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功能检验中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结果。方法6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65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进行肝功能检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血清胆固醇水平(CHO)、总胆汁酸水平(TBA)、白蛋白水平(ALB)、血清胆碱酯酶活性(CHE)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检验,可通过肝功能不同指标,充分了解肝组织受损程度,准确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高祖送 《现代医药卫生》2013,(15):2340-2341
目的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0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同时以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碱酯酶、胆固醇、总胆汁酸及清蛋白,分析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肝硬化患者除总胆汁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其他相关检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各级别患者血清胆碱酯酶、胆固醇及清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下降程度以C级别最大,A级别最小,C级别与A、B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胆固醇、总胆汁酸及清蛋白与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总胆汁酸则与其呈正相关。结论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进行检测能够有效了解患者肝组织受损情况,从而了解患者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进行检验,其结果对于肝硬化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45名肝硬化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同时,我院对45例肝功能正常的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对两组参照情况进行对比,主要对比检验的方法要求患者在早晨进行空腹静脉血的采集,并对血液样本中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血清胆固醇总量以及血清胆汁情况进行检测,并对肝硬化患者和正常体检者的相关数值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液样本中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血清胆固醇总量以及血清胆汁酸的具体数值表现为(2316±879)u/L,(30.7±6.1)g/L,(2.7±0.8)mmol/L,(47.3±37.5)μmol/L;而对照组中健康体检者血液检测中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血清胆固醇总量以及血清胆汁酸的具体数值表现为(8568±933)U/L,(42.9±2.4)g,L,(4.9±1.0)mm01/L,(5.1±2.1)μmol/L,以上数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血液进行检测,使用对比实验可以了解到肝硬化患者肝脏受损程度,对确定肝硬化用药以及治疗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10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102例没有肝、肾、心、脑疾病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肝功能检查,对比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清蛋白、总胆固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总胆汁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2例属于Child-A级,有30例属于Child-B级,有50例属于Child-C级。清蛋白、总胆固醇的下降情况从高到低分别是Child-C级、Child-B级、Child-A级。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硬化病情得到了好转,通过肝功能各项指标检查发现,患者的清蛋白、总胆固醇明显升高,总胆汁酸明显降低。结论肝功能检测有利于掌握患者肝组织损伤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所门诊15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203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增高(P<0.05).结论 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一项辅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所门诊15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203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增高(P<0.05).结论 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一项辅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对肝硬化患者临床判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4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101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全部进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情况。结果经回顾性总结,观察组血清胆碱酯酶为(3221.21±562.32)u/L,对照组血清胆碱酯酶为(8721.14±652.11)u/L,观察组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变化对临床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变化在肝病诊断、预示病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法对287例肝病患者(急性肝炎35例、慢性肝炎轻度42例、慢性肝炎中度48例、慢性肝炎重度45例、重型肝炎40例、肝硬化42例、原发性肝癌35例)和30例健康献血员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结果 各肝病组与对照组比较CHE活性均降低,除慢性肝炎轻度组外各组CHE活性明显降低(P<0.01);肝病患者中重型肝炎组较其他各组明显降低(P<0.05).CHE活性降低顺序: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慢性肝炎重度>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轻度.结论 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在肝病诊断、预示病情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峰 《中国医药指南》2007,5(11):288-289
目的观察肝病患者血清胆碱脂酶的变化,为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门诊和住院的156例患者35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其血清胆碱脂酶。结果血清胆碱脂酶活性与肝脏病损的范围和程度明显相关,且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对血清胆碱脂酶作动态观察,可作为判断重症肝炎、肝癌、肝性脑病、肝硬化病情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和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所有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选取其中的65例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在某院体检的6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液,然后进行检测并分析,将研究组的65例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进行各指标水平的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总胆汁酸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Child-Pugh分级各指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功能的检验能够应用到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当中,显著提高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为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发展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肝炎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用rhGH4U/d;对照组30例,用人血清清蛋白20~30g/周,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肝功能、血清清蛋白,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血清ALT、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降低,血清清蛋白水平提高,PT明显缩短(P<005或P<001),在改善血清清蛋白水平和PT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hGH可以克服肝硬化患者的生长激素抵抗现象,明显提高患者肝脏合成清蛋白能力和改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失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40例失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为pHGF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血清Ⅳ型胶原及层粘连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pHGF治疗组治疗后乏力、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及肝功能血清学指标(包括ALT、ALB及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HGF组治疗前后血清Ⅳ型胶原及层粘连蛋白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pHGF能够使佚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选取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取7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HE活性、肝功能指标,治疗后1周根据患者是否脱机将其分为治疗效果不良组以及满意足,比较两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活性以及肝功能、APACHEⅡ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HE活性以及血清白蛋白、PA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血清CHE活性与APACHⅡ评分呈负相关关系,与PA、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与ALT、AST无关,治疗效果不良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PA相比于效果良好组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清CHE活性亦显著下降,P<0.05。结论胆碱酯酶活性变化能够反映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度及其预后,临床医师需要警惕胆碱酯酶指标下降患者。  相似文献   

14.
黄建平  揭盛华 《医药导报》2004,23(4):0232-0232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治疗肝炎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疗效。方法:肝硬化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在保肝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激素,sc或im,qod,对照组给予20%清蛋白50 mL,iv,qod,0.5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0.5,1,2个月血清清蛋白水平及肝功能变化,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应用该药1个疗程后,较对照组血清清蛋白明显上升,患者神态、食欲、尿量、腹腔积液、肝功能明显改善且持续稳定,差异有显著性(P<0.05)。该药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生长激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改善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蛋白营养状况及预后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28例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情况和HBVDNA阴转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高于对照组,HBVDNA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拉米夫定,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血清TC、ALB、PA和TBA测定在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总胆汁酸(TBA)测定对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疾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207例和健康对照组100例进行TC、ALB、PA、TBA检测。结果肝硬化组胆汁酸明显升高(P〈0.01),而清蛋白、前清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1);随着肝功能减退,胆汁酸逐渐升高,而清蛋白、前清蛋白、胆固醇逐渐降低。且前清蛋白下降比清蛋白下降更早,阳性率更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胆固醇、清蛋白、前清蛋白、胆汁酸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价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选为研究对象,依据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差异分为低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患者(A组,n=160)与高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患者(B组,n=140).比较2组预后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2组吸烟史、性别组成、高血压、Killip分级以及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年龄、血清肌酸酐、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且BMI、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收缩压、舒张压、血糖、LDL、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LVEF明显低于B组(P<0.05).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年龄、血清肌酸酐呈负相关性,而与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LDL、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LVEF呈正相关性(P<0.05).死亡率升高独立影响因素主要为丁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LVEF减小.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与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存在相关性,患者死亡率升高主要独立因素包括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其测定可为患者治疗及预后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CHE)活性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19例各型肝脏疾病患者及4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胆碱酯酶和白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测定急性肝炎组(5385±1182)U/L,慢性肝炎组(4147±1245),肝硬化组(2398±1395)U/L。白蛋白急性肝炎组(36.6±9.5)g/L,慢性肝炎组(39.1±10.9)g/L,肝硬化组(33.1+12.3)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血清胆碱酯酶和白蛋白能较好地反映肝病患者肝实质细胞受损程度,是一项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肝功能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治疗代偿期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代偿期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口服阿德福韦酯和安络化纤丸)和对照组(38例,单用阿德福韦酯),疗程6个月,观察其肝功能生化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影像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肝功能生化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影像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治疗代偿期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疗效较好,具有阻止和逆转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及改善肝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与胆碱酯酶检测应用于肝病诊断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肝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78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生化项目检验,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胆汁酸和胆碱酯酶的检验结果。结果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胆碱酯酶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总胆汁酸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肝病诊断中进行血清胆汁酸与胆碱酯酶检测,能诊断检测者的肝功能状况,为肝病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