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回顾美国陆军外科研究所二年中收治454例烧伤病人的治疗经验。平均烧伤总面积(TBS)为33.2%,男348、女106例,平均年龄29岁,其中143例伴吸入性损伤。住院过程中,19例发生绿脓杆菌烧伤创面感染而用羧苄青霉素作创面焦痂下浸润治疗,同时局部用药:白天用磺胺米隆冷霜,晚上用磺胺嘧啶银冷霜,每天清洗创面或浸浴。未给全身预防性抗生素。对疑有隐藏感染的部位,均作活检组织学检查以证实诊断;若发现G~-菌烧伤创面感染,即停用磺胺嘧啶银冷霜,改用磺胺米隆冷霜,一天二次作为局部用药。全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烧伤患儿治疗中后期,创面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较为多见,但创面并发上述2种细菌及真菌混合感染较为少见.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真菌感染有增多趋势[1-2].我科1998年7月-2011年6月共收治11例烧伤后并发细菌及真菌混合感染的患儿,通过全身支持治疗,积极处理创面,合理使用抗生素,患儿均痊愈出院,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22例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严重烧伤病人并发真菌感染日渐增多,尤其广谱、强效的抗生素的长时间应用,烧伤后自身免疫功能的下降和创面长期不愈是真菌感染的重要发病因素[1,2]。我院1993年至1998年期间收治的147例严重烧伤患者,在做普通培养的同时,常规做真菌培养与涂片检查,发现有22例患者有真菌生长,对其危害因素、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8例,年龄4~55岁,烧伤面积在40%~80%TBSA,平均为58.1%TBSA,其中Ⅲ度烧伤面积平均33.7%TBSA。2.真菌的检测和培养:(1)从烧伤病人咽部或烧伤创面分离的细菌经Ams全自动微生物诊断仪确…  相似文献   

4.
预防和积极处理烧伤感染仍是目前成功抢救烧伤病人的关键。虽然已在创面覆盖、液体复苏及综合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致死性脓毒症发生率仍占入院病人的17%。作者收集来自Intermountain烧伤中心1978年1月1日至1988年5月31日的入院病人,分析烧伤感染中促进病人死亡的因素。病人用改良的Parkland公式复苏,如果等渗盐水复苏失败,则用高渗盐液和(或)选择性使用换血疗法或血浆去除法进行复苏。对疑有  相似文献   

5.
作者回顾近十年诊治烧伤真菌感染的经验,并与同期内细菌感染组比较,以便找出两者差别的原因。共观察2114例烧伤病人,取烧伤还有生机的组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快速诊断创面感染,部分活检组织也作了细菌培养。按病原体侵犯创面的深度分成细菌株发育和形成侵袭性感染二期。创面细菌感染者,局部分别在早晨和晚上外敷甲磺灭脓和磺胺嘧啶银,除非临床感染明显或血培养阳性,才给静脉抗生素。伴有G-菌感染者,外敷甲磺灭脓,并静脉内注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半合成青霉素,后者药物也注入痂下组织。感染控制后切痂和植皮。真菌感染者,先清除创面感染组织,外敷龙胆紫、1%克霉唑冷霜和0.5%次氯酸钠(Dakin溶液)。感染控制后,也作切痂和植  相似文献   

6.
HP-A型自控半导体大型红外烧伤治疗机的应用张淑兰烧伤创面是导致烧伤病人感染的主要途径,因此对烧伤创面处理的正确与否,与烧伤病人的救治效果密切相关。对于大面积烧伤创面的治疗多采用创面暴露疗法,Ⅱ度创面涂以成膜剂或磺胺嘧啶银糊剂,Ⅲ度创面涂碘伏或碘酊保...  相似文献   

7.
外科真菌感染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0年代以前,真菌血症仅见于严重烧伤及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968年Krause等〔1〕发现给动物喂服白色念珠球菌后,血及尿培养可呈阳性,证实真菌能穿越组织造成感染。80年代以来,外科领域各种损伤机体防御机能的侵入性操作被广泛应用,日益突出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加上化疗、放疗及免疫抑制剂对人体免疫机能的损伤,外科真菌感染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当前危重患者主要致死因素之一。1 现状外科真菌感染分为两大类〔2〕,一是创面或创口浅部真菌感染,二是深部真菌感染,包括侵入性真菌感染,系统性真菌感染或全身播散性真菌…  相似文献   

8.
强力碘含有0.5%的水溶液,对各类细菌、芽胞、病毒、真菌均有强大的灭活力,主要用以取代碘酒。烧伤感染较多为复数菌感染。近来真菌感染的发病率较高,临床易漏诊,真菌感染常为继发感染或称“二重感染”。目前临床上乱用抗菌素的问题普遍存在,广谱抗菌素也易引起“二重感染”。常规培养基上一般细菌的生长速度远远超过真菌,真菌存在常被掩盖。碘伏价廉使用方便与抗真菌药联用,以预防创面真菌生长。各种创面植皮前后,若用碘伏,植皮创面治愈后颜色青紫,不接近自然肤色。植皮前后若未用碘伏创面治愈后未见颜色青紫变化,植皮的皮肤接近正常肤色。…  相似文献   

9.
烧伤感染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自60年代中期由于开发了几个有效的局部抗菌药物和创面处理方法的显著进步,烧伤总面积和Ⅲ度烧伤面积的LA50有显著提高,侵袭性感染发生率有一定下降,但以感染和以感染为动因的多脏器功能衰竭仍为烧伤死亡的第一原因。烧伤感染一直是烧伤临床工作所关注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烧伤感染的几个主要临床问题:烧伤感染的概念、烧伤创面细菌生态学和烧伤中心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和讨论。一、烧伤感染的概念1962年Teplitz提出“烧伤创面脓毒症”概念前,有一个使临床医师感到困惑的问题,发现一部分烧伤病人出现典型的败血症症状,但血培养始终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切削痂植皮术联合纳米银敷料在面部深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笔者医院烧伤外科收治的面部深Ⅱ度、Ⅲ度烧伤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实验组切削痂植皮术后应用纳米银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应用传统无菌凡士林敷料覆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及第7、14天创面病原菌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实验组感染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削痂植皮术后联合应用纳米银敷料治疗面部深度烧伤创面,可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感染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带肌膜的筋膜皮瓣在修复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孙业祥李守生王永杰陈新寿伴有骨骼、肌肉烧伤的深度烧伤以及电烧伤,很难用一次手术清创彻底,故术后创面感染难以避免。我们既往应用筋膜皮瓣修复电烧伤创面常因创面感染而导致皮瓣感染失败。此后,我们采用带肌膜的筋膜皮瓣...  相似文献   

12.
全厚皮片修复肉芽创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厚皮片修复肉芽创面的临床应用陈运祥于1989年开始用全厚皮片修复烧伤、创伤肉芽创面至今共138处,临床效果良好。临床资料本组男87例,女5例。年龄6个月至63岁。烧伤创面76处,创伤49处,其它伤13处,均属深度烧伤或创伤感染后肉芽创面。病程最短2...  相似文献   

13.
成批烧伤为突发性损伤,由于病人多,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其创面的正确处理尤为重要。创面合理有效的用药是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手段,用药不当会导致感染加重,延误手术时机。1989年以来,我科收治成批烧伤病人89例,按院外应用湿润烧伤膏(以下简称湿润膏)后转入院与伤后直接收住我院,Ⅲ度创面外涂1.5%碘酊,Ⅱ度涂0.5%碘伏或SD-Ag 糊剂治疗分为两组,并就创面感染并发症、脓毒症等作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轻中度烧伤创面感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本院烧伤科住院的轻中度烧伤患者409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B组为抗生素应用组,以观察创面是否出现感染征象及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鉴定阳性者判定感染的标准. 结果 轻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率低,A组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本研究中,笔者认为轻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率与是否应用抗生素无关,临床中对这类患者可以不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15.
深Ⅱ度烧伤一直是烧伤外科学领域研究与治疗的重点和难点[1].尽早去除坏死组织,可有效减轻烧伤创面过度炎症反应,避免创面加深,促进创面较好愈合,减轻瘢痕形成.临床上,去除深Ⅱ度烧伤坏死组织的方法有多种,如:削痂、酶或中药溶痂、激光或超声物理清创等.近年来,磨痂术在深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磨痂术在烧伤创面早期处理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各种新型抗生素、激素的大量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烧伤创面感染愈难控制。笔者单位2005年2月-2006年8月对感染6种耐药菌株的烧伤患者创面应用汇涵术泰护创液,取得较满意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处理及促进创面修复的进展   总被引:56,自引:15,他引:56  
烧伤创面的处理,贯穿在烧伤治疗的全过程。烧伤后病情变化复杂皆因烧伤创面所引起,并随创面修复而告终。如何正确处理创面,是烧伤治疗成败的关键,因此一直被人们所关注。烧伤创面处理的目的,主要是保护与清洁创面、减少感染、尽早封闭创面,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与外形。一、深度烧伤与感染的关系目前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仍是全身感染,细菌主要来源是创面,深度烧伤创面大量组织损毁、坏死,是细菌繁殖的良好场所,对患者的威胁极大。有实验证明,烧伤6 h后创面上即可有大量的细菌繁殖,并开始侵入皮下组织;伤后8 h 细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寻找电烧伤创面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10月-2009年5月收治的电烧伤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面的病人总结分析.结果:使用负压封闭引流后,创面消肿快,感染低,创面肉芽生长旺盛,并发症少.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于重度电烧伤的创面处理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深度烧伤创面用湿润烧伤膏致创面感染36例谢加水刘洪我院从1992年3月至1995年9月收治外院用湿润烧伤膏治疗深度烧伤创面的患者36例,入院时创面均有明显感染症状。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9例。年龄4个月~77岁。烧伤面积1%~54%。分别在伤后2~...  相似文献   

20.
烧伤创面痂下活组织细菌定量培养与植皮存活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烧伤创面是病原菌侵入机体造成侵袭性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 ,其病原菌数量会与日俱增[1 ] 。及早、彻底清除烧伤坏死组织并封闭创面是救治严重烧伤患者的关键措施之一[2 ] ,植皮是覆盖创面的根本方法。影响创面植皮存活率的因素较多 ,痂下组织细菌定量培养是预测植皮存活率、判断感染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指标之一[3] 。笔者通过对严重烧伤患者伤后不同时间痂下活组织细菌进行定量培养和菌种鉴定 ,试图探讨其与植皮存活率的关系。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及分组 :选择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烧伤患者 36 5例 (2 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