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门诊脑科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采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NS)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CNS评分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CNS评分为(12.05±2.8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5±3.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24.34±5.07)分]比对照组[(20.22±4.83)分]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促进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改善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将65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增加认知行为护理措施,各组在入组前和治疗护理第4周,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治疗护理4周后,对照组HAMD评分为(18.97±2.21)分,HAMA评分为(12.09-2.75)分;干预组HAMD评分为(14.94±3.46)分,HAMA评分为(10.30±2.54)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解郁汤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后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115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组,对照组57例予认知行为干预,观察组58例增加解郁汤煎服,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NIHSS评分、血浆比黏度、低切黏度、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郁汤能够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状态,消除负性情绪,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康复护理对老年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预后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卒中除引起多种躯体功能障碍外,还常常导致心理活动失调,而抑郁(PSD)则是其心理活动失调的常见表现之一,国内发病率大约在30%~50%[1],在脑血管病后情感障碍中居首位,不仅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阻碍偏瘫、失语等功能的恢复,针对脑血管病后抑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分析了PSD产生的相关因素及突出的临床症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减轻和缩短PSD患者的病情和病程,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快了疾病的康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玉华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3):394-394
脑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后常见的情感障碍,抑郁症状的出现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精神痛苦,而且会影响生活质量,防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1]。2006年6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在常规神经系统药物和抗抑郁剂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护理干预,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2例,男26例,女36例;年龄40~83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10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均有CT\MRI影像学诊断依据,病程>2周,除意识障碍或明显失语、失认等症状不能配合调查,均为调查对象。患者独立完成问卷,肢体瘫痪者由作者协助记录。1.2测评量表患者入院时应用抑郁自评表(SDS)[2],评定其抑郁状态。先由受试者自评,然后由统计者将原始分换算成标准分,其中SDS标准分大于52分,表明有抑郁症状,护理干预前、后测评结果对照分析,进行自身对照比较。2结果与分析2.1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DS的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前SDS标准分(55.6±11.8)分,干预后为(43.1±9.51)分,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2抑郁的相关因素①患者病后肢体瘫痪和自立能力受损;②缺少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改善效果。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行为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3例,对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常规护理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周期为5 d,分别于干预前后评价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及便秘改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便秘症状积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 〈0.05),干预1个疗程和2个疗程时,行为干预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干预后行为干预组患者疗效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便秘症状积分,缓解患者脑卒中后便秘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9.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7例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并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3、5、9个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抑郁状态于护理后3、5、9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11.
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前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干预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抑郁SDS评分以及疗效,并做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DS评分为(41.58±5.2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16±6.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有效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满意度,降低复发率,促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PSD患者84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营养保护脑细胞和改善脑部血循环。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组予以认知护理干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常规护理组(23.21±4.78)分、(60.12±14.02)分,护理干预组(19.76±4.15)分、(53.61±13.84)分]均低于干预前[常规护理组(27.72±4.89)分、(67.24±18.57)分,护理干预组(28.01±5.04)分、(68.02±19.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两个评分值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NS)评分[常规护理组(16.15±3.37)分,护理干预组(12.05±2.89)分]低于干预前[常规护理组(20.82±4.16)分,护理干预组(20.54±4.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常规护理组(20.22±4.83)分,护理干预组(24.34±5.07)分]高于干预前[常规护理组(16.15±4.05)分,护理干预组(15.92±4.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CN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MMSE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PSD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其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4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工具进行评价。结果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SDS、SCL-9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吉林医学》2013,(27)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采取针对性的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观察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SAS、SDS、QLQ-C30评分。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可引起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1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Barthel指数(BI)和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I和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增强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 (PSD)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10 6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分别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方法 ,随访 3个月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抑郁状态于干预后 1个月、 3个月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抑郁状态 ,减轻和缩短PSD患者的病情和病程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加快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认知行为干预,4周为1个疗程。于入组时及第4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1]对两组各评定1次,并比较两组在4周末的治疗效果。结果:第4周末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干预组的SDS和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其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提高其应对技巧,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予以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疗程为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NFDS评分、FMA评分和BI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和NF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MA评分和BI评分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或上升幅度较常规护理组更明显(P〈0.05)。心理护理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χ2=6.65,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治疗PSD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