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呼吸支持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呼吸支持治疗,比较2组神经功能情况、病死率和前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结果治疗组良好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O2、PaCO2和SaO2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呼吸支持治疗可明显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及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4月于柳城县人民医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 pH 值、PaO2、PaC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pH 值、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pH 值、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COPD 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pH、PaO2、PaCO2水平,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通气后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pH、PaO2、PaCO2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水平、pH、PaO2及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治疗组的总满意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山 《安徽医药》2018,22(5):965-967
目的 研究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VAP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病死率、血pH值、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6.4%、7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H值、PaO2以及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值、PaO2以及PaCO2均明显改善,观察组PaO2和PaCO2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s-CRP、TNF-α以及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以及IL-6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阿米卡星老年VAP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急诊抢救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抢救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经过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明显升高以及PaCO2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6.05%(37/43),明显高于对照组65.12%(28/43),同时治疗组未出现1例死亡病例,而对照组的病死率为9.30%(4/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急诊抢救中应用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无创通气(NIPPV)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BiPAP)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pH值、PaO2、PaCO2)、心率、呼吸频率,出院时统计患者住院时间、插管率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均有CO2潴留、低氧血症、pH值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气分析(pH值、PaO2、PaCO2)及呼吸频率、心率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死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治疗AECOPD能够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来我科治疗的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及1h、24h动脉血气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及pH、PaO2、PaCO2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吸兴奋剂加营养支持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吸氧及畅通呼吸道等常规综合治疗与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营养支持治疗,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前两组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均显著上升、PaCO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兴奋剂加营养支持治疗肺性脑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曲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呼吸功能( PaO2、PaCO2)、给氧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给氧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呼吸衰竭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h、24h后HR、RR、PaCO2降低,PaO2及pH值升高,且治疗后HR、RR、PaO2、PaCO2及pH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无创,可早期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并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气道湿化不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采用气道湿化不佳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中,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切开是保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系统畅通的重要方法,给予患者有效合理的气道切开湿化护理措施,能预防呼吸道感染,降低其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施巍  郭智霖 《中国医药》2009,4(7):534-535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纳洛酮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改善预后的影响。方法62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脱水剂、镇静类、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以及吸氧、支持、亚低温冬眠和抗感染治疗。治疗组除采用以上常规处理外,均在入院后6h内应用纳洛酮,剂量为0.4mg/(kg·d),生理盐水稀释至500ml,用输液泵24h持续静脉输入,3d后改为0.1mg/(kg·d),7d后停药,观察2组患者生命体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觉醒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参考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判断预后。结果治疗组恢复良好10例(33.3%),死亡7例(23.3%),觉醒时间为(7.6±4.5)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6.6±3.7)d;对照组恢复良好7例(21.9%),死亡12例(37.5%),觉醒时间为(10.4±4.72)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9.9±4.1)d,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早期使用纳洛酮可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致残率、病死率,减轻脑水肿,促使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巍  郭智霖 《中国医药》2006,4(1):534-535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纳洛酮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改善预后的影响.方法 62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脱水剂、镇静类、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以及吸氧、支持、亚低温冬眠和抗感染治疗.治疗组除采用以上常规处理外,均在入院后6 h内应用纳洛酮,剂量为0.4 ms/(kg·d),生理盐水稀释至500 ml,用输液泵24 h持续静脉输入,3 d后改为0.1 mg/(kg·d),7 d后停药,观察2组患者生命体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觉醒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参考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判断预后.结果 治疗组恢复良好10例(33.3%),死亡7例(23.3%),觉醒时间为(7.6±4.5)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6.6±3.7)d;对照组恢复良好7例(21.9%),死亡12例(37.5%),觉醒时间为(10.4±4.72)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9.9±4.1)d,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早期使用纳洛酮可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致残率、病死率,减轻脑水肿,促使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巍  郭智霖 《中国医药》2007,4(1):534-535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纳洛酮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改善预后的影响.方法 62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脱水剂、镇静类、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以及吸氧、支持、亚低温冬眠和抗感染治疗.治疗组除采用以上常规处理外,均在入院后6 h内应用纳洛酮,剂量为0.4 ms/(kg·d),生理盐水稀释至500 ml,用输液泵24 h持续静脉输入,3 d后改为0.1 mg/(kg·d),7 d后停药,观察2组患者生命体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觉醒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参考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判断预后.结果 治疗组恢复良好10例(33.3%),死亡7例(23.3%),觉醒时间为(7.6±4.5)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6.6±3.7)d;对照组恢复良好7例(21.9%),死亡12例(37.5%),觉醒时间为(10.4±4.72)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9.9±4.1)d,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早期使用纳洛酮可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致残率、病死率,减轻脑水肿,促使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给予颅脑外伤患者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2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价及生活能力评价均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颅脑外伤患者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焦虑情绪能够得到缓解,并且还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施巍  郭智霖 《中国医药》2008,4(1):534-535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纳洛酮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改善预后的影响.方法 62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脱水剂、镇静类、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以及吸氧、支持、亚低温冬眠和抗感染治疗.治疗组除采用以上常规处理外,均在入院后6 h内应用纳洛酮,剂量为0.4 ms/(kg·d),生理盐水稀释至500 ml,用输液泵24 h持续静脉输入,3 d后改为0.1 mg/(kg·d),7 d后停药,观察2组患者生命体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觉醒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参考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判断预后.结果 治疗组恢复良好10例(33.3%),死亡7例(23.3%),觉醒时间为(7.6±4.5)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6.6±3.7)d;对照组恢复良好7例(21.9%),死亡12例(37.5%),觉醒时间为(10.4±4.72)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9.9±4.1)d,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早期使用纳洛酮可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致残率、病死率,减轻脑水肿,促使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巍  郭智霖 《中国医药》2009,4(1):534-535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纳洛酮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改善预后的影响.方法 62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脱水剂、镇静类、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以及吸氧、支持、亚低温冬眠和抗感染治疗.治疗组除采用以上常规处理外,均在入院后6 h内应用纳洛酮,剂量为0.4 ms/(kg·d),生理盐水稀释至500 ml,用输液泵24 h持续静脉输入,3 d后改为0.1 mg/(kg·d),7 d后停药,观察2组患者生命体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觉醒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参考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判断预后.结果 治疗组恢复良好10例(33.3%),死亡7例(23.3%),觉醒时间为(7.6±4.5)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6.6±3.7)d;对照组恢复良好7例(21.9%),死亡12例(37.5%),觉醒时间为(10.4±4.72)d,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9.9±4.1)d,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早期使用纳洛酮可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致残率、病死率,减轻脑水肿,促使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在本院急诊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及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进行抢救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致残率(32.53%)、致死率(2.41%)均大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能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大骨瓣组和传统对照组,各26例.传统对照组采用传统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标准大骨瓣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在急救过程中应用护理路径.对照组未采取任何相关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费用及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以及尿道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急救中应用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