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报的63例中药制剂引起的ADR进行统计分析。发现ADR构成比和发生率均较高的四种药物分别为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鹿瓜多肽注射液和参松养心胶囊。临床表现主要是皮疹、恶心、呕吐等,但转归良好。  相似文献   

2.
112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情况,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报告的112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组患者以60岁以上者比例最多(49.1%),其次为5~20岁(13.4%);男女比例差别不大。药物中以灯盏花素注射液发生率最高(20.5%),其次为双黄连注射液(15.2%)、穿琥宁注射液(13.4%);ADR药物种类中注射液类中药制剂占7类,共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例数的80.3%;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最常见(59.8%),肌肉注射和口服给药所占比例相差不大。结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在临床较为常见,其中以小儿及老年患者、静脉滴注最为常见,应加强中药制剂的适应证和使用方式控制,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中有关中药制剂的具体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中药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些参考。方法对医院上报的2010年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报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中共涉及中药制剂23种,以静脉给药方式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达85.9%。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重视中药制剂风险管理,提倡中药口服途径给药,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相关研究,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探讨减少ADR的相关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该院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168份,分析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的关系及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结果男性ADR发生率略低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岁患者的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病用药ADR发生率高于其他药品种类(P〈0.05);口服、静脉推注、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起AD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肌内注射、外用及其他给药途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制剂造成的器官或系统损害主要有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中皮肤及附件和消化系统的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系统或器官(P〈0.05)。结论加强中药制剂生产监测,规范用药管理,重视老年人用药指导,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中有关中药制剂的具体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中药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些参考.方法 对医院上报的2010年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报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中共涉及中药制剂23种,以静脉给药方式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达85.9%.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 重视中药制剂风险管理,提倡中药口服途径给药,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相关研究,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本地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总体发生情况、规律及特点,加深对中药ADR的认识,促进中药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江门市药品ADR监测中心数据库筛选2012年江门市各单位上报的中药制剂ADR报告表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中药制剂ADR报告461例,涉及108个中药制剂品种.老年(≥60岁)ADR发生率较高(36.23%);女性患者ADR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中药注射剂品种导致ADR 372例次,占总例数的80.69%.注射剂是导致中药ADR的主要剂型且绝大多数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其次是不同剂型的口服制剂,占17.57%.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轻度ADR 284例次,占61.60%,绝大多数转归治愈.结论;应加强对中药制剂ADR的监测,临床应减少或避免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的使用,应加强中药制剂用药安全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制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一2009年6月收集到的中药制剂致136例ADR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引起ADR的中药制剂涉及38个品种。136例ADR中,41—70岁构成比最高,占71.32%;以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起的ADR最常见(占68.38%);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绝大多数ADR转归良好。结论:中药制剂发生ADR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在使用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177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永良  严炎中 《中国药业》2006,15(19):53-53
目的 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浙江省绍兴市2005年收集的177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从年龄、性别、药物剂型、临床症状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中药制剂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变态反应及消化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中药注射剂。结论 如何降低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韩东铁 《中国药业》2012,21(10):67-68
目的 了解临床常用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临床应用的中药制剂引发的不良反应报告120例,按照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合并用药、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包括药物本身、制剂工艺及质量控制、临床使用方法、个体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结论 只有严格按照中医药理论,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合理应用中药,才能使中药制剂发挥良好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监测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150例发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11~20岁年龄段及61岁以上年龄段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不良反应发生在1h内的患者(118例/78.67%)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注射剂(101例/67.33%)和口服制剂(27例/18.00%)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剂型(P0.05);静脉滴注(94例/62.67%),显著高于其他给药途径(P0.05);皮肤黏膜及附件(58例/38.67%)和消化系统(39例/26.00%)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器官或系统(P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规范用药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成分的复杂性、未知性、不可预测性造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问题。方法查阅中药注射剂相关文献,从药材质量、药物配伍、生产工艺、辅料、质量标准、稳定性、代谢性等方面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结果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具有复杂性、未知性、不可预测性,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1768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本地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事件总体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加深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促进中药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下载2008~2009年深圳市各单位上报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筛选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 768例,涉及368个生产厂家的468个中药制剂品种。61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导致ADR 854例次,占总例数的48.30%。注射剂是导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剂型且绝大多数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其次是357种不同剂型的口服制剂,占45.59%。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全身性损害、神经系统等。新的不良反应/事件1 144例次,占64.71%,绝大多数转归良好。结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事件具有普遍性;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特别是注射制剂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临床应减少或避免中药注射剂的的使用,特别是在儿童人群中的使用;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药制剂说明书的审核、监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使用中药,避免药害(drug misadventure,DM)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本文提出了中药DM与中药ADR的区别,并对此进行了分析阐述,探讨了相应对策。认为医师用药不当、患者对中药治疗的不依从性及药物本身原因都可造成中药ADR及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的发生。临床使用方法得当,就可以避免中药DM和减少中药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该院10年间中药注射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探讨其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规避用药风险.方法:检索2010—2020年该院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系统的涉及中药注射剂的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上报120例中药注射剂致ADR报告,一般的ADR 118例(包括新的、一...  相似文献   

15.
方铁  黄宗雯 《黑龙江医药》2012,25(2):208-209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宣城市2011年收集的26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在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至60岁比例达66.04%;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占7.92%。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质量控制及说明书的规范,全面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将合理用药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病例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分析46例不良反应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在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造成的不良反应中,因注射血栓通注射液发生的不良反应最高,血塞通注射液其次,不良反应表现中,皮肤受影响的不良反应最多,主要表现以皮肤充血、丘疹、瘙痒最常见,神经系统症状次之。结论应加强中药制剂的研究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汕头市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分析ADR发生的因素,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汕头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2006~2011年636例中药注射剂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36例中药注射剂ADR以一般反应为主(92.46%),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寒战、发热等过敏性反应,大部分ADR对原患疾病无明显影响,预后较好;发生ADR药品广泛,涉及51种药物。结论:中药注射剂ADR的临床表现多样,治疗及时预后较好,使用不规范可能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之一,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监测,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药品说明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76例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8—2010年576例中药不良反应中76例注射剂不良反应,结合中国传统的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及原因和药物的使用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用药频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结论:随着中药注射剂应用变得更加普遍,应加强用药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19.
12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陆冰  马青松 《中国药业》2011,20(10):59-61
目的加深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从医院2008年至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表中筛选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28例,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类别、名称,不良反应涉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临床应用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28例不良反应中老年患者较多,占50.78%;其次是儿童患者,占28.13%。药物共涉及6类24个品种,其中活血化瘀类药物较多(占44.53%),尤其是血塞通注射液(占13.28%)。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多见,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剂量过大、滴速过快、配伍不当等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较多,不良反应经常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管理,以及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