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致急性假性球麻痹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吞咽功能训练对其吞咽功能的影响,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60例脑梗死致急性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成康复训练治疗组(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吞咽功能训练,而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4周后评定两组的吞咽功能疗效。结果:康复组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u=3.7428,P<0.05)。结论:早期积极的吞咽功能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各31例,对照组按留置胃管行常规护理及治疗,康复组入院后即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及摄食训练,未给予留置胃管。对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康复组吞咽功能治疗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为38.7%,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恢复吞咽功能有明显的效果,避免了鼻饲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护理人员操作上的繁琐,便于患者出院后的营养管理,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冰刺激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150例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加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常规疗法加康复训练加冰刺激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吸人性肺炎发生率降低、病程缩短.结论 冰刺激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主要是脑卒中时出现的球麻痹 (亦称延髓麻痹 ) ,因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引起吞咽功能障碍。本研究采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并与康复训练组进行疗效观察比较。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60例均是住院患者。男性 38例 ,女性 2 2例 ;年龄最大 85岁 ,最小 45岁 ;病程最长 1 0个月 ,最短 2d ;脑出血 2 3例 ,脑梗死 31例 ,既有梗死又有出血者 6例 ;首次发病 34例 ,再次发病2 3例 ,第 3次发病 3例 ;假性球麻痹 56例 ,真性球麻痹 4例 ;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接受康复训练和常规治疗护理.于入院当天和入院4周后进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 康复组康复训练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8,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将46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康复组24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和鼻饲插管,康复组除常规治疗与护理及鼻饲插管外,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进行评价及吞咽功能、摄食功能的康复训练.结果:两组4周后进行吞咽功能评价,康复组有效率95.8%,对照组有效率6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患者接受吞咽功能和摄食训练治疗能明显改善吞咽障碍,可减少并发症,并减轻护士及家属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脑损伤后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病导致吞咽障碍患者42例,均经头颅CT/MRI检查证实,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无认知障碍。全部患者随机分为2组:①对照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31.33±10.88)岁;脑梗死3例,脑出血7例,脑外伤11例;真性球麻痹5例,假性球麻痹16例;②康复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3  相似文献   

8.
周樊华 《护理研究》2003,17(21):1270-1271
假性球麻痹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系急性多发性脑梗死 ,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 ,吞咽困难 ,构音障碍 ,极易并发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迄今为止 ,本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为探讨早期康复疗法对本病的影响 ,选择 2 0 0 2年 3月— 2 0 0 2年 9月我科收治的72例假性球麻痹病人进行系统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72例均为脑梗死后引起的假性球麻痹病人 ,男 5 8例 ,女 14例 ,年龄 5 1岁~ 73岁 (5 8.3岁± 7.2岁 )。脑梗死诊断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1] ,全部病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 ,其中皮层…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遗假性球麻痹患者轻者进食易呛咳,重者吞咽困难,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窒息、脑衰竭死亡。因此,加强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康复与护理非常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自 1997年 2月~ 6月共收治假性球麻痹患者 28例,男 18例,女 10例,年龄 46~ 78岁,平均 62岁,平均住院 34d。临床诊断:经 CT证实脑出血 3例,脑梗死 25例,均为基底节及内囊病变引起的假性球麻痹。其中 16例患者进食呛咳, 12例患者吞咽困难。 方法: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1)假性球麻痹轻度吞咽障碍者,表现为进食呛咳,对这类病人采取的方法为:①选择正确的进食…  相似文献   

10.
肖蕾  蒋戈利  赵建国 《临床荟萃》2003,18(17):991-992
假性延髓麻痹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综合征之一 ,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假性延髓麻痹可致患者饮食水咳呛 ,吞咽困难 ,语言障碍 ,并导致吸入性肺炎 ,甚至窒息而死亡。因此 ,提高对假性延髓麻痹的整体治疗水平 ,最大限度地促进病情好转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随机选择自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10月期间 10 0例脑血管病致假性延髓麻痹患者 ,对其疗效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解放军第四六四医院中医针灸康复中心及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住院的 10 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6 4例 …  相似文献   

11.
1998年2月~2000年1月对收治的56例脑梗死致急性假性球麻痹的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男36例,女20例;年龄42~84岁,平均62.5岁。既往有脑梗死史40例,高血压史42例。56例均急性起病,伴假性球麻痹症状。其中28例为不全性假性球麻痹,以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为主要表现,言语功能影响不大,其中12例脑梗死史者均有肢体瘫痪,无脑梗死史16例,其中6例有肢体瘫痪。28例为完全性假性球麻痹,表现为双侧面-咽-舌-咀嚼肌麻痹伴双侧肢体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康复组22例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方法,包括吞咽功能训练、摄食训练、鼻饲。结果康复组患者吞咽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并假性球麻痹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使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脑梗塞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71,自引:4,他引:67  
因脑梗塞引起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患者很多 ,重症者给予鼻饲时 ,经常受到拒绝 ,因而易造成呼吸系统感染和营养不良。为此 ,我们采用吞咽康复训练〔1〕,对 2 2例因脑梗塞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2例脑梗塞患者均符合 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 13例 ,女性 9例。年龄 55~ 73岁 ,平均 6 1岁。 14例第一次脑梗塞发病 ,8例第二次脑梗塞发病。假性球麻痹诊断标准〔2〕: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软腭反射消失、咽反射存在、伴有病理性脑干反射及情感障碍等。全部病…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梗死引起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患者不少 ,为保证病人营养的供给 ,避免造成肺部并发症和营养不良 ,作者自1999年10月~2001年10月采用吞咽康复训练 ,对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30例患者进行了康复护理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均为皮层脑干束损伤 ,未累及延髓吞咽中枢。其中男24例 ,女6例。年龄51~81岁 ,平均66岁。假性球麻痹诊断标准[1]: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软腭反射消失、咽反射存在 ,伴有病理性脑干反射及情感障碍等。吞咽能力分级标准[2]:重度 :完全不能经口摄食…  相似文献   

15.
林丁茂 《临床荟萃》2001,16(13):620
我院自 1995年 8月至 2 0 0 0年 8月应用蕲蛇酶治疗脑梗死6 0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急性发病者 [2 ] ,表现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意识障碍、假性球麻痹。全部病例做头颅 CT均有梗死灶者。将急性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共 6 0例 ,男 42例 ,女 18例 ;年龄 44~ 5 4岁 16例 ,5 5~ 6 4岁 30例 ,6 5~ 74岁 14例 ,发病 7天以内 8例 ,14~ 2 1天2 0例 ,2 1天以上者 32例。其中 12例伴语言障碍 ,肌力 0~ 级12例 ,~ 级 2 6例 ,~ 级 2 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 12例 ,合并冠心…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及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6年 3月~ 1998年 5月本院就诊的脑卒中急性假性球麻痹患者 50例 ,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男 2 2例 ,年龄 4 6~ 81岁 ,女 2 8例 ,年龄 4 8~ 76岁。既往有中风病史 37例 ,高血压病史 4 1例 ,高血压冠心病 2 8例 ,高胆固醇血症 19例 ,糖尿病史 17例。1 2 临床特征 :本组患者 2 6例出现完全性假性球麻痹 ,表现为两侧面———咽———舌———咀嚼肌瘫痪 ,19/2 6例同时伴有肢体瘫痪 ;2 4例患者呈部分性假性球麻痹 ,均有吞咽困难 ,其中 12例伴有肢体瘫痪 ;另有 18例患者出现强哭强笑。1 3 方法 :50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何时开始康复,目前尚有争议,为探讨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身功能恢复的影响,作此对比研究。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超早期康复组(生命体征稳定后12h)、早期康复组(生命体征稳定后24h),每组34例,以2~4周康复者为晚期康复组。3组患者入院时、康复训练后1,3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汉密顿焦虑量表、HDRS抑郁量表评定。结果3组患者康复训练后ADL评分均显著提高,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超早期和早期康复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晚期康复组,超早期康复组治疗效果优于早期康复组,而且无一例病情加重。结论超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提高ADL,改善焦虑及抑郁状态有积极的意义,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8.
假性延髓麻痹是急性脑梗死的严重并发症。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 ,只能对病因进行治疗。笔者用针灸治疗此并发症 6 0例 ,疗效确切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90例假性延髓麻痹病人均为 2 0 0 0年以来住院者 ,所有病人均经头部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 ,病程 2~ 1 5d ,将病人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6 0例 ,男 2 4例 ,女 36例 ,年龄 4 3~80岁 ,平均 5 8 1岁 ,有 2次以上中风发作者 4 0例 ;对照组 30例 ,年龄 4 5~ 76岁 ,平均 5 6 9岁 ,有 2次以上中风发作者 1 9例。中风诊断标准 :依据 1 995年国家科委 85 - 91 9- 0 1 - 0 1《中风病诊断疗效评…  相似文献   

19.
任督通调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任督通调针刺法与康复训练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任督通调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法治疗。2组常规药物治疗相同。观察2组治疗前后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5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任督通调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具有可行性,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引起假性球麻痹致构音困难,轻者声音嘶哑、重者失语,容易带来负性情绪反应,出现焦虑、抑郁,甚至不配合治疗等情况。武进市中医医院采用语言训练,对脑梗死合并假性球麻痹致构音困难的患者进行了康复护理,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月住院的脑梗死患者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