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溶血标本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影响。方法对64例患者血样在溶血前后的标本进行对照实验。结果两组标本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溶血标本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实验结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凝血酶原时间(PT)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疗法的首选指标,也是检查外源性凝血障碍性疾病的重要过筛试验。本文着重探讨标本的保存温度及时间对PT测定结果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1.1仪器北京普力生血凝仪(C2000-2)1.2试剂由PacificHemostasis公司提供,有效期到2005.8,ISI=1.00,抗凝剂:109mmol/L柠檬酸钠。PT质控,由IL公司提供,批号0416723,定值为12.2秒。2标本来源70名健康体检者,由专人采集标本,每例均顺利采血,一份抗凝剂和九份血液在一支10cm×10cm试管内混匀,3000r/min水平离心,分离贫血小板血浆,制成混合血浆。将混合血浆平均分成四份。3保…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收集的200例无出血倾向患者的血清标本检验记录和抽血前的个人信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200份凝血标本的采集量、离心时间、离心转度、储存时间、标本溶血及标本对应患者是否空腹采血、饮酒史、吸烟史等资料信息。根据常规凝血四项正常参考范围值进行判断,通过单项因素逐步排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对200份血清标本的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资料进行观察,发现23份标本检测出现误差。排除出现误差的单项因素发现:患者饮酒史、吸烟史及离心转度均不是影响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单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是否空腹采血、采集量、离心时间、储存时间及标本溶血情况均是影响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潜在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未空腹采血、采集量、离心时间、储存时间及标本溶血均是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未空腹采血、采集量、离心时间、储存时间及标本溶血均为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在临床管理中,检验人员及采血护士应做好相关的防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验证不同真空采血管、保存温度、时间等对核酸检测(NAT)结果的影响,为NAT检测的采血管选取、过程控制、检测策略等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进行3个试验:1)标本保存温度、离心前保存时间及采血管对NAT联检试验结果的影响:将含HIV-1(150 IU/ml)或HCV(60 IU/ml)或HBV(50 IU/ml)的弱阳性标本按照保存温度分为30℃组、4℃组,之后依据标本离心前的保存时间不同分为4 h,6 h,8 h,10 h,12 h,24 h组,再依据采血管生产厂家不同分为A、B、C组,对所有标本进行NAT联检试验,利用卡方统计分析各因素对NAT联检试验结果的影响;2)标本保存时间、采血管对NAT鉴别试验结果的影响:将含HIV-1(150 IU/ml)或HCV(60 IU/ml)或HBV(50 IU/ml)的弱阳性标本按照保存时间不同分为0 d、1 d、2 d、3 d、4 d、5 d、6 d、7 d组,再依据采血管不同分为采血管A、B、C组,对所有标本进行NAT鉴别试验,利用卡方统计分析标本保存时间、采血管对NAT鉴别试验结果的影响;3)保存时间对HCV阳性标本NAT定量结果的影响:选取9份浓度范围在1.04×102IU/ml~4.86×103IU/ml之间的弱阳性标本,依据标本在4℃保存时间的长短不同,分为0 d、1 d、2 d、3 d、4 d、5 d、6 d、7 d组,进行定量HCVRNA检测,分析4℃保存条件下保存时间对血浆中HCV RNA浓度的影响。结果试验1:对于全血标本,4℃或30℃的保存温度,4~24 h的离心前保存时间以及采用不同的采血管对弱阳性标本NAT检出率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在4℃保存条件下,采用A采血管保存含HIV-1(150 IU/ml)的弱阳性标本0~7 d,保存后d 3,d 4、d 5、d 6、d 7弱阳性标本的NAT检出率与0 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B采血管保存含HBV(50 IU/ml)的弱阳性标本0~7 d,保存后d 3和d 7此标本的NAT检出率与保存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标本的NAT检出率与保存前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试验3:9份HCV弱阳性标本的浓度7 d内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变化范围均在0.56log之内,且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在4℃保存2 d后,其浓度开始下降。结论采用Procleix Ultrio Assay和Procleix Ultrio Discriminatory Assay分析系统,在不超过30℃的采血环境中,NAT标本采集后可以在24 h内离心处理;为提高鉴别阳性率,建议4℃保存的献血者标本在NAT联检阳性后2d内完成NAT鉴别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标本保存温度、时间对止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DD)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7月于该院进行止凝血指标检测的患者60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次日早晨空腹抽取2份凝血标本,每份3mL,0.109mol/L枸橼酸钠抗凝后,3 000r/min离心15min,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其中一份血液止凝血指标及DD水平,另一份放入4℃冰箱中,分别于保存2、4、7.5h后上机检测止凝血指标及DD,分析不同标本保存温度、时间对止凝血指标和DD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冰箱保存标本与常温保存标本均能测得止凝血指标和DD,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冰箱保存2、4h的标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D检测结果与室温即刻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冰箱保存7.5h的标本PT、APTT、TT、DD检测结果高于保存2、4h的标本和即刻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2、4、7.5h的标本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与即刻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科在室温下2h内未能检测的标本应放入冰箱中保存,并在7.5h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液标本采集、运送、放置时间这些人为因素对凝血4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住院患者4 826例标本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检测;对其中56例即采血即送检的合格标本作立即测定,室温放置2、4h后再测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 826例标本中有279例有误差,误差率为5.8%,其中采血比例不当占95.7%,标本与抗凝剂酶混匀不匀12例,占4.3%,标本放置2、4h后测定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比较,PT、TT、APTT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标本采集不当与送检时间是导致凝血四项检测结果误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时从血滤管路动脉端(静脉血)采血对血常规及凝血三项结果有无影响,探讨是否可以用来自血滤管路的深静脉血替代外周静脉血而行相关检测.方法 选择行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自外周静脉采集血标本,实验组自血滤管路动脉端采集血标本,比较2组的血常规及凝血3项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2组血标本凝血3项检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各项凝血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而血常规各项结果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VH时血滤管路动脉端采血对凝血功能结果有影响,对血常规结果无影响,因此,临床上可用来自血滤管路的深静脉血替代外周静脉血行血常规检测而不能用作凝血三项检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抽取血液标本量的多少、标本的存放时间及标本发生溶血后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随机抽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正常且无出血性疾病的标本120例人为因素对血液标本的量、存放时间、溶血与否进行检测。结果当血液标本量过多或过少时,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明显延长或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则均明显缩短;当标本放置时间为2 h之内,凝血四项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当标本放置大于4 h以上时,TT和APTT的指标水平以及6 h以后PT的指标水平均有明显差异;标本出现溶血时PT、Fib明显降低(P0.05),TT、APTT显著降低(P0.01)。结论凝血四项的检测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强相关人员的责任心,规范操作流程,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测凝血功能检查中血标本易凝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玲 《现代护理》2003,9(2):139-139
凝血功能检查是手术治疗病人手术前常规检查的项目 ,如果发生标本凝血 ,需行第 2次静脉采血。这不仅直接影响手术时间及检查结果 ,延误诊断及治疗 ,而且还会再次给病人造成痛苦 ,并增加护士的工作量。通过近 1年 5 0 0余例病例临床试验及观察 ,对标本凝血的原因和预防总结分析如下。1 凝血原因1.1 采血器具不合格 真空采血管内的负压不够 ,使采血量不足 (2 .7ml)。而凝血功能检查要求非常严格 ,多一点或少一点血量都易造成标本凝血 ;真空采血管与专用采血针配合使用采血效果不满意。如在血管充盈不好的情况下不能采够需要的血量或抽出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腹与经肛门取标本的腹腔镜乙状结肠癌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76例乙状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均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切除术,对照组给予经腹取标本,观察组经肛门取标本.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中转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1例因肿瘤侵犯输尿管中转开腹手术,观察组2例因肿瘤较大改为经腹取标本.对照组伤口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1例,肺炎1例;观察组腹腔感染2例,肠粘连1例.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手术中转率(2.6% vs 5.2%)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53% vs 7.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经肛门取标本的腹腔镜乙状结肠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微创优势.但对腔镜术者水平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1.
凝血酶原时间(PT)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疗法的首选指标,也是检查外源性凝血障碍性疾病的重要过筛试验.本文着重探讨标本的保存温度及时间对PT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服用微量阿司匹林患者术前凝血功能的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上手术患者术前都必须行常规的、全面的各器官系统功能检查 ,其中包括凝血功能检查 ,目前常用的过筛试验是凝血酶原时间 (PT)测定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KPTT)测定[1] 。本文总结分析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在本院施行手术的6 0 0 0例患者 ,发现其中 3例服用过微量阿司匹林患者 ,术前PT、KPTT检测尽管正常 ,术中却发生出血倾向 ,其原因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例患者 ,均为高血压病人 ,为降低血液粘稠度 ,预防脑血栓发生 ,而长期服用微量阿司匹林 (5 0mg/d) ,累积量最少为 30 0 0mg。因诊断为…  相似文献   

13.
凝血检验是为临床诊治有关疾病提供重要依据的实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CT)可以检测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医学界一直认为妊娠期孕妇处于高凝状态,APTT与PT应轻度缩短.为了避免分娩时大出血,产科围产期检查中,CT是必测项目.多年来各临床实验室以玻片法测CT作为内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由于其准确性差,受外来影响大,使实验结果与临床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王晋  白黎  付墙  张琰 《华西医学》2002,17(4):546-547
止凝血试验结果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标本采集的质量 ,因采血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血技术、器具、抗凝剂的种类、采血量等均会影响止凝血试验结果的质量。而护理人员又是血液标本采集的主要操作者 ,因此 ,如何注意操作环节 ,提高采血技术与质量 ,减少或消除因抽血引起的结果误差 ,最大限度提高止凝血试验结果的质量非常重要。现就标本采集过程对止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1 血标本采集前的影响因素采血前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身份 ,并在装血的容器上注明患者的姓名、性别和病历号 ,然后 ,再次确认。应该消除患者对抽血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标本的不同保存方法和时间对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CTH)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试验分3组。1组采集自愿者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标本2例,将离心血浆分别放置4℃冰箱及室温(20±5)℃保存,在不同的时间点取出标本进行检测;1组采集自愿者的EDTA抗凝血标本21例,每7例标本分别在冰浴、4℃冰箱及室温条件下保存,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离心,检测血浆ACTH;1组采集自愿者的EDTA抗凝血标本2例,将标本离心后,放4℃冰箱及室温条件下保存,在不同时间点取出一定量上层血浆进行ACTH检测。结果血浆标本、不同时间点离心的标本、离心后在不同时间点检测的标本,在不同时间点及不同保存方法组间检测结果在24h内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TA抗凝标本检测ACTH时,标本室温或4℃冰箱放置时,在24h内检测结果变化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标本血量不足对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58例血量不足标本,要求血细胞比容在20%~55%,离心后无溶血、脂血及黄疸。按血量与抗凝剂比例分为8∶1组与7∶1组两组,再分别抽取两组患者合格血量(2.7 mL )标本作为各自对照组,检测4个组血样的PT、APTT。结果 PT在血量与抗凝剂比例为8∶1组和8∶1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量与抗凝剂比例为7∶1组与7∶1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在血量与抗凝剂比例为8∶1、7∶1组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项目的检测中,PT、APTT 的结果受血液和抗凝剂比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阳桃鲜 《当代护士》2014,(2):106-107
目的探讨BD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标本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收住ICU需要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的危重患者20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普通2ml注射器采集动脉血标本,共采集498例次;将2012年度收住ICU需要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的危重患者20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BD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标本,共采集500例次。比较2组患者凝血标本数、不合格标本数、血气包堵塞次数、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凝血标本数、不合格标本数、血气包堵塞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BD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标本能减少不合格标本数、降低血气包堵塞机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8.
全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全血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后分离血清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对24例健康体检者的全血标本在室温(25℃)放置30minl、h、2h、3h后再分离血清,将血清标本进行NSE水平测定。结果30min、1h、2h、3h组血清NSE水平分别为(5.29±1.48)、(5.32±1.41)、(7.11±1.96)、(8.71±2.48)ng/ml,1h组结果同30m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组、3h组结果同30m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全血标本放置时间延长对NSE水平测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测定是监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实验指标 ,也是检查外源性凝血途径的重要过筛实验 ,其检查结果受到试剂、抗凝剂、测定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正常对照血浆的不同结果也会影响其结果[1] ,我们选择不同的血浆作为正常对照 ,对各种临床标本的PT进行了检测 ,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仪器与试剂 SysmexCA 15 0 0型凝血仪 ,冻干组织凝血活酶试剂 (DADEBEHRING) ,国际敏感指数 (inter natinalsensitivityindex ,ISI)为 1.0 1。2 .正常对照血浆的选择  ( 1)冻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控制方法对减少动脉血气标本采集量的效果。方法:第一阶段对2个ICU病区(A组和B组)的护士进行诊断性失血的相关培训,第二阶段将A、B两组使用的动脉血气针规格由3 ml更换为1 ml,另一个病区的护士(C组)作为对照组。两种方法进行干预后,分别记录各组动脉血气标本采集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第一阶段中,A组平均标本采集血量为(1.33±0.33)ml,略少于C组的平均采血量(1.38±0.3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平均标本采集血量为(0.88±0.25)ml,明显少于C组和A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第二阶段将血气针规格由3 ml更换为1 ml后,A、B两组采集的平均标本血量分别为(0.74±0.15)ml和(0.69±0.16)ml,和同组第一阶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动脉血气针由3 ml到1 ml的更换能有效地减少诊断性失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