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营养状况及降低并发症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7 d,患者ALB、PA、TF、HB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营养状况及降低并发症的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外混合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胃切除术的6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给予肠内外混合营养,对照组给予单纯肠外营养,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后血清中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IgG以及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外混合营养可以有效缩短胃癌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6,(11):862-863
目的:探讨早期空肠输注肠内营养护理对外科老年患者胃肠部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老年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临床常规的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早期予以空肠输注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治疗(术后48 h内),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人血白蛋白水平有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予以空肠输注肠内营养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生存质量,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在术后48h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在术后24h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的生化营养、免疫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术后1周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低于观察组术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营养支持后的血清CD3、CD4、CD4/CD8、CRP和IgM水平高于术前水平,且高于对照组营养支持后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通气、肠道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营养相关费用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且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免疫力增强。较肠外营养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在胃肠道肿瘤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手术后6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多次少量饮水及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情况及免疫功能。观察比较术后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制剂能改善患者的基本状况,恢复肠道功能,同时提升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90例行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分别经鼻肠管、经颈内静脉进行营养支持,观察两组营养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P、ALB、HGB、BMI手术后较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后较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支持和悉心护理对患者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组法分为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和肠外营养组(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4 h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连续1周。对照组行术后肠外营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情况和免疫功能。结果手术1周后,观察组免疫抗体和淋巴细胞计数等均明显回升,对照组相关免疫指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机体恢复促进作用较大,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胃肠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小剂量肠内营养(low doseenteral nutrition, L-E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小剂量肠内营养组(L-EN组)25例和常规剂量对照组(EN组)25例。分别于术后24 h后给予营养支持。观察患者前白蛋白、体重、淋巴细胞计数、胃肠道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前白蛋白、体重、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发生率L-EN组3例(12%), EN组9例(36%)。腹泻发生率L-EN组1例(4%), EN组3例(1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小剂量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行,即起到了营养作用,又不至于增加胃肠道负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外科手术后的早期营养支持研究对策。方法将80例外科术后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术后24h给予糖尿病专用肠内营养制剂由营养管泵入;对照组则给予术后常规处理,但不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手术前和出院前营养指标、肝功能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胃肠道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出院前各项营养指标和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有利于血糖控制,加快机体恢复,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两种肠内营养支持方式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照组采取常规鼻饲,自制匀浆;观察组术后24~48 h放置鼻胃管,肠内营养制剂。对比两组营养指标、负氮平衡、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PA、TLC、WT营养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ALB、TSF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负氮平衡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负氮平衡发生率为26.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采取科学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营养情况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方法 6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排气时间(39.76±4.15)h、排便时间(53.20±6.89)h及住院时间(9.42±2.38)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5.31±5.70)h、(74.38±7.57)h、(13.32±2.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不仅可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以改善,同时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安全且可靠的营养支持方式,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分析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份至2012年6月份收治的100例术后胃癌患者进行护理。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术后24h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的早期应用,可以使患者的排气时间提前,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很好的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后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EN)与肠外营养(EPN)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早期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学指标、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营养支持后观察组Ig G、Ig A、Ig M水平,CD_3、CD_4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CD_8百分比与CD_4/CD_8比值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1=21.445,t_2=27.186,t_3=19.187,P<0.05);(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62,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早期康复,预防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4.
周新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19-22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 8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营养液输注和白普力以及能全力补充,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护理指标和营养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各项护理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效果更佳,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供给,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148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鼻饲肠内营养液,并做好专科护理工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利于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恢复,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治疗两周后统计患者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对脑外科患者手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脑外科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患者33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应用肠内营养的脑外科术后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术前1天、术后第1d、第1周及第2周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氮平衡,术后第2周患者上臂肌围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变化,分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术后1周、2周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氮平衡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臂肌围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改善脑外科手术的营养状态,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伴吞咽困难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匀浆膳食和鼻饲肠内营养制剂,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变化及感染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的ALB和Hb均有下降,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伴吞咽困难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抗感染药学》2017,(4):836-838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1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及预后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H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感染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能显著缩短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其Hb值,且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与疾病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应用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试验组(n=40),对照组患者采取肠外的营养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护理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的护理应用肠内营养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