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皮瓣外科的不断发展,患者对修复术后外观和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穿支皮瓣应运而生[1]。穿支皮瓣具有对供区损伤小、修复效果好等优点,是皮瓣移植的新发展[2]。同时穿支皮瓣的出现也对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2010年0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科行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术1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1652岁,平均36  相似文献   

2.
手指皮肤、神经、肌腱、骨骼等组织损伤,要求修复精细,获得愈后组织饱满、色泽近似、耐磨耐压,又需要有感觉,还应避免手术对供区功能和外形的不利影响。我科自2001年以来,应用微型皮瓣转移修复手指深度创面或组织缺损34例,共48个皮瓣,其中46个皮瓣完全存活,2个皮瓣二期愈合。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4例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5~52岁。其中电击伤23例,爆炸伤9例,外伤后瘢痕畸形2例。深度创面位于虎口区2处,为瘢痕手术继发创面,缺损面积较大,约为1·5cm×3·0cm;位于手指44处,其中指腹22处,指尖14处,指背8处,缺损面积为(…  相似文献   

3.
儿童意外性手损伤中手指软组织缺损较为常见,且多伴有骨骼及肌腱外露,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患儿手指功能。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前臂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术修复小儿手指软组织缺损15例18指,效果满意。现将其围术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5例18指中,男9例11指,女6例7指;年龄5~12岁,中位年龄8岁;拇指8例,示指5例,中指3例,环  相似文献   

4.
<正>手指皮肤的缺损可用游离皮肤移植、吻合血管的皮瓣进行修复,但成活后皮肤的感觉不够满意、外观欠佳或臃肿。笔者所在科于2005-10~2007-12对6例小儿手指末端损伤用鱼际皮瓣修复创面,保留了患指的功能、长度、提高了皮瓣成活、保留了甲床。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创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最佳护理方案。方法应用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皮瓣血液循环观察,体位放置及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19例带蒂皮瓣移植手术成功,3周后顺利断蒂,皮肤感觉及手指活动功能良好。结论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和严密细致的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穿支皮瓣修复下肢严重软组织缺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下肢皮肤组织缺损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腓骨骨皮瓣、足部皮瓣修复的术前护理,术后体位的护理,皮瓣的观察,营养支持治疗配合相关的康复锻炼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术后24例完全成活,2例腓骨骨皮瓣部分坏死2~3cm给予换药和皮瓣按摩,植皮后伤口愈合:随访6个月~2年皮瓣质地良好,下肢负重,行走无明显影响。结论穿支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及时处理血管危象,配合正确的康复锻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接力逆行穿支皮瓣对手指远端及供瓣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24例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共24指)作为观察组,采用带神经的指固有动脉穿支皮瓣逆行修复手指远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而第1供瓣区采用掌背动脉穿支皮瓣逆行修复,第2供瓣区则采取直接拉拢缝合的方式进行修复;另选取采用邻指皮瓣修复的20例患者(共20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指远端以及供瓣区域皮肤软组织修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瓣存活率(100%)、手指功能优良率(100%)、触觉功能S5评级患者例数(2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0%、6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两点辨别觉(5.2±2.1) mm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4±3.1)mm,最大最小差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手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采取接力逆行穿支皮瓣的方法治疗,具有血供可靠、手术均在手部进行的优点,且在修复手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改善第1供瓣区的缺损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手部常见损伤,单个手指单纯皮肤软组织缺损处理方法较多。但在一些复杂性手外伤中,既有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又有手部其它严重损伤,此类创伤处理比较棘手[1]。2010年09月—2011年11月,笔者所在科应用各种微型皮瓣修复复杂性手外伤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7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8例。男45例,女33例;年龄1754岁,平均30岁。损伤原因:机器挤压伤38例,电锯伤22例,热压伤18例。损伤类型:断指并皮肤软组织缺损28例;单手4指以上  相似文献   

9.
王敏  刘宏君 《哈尔滨医药》2014,34(2):166-167
目的 总结跗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对5例用跗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术后皮瓣的观察、血管危象的预防、供皮区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5例跗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无1例发生并发症,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月~1年,患指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跗外侧动脉穿支皮瓣是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术后皮瓣的观察和血管危象的预防是皮瓣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创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情况进行减张缝合或皮肤移植术,观察组接受接力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术后下肢肌力、下肢运动功能、皮肤感觉异常率、患者满意度评分、创面愈合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12个月观察组肌力等级、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创面愈合程度、并发症发生率(6.7%,2/30)优于对照组(26.7%,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3,t=8.27、5.25、3.45,χ2=4.32,P <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皮肤感觉异常率(3.3%,2/30)低于对照组(23.3%,7/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P> 0.05)。结论 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创面,可提升患者下肢肌力和运动功能,降低皮肤感觉异常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创面愈合程度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对比穿支皮瓣与传统皮瓣移植术在手外伤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自2008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5例应用传统皮瓣移植术和穿支皮瓣移植术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手部外伤修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种手术的恢复时间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穿支皮瓣移植术的45例患者中,44例皮瓣成活,1例未成活,成活率为98%;应用传统皮瓣移植术的40例患者中,有2例皮瓣未成活,成活率为95%。结论应用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有效克服了传统皮瓣移植术对供皮区损伤大,患者需行二次断蒂手术住院时间长的痛苦。供皮区皮损小,受皮区皮瓣美观,且利于活动,成活率高,手部功能正常,可使皮肤达到高效再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穿支皮瓣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了符合穿支皮瓣修复适应症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135例,术前根据伤病认知的心理反应特点,将患者分为敏感型和迟钝型,分别进行心理护理;术后观察皮瓣颜色、温度、肿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四项指标,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术后135例皮瓣均存活,其中1例高龄糖尿病患者胫后动脉穿支皮瓣逆转修复跟腱创面,出现感染导致皮瓣边缘2cm坏死,1例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腿创面,皮瓣远端3cm浅表坏死,均经换药治愈;1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术后15h出现静脉危象,立即重新手术探查,改用穿支动脉伴行静脉吻合后,血运逐渐恢复,皮瓣成活。结论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不影响供区运动功能,保留供区皮神经主干和静脉干,对供区的感觉和静脉回流影响小,供区部位多较隐蔽,不破坏供区外形,对供区破坏损伤小;受区皮瓣不臃肿,外形美观;患者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配合积极的围手术期观测和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程卫东  牛磊  王微  张浩 《安徽医药》2018,22(5):871-874
目的 分析上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24例手指外伤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2例,观察组应用上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对照组应用腹部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的皮瓣存活情况、外形特征、感觉功能和手指活动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皮瓣均全部成活.观察组成活良好率(93.80%)高于对照组(8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5,P=0.048).观察组皮瓣两点辨别觉(6.32 ± 1.14)mm,优于对照组(11.66 ±1.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48,P<0.001).观察组综合质地觉优良率(86.61%)优于对照组(7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95,P=0.004).观察组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93.75%)高于对照组(8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2,P=0.010).观察组中不同种微型游离皮瓣修复后的手指活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2,P=0.982).结论 上肢微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创面近期疗效好,可以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在深度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头面、四肢深度复杂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头面、四肢不同部位深度创面26例.其中深度烧伤创面10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肿瘤切除术后创面6例,其他2例.创面5 cm×10 cm~12 cm×24 cm.切取不带肌肉的穿支皮瓣,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与受区血管吻合.结果 26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2例术后48h内发生静脉回流障碍,经按摩,局部肝素应用,皮瓣挽救成活.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具有血管蒂恒定、血管蒂长、管径粗、皮瓣可切取面积大、部位隐蔽、不牺牲主干血管、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和外形影响较小、术中不变换休位、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在修复深度创面中成活率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正>脊髓损伤后截瘫导致患者躯体移动障碍,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再加上营养不良、护理不当等因素,导致患者骶尾部皮肤组织长期受压,缺血缺氧,造成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的坏死感染,出现大而深的难治性压创创面,并且常合并严重感染、贫血、低蛋白血症,治疗颇为棘手。2006-10—2011-10笔者所在科共收治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后截瘫所导致的骶尾部压疮患者30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劲鹏 《淮海医药》2022,(6):596-599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皮瓣修复治疗手指各部位软组织皮肤缺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63例手指各部位软组织皮肤缺损患者,依照患者意愿、修复方式不同分为2组,A组(32例)接受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B组(31例)接受腹部皮瓣修复,比较2组疗效、两点分辨觉[同部位静止两点分辨觉(S2PD)、动态两点分辨觉(M2PD)]、并发症及修复满意度。结果:A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B组(70.97%)(P<0.05);A组术后6个月、1年手部功能评分分别为(80.47±6.93)分、(86.32±9.13)分,高于B组的(75.11±4.85)分、(80.06±7.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个月、1年M2PD[(13.26±0.85)mm、(13.67±1.52)mm]、S2PD[(12.48±0.72)mm、(12.63±0.94)mm]小于B组[(14.58±0.97)mm、(15.14±1.70)mm、(13.66±0.81)mm、(13.27±1.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2月至2011年2月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48例,术前加强对供区皮肤的准备,术后重视体位管理,皮瓣的观察,前瞻性药物使用,康复训练等。结果 48例患者随访8个月至2年,平均1年2个月,45例成活,2例皮缘2cm坏死,经换药自愈,肢体功能不同程度恢复,供区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予以正确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上颌窦恶性肿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和隐蔽性,早期症状常不典型,仅表现为鼻塞和分泌物增多;待患者出现明显症状时,肿瘤多已侵犯临近组织器官,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1]。显微外科技术日趋成熟,前臂桡侧皮瓣、股前外侧皮瓣、游离腓骨瓣等游离组织瓣已成为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重要方式,这些皮瓣大多质地较柔软且厚度适中,  相似文献   

19.
穿支皮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刚  Peter C Neliga 《江苏医药》2006,32(11):1043-1044
穿支皮瓣作为应用皮瓣,与肌皮瓣、游离轴型皮瓣相比有诸多特殊的优点,它保留了肌肉组织,降低了供瓣区的并发症和功能减弱;多功能性解决了临床上很多的难题,是理想的三维组织重建的皮瓣。综述目前国际上发现的40种穿支皮瓣和最常用的6种,认为穿支皮瓣是目前最理想的临床应用皮瓣。  相似文献   

20.
许炳元  祝建中 《江苏医药》1994,20(7):387-387
我院自1989年开始,对14例手指电烧伤患者,采用早期切除坏死组织后应用显微外科将带血管蒂皮瓣或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治疗,获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13例,女1例。年龄7~45岁。其中拇指电烧伤6例,示指电烧伤4例,中指电烧伤3例,环指电烧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