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冠心病(CHD)心率变异性(HRV)与室性心率失常的关系。方法:30例EH患者(EH组)、40例EH合并CHD患者(EH合并CHD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24hECG监测。观察3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EH合并CHD组SDNN、SDANN、SDNNindex、rMSSD及PNNS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室早总发生率、24h室早总次数和LownⅢ级以上室早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P〈0.01)。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严重,这类患者更易出现复杂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  寇艳  张杨  徐培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8):579-579,581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特点,探讨CHD患者自主神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3例CHD患者和49例健康对照者24h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HD组24hHRV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HD患者HRV降低提示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害。  相似文献   

3.
运动对冠心病人心率变异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茵  郑洁皎 《现代康复》2001,5(4):69-69
目的:提高冠心病人生命质量,开展心血管疾病康复。方法:对132例冠心病人中分出30例喜好运动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心率变异HRV)时域3项指标。结果:喜好运动组病人平均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SD的标准差(SDSD)、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的均值(rmSASD)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对HRV有明显影响,日常生活适量增加运动量,对冠心病防治与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与心率变异的相关性及护理方法。方法:将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共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30例,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各30例,分析各组的心率变异性,比较各组与健康对照组心率变异的的差异,根据患者HRV分析结果,给予适当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各指标(SDNN,SDNNindex,SDANN,RMSSD,PNN50)低于健康对照组。心功能Ⅱ级患者HRV部分指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HRV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心功能Ⅳ级患者HRV各指标的降低更显著(P〈0.01),心力衰竭组患者HRV随心功能分级升高而降低。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降低程度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心率变异分析可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氯芬酯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塞病人9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龄(67.4±10.7)a;对照组4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68.3±11.3)a。分别静滴盐酸甲氯芬酯500g和胞二磷胆碱500mg,共15d。比较治疗后两组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脑梗塞组的HRV各参数与健康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HRV各参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HRV各参数较治疗前虽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对心率变异性有明显影响。甲氯芬酯干预急性脑梗塞对心率变异性影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参松养心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本试验的138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参松养心胶囊低剂量组(低组).中剂量组(中组)、高剂量组(高组)。服药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低组总有效率47.6%,中组总有效率51.1%,高组总有效率69.4%。高组明显优于低组(P=0.035)。中医证候高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低组(P〈0.05)。治疗后心率变异(HRV):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NN。计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和QT离散度(QTd)有改善,高组与低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足量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搏和中医证候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心率变异(HRV)作为评估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一项指标,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率变异降低与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摔死及心功能不全有关[1,2]。本文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6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HRV时域指标,探讨其在临床上的特点。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冠心病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冠心病人生命质量,开展心血管疾病康复。方法 132例冠心病人中分出30例喜好运动者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心率变异(HRV)时域3项指标。结果 喜好运动组病人平均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SD的标准差(SDSD)、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的均值(rmSASD)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对HRV有明显影响,日常生活适量增加运动量,对冠心病防治与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A组,45例)和稳心颗粒组(B组,45例),A组给与常规药物单硝酸异山梨脂和肠溶阿司匹林口服,B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9g/次,3次/d,连服12周。治疗前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对缺血和HRV时域指标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有症状的ST段压低次数及其持续时间与无症状的ST段压低次数及其持续时间,两组均有明显减少及缩短,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B组明显优于A组(P〈0.05或P〈0.01);B组HRV指标(SDNN,SDANN,SDNNIndex)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A组治疗前后HRV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不仅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有显著疗效,且能提高HRV。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青岛海滨疗养因子结合运动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青岛海滨疗养因子结合运动疗法5周,记录并比较此疗法治疗前后血压和HRV5项时域指标,并与40例老年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前HRV5项时域指标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治疗后血压从(20.4±1.1)/(11.7±1.0)kPa下降至(17.7±1.0)/(10.0±1.1)kPa,和治疗前HRV5项时域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青岛疗养因子结合运动疗法可降低血压,同时提高心率变异指标,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9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进行常规冠心病健康宣教;干预组46例,在常规冠心病健康宣教的同时进行家庭干预,时间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HRV值改善更为明显,其中R-R间期的标准差、每5分钟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NN的均值、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均有改善,超低频(VLF)、低频(LF)和高频(HF)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干预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心电监护仪分析心率变异性(HRV)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入住CCU的AMI患者使用装载心率变异性分析软件的心电监护仪进行心电监护和心率变异性分析,并与体检正常者比较,观察HRV与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AMI患者HRV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较体检正常者显著减低(P〈0.05,P〈0.01),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低于未发生心脏事件的患者,大范围心肌梗死患者HRV明显低于小范围心肌梗死者,患者发病初期的HRV明显低于3周后(P〈0.05)。结论:对AMI患者进行即时的HRV检测,能及早发现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可预测病情和预后,为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率变异(HRV)是一种无创伤心血管检查方法,可以准确评估心血管病者的植物神经功能,它是独立于其他传统指标之外的用于预测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预后的有力指标。本文选择冠心病(CHD)和正常人进行心率变异检查,测定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的差异,探讨两种方法与冠心病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茶色素及维生素E对冠心病患者血浆vWF、0xLDL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文观察了65例冠心病(CHD)患者口服茶色素及维生素E(VitE)后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改变,并探讨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65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随机给予口服茶色素(375mg/d)、VitE(100mg/d)和安慰剂(粒/天),时间8周。采用酶标法测定血浆vWF和oxLDL。结果:服药前3组CHD患者血浆vWF和oxLDL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服药前相比,服药4周后,茶色素组、VitE组病人的血浆vWF和oxLDL水平下降(P<0.05);服药8周时,血浆oxLDL水平在茶色素组和VitE组患者均可见进一步下降(P<0.01),而血浆vWF水平则有所不同,茶色素组进一步下降(P<0.01),VitE组病人未见进一步下降,与服药4周时相当(P<0.05);服药前茶色素组、VitE组及安慰剂组3组患者的血浆vWF和oxLD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HD患者存在内皮功能不全和动脉血栓形成倾向,茶色素和VitE具有改善内皮功能不全、抑制动脉血栓形成和抑制LDL氧化作用,因而对阻止动脉粥样硬化(AS)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得到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植物神经功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26例进行了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率变异性(heart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的冠心病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和HRV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Logistic回归筛选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HRV预测指标。结果:HRV各项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中的LF、VLF、HF均有随着室性心律失常程度的加重而降低的趋势.时域指标中的SDNN、SDANN、ASDNN、PNN50b与室性心律失常程度呈弱负相关(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SDANN为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保护因素。结论:HRV与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程度呈弱负相关。SDANN为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保护因素。早期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行干预治疗,可能有利于减少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正常人为对照,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84例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指数(HRVI)。结果:冠心病患者HRV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果提示冠心病患者HRVI降低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4年11月至1995年4月共做心率变异性(HRV)分析396例,结果表明,HRV与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其它心脏病及一些非心血管疾患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与文献报道是一致的,其中:冠心病、高血压病时HRV下降显著。提示迷走神经受损程度最为严重(x2≥18.35,P<0.01),糖尿病等非心血管疾患HRV下降次之,(x2=16.83、P<0.01),而病毒性心肌炎时,HRV下降甚轻,提示:迷走神经受损程度最小。(x2=6.62、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CHD)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1周内经2次运动试验,结果为阳性且运动持续时间变异低于10%的CHD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40例,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加用曲美他唪20mg,3次/d,治疗12周。治疗前后均行平板运动试验,观察用药前后下述指标的变化:①用药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②每周硝酸甘油片的用量;③心率及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④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的时间;⑤运动后ST段下降1mm所需的时间;⑥运动持续时间;⑦总工作量。结果曲美他嗪应用12周后,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片的用量明显下降(P〈0.05),而对心率及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试验前相比,运动耐量和总工作量显著提高(P〈0.01),至心绞痛发作的时间及ST段下降1mm所需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曲美他嗪能增加CHD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运动诱发心绞痛的心肌缺血,且安全有效,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G241R、K469E基因多态性分布,探讨基因多态性与其他多种暴露因素对汉族人群冠心病(CHD)的交互影响。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PCR-SSP)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湖北地区汉族211例CHD患者和206名对照者的ICAM-1基因第241和469号编码氨基酸的多态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AM-1基因多态性与CHD的相关性及多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CHD组中K469E位点KK基因型和K等位基因显著高于对照组(55.5%vs44.7%,P〈0,05;74.9%vs67.7%,P〈0.05);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KK型患CHD的风险是EE型及KE型的1.542倍(OR=1.542.95%CI:1.048~2.26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本研究中高血压、糖尿病、吸烟、K469E多态性、甘油三酯及白细胞计数为CHD的危险因素。调整后,K469E多态性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对冠心病发生的交互作用有显著意义,OR值分别为:KK-高血压21.02(95%CI:4.72~93.59,P〈0.01),KK-糖尿病26.89(95%CI:1.93~373.83,P〈0.01),KK-吸烟5.45(95%CI:1.74~17.03,P〈0.01)。本次研究未检出G241R多态性。结论ICAM-1 K469E多态性与CHD的易感性有关,469K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易感基因,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或嗜烟者同时携带KK基因型会显著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中国人群不存在G241R多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率变异性(HRV),β受体敏感性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动态心电图进行HRV分析,进行异丙肾上腺素敏感试验,测定CD25值,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结果 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组)治疗后,正常RR间期指标差、频域指标、心率变异指数均比实验前数值增加(P<0.01,P<0.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EF)增加,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和舒张末期容量降低,(P<0.05)。结论 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提高其心率变异性,增加β受体敏感性,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