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分娩的完整病历的产后出血产妇共60例的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择无产后出血正常的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期保健、合并症、孕产史、心理情况,分娩方式、产程、母婴早接触吸吮等差异。结果两组孕妇比较,观察组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孕期保健少、孕产史多、存在并发症、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产程长、新生儿早接触及吸吮少(P〈0.05)。结论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上述相关因素采取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 以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2596例产妇为观察对象,把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视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产前检查情况及住院分娩情况等.采用容积法 称重法计算出血量,运用卡方检验,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596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198例,产后出血发生率7.6%.发生产后出血产妇中,经产妇高于初产妇(P<0.01),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P<0.01),双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P<0.05),产前检查3次以下高于产前检查3次以上(含3次)(P<0.01).有产前高危因素高于无产前高危因素(P<0.01).产后出血的原因:产后宫缩乏力占56.56%;胎盘因素占26.77%;软产道损伤占16.67%.结论 产科高危因素和缺乏产前保健是产后出血的主要相关因素;产后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做好孕期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知识宣传,定期产前检查、做好高危筛查,提倡住院分娩,加强产前产时监护,及时处理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异常情况,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发生的76例产后出血产妇的病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胎盘因素、年龄、多胎、前置胎盘及贫血易引起产后出血;剖宫产较自然分娩更易发生产后出血;对产妇进行孕期保健及产时给予预防性干预可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论:重视产妇产前、产时出血的高危因素,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产时给予预防性干预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500ml[1],为产科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笔者现将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2004-2011年收治产后出血患者40例,年龄22~38岁,中位年龄28.8岁;初产妇16例,经产妇24例;剖宫产18例,顺产22例;未做产前检查5例,院外以产后出血转入我科2例,子宫切除2例;出血量1000~2000ml 2例。出血原因:子宫  相似文献   

6.
刘爱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578-579
目的分析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讨论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措施。方法分析66例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与高龄、流产2次以上、产次超过3次、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新生儿体质量超过3.5kg以及第二、三产程时间长等因素有关。结论积极做好孕期宣教、定期高危筛查、科学选择分娩方式和分娩方案是预防和建设出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寻求更好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94例产后发生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病因,探讨剖宫产、产胎次数以及流产史等一系列因素对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所产生的效应。结果剖宫产后出现产后出血的概率远高于经阴道分娩(P<0.05);有流产史的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也要高于无流产史的患者(P<0.05);初产者的发病率要明显要小于经产者(P<0.05)。结论产后出血是产妇产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能够及时采取治疗,会对生命造成巨大威胁。我们要对可能产生产后出血的患者积极预防,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时刻警惕高危因素,从而降低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能够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并进行分析寻找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近几年来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生产的4437例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概率约为2.19%,其中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软产道损伤。结论产后出血对产妇的生命有较大威胁,应做好对孕妇产前的检查并根据孕妇的自身情况积极做好产后防御,选取合理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新生儿性别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对在我院正常分娩的300例产后2小时出血量进行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0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智力正常的足月产妇300例,均单胎头位经阴道自然分娩,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其中初产妇220例,经产妇80例。根据分娩后新生儿性别分为两组,女婴组153例,男婴组147例,两组  相似文献   

10.
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发现妊娠及分娩期合并症、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胎次、产次、单双胎是产后出血的次要因素,而孕周、孕妇年龄、总产程与产后出血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及救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产后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并研究救治措施。结果:本院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88%,剖宫产产妇出血率3.53%高于自然分娩产妇3.02%。子宫收缩异常,共24例,占77.42%;胎盘因素,共4例,占12.90%;产道软组织损伤,共2例,占6.45%;凝血功能异常,共1例,占3.23%。对出血产妇根据出血原因和出血量进行对症治疗,抢救成功率100%。结论:产妇子宫收缩异常和胎盘因素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积极干预并及时对症抢救是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并研究救治和预防措施,对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现将44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分娩总数3660例,其中双胎妊娠23例,三胎妊娠1例,院外分娩9例,发生产后出血44例,包括院外转入1例,我院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19%(43/3626)。发生产后2h内34例,占79.07%;2h以后9例,占20.9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10年1~6月68例产后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笔者所在医院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6%。子宫收缩乏力40例,占58.8%,胎盘因素20例,占29.4%,软产道损伤6例,占8.8%,凝血功能障碍2例,占2.9%。结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重视孕期保健、产前宣教及计划生育宣传,能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镇平县卫生学校附属医院2002年12月—2009年12月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78例产妇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3654例中发生产后出血78例,其发生率为2.13%。剖宫产产后出血率高于阴道分娩,差异有显著(P<0.05)。随着胎儿体重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差异有显著(P<0.05)。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居首位55例(70.51%),其次胎盘因素16例(20.51%)。结论产后出血与分娩的方式、胎儿体重、高危因素等有密切关系。发生原因主要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加强产前、产时、产后围产期保健,正确处理产程是降低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蕴华 《河北医药》2010,32(3):320-322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对其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07至2008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8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55.42%),其他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2)产后出血治疗上以常规治疗和宫腔填塞纱布为主(χ2=61.795,P=0.000),效果不佳时根据病因予二次清宫、结扎双侧子宫动脉或B-Lynch外科缝扎术,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结论孕期做好保健工作,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并处理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及早干预,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及时、准确地评估产后出血量,并针对病因进行有效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6.
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有产后出血将其分为观察组(产后出血组)50例和对照组(产后未出血组)950例。结果产妇年龄分布、流产次数、产次、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子宫发育不良、分娩方式、贫血、前置胎盘、血小板异常、胎盘粘连、胎儿体质量、产程异常、不良心理情绪均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掌握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遵循复苏、评估、止血、会诊及治疗并发症的原则,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情况。方法分析佳木斯市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出现产后出血将产妇分为产后出血组80例和非出血组820例。结果产妇年龄35岁、流产≥3次、产次≥3次、剖宫产、不良心理情绪、产妇贫血、血小板异常、前置胎盘、胎盘粘连、产程异常、产妇妊高征、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子宫发育不良均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掌握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遵循复苏、评估、止血、会诊及治疗并发症的原则,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因此提高产科工作质量,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仍为产科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41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共分娩1 648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41例,产后出血发生率2.49%。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积极抢救治疗无1例死亡。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9.
产后出血因素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来势汹涌,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医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完成“降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的重要任务,也是产科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本院产科2008年住院分娩的61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笔者对产后出血的救治、护理的对策、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因素对产后出血的影响,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为做好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区各助产机构收治的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所发生的69例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51例(73.91%),其次胎盘因素14例(20.29%)。分娩方式等与产后出血关系密切。结论进一步探讨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从根本上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