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厦门市部分食品中硼砂添加情况.方法 对2010-2011年厦门流通市场上的11类食品按照GB/T 5009.29-2003方法检测硼砂.结果 161份样品中,有10份食品检测硼砂阳性,阳性率为6.2%.非正规流通渠道出售食品阳性检出率(20.0%)高于正规流通渠道阳性检出率(1.7%).结论 应加强对非正规渠道出售食品的监督监测力度,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2012年常州市食品风险监测致病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常州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依据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检验方法,对四类食品分别进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及蜡样芽孢杆菌等8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分离、鉴定。结果抽检的四类食品中,除了果蔬类食品未检出致病菌,其他三类食品致病菌检出率较高,其中,检测率最高是生食水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为34%(17/50);熟制米面制品中的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均为20%(8/40)、肉制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为8.57%(6/70)。结论常州市生食水产品、熟制米面制品和肉制品三类食品被致病菌污染的风险较高,提示监督部门应重点加强该三类食品的监督监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南平市部分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李斯特菌)污染状况.方法 据GB 4789.30-2010[1]方法,对市售熟肉制品、熟制米面制品、冷冻饮品、调理肉制品、冷冻肉糜制品、外卖配送餐及学生餐进行李斯特菌检测.结果 7类食品268份样品检出李斯特菌17株,检出率6.3%;其中调理肉制品检出率最高(55.6%),其次为冷冻肉糜制品(20.0%)、熟肉制品(5.0%)和冷冻饮品(3.3%),熟制米面制品、学生餐和外卖配送餐均未检出.结论 南平市售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较严重,应对食品加工生产和销售的各环节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厦门市售食品化学污染状况。方法:2009年-2010年按照福建省化学污染物监测计划要求采集各类食品进行重金属、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化学污染物监测分析。结果:依据相关标准,厦门市主要食品中铅、镉、汞含量合格率分别为96.8%、98.9%、96.3%,农药残留总体检出率为11.7%,检出农药主要为拟除虫菊酯类。监测食品添加剂中合成色素和二氧化硫未检出超标样品,其余四种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亚硝酸盐、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铝合格率最低仅为55.3%。结论:厦门市售食品化学污染总体水平较低,但部分食品仍存在污染,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监督监测力度,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禹州市主要消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状况,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政府制定食品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对采集的961份食品样品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结果 共检出35份阳性样品,总检出率为3.64%。冷藏熟肉制品、冷鲜禽肉以及冷冻水产品及其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依次为9.26%、17.65%、8.93%,其他类食品未检出。不同包装类型食品中散装食品检出率(5.23%)明显高于预包装食品(1.64%),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2,P=0.003);不同年度、不同季度、不同场所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禹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存在污染,其中冷藏熟肉制品、冷鲜禽肉、冷冻水产品及其制品污染风险较大,建议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加强对此类食品的监督和管理,预防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泉州市部分市售食品中铅含量监测结果,为开展铅污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采集2015—2019年泉州市售水产动物及其制品、特殊膳食用食品、焙烤食品、藻类及其制品等9大类892份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结果按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进行评价。结果 9大类892份样品中铅检出率为76.1%(679/892),铅中位数为0.042 mg/kg(P_(25)为0.0068 mg/kg、P_(75)为0.160 mg/kg,检出范围为未检出(ND)至12.40 mg/kg);铅超标率为5.2%(46/892);4类食品超标率:水产动物及其制品7.9%、豆类及其制品3.6%、谷物及其制品6.4%和蔬果及其制品3.4%。其中甲壳类超标率最高(10.6%),其次是食用菌制品(8.3%)、豆类(8.0%)和大米制品(6.4%)等。结论泉州市售食品中铅总体检出率较高,但超标率较低,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甲壳类水产动物等食品监管,保障群众的食品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7.
2008-2010年溧水县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溧水县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控制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要求,在溧水县采集市售的生肉制品(禽、畜肉)、熟肉制品、牛奶、水产品、凉拌菜、冷冻食品等6类食品,依据计划提供的方法和国家标准方法对食品中致病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 共监测样品324份,总检出率为1...  相似文献   

8.
目的监测居民日常餐饮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分析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督管理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对惠州市4类食品356份样品进行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护色剂、膨松剂和漂白剂相关指标的监测和分析。结果 2015-2017年惠州市共监测4类食品样品356份,总检出206份,合格306份,检出率为57. 9%,合格率为86. 0%,其中谷物及其制品的检出率(85. 7%)最高,合格率最低(73. 0%);不同包装形式和不同销售场所的食品样品检出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13个检测项目中铝的合格率最低,日落黄次之;监测的6类食品添加剂中漂白剂的检出率最高(83. 3%),其次为膨松剂(78. 6%),护色剂(17. 8%),防腐剂(14. 0%),着色剂(4. 0%)和甜味剂(4. 7%)。结论惠州市居民日常餐饮食品中6类食品添加剂使用普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加强监督管理,扩大监测范围,鼓励创新研发更低毒性、更低成本的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镇江市售面制食品的铝残留情况,为食品安全监督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1月-2014年4月,于镇江市街边摊点、学校食堂、超市、面馆及面条加工点等居民主要购买场所,采集237份面制品,按《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GB/T5009.182-2003)检测样品中铝含量,根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进行结果评价。结果铝含量检测范围为8.23~564.4mg/kg,均值为(57.28±81.35)mg/kg,超标率为13.08%。不同类别食品超标率依次为油炸类食品(100.00%)、蒸制类食品(30.00%)、面条类食品(9.09%)、烘焙类食品(7.32%)、膨化类食品(6.67%),不同购买点超标率依次为街边摊点(30.36%)、学校食堂(16.13%)、超市(7.07%)、面馆/面条加工点(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镇江市市售面制品铝含量超标率较高,尤其是油炸类和蒸制类面制品,应加强对相关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1-2012年厦门市部分市售食品中添加合成甜味剂的情况.方法 参照国家标准,采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结果 所采集的厦门市市售食品58份的合成甜味剂(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糖精钠和安赛蜜)监测的总合格率为91.4%.其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检出率较高,为24.1%;安赛蜜合格率较低,为91.4%.果冻样品的合格率较低,为71.4%.结论 厦门市部分市售食品中合成甜味剂的监测结果总体不错,但还要加强企业自律和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西面制食品铝残留量情况,对居民食品中铝的暴露情况进行评估,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抽取广西14个市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等环节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相关食品共3 509份,其中生产、流通环节的食品2 000份,包括膨化食品、小麦粉、小麦粉制品和焙烤食品4大类;餐饮环节的食品1 509份,包括小麦粉制品(自制)、焙烤食品(自制)和油炸小麦粉制品(自制)3大类。对上述食品中铝的残留量按照国家标准GB/T 23374-2009《食品中铝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方法进行检测,结合2002年广西居民膳食营养调查中面及其制品的摄入量,对人群铝的暴露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不同地区食品中铝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抽检食品中铝的均值为43.1 mg/kg,生产流通环节的膨化食品、小麦粉合格率最高,为99.40%,小麦粉制品合格率最低,为87.80%;餐饮环节的焙烤食品(自制)合格率最高,为97.62%,小麦粉制品(自制)合格率最低,为71.20%。不同来源面制食品中铝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广西居民通过面制食品每周铝的摄入量仅为0.12 mg/(kg·bw),低于FAO/WHO制定的标准。结论 2015年,广西部分面制食品中的铝含量超标较严重,居民由面制食品摄入的铝量虽然低于PTWI值,但需要加强面制食品的监督管理,以保护消费者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郑州市内2015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现状及其分布,进而为致病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 2015年对郑州市9类(餐饮食品、生肉制品、焙烤及油炸类食品、动物性水产品、蛋与蛋制品、乳与乳制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和调味品)244份食品样品进行致病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蜡样芽孢杆菌和沙门氏菌)检测。结果 244份食品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47株,样品45个,总检出率18.44%,主要被金黄色葡萄球菌(18.06%)和副溶血性弧菌(16.67%)感染,而沙门氏菌和霍乱弧菌未检出。9类食品中焙烤及油炸类食品样品全被污染,检出率100.00%,生肉制品检出率36.11%,动物性水产品检出率27.50%,餐饮食品检出率13.83%,而水果及其制品、蔬菜及其制品、乳与乳制品、蛋与蛋制品和调味品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郑州市2015年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9类食品中焙烤及油炸类食品、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和餐饮食品皆被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5年周口市食品污染物中铅、镉、汞、砷的污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周口市七县一市一区的各类超市、农贸市场、饮食店等采集6类食品,共213份样品,经消化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铅、镉、汞、砷的含量。结果本市6类食品中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但均未超标。其中主要受铅污染较重的食品是发酵型蒸制面制品,检出率为100.0%。受镉污染的食品主要为调味品、蔬菜及其制品和水产品及其制品。受汞污染较重的食品有调味品、蔬菜及其制品。砷的检出率较高,主要集中在调味品、水果及其制品、方便胡辣汤和发酵型蒸制面制品。结论周口市售食品中受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环境污染是引起食品中重金属检出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上海市黄浦区市售馒头类食品中的铝残留量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是否存在滥用含铝添加剂的情况,评价其安全性。方法于黄浦区超市、餐饮门店、点心摊点随机抽取馒头类制品132件,以微波消解处理样品,采用ICP-AES法测定铝含量并按《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进行评价。结果超市在售馒头类制品合格率为100.0%,餐饮门店、食堂和点心摊点的合格率分别为85.4%和70.8%。从总体情况看,该类食品的日常摄入不会引起健康危害,但个别情况可能还是存在健康危害的风险。结论黄浦区市售馒头类食品总体情况较好,但餐饮、个体小摊类店铺的馒头类食品仍然存在一定健康风险,应加强含铝膨松剂使用的持续监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沙坪坝区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明确食源性致病菌在不同类别食品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2012-2015年对肉及肉制品、膨化食品、餐饮食品、婴幼儿食品等17类食品中的12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结果 2012-2015年共检测样品631份,检测出致病菌20株,总检出率3.2%.其中膨化食品检出率为20.0%;饮用水和婴幼儿食品检出率分别为10.7%、10.0%;流动早餐5.0% (2/40)、水产及其制品4.2% (2/48)、餐饮食品3.0% (4/134)、肉及肉制品2.9% (3/105).其余食品类别食源性致病菌均未检出.结论 沙坪坝区市售食品存在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风险,且膨化食品、饮用水、婴幼儿食品、流动早餐、水产及其制品、餐饮食品、肉及肉制品食品类别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淮安市食品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评估及相关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5年间采集淮安市各县区各监测点不同类型的食品共1 439份,按照国标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1 439份样品总致病菌检出率为5.2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3.56%,其余依次是沙门氏菌2.75%,副溶血弧菌1.15%,单增李斯特菌0.80%.不同类型食品致病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28,P<0.01),其中肉及其制品、速冻米面类食品、乳及乳制品的污染情况较重.不同类型采样地点的的致病菌检出率不同(x2=37.14,P<0.01),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是主要的致病菌污染环节,其检出率分别为12.24%、5.67%.结论 淮安市食品致病菌污染情况总体较好,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及流通环节的管理,同时重点关注肉及其制品、尤其熟肉制品,速冻米面类食品的致病菌污染.  相似文献   

17.
2013 年厦门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厦门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3年食源性致病菌工作手册》的要求,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共监测样品408份,检出致病菌22株,总检出率为5.39%,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20%(4/20),阪崎肠杆菌检出率为12.5%(4/32),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6.67%(5/75)。结论饮用水、婴幼儿食品、地方特色食品、餐饮食品和水产品是厦门市食品的主要污染品种,应加强监督管理,减少由此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厦门市部分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提供依据。方法:2006-2009年对厦门市流通市场上的七类食品按照GB/T5009.34-2003方法检测二氧化硫残留量。结果:296份样品中,符合国家卫生标准279份,合格率94.3%,七类食品的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葡萄酒类糖果类酱腌菜瓜子类粉丝类蜜饯类干菜类;并且合格率逐年提高。结论:应加强对干菜类和蜜饯类食品的监督监测力度,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金华市市售食品中铝含量,为金华市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对市售8类食品531份样品的铝含量进行检测,评估各类食品中铝暴露情况。结果 531份样品中铝的检出范围为1.00~814.00 mg/kg,检出率为82.11%,超标率为12.62%。各类食品的平均铝含量以淀粉类制品最高(140.99 mg/kg),面粉最低(4.95 mg/kg)。铝检出率最高为油条(98.18%),最低为面粉(5.00%)。铝超标率最高为淀粉类食品(38.46%),其次为油条(25.45%)和油炸面制品(22.58%)。各类食品中,以面粉、面包和糕点的平均每日容许摄入量最高,成人均1 000 g(儿童500 g),淀粉类制品、油条的平均每日容许摄入量最低,均200 g。结论金华市市售油条、淀粉类制品铝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含铝添加剂使用的监管及食品安全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沈阳市各类食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卫生部下发的《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要求,随机抽取11类、444份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结果 2011-2012年监测的444份样品中,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株35株、总检出率为7.9%;其中致病菌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11.3%、熟肉制品类食品致病菌的检出率最高18.6%、采自市场、商店、专卖店食品的致病菌检出率最高14%。结论沈阳市市售的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熟肉制品、生熟动物性水产品、即食熟制米面制品是高风险食品,超市食品相对安全,应加强对重点致病菌、重点食品、重点食品消费场所的监测与监管,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