34在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且阳性表达者的缓解率低、疗效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7和CD34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3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9例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25例]骨髓白血病细胞的免疫分型及CD117和CD3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D117在ALL和AML中表达率分别为0和76.0%(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D34在ALL和AML中表达率分别为77.8%(7/9)和60.0%(15/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5)。在AML-M3亚型中,CD34表达率为16.7%(1/6),显著低于非M3亚型73.7%(14/19)(P=0.007)。结论:CD117检测有助于ALL与AML的鉴别诊断,CD34检测有助于区分AML-M3亚型和非M3亚型。  相似文献   

11.
与中青年患者相比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 (AL )预后差 ,化疗耐受性差 ,产生原发性耐药多 ,预后险恶。现对我院收治的 2 8例老年人 AL进行疗效分析。1 临床资料1.1  病例 我院自 1991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老年人AL 2 8例 ,男 19例、女 9例 ,中位年龄 6 4 .5 (6 0~ 77)岁 ,其中 6 0~ 6 9岁 2 2例 ,≥ 70岁 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 19例(M1 3例、M2 6例、M31例、M4 3例、M54例、M6 2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9例 (L1 6例、L2 2例、L31例 )。1.2   临床表现  2 8例中 2 3例 (82 .1% )以头昏、乏力起病 ,16例 (5 7.2…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NM23-H1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u S  Zhao C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6):367-369
目的不同病期急性白血病(AL)患者NM23-H1基因mRNA表达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2例AL患者,其中初诊56例,首次缓解期(CR)12例,缓解6个月8例,复发6例及15例正常对照骨髓细胞NM23-H1和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表达.将NM23-H1/GAPDH≥0.5定为阳性.结果正常骨髓细胞NM23-H1 表达阴性,56例初诊AL中,阳性表达43例,表达范围为0.33~2.75(阳性率76.8%),CR者表达范围为0~0.63(8.3%),缓解>6个月者表达为0~0.27(0%),复发患者表达范围为0.76~1.87(100%).初诊AL患者与复发者较正常标本显著增高(u分别为5.43和 4.14,P<0.01).NM23-H1 mRNA水平在初诊AL中显著增高,NM23-H1 表达阳性者的CR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分别为 50% 和 90% ,P<0.01).结论 NM23-H1 mRNA在不同病期表达水平不同,高表达与白血病化疗效果相关,NM23-H1是白血病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 (VEGFR)在成人急性白血病 (AL)中的表达、对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以及与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 6 4例成人AL患者VEGF、VEGFR 1、VEGFR 2、mdr 1mRNA表达水平。结果 :VEGF基因在AL组中表达的平均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ML)组广泛表达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症 (ALL)组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AL组VEG FR 1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VEGFR 2表达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VEGF表达水平在临床耐药组高于临床敏感组 (P <0 .0 5 ) ,是影响缓解率和生存期的危险因素。VEGF与mdr 1表达无相关关系。结论 :VEGF及VEGFR 1基因在成人AL患者中有异常表达 ,是影响成人AL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AL)初诊时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溶酶原活性及AL细胞表面膜联蛋白Ⅱ(Ⅱ)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的表达的变化,探讨AL纤溶指标改变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初治AL患者63例,以MICM诊断分型分组,留取治疗前外周血浆标本和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以发色底物法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纤溶指标(纤溶酶原活性、t-PA:A、PAI-1:A、t-PA:Ag、PAI-1:Ag、FDP),流式细胞术检测AL细胞表面An-nexin Ⅱ和uPAR的表达,RT-PCR检测AL细胞Annexin Ⅱ和uPAR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AL组PAI-1:A,PAI-1:Ag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纤溶酶原活性较正常对照组降低,M3组最低;t-PA:Ag、t-PA:A与正常对照无差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FDP含量较正常对照为高,M3组升高最为明显.AML细胞均可检测到An-nexin Ⅱ和uPAR的表达,M3、M4及M5细胞表面AnnexinⅡ和uPAR及其mRNA的表达较高,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细胞表面Annexin Ⅱ和uPAR及其mRNA的表达极低.结论:急性白血病均存在纤溶激活,纤溶指标异常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主要是M3、M4、M5)更为明显,这与临床上M3、M4、M5患者出血倾向较其他类型AL明显相一致.M3、M4、M5细胞表面AnnexinⅡ和uPAR及其mRNA的表达增高,可能是导致这3种类型白血病纤溶活性增强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CD_(116)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 CD1 1 6 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11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 :CD1 1 6 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中无阳性表达 ,而在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 (AML )中阳性表达率为 42 .4% ;CD1 1 6 在 AML各亚型间出现的频率存在明显差异 ,阳性率 M5 为 83.3% ,M4为 40 .0 % ,M3和 M2 分别为 2 7.2 %和 15 .0 %。 2例 M5 患者出现染色体 8异常 ,伴 CD1 1 6 阳性表达。结论 :CD1 1 6 主要在髓性细胞白血病中表达 ,且与具有单核细胞特征的白血病相关 ;CD1 1 6 联合 CD4有利于 M5 亚型白血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急性白血病患者Survivin基因表达与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Survivin基因表达及其与临床耐药的关系。方法 应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 7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 ,10例健康人的Survivin、mdr1基因mRNA表达水平 ,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AL患者Survivin、mdr1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7.61%和 49.3 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患者SurvivinmRNA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半定量后进行方差分析 ,ANLL和ALL患者SurvivinmRNA表达水平 (分别为 0 .64± 0 .2 1,0 .63± 0 .15 )均高于对照组 ( 0 .3 3± 0 .0 1,P <0 .0 5 )。耐药组患者SurvivinmRNA表达阳性率高于敏感组 (P <0 .0 5 )。Survivin阳性mdr1阳性患者耐药比例 ( 73 .0 8% )明显高于Survivin阴性mdr1阴性患者 ( 3 1.2 5 % ,P <0 .0 1)。在 61例初治和复发AL患者Sur vivinmRNA表达水平和mdr1mRNA表达水平呈高度正相关 (r =0 .75 4,P <0 .0 0 1)与骨髓白血病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 (r =0 .3 89,P =0 .0 0 5 )。结论 Survivin基因在AL患者呈高表达 ,与临床耐药密切相关 ,有望成为AL靶向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 CD34抗原在慢性髓系白血病 (CML)不同病期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临床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CML患者外周血和 (或 )骨髓单个核细胞(MNC) CD34抗原及 P1 70 糖蛋白的表达。结果  CML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外周血 MNC CD34抗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随着治疗的有效 CD34阳性率下降 ;P1 70 阴性组与 P1 70 阳性组 CD34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CML慢性期患者 CD34抗原表达与临床疗效呈负相关 ,对预测患者进入急变期有一定临床意义 ;CML病期演变时 CD34阳性白血病细胞 P1 70 的高水平表达可能是其对化疗药物具有耐药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急性白血病P170和CD34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急性白血病(AL)P170和CD34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我们总结了P170和CD34抗原表达情况,分析、归纳其与临床疗效关系的规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首发神经系统症状的急性白血病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 CNSL)虽可发生于白血病的各个时期 ,但多数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较晚 ,常发生在治疗后的缓解期或疾病的晚期〔1〕。而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较少见。我院近 1 2年来收治首发神经系统症状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7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7例 CNSL 临床资料例序性别年龄/岁 首发症状初诊 发病到确诊时间 /d 确诊 发病到死亡时间 /月神经系统损害部位1男 47头痛 ,呕吐 ,发热脑炎 18ANL L(M3) -脑实质2男 5 6 头痛 ,呕吐 ,右下肢无力 ,运动性失语 脑出血 3 ANL L (M5) -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发生侵袭性真菌病(IF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老年AL患者IFD的发生情况,分析其临床特征、高危因素、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筛选25例接受系统治疗的老年AL患者,共治疗80例次,人均IFD发生率与同期非老年AL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11/25)vs 28.67%(43/150),P>0.05〕,但每疗程IFD发生率显著高于同期非老年AL患者〔16.25%(13/80)vs 7.41%(56/756),P=0.010〕。诱导治疗阶段IFD发生率高于巩固治疗阶段〔37.04%(10/27)vs5.66%(3/53),P=0.001〕。前期应用广谱抗生素(92.3%)及粒细胞缺乏(84.6%)是主要危险因素。初始治疗有效率为61.54%,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生IFD的老年AL患者较非老年IFD组中位生存期显著缩短(4.5个月vs 17.5个月,P=0.002)。结论老年AL患者IFD发生率高且对预后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