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54例RA患者的68个膝关节治疗前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的检查结果,其中50个膝关节治疗后复查,治疗前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对RA评估的准确性及敏感性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评估。滑膜血管翳阻力指数(RI)随着血流分级的增加,RI逐渐减低,血流分级与RI呈负相关。常规超声显示68个膝关节治疗前髌骨上、内、外侧髁滑膜厚度及髌上囊积液深度与50个膝关节治疗后髌骨上、内、外侧髁滑膜厚度及髌上囊积液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膝关节滑膜内血流分级结果、超声造影分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显示治疗后滑膜峰值强度减低,曲线下面积缩小,半降时间缩短,内洗斜率降低,达峰时间延长,各参数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膜面积对超声造影参数具有一定影响,可以提高超声造影对疗效评价的可靠性。结论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关节滑膜血流显示率高,尤以超声造影明显,可对RA疾病治疗前后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其临床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OA组,100例)与健康人群(对照组,53例)的髌上囊内积液深度、滑膜厚度及滑膜旁膝关节动脉网血流阻力指数(RI)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OA组与对照组比较,滑膜厚度、积液深度均显著提升,而滑膜旁膝关节动脉网血流RI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上述3项指标的测量,为辅助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供依据,其中滑膜旁膝关节动脉网血流RI的减低最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类风湿关节炎(RA)膝关节病变治疗前后的超声变化及临床疗效的评估。方法:对RA活动期膝关节病变的患者(RA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使用高频彩超检查,对比两组超声表现,分析RA患者滑膜血流分级。对RA组进行3个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超声影像学改变。结果:对照组关节腔内积液量少或无,滑膜内未见血流信号,软骨没有破坏及增生;RA组119个膝关节有滑膜增生,107个膝关节探及关节腔积液;能量多普勒显示111个关节滑膜内见血流信号。RA组滑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后滑膜厚度变薄,血流分级0、I级关节数增加,Ⅱ、Ⅲ级关节数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A组中58个关节合并有骨质破坏,54个关节合并骨质增生,治疗后软骨破坏及增生变化不显著。结论:高频彩超RA膝关节病变显示效果显著,在对疗效的评价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可在RA的诊断和治疗观察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双侧膝关节进行扫查,观察滑膜、关节囊积液、软骨表面及关节病变区域血流情况。结果68个膝关节出现滑膜增厚(94.44%),46个关节出现关节囊积液(63.89%),18个关节显示软骨磨损(25%),30个关节滑膜内显示低速血流信号(41.67%)。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膝关节滑膜炎的超声表现,评价高频超声对膝关节滑膜炎的辅助诊断及观察疗效的价值.方法 膝关节滑膜炎患者89例,高频超声检查髌上囊内积液深度、滑膜厚度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情况.结果 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超声表现主要为:髌上囊内积液、滑膜增厚、部分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治疗后髌上囊积液减少、滑膜变薄.结论 通过高频超声可以观察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髌上囊积液、滑膜增厚及血流增多,在判断病情和随访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超声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治疗后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4例RA患者,采用高频超声检测治疗前后膝关节基本数据及血流信号,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前后膝关节的最大积液深度、滑膜厚度、血流信号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用于RA的治疗后评价,能够准确反映治疗后关节积液量、滑膜厚度、滑膜血流量的变化,具有直观、准确、简便、可重复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 HFUS)在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 RA)踝关节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诊断为RA的40例患者80个踝关节进行HFUS及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检测有无肌腱、腱鞘病变、骨质破坏,观察血流特点并与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40个踝关节扫查结果对比。结果40例RA患者踝关节中超声显示关节积液62个,总检出率77&.50%;滑膜增厚58个,总检出率72.50%;彩色多普勒显示滑膜过度形成(血管翳)23个,总检出率28.75%;肌腱炎及腱鞘炎43处,发生率约为53.75%,其中以胫后肌腱、腓长肌腱及腓短肌腱及腱鞘最易受累;骨质侵蚀33个,总检出率41.25%。结论高频超声清晰地显示RA患者踝关节病变的各种表现,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彩色多普勒显示血管翳形成,帮助临床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及监测治疗效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9,(21):186-189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指、腕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就诊于本院的60例早期、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本研究实验组,另选同期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共48例作为研究对照组,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实验组指、腕关节状况,分析超声在诊断早期、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指、腕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60例患者均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患者,经超声诊断,其中58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96.67%。其中真阳性60例、假阴性2例,超声诊断敏感度98.10%、特异度89.75%。实验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检查1000个指、腕关节,对照组48例患者共检查780个指、腕关节,结果显示,对照组受检者780个关节中均无一例滑膜增厚及关节腔积液情况出现;而实验组患者检查的的1000各关节中,760个出现滑膜增厚,569个有关节积液症状,60个有骨侵蚀症状。两组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骨侵蚀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化膜厚度平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关节腔积液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指、腕关节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诊断的辅助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疑似RA患者20例和RA患者25例,超声检测病变关节的滑膜厚度、血流变化及血管增殖、关节积液、软骨及骨质破坏等情况.结果 疑似RA患者病变关节仅见程度较轻的滑膜增厚、血流改变、关节积液,无软骨及骨质破坏;RA患者上述病变较重且可见软骨及骨质破坏.结论 ...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维医沙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特点。方法选择经临床诊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沙疗组30例,采用维医沙疗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药物依那西普治疗。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1个月患者的膝关节髌上囊积液深度减少,滑膜厚度变薄,滑膜内血管阻力指数增高,滑膜内血管分级减低,血沉及C反应蛋白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沙疗组治疗后1周、1个月膝关节髌上囊积液深度、滑膜厚度、血沉及C反应蛋白变化不显著(P>0.05)。治疗后1个月沙疗组滑膜内血管阻力指数出现下降,滑膜内血管分级增加,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维医沙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短期疗效显著,血流动力学改善较为显著,但稳定性欠佳,临床治疗可增加治疗疗程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超声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膝关节病变的声像图特点,评价超声对于RA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38例RA患者行膝关节高频超声检查,根据声像图表现总结RA膝关节病变的超声表现。结果病变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滑膜增厚、关节积液、软骨变薄及骨质破坏等表现。结论超声通过观察关节积液、滑膜及软骨的病变为临床辅助诊断RA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血管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对5例经关节镜及病理证实为膝关节滑膜血管瘤患者的随访观察,分析其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核磁共振的特点,并观察关节镜在滑膜血管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疼痛是膝关节滑膜血管瘤的主要表现,但由于疼痛无特异性,临床诊断困难。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均可发现膝关节内血流丰富的肿块,关节镜下肿瘤表现为增生、扩张、迂曲的血管团。关节镜下肿瘤切除术后随访6~24个月,疼痛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核磁共振有助于滑膜血管瘤的术前诊断,关节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手段,但要提高早期诊断率,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是关键,关节镜下肿瘤切除是滑膜血管瘤治疗的有效方法,且镜下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不影响关节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48例早期异位妊娠进行检查,均经腹部超声检查(TAS)对照,并经临床治疗后随访。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TAS),提示TVCDS结合彩色血流显示。则可提高早期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准确率,使异位妊娠的早期治疗成功率更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异位妊娠患者的风险和痛苦。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有明确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肌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评估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50例2016年9月~2018年4月某院接收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同时进行肌骨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没有检查出滑膜增生、膝关节积液和血流信号,观察组患者的滑膜增生率为66.0%,膝关节积液发生率为62.0%,血流信号出现率为60.0%,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关节滑膜厚度和积液厚度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软骨厚度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应用,能够尽快对患者关节病变的情况进行诊断,使临床治疗有科学的参考,让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洪常存 《中国基层医药》2014,(17):2679-2680
目的:探究MRI 对类风湿关节炎( RA )患者膝关节软组织病变及关节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RA患者106例为观察组,共有157个膝关节进行MRI检查,并选择4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析其表现。结果观察组滑膜厚度Ⅱ~Ⅲ级及髌上囊积液Ⅱ~Ⅲ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6、4.32,P<0.05)。 MRI显示RA患者膝关节表现为关节囊积液、关节软骨病变、滑膜增生与血管翳形成、骨质异常等,治疗后患者的滑膜增生、肌腱炎、骨质侵蚀、骨髓水肿、关节积液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χ2=4.54、5.65、5.53、4,35、4.54,P<0.05)。结论 MRI能直接显示RA患者膝关节的各种改变,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对RA患者膝关节软组织病变及关节积液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日本ALOKAα10型超声诊断仪对12例膝关节肿胀患者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查,观察关节内部关节囊、滑膜、韧带等情况,并用多普勒扫查血流情况,分别与健侧对比,并行膝关节镜探查、滑膜清理,切除的滑膜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12例患者高频超声均显示滑膜增厚并有珊瑚状突起低回声区域或伴混杂信号,观察内部血流情况,11例可见突起边缘和内部不均匀的Ⅲ级血流信号,1例患者为0级血流信号。结论高频超声彩色血流成像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软组织病变及关节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院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均对两组研究对象予以超声检测,对比两组对象膝关节软组织病变及关节积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髌上囊液体深度、滑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股骨内侧及外侧踝软骨厚度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髌上囊积液检出率81.67%高于对照组6.67%,滑膜内血流检出率78.33%高于对照组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能够有效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软组织病变及关节积液情况,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8.
王磊  郑桂敏  张风肖  李丽  孙丽君  陶杰梅 《河北医药》2010,32(24):3458-3460
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三维血管能量成像在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手指关节病变的意义。方法选取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血清阴性RA的患者30例,双手掌指关节(MCP)、近端指间关节(PIP)共600个关节进行高分辨力超声(HFUS)及3D-CPA检查,测量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检测有无肌腱病变、骨质破坏,观察血流特点,并同时行双手平片检查,观察软组织肿胀、骨侵蚀。结果超声检查血清阴性RA患者30例中共检出22例(73%),158个(26.33%)关节积液;24例(80%),209个(34.83%)关节滑膜增厚;19例(63.3%),106个(17.67%)关节血管翳形成;12例(40%),共计75个(12.5%)肌腱腱鞘炎;12例(40%),38个(6.3%)骨质侵蚀。结论高频超声能显示血清阴性RA患者手指关节病变的各种表现,可为临床诊断以及病情评估提供依据。3D-CPA立体显示血管翳形成,帮助临床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及治疗效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与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早期宫颈癌的诊断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诊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经阴道彩色多普勒与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经阴道彩超检查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显著高于三维能量多普勒检查结果(P<0.05),其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显著低于三维能量多普勒检查结果(P<0.05),阻力指数(R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阴道彩色多普勒诊断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为76.4%,特异度为100.0%,显著高于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的71.3%和72.6%(P<0.05)。结论对早期宫颈癌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联合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检查的准确率,得到优势互补,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髌上囊、滑膜、股骨髁软骨及软骨下皮质的情况.评价超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膝关节疾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超声对RA组与对照组的膝关节髌上囊液体厚度、滑膜及股骨髁软骨厚度及软骨下骨皮质的回声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论:高频超声通过观察关节积液、滑膜、软骨及软骨下骨皮质的病变为临床辅助诊段RA及其疗效评价、鉴别诊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