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息肉的内镜及病理特点,观察其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行胃镜检查的80例确诊的胃息肉老年人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内镜治疗效果。结果胃息肉老年人患者年龄群主要在60~69岁,胃息肉患者中主要形态为山田Ⅱ型(53.75%),胃息肉直径<0.5 cm的患者占比达57.5%,炎性增生型患者占比达63.75%,胃息肉主要分布于胃体、胃窦及胃底,其中胃体占比30.0%、胃窦占比26.25%、胃底占比23.75%,30例患者接受内镜手术治疗随访,其中9例复发。结论老年人胃息肉检出率高,胃息肉大多直径较小,且单发息肉多见,息肉主要分布于胃体、胃窦及胃底,炎性增生型息肉占大部分,多发息肉治疗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息肉的相关性。方法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296例患者血清中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尿素酶(Ure)和空泡细胞毒素(VacA)3种抗体,14C呼气试验,同时行胃镜下快速尿素酶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胃炎性息肉、胃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表达率分别为80.77%、75.00%和16.67%,胃底腺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低,分别与胃炎性息肉和胃增生性息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的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发生有关,而与胃底腺息肉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胃、结直肠息肉的分布及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抽样法收集我院在2018年6月~2019年7月确诊的130例胃息肉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电子结肠镜检查、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Hp),明确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患者的Hp感染情况,并选取同期接受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的128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结直肠息肉发生情况。结果 130例胃息肉患者中检查发现增生性息肉占比9.23%,炎性息肉占比93.85%,胃底腺息肉占比4.62%,腺瘤性息肉占比2.31%。胃息肉患者检测Hp(+)为30.77%,其中炎性息肉Hp(+)最高(P 0.05);观察组结直肠息肉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胃息肉Hp感染者在结直肠息肉发生率高达82.5%。结论 在胃息肉患者中多见于炎性息肉,且发生结直肠息肉情况较多,常发生在腺瘤性息肉中,并且胃息肉Hp感染者发生结直肠息肉风险较高,因此临床需对此类患者积极采取电子结肠镜予以准确筛查,进而为患者制定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消化道息肉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方法.方法:内镜下检出3 314例消化道息肉,病理检查后于内镜下行活检钳钳除,氩气刀、微波烧灼,套扎器套扎,高频电切电凝仪切割或黏膜下切除等多种方法治疗.结果:3 314例中上消化道1 778例(53.6%),大肠息肉1 536例(46.4%).食管以乳头状瘤为主.胃息肉占上消化道息肉的76.3%,病理:以增生性息肉为主,伴不典型增生和(或)肠化占上消化道息肉的20.0%,其中以胃窦多见.大肠息肉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病理:腺瘤性息肉占大肠息肉的48.0%,伴不典型增生占83.6%;增生性息肉476例(31.0%),伴不典型增生11例(2.3%);炎性息肉278例(18.1%),均无不典型增生;淋巴性息肉22例(1.4%);其他类型息肉:Gardner综合征1例,幼年性息肉病2例,家族性息肉病3例,锯齿状息肉8例,息肉恶变为癌症9例,共占1.5%.全部病例均在内镜下成功治疗.结论:消化道息肉较为常见,及时治疗是预防消化道肿瘤的重要手段,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方法简单、安全、创伤小,可对反复发作者多次重复治疗.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6,(2):132-134
<正>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道息肉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尤以胃息肉多见。胃息肉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及炎症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最高。胃癌作为我国发病率高的第二大恶性肿瘤,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家庭幸福,腺瘤性息肉作为癌前病变,如果我们能了解其发展为胃癌的影响因素,将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福音。1胃息肉的定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消化道息肉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方法.方法:内镜下检出3 314例消化道息肉,病理检查后于内镜下行活检钳钳除,氩气刀、微波烧灼,套扎器套扎,高频电切电凝仪切割或黏膜下切除等多种方法治疗.结果:3 314例中上消化道1 778例(53.6%),大肠息肉1 536例(46.4%).食管以乳头状瘤为主.胃息肉占上消化道息肉的76.3%,病理:以增生性息肉为主,伴不典型增生和(或)肠化占上消化道息肉的20.0%,其中以胃窦多见.大肠息肉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病理:腺瘤性息肉占大肠息肉的48.0%,伴不典型增生占83.6%;增生性息肉476例(31.0%),伴不典型增生11例(2.3%);炎性息肉278例(18.1%),均无不典型增生;淋巴性息肉22例(1.4%);其他类型息肉:Gardner综合征1例,幼年性息肉病2例,家族性息肉病3例,锯齿状息肉8例,息肉恶变为癌症9例,共占1.5%.全部病例均在内镜下成功治疗.结论:消化道息肉较为常见,及时治疗是预防消化道肿瘤的重要手段,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方法简单、安全、创伤小,可对反复发作者多次重复治疗.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199807对3例病理明确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息肉患者,在电子胃镜下应用单环套扎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胃窦部息肉1例,胃体息肉1例,十二指肠球后部息肉1例,均为女性,年龄45~56岁。胃息肉如黄豆大小,十二指肠息肉1?..  相似文献   

8.
上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以胃息肉多见,组织学上分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多于胃镜检查时发现。由于上消化道息肉有一定的恶变率,故应早期治疗。本组对101例上消化道息肉的胃镜诊治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严山  凌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2,16(1):982-983
目的 探讨胃增生性息肉在放大内镜下胃黏膜小凹表现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4年2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放大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胃增生性息肉的放大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 55例患者共发现胃息肉116枚,其中胃息肉表面小凹呈A型改变占41.4%(48/116),B型占26.7%(31/116),C型占19.8%(23/116),D型占8.6%(10/116),E型占2.6%(3/116),1例小凹呈模糊不清(F型)占0.9%(1/116).E型和F型胃小凹共4例病理均发现胃息肉呈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论 胃增生性息肉出现E型和F型胃小凹提示病理学将出现不典型增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严山  凌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4,16(1):982-983
目的 探讨胃增生性息肉在放大内镜下胃黏膜小凹表现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4年2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放大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胃增生性息肉的放大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 55例患者共发现胃息肉116枚,其中胃息肉表面小凹呈A型改变占41.4%(48/116),B型占26.7%(31/116),C型占19.8%(23/116),D型占8.6%(10/116),E型占2.6%(3/116),1例小凹呈模糊不清(F型)占0.9%(1/116).E型和F型胃小凹共4例病理均发现胃息肉呈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论 胃增生性息肉出现E型和F型胃小凹提示病理学将出现不典型增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
严山  凌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8,16(1):982-983
目的 探讨胃增生性息肉在放大内镜下胃黏膜小凹表现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4年2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放大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胃增生性息肉的放大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 55例患者共发现胃息肉116枚,其中胃息肉表面小凹呈A型改变占41.4%(48/116),B型占26.7%(31/116),C型占19.8%(23/116),D型占8.6%(10/116),E型占2.6%(3/116),1例小凹呈模糊不清(F型)占0.9%(1/116).E型和F型胃小凹共4例病理均发现胃息肉呈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论 胃增生性息肉出现E型和F型胃小凹提示病理学将出现不典型增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1年3月至11月应用南京新技术应用研究所研制的METI—Ⅳ型微波治疗仪及OlympusGIF—Q10胃镜治疗胃息肉128例,共212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8例,212颗胃息肉。男性80例,女性4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8岁,单发息肉80例,多发息肉48例。息肉分布在胃窦部144颗,幽门口36颗,胃体部24颗,贲门口直下方8颗;息肉直径0.3  相似文献   

13.
严山  凌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3,16(1):982-983
目的 探讨胃增生性息肉在放大内镜下胃黏膜小凹表现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4年2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放大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胃增生性息肉的放大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 55例患者共发现胃息肉116枚,其中胃息肉表面小凹呈A型改变占41.4%(48/116),B型占26.7%(31/116),C型占19.8%(23/116),D型占8.6%(10/116),E型占2.6%(3/116),1例小凹呈模糊不清(F型)占0.9%(1/116).E型和F型胃小凹共4例病理均发现胃息肉呈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论 胃增生性息肉出现E型和F型胃小凹提示病理学将出现不典型增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严山  凌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6,16(1):982-983
目的 探讨胃增生性息肉在放大内镜下胃黏膜小凹表现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4年2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放大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胃增生性息肉的放大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 55例患者共发现胃息肉116枚,其中胃息肉表面小凹呈A型改变占41.4%(48/116),B型占26.7%(31/116),C型占19.8%(23/116),D型占8.6%(10/116),E型占2.6%(3/116),1例小凹呈模糊不清(F型)占0.9%(1/116).E型和F型胃小凹共4例病理均发现胃息肉呈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论 胃增生性息肉出现E型和F型胃小凹提示病理学将出现不典型增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严山  凌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5,16(1):982-983
目的 探讨胃增生性息肉在放大内镜下胃黏膜小凹表现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4年2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放大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胃增生性息肉的放大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 55例患者共发现胃息肉116枚,其中胃息肉表面小凹呈A型改变占41.4%(48/116),B型占26.7%(31/116),C型占19.8%(23/116),D型占8.6%(10/116),E型占2.6%(3/116),1例小凹呈模糊不清(F型)占0.9%(1/116).E型和F型胃小凹共4例病理均发现胃息肉呈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论 胃增生性息肉出现E型和F型胃小凹提示病理学将出现不典型增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严山  凌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7,16(1):982-983
目的 探讨胃增生性息肉在放大内镜下胃黏膜小凹表现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4年2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放大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胃增生性息肉的放大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 55例患者共发现胃息肉116枚,其中胃息肉表面小凹呈A型改变占41.4%(48/116),B型占26.7%(31/116),C型占19.8%(23/116),D型占8.6%(10/116),E型占2.6%(3/116),1例小凹呈模糊不清(F型)占0.9%(1/116).E型和F型胃小凹共4例病理均发现胃息肉呈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论 胃增生性息肉出现E型和F型胃小凹提示病理学将出现不典型增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严山  凌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982-983
目的 探讨胃增生性息肉在放大内镜下胃黏膜小凹表现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4年2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放大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胃增生性息肉的放大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 55例患者共发现胃息肉116枚,其中胃息肉表面小凹呈A型改变占41.4%(48/116),B型占26.7%(31/116),C型占19.8%(23/116),D型占8.6%(10/116),E型占2.6%(3/116),1例小凹呈模糊不清(F型)占0.9%(1/116).E型和F型胃小凹共4例病理均发现胃息肉呈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论 胃增生性息肉出现E型和F型胃小凹提示病理学将出现不典型增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
严山  凌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1,16(1):982-983
目的 探讨胃增生性息肉在放大内镜下胃黏膜小凹表现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4年2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放大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胃增生性息肉的放大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 55例患者共发现胃息肉116枚,其中胃息肉表面小凹呈A型改变占41.4%(48/116),B型占26.7%(31/116),C型占19.8%(23/116),D型占8.6%(10/116),E型占2.6%(3/116),1例小凹呈模糊不清(F型)占0.9%(1/116).E型和F型胃小凹共4例病理均发现胃息肉呈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论 胃增生性息肉出现E型和F型胃小凹提示病理学将出现不典型增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病例]男,73岁.因上腹部间断性隐痛10余年,加重伴呕隔夜食2天就诊.内镜检查示:食道下段及贲门条索状充血伴糜烂,胃底见片状糜烂,胃液呈咖啡样并可见少量食物残渣,胃体大弯侧粘膜排列正常,广泛充血、水肿.胃窦部呈盲腔,粘膜花斑状改变,血管网显露,常规方法寻找胃窦腔内无幽门开口,将胃镜前身行"U"型翻转后观察,于胃体上部小弯侧近贲门4 cm处见长约1.5 cm×0.5 cm半月型幽门口,内镜插入幽门口,即可见十二指肠降部"环"形粘膜皱襞,色泽正常,观察发现十二指肠球部缺如.胃窦及幽门处取材送检,HP(-),病理报告:(胃窦部)慢性萎缩性炎症.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提示:慢性胃炎;幽门畸形;十二指肠球部缺如.  相似文献   

20.
89例经活检确诊为活动性胃炎的患者,分为两个组进行对照。一组39例用硫糖铝(SR)治疗;另一组50例用硫糖肽(SG)治疗。治疗6周后,SR组胃体胃炎治愈率为70.8%,胃窦胃炎为54.1%;SG组胃体胃炎治愈率为41.0%,胃窦胃炎为40.0%,因SG组患者胃炎较重治愈率偏低。SR组胃体部幽门螺旋菌(HP)杀死率为5.7%,胃窦部为2.8%;SG组胃体部HP杀死率为9.5%,胃窦部为4,6%。治疗前后胃炎与HP数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