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炎性刺激物脂多糖(LPS)刺激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物(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分别用不同浓度LPS刺激,在50mg/L LPS刺激的基础上用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0.1、1.0、5.0、10.0μmol/L)及10μmol/L辛伐他汀 0.2mmol/L甲羟戊酸共育,用ELISA μmol/L法测定TNF-α的浓度,用化学比色法测定SOD活力和MDA的含量.结果 不同浓度LPS刺激内皮细胞24h后,培养上清TNF-α浓度和MDA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而SOD活力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在50mg/L LPS刺激基础上,加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干预,培养上清TNF-α浓度和MDA含量显著低于LPS刺激组(分别为P<0.01和P<0.05),而SOD活力显著高于LPS刺激组(P<0.01).加入甲羟戊酸后,培养上清中TNF-α浓度、MDA含量和SOD活力与LPS刺激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辛伐他汀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内皮细胞TNF-α的生成,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的水平,从而发挥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被甲羟戊酸逆转.  相似文献   

2.
吡格列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D40/CD40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CD40/CD40L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给予oxLDL刺激和不同浓度吡格列酮干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0/CD40L在细胞上的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OX-1mRNA的表达。结果OxLDL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刺激HUVECs表达CD40/CD40L,吡格列酮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减轻ox-LDL刺激HUVECs表达CD40/CD40L。同时我们还观察到oxLDL能刺激HUVECs上调LOX-1mRNA的表达,而吡格列酮能明显抑制这种作用。结论吡格列酮能减轻oxLDL刺激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D40/CD40L的表达,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了HUVECs的LOX-1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魏酸对脂多糖活化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及内皮与白细胞粘附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及流式细胞术检测阿魏酸对E-选择素转录及翻译的影响,用虎红染色法检测阿魏酸对HL60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结果阿魏酸(0.41及0.62 mmol·L-1)能下调E-选择素及E-选择素mRNA表达水平,对HL60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也有抑制作用.结论阿魏酸能够抑制活化内皮细胞E-选择素和E-选择素mRNA表达及HL60与内皮细胞粘附.阿魏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4.
鹰嘴豆芽素A抗HIV-1活性及抑制CD4~+淋巴细胞早期活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BioA)对HIV-1活性及CD4+淋巴细胞早期活化作用的影响。方法①以MT-2和H9/HIV-1ⅢB细胞或HIV-1病毒共培养建立HIV-1感染模型,以不同浓度的BioA干预该过程,观察细胞融合情况和测定培养上清中的p24抗原含量变化,以评价BioA的抗HIV-1活性。②以PHA刺激剂诱导人外周血CD4+淋巴细胞活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BioA对早期活化标志CD69分子的表达影响。结果①BioA在本实验所设浓度下均能减少由HIV-1介导的细胞融合数(EC50=5.1μmol.L-1,SI=39)及p24抗原的表达量(EC50=38μmol.L-1,SI=5.2)。②终浓度5、10、25、50μmol.L-1的BioA对CD4+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抗原CD69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其中50μmol.L-1达到最大抑制率,能使活化率从(60.42±0.52)%降低到(19.70±0.38)%。结论BioA具有抗HIV-1介导的细胞融合和HIV-1复制的活性及抑制CD4+淋巴细胞早期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绿原酸对过氧化氢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体外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传代后进行实验,分为(A)正常对照组、(B)绿原酸组(30μmol.L-1)、(C)H2O2损伤组、(D)绿原酸+H2O2组。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不同组内皮细胞Caspase-3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过氧化氢(400μmol.L-1)能明显的造成内皮细胞的凋亡(P<0.05),绿原酸(30μmol.L-1)可降低过氧化氢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表现为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线粒体膜电位增加,Bcl-2的表达增强,Caspase-3的表达减弱。结论绿原酸可抑制过氧化氢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线粒体膜电位,促进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及抑制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s)粘附功能的影响,揭示其除调脂外的抗炎作用。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人PBMs和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PBMs经oxLDL诱导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和β N 乙酰氨基己糖苷酶比色法,检测单核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及对HUVEC的粘附,以及普伐他汀的作用。结果普伐他汀在50μmol·L-1即可抑制oxLDL诱导的PBMs对HUVEC的粘附以及下调CD11b的表达(P<001),呈浓度依赖方式;甲羟戊酸可对抗此抑制作用。结论普伐他汀除调脂作用外,尚可抑制循环血单核 巨噬细胞至内皮粘附聚集,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与普伐他汀抑制胆固醇前体物质甲羟戊酸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辛伐他汀对内皮细胞NADPH氧化酶表达和活性氧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内皮细胞NADPH氧化酶表达及活性氧生成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和10-8mol.L-1辛伐他汀不同处理时间培养内皮细胞,用RT-PCR检测NADPH氧化酶各亚单位(NOX4、NOX2、p67phox、p22phox、RAC)表达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浓度。结果辛伐他汀能下调NOX4、p67phox、p22phoxmRNA表达,同时下调细胞内活性氧浓度。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NADPH氧化酶表达,以减少活性氧生成从而达到抗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蒋志华  曹小俊  施毕旻 《江苏医药》2012,38(21):2540-2542
目的 观察内皮细胞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以及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三组:AGEs 200 μg/ml+α-硫辛酸200μmol/L药物干预组(A组)、AGEs 200 μg/ml作用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RAGE表达,RT-PCR分析MMPs的表达变化.结果 内皮细胞表面RAGE呈高表达.与C组相比,B组MMP-1、MMP-7、MMP-9、MMP- 11和MMP-12 mRNA表达上调,而A组能下调AGEs作用下的内皮细胞MMPs的表达.结论 α-硫辛酸能抑制AGEs与RAGE相互作用诱导的MMPs表达,从而有助于减少因动脉斑块破裂引起的急性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尼古丁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白介素(IL)-8表达的影响,及氟伐他汀对尼古丁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的干预作用,以及这一过程中核转录因子(NF)-κB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传代培养,细胞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无血清DMEM培养基代替干预因素;尼古丁组: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100 nmol/L尼古丁孵育内皮细胞24 h;氟伐他汀组:在培养基中10-5mol/L氟伐他汀孵育内皮细胞1 h后,100 nmol/L尼古丁孵育内皮细胞24 h;NF-κB抑制剂组:100μmol/L PDTC和100 nmol/L尼古丁孵育内皮细胞24 h,收集细胞标本及培养液。ELISA法检测内皮细胞培养液中IL-8的蛋白表达水平,Trans AM(tm)NF-κBp50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NF-κB的活性。结果尼古丁组NF-κB活性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氟伐他汀组NF-κB活性较尼古丁组显著下降(P<0.05)。NF-κB抑制剂组较尼古丁组IL-8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氟伐他汀组较尼古丁组IL-8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尼古丁可通过激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F-κB的活性,从而诱导IL-8的表达;氟伐他汀可拮抗尼古丁诱发的NF-κB的活化,抑制尼古丁诱导的IL-8的表达,还可拮抗尼古丁引起的内皮功能紊乱,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新的钙调素抑制剂E6对纯化的原代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P-糖蛋白活性的影响.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纯化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检测P-糖蛋白底物罗丹明123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荧光评估E6对P糖蛋白功能的影响.结果:使用流式细胞仪能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从其它杂细胞中分离纯化,3,10μmol/LE6和50umol/L维拉帕米能显著提高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罗丹明123的含量(P〈0.01),10μmol/L E6能使罗丹明123的胞内浓度增加接近三倍,而无P-糖蛋白表达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罗丹明123浓度则不受影响.结论:E6能显著抑制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P-糖蛋白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simvastatin)对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e-18,IL-18)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上调表达Fractalkine(FKN)的影响以及对FKN黏附作用的干预效应。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EUVCs FKN的表达;应用Flowchamber观察FKN介导的HUVECs与单核细胞THP-1的黏附。结果IL-18可诱导FKN mRNA表达增加,FKN表达上调可明显增加对单核细胞THP-1的黏附作用(P<0.01);PDTC能够抑制FKN表达及细胞黏附(P<0.01);辛伐他汀能够抑制FKN mRNA表达(P<0.01),100μmol·L-1辛伐他汀可抑制细胞黏附(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够抑制FKN的表达以及FKN介导的黏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野生云芝多糖水溶性新组分CVPS-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骨调素(OPN)基因表达的影响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其转录因子ATF-2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用RT-PCR检测CVPS-B对AngⅡ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OPN基因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测定AngⅡ(1μmol.L-1)诱导RAW264.7细胞p38MAPK转录因子-激活转录因子2(ATF2)表达的时间模式;用Western blot测定CVPS-B对RAW264.7巨噬细胞p38MAPK及其转录因子ATF2磷酸化表达的影响。结果CVPS-B(10mg·L-1)在AngⅡ(1μmol·L-1)刺激前30min加入培养基抑制作用最明显,共同孵育12h,抑制率达到50.3%(P<0.01);不同浓度CVPS-B1、10、50mg·L-1在AngⅡ(1μmol·L-1)刺激前30min加入培养基,共同孵育12h,其抑制率分别为13.8%、41.2%(P<0.01)及63.7%(P<0.01)。不同浓度CVPS-B及SB202190预孵12h,SB202190在5μmol·L-1(高浓度)时能明显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表达,相反,CVPS-B在10、50mg·L-1(高与低浓度)时均不能明显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表达。CVPS-B能明显抑制ATF2的磷酸化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而且,SB202190加CVPS-B在低剂量时(SB2021901μmol·L-1加CVPS-B10mg·L-1)也能明显抑制ATF2的磷酸化表达。结论CVPS-B能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OPN基因表达。CVPS-B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转录因子ATF-2的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邓华菲  熊燕  郭征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2):1357-1361
目的 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普伐他汀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PC)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检测LPC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及普伐他汀对LPC促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用直接记数法检测LPC诱导中性粒细胞系K5 6 2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 4细胞的粘附和普伐他汀对LPC所致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结果 用 1~ 10 μmol·L-1LPC孵育血管平滑肌细胞 2 4~ 4 8h后 ,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诱导细胞增殖 ,而用 0 3~ 1mmol·L-1普伐他汀预孵育平滑肌细胞 1h ,再与 3μmol·L-1LPC共孵育 2 4~ 4 8h ,明显地抑制LPC所诱导的细胞增殖 ;用 3μmol·L-1LPC孵育ECV30 4细胞 12h显著增加K5 6 2细胞与ECV30 4细胞的粘附 ,而将ECV30 4细胞用 1mmol·L-1普伐他汀预处理后 ,明显减少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结论 普伐他汀可抑制LPC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ariporide对溶血性磷脂酰胆碱(LPC)诱导的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以及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P-选择素(P-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人外周血液单核细胞采用Ficoll-Hypaque分离方法获得。在培养的小牛胸主动脉内皮细胞模型上,用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测定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P-selectin和ICAM-1在内皮细胞的表达水平;用BCECF荧光染料测量细胞内pH值。结果LPC5mg·L-1明显促进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Cariporide5、10和20μmol·L-1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C诱导的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及粘附分子表达,使粘附率从36%分别降至23%、18%和16%,使LPC诱导的P-selectin、ICAM-1在内皮细胞上表达率分别从170%降到142%、122%和121%以及从327%分别降至208%、148%和134%。Cariporide降低了内皮细胞内pH值。结论Cariporide对LPC诱导的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以及P-selectin、ICAM-1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ariporide抑制Na+/H+交换蛋白、降低细胞内pH值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托吡酯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的抑制作用及其特点。方法:分离原代培养 1日龄SD大鼠海马神经元,d9~15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托吡酯 ( 20, 100μmol·L-1 )和苯妥英 (10μmol·L-1 )对电流刺激及谷氨酸诱导神经元癫痫样放电的抑制效应。结果:苯妥英(10μmol·L-1 )、托吡酯(20, 100μmol·L-1 )抑制电流刺激诱导神经元动作电位,分别减少 100 %,(38±25) %和 ( 70±19 ) %。苯妥英 ( 10μmol·L-1 )及托吡酯(100μmol·L-1 )分别完全或部分抑制谷氨酸诱导海马神经元的癫痫样放电。结论:托吡酯抑制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的癫痫样放电,并与其浓度及作用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A)能否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ERS)。方法用ISO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β1肾上腺素受体持续兴奋诱导心肌细胞毒性的体外模型。EDA在ISO处理心肌细胞前1 h加入培养基中作为预处理。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双氯荧光素(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罗丹明123(Rh123)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表达。结果 ISO在20~100μmol.L-1浓度范围内处理H9c2心肌细胞48 h,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细胞存活率;80μmol.L-1ISO处理H9c2心肌细胞可使细胞内ROS含量明显增多及MMP明显降低;80μmol.L-1 ISO处理H9c2心肌细胞0~24 h,可时间依赖性地上调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的表达,其中12 h达到高峰。分别用10、20和40μmol.L-1 EDA预处理1 h可以减弱80μmol.L-1 ISO处理H9c2心肌细胞48h引起的细胞存活率降低,500、1 000和2 000μmol.L-1氧自由基清除剂NAC分别预处理1 h也可减轻ISO诱导的心肌细胞毒性反应;40μmol.L-1的EDA预处理1 h可明显减轻ISO诱导的胞内ROS堆积及MMP降低,并明显抑制ISO引起的GRP78的表达上调。结论 EDA可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ISO诱导的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及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类叶升麻苷抗鱼藤酮致SH-SY5Y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类叶升麻苷抗鱼藤酮致多巴胺能神经元SH-SY5Y细胞损伤,对帕金森病相关蛋白Parkin、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表达的影响,探讨类叶升麻苷抗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arkin、α-Syn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SH-SY5Y细胞α-Syn分布。结果①类叶升麻苷(10,20或40mg.L-1)可明显降低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②0.5μmol.L-1的鱼藤酮处理SH-SY5Y细胞48h能引起Parkin蛋白的明显降解及α-Syn蛋白二聚体增加;③预先用类叶升麻苷(10,20或40mg.L-1)处理细胞,能够有效减少鱼藤酮诱导的Parkin蛋白的降解,呈浓度依赖性;并能够抑制鱼藤酮诱导的α-Syn蛋白二聚体增加及α-Syn阳性细胞数增加。结论类叶升麻苷对鱼藤酮致SH-SY5Y细胞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Parkin蛋白的降解和抑制α-Syn蛋白的二聚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姜黄素对H_2O_2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 探讨姜黄素 (curcumin ,Cur)对氧化应激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H2 O2 损伤PC12细胞为氧化应激损伤的模型 ,采用甲氮甲唑蓝 (3 [4 ,5 dimethylthia zol 2 yl] 2 ,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 ,碘化丙啶 (Propidiumiodide,PI)染色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 ,FCM )检测细胞凋亡 ,罗丹明 12 3(Rho damine12 3,Rh12 3)染色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mito chondrialpotentialmembrane ,△Ψm) ,双氢罗丹明 12 3(Dihy drohodamine12 3,DHR)染色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reac tiveoxygenspecies,ROS)的含量。 结果  2 0和 4 0 μmol·L-1Cur均可使 2 5~ 4 0 0 μmol·L-1H2 O2 作用 2 4h后对PC12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下降 ,可明显抑制 10 0和 2 0 0 μmo·L-1H2 O2 作用 2 4h后对PC1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和对PC12细胞△Ψm的降低作用 ,可明显降低 10 0和 2 0 0 μmol·L-1H2 O2 作用 12h后细胞内ROS的含量。结论 Cur对氧化应激损伤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ROS的含量 ,进而抑制△Ψm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