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病距手术时间≤72h的患者32例设为观察组,发病距手术时间>72h的患者32例设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的成功率、并发症率与平均住院时间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宜及早施行,只要掌握正确时机,适时中转手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与5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C反应蛋白水平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LC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比OC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OC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L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治疗急性胆囊炎对机体损伤较OC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5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治疗体会.方法:2000年7月至2010年7月,采用LC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 526例.结果:成功完成LC 1 435例(94.0%),中转开腹91例(6.0%).LC术后有7例出血,3例胆瘘,经过及时开腹手术或腹腔引流后均治愈.随访1~12个月,除1例发现有胆管癌外,其余1 525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虽然难度较大,但只要把握好手术适应证,熟练地掌握LC操作技术,把握中转手术指征与时机,行LC术治疗仍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式、技术要点与安全性。方法解放军第251医院2007年3月至2018年2月对3 42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对非困难胆囊患者以胆囊壶腹钟表定位法指导实施传统经典胆囊完全切除术,对困难胆囊患者以胆囊废弃术理论指导选择胆囊大部切除、部分切除、纵向剖开取石、横向分割切除等不完全切除的纾困术式,并发胆总管结石者同期行腹腔镜手术或术后再处理。结果发病72 h内手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有1 983例,超过72 h手术的亚急性胆囊炎患者有1 442例。实施胆囊完全切除术2 735例,不完全切除术690例,其中并发胆总管结石369例,同期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 254例,术后二期再手术实施LCBDE 88例,经内镜十二指肠肝胰壶腹括约肌切开取石27例。无中转开腹、胆管损伤病例。结论以胆囊壶腹钟表定位法和胆囊废弃术理论为指导,可安全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5.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远 《解剖与临床》2011,16(4):329-330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常规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16例.结果:116例患者腹腔镜成功率89.7%,中转开腹率10.3%,并发症发生率0.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正确处理胆囊三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适时中转开腹是手术安全、减少并发症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5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97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100例行LC治疗(LC组),50例采用传统OC治疗(OC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手术时间LC组短于OC组[(40.50±6.21)min vs(62.35±13.52)min];术中出血量LC组少于OC组[(15.84±10.65)m L vs(68.86±15.61)m L];疼痛VAS评分LC组低于OC组[(2.26±1.10)分vs(6.03±1.83)分];下床活动时间LC组少于OC组[(13.58±6.65)h vs(24.27±10.36)h];LC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0.05±4.96)h vs(30.86±7.33)h]及住院时间[(4.56±1.39)d vs(7.56±2.29)d]均小于O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胆管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1%。OC组切口感染、肠粘连、胆管损伤及腹腔感染分别为1例、2例、2例、1例,并发症发生率12%。3例(两组)胆管损伤的部位均为胆囊,原因为部分胆囊水肿明显,胆囊壁张力过大,以致于手术时损伤胆囊。结论 LC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孙伟 《医学信息》2019,(3):113-1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患者CRP、IL-6、TNF-α上升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IgA、IgG、IgM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结石性胆囊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任海滨 《医学信息》2018,(2):107-108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LC)+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腹腔镜胆囊切除(LC)+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LC+EST/ERCP,观察组60例行LC+LCBDE,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与LC+EST/ERCP均是安全有效治疗胆囊合并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LC+LCBDE占优势,临床根据患者情况行个体化治疗,灵活选取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LC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6月灌云县人民医院88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其中胆囊周围包裹粘连42例。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21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18例,胆囊化脓坏疽7例,8例有腹部手术史。结果88例患者中85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96.6%,3例中转开腹,中转率3.4%,手术时间35~160min,平均76min,术中出血量10~160ml,平均90ml,术后住院时间3~11d,平均住院6d。术后并发症5例,经对症治疗痊愈出院,术后无1例因胆管损伤、出血、胆漏及腹腔局限性感染而二次进腹手术.无残余小胆囊、胆总管残余结石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更具有恢复快、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单纯性胆囊结石、非结石性胆囊炎的首选术式。对于某些急性胆囊炎,只要术前充分准备及准确评估,早期及时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Lc手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快捷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TUSPLC)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8月胆囊结石并发ABP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疗法,对照组予以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法,比较两组的手术各参数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并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各参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并发ABP患者进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疗法,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较传统LC术较优势,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45例。结果:本组45例,顺利完成42例(93.3%),中转开腹手术3例(6.7%)。手术时间52~130rain,平均(65.0±6.5)rain;术中出血75-210ml,平均(91.0±31.2)ml;术后排气时问为5—17h;术后3~5d拔除腹腔引流管;平均住院时问(6.2±1.3)d。患者术后无感染、尤胆漏、无腹腔出血等并发症,无一例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处理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5月~2005年5月间收治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患者中除5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均完成LC手术。全组有1例术后发生黄疸,2例发生术后胆瘘,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并评价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90例胆囊炎合并结石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切口来予以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来予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了缓解,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胆囊炎合并结石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可避免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手术中出血量也比较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以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常规临床开腹手术对于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阑尾炎的120例患者,全部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将以上所有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传统开腹手术组,以下简称做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并总结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45例,治疗无效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8.33%,术后排气时间15.5h,手术平均时间为32.78min,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为5.77d,住院时间为5.4d,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6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21例,无效1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25.00%,术后排气时间为35.8h,手术平均时间为40.55min,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为9.16d,住院时间为8.8d,有14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治疗显著,具有临床进一步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夺 《医学信息》2010,23(14):2474-2474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高龄患者治疗的最佳选择。方法回顾分析93例急性胆囊炎高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008~2010年93例患者,结石性胆囊炎84例,非结石性胆囊炎9例;9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治愈91例,死亡2例。结论高龄病人合并内科疾病较多,应结合其生理病理特点,适当选择手术时间,并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技术的日益成熟,手术适应症及手术范围正在不断扩大。1998年以来,我们对某些特殊、复杂的结石性胆囊炎,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顺利完成胆囊切除。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1例,女21例,年龄31~72岁。均为我院1998年10月~2000年10月间的住院病人。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并粘连严重者16例,解剖异常4例,有上腹部手术史又伴粘连者4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高龄患者治疗的最佳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93例急性胆囊炎高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008~2010年93例患者,结石性胆囊炎84例,非结石性胆囊炎9例;9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治愈91例,死亡2例.结论 高龄病人合并内科疾病较多,应结合其生理病理特点,适当选择手术时间,并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到2019年5月收治的72例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胆管受损、切口感染以及胆漏等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78%(1/36),明显低于对照组19.44%(7/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疗效好,患者恢复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gal bladder catheterized drainage,PGCD)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5月行超声引导下PGCD治疗的7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操作技术。结果7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70例患者穿刺置管成功,经引流1~5 d,药物冲洗1 w,患者胆囊炎症控制;2例因出现胆囊出血终止穿刺,全身及局部药物止血治疗后,转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治疗,2例出现胆汁性腹膜炎,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治愈;1例出现导管脱出,因胆囊炎症控制,未再行置管。结论超声引导下PGCD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改良五孔法路径手术在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于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8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四孔法路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五孔法路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胆管缝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胆漏、胆管结石残留)。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胆管缝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腹腔镜下施行改良五孔法路径手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好,有效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