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在肝胆手术患者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科术后留置导管的肝胆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导管护理,观察组行导管留置护理风险评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胃管、导尿管、腹腔引流管、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堵塞、打折、滑脱及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胆外科留置导管患者建立完善的管道护理风险评估标准将有助于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及意外事件发生率,可降低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对肝胆手术患者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120例术后留置导管的肝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导管护理,观察组采用导管留置护理风险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堵塞、打折、滑脱、患者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留置导管患者建立完善的管道护理风险评估标准将有助于降低患者非计划拔管及意外事件发生率,可降低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在肝胆胰腺手术患者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肝胆外科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肝胆胰腺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传统导管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导管留置护理风险评估,比较2组患者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14.00%、其中滑脱率4.00%、堵塞2.00%、打折10.00%、管道相关性感染0.00%等均低于对照组30.00%、24.00%、16.00%、44.00%、6.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留置导管的肝胆胰腺手术患者建立完善的管道护理风险评估标准将有助于降低患者非计划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士对患者管道管理的意识,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导管护理风险评估在预防肝胆外科术后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单纯随机号码表法选择肝胆外科手术患者80例,术后均留置导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管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留置导管护理风险评估后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实验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胃管、导尿管、腹腔引流管和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率分别为5.0%,5.0%,20.0%,7.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8.493,31.270,4.114,9.038;P<0.05)。结论建立完善管道护理风险评估标准可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在肝胆手术患者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4例肝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道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管道护理风险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胃管、导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和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可有效降低肝胆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质量及感染预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感染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穿刺点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脱出、堵管、血栓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天数和住院天数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降低和预防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感染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缩短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用PDCA管理经鼻留置胃管、营养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7月收治的术后经鼻留置胃管、营养管患者48例为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对患者进行非计划性拔管的管理,并将本院2015年6~12月收治的术后经鼻留置胃管、营养管患者47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干预,分析护理过程中患者拔管原因,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非计划性拔管因素、拔管率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2.08%)非计划性拔管,为患者因素,对照组出现7例(14.89%)非计划性拔管,1例护士因素,2例管理不当,4例患者因素,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达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普外科非计划性拔管患者拔管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PDCA管理方法对经鼻留置胃管、营养管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安全可靠,且患者高度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在脑肿瘤外科手术后脑室引流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外科进行脑肿瘤外科手术后脑室引流手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管道护理风险评估。比较两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管道阻塞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及管道阻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颅内感染、脑膜炎及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插管3 d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应用于脑肿瘤外科手术后脑室引流管护理管理中,可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和管道阻塞率,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三环节四维度舒适护理在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9月该院收治的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的新生儿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中心静脉置管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环节四维度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干预后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全程中心率、血压的最大波动值、非计划性拔管率和堵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三环节四维度舒适护理对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实施干预,可显著降低该类患儿对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应激反应程度,提高成功置管可能性,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和堵管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法对胸外科患者管道护理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胸外科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8例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导管管理方法,观察组应用追踪管理法,对比分析两组管道情况、非计划性拔管、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导管堵塞、打折、滑脱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管理知识知晓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导管更换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追踪管理法能有效提高胸外科患者管道护理管理质量,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及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降低胃手术患者液囊空肠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留置液囊空肠的169例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该手术263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措施,干预组患者实施前馈控制干预方案,主要包含成立科室非计划性拔管的前馈控制管理小组、建立严格的液囊空肠导管护理标准化程序、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和对液囊空肠导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管理意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与满意度。结果实施前馈控制后液囊空肠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实施前的11. 24%降到4. 56%;护理满意度由91. 72%升到96. 96%(P 0. 01),患者舒适度增加。结论前馈控制用于胃手术患者液囊空肠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液囊空肠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胃肠外科医疗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六步式业务流程管理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6月收治于我院并行静脉针留置的老年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选择2016年7~9月收治于我院并行静脉针留置的老年患者90例作为试验组,采用六步式业务流程管理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老年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静脉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六步式业务流程管理法应用于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护理实践之中,可显著延长静脉针留置有效时间,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高危时段胃癌患者术后在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正确、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方面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胃癌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胃癌手术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在高危时段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正确情况、非计划拔管情况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高危时段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正确情况高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情况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高危时段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正确率,降低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率,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风险预警护理制度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门诊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门诊实施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预警护理的951例留置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归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门诊实施常规护理的900例留置PICC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与拔管时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预警护理能显著降低PICC门诊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措施对降低老年痴呆患者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保健四科诊断为老年痴呆留置胃管的102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4年7月—2016年7月的118例老年痴呆留置胃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纳入同期两组患者照护者,观察组照护者102名,对照组照护者118名。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用普通胶布固定胃管,使用普通腕式约束带进行约束。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用3M弹力胶布固定胃管,使用手部乒乓球拍式约束具;使用胃管观察巡视签字表督促护士巡视和签字;制定标准留置胃管健康教育文档;加强护士培训,提升护士综合能力。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胃管管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发生非计划性拔管15例,观察组发生非计划性拔管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1,P=0.038)。两组照顾者在留置过程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照顾者在固定约束方法及管理过程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改进固定、约束方法和提高护士综合护理能力,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同时提高照护者对管理老年痴呆留置胃管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降低留置胃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方法]将98例留置胃管病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实施留置胃管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专案,即在常规留置胃管护理基础上对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病人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原因确定解决方法、进行系统的行为干预及效果评价等,比较两组留置胃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执行约束带使用正确率。[结果]观察组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执行约束带使用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护理专案可降低留置胃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owerPICC全程集束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PowerPICC导管全程集束化护理管理。干预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一次性穿刺到位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患者出院时对护理服务、环境设施、住院舒适的满意度评分以及综合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穿刺次数低于对照组,一次性穿刺到位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环境设施、住院舒适的满意度以及综合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非计划性拔管)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werPIC...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各种导管固定方法对减轻老年患者疼痛、增加其舒适度、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等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留置胃管、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新型高举平台方法加以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舒适度、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减轻患者疼痛、增加其舒适度、非计划性拔管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举平台固定方法可减轻患者疼痛、增加其舒适度、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查检表在肿瘤病房留置针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需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控制(质控)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肿瘤科住院的需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外周留置针置入和日常维护集束化查检表进行护理质控。比较2组护士静脉留置针规范化使用情况,包括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正确率、护士日常维护正确率和静脉留置针导管固定正确率;比较患者因留置针并发症(静脉炎或导管堵管)致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 观察组护士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正确率、护士日常维护正确率和静脉留置针导管固定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因静脉炎和导管堵管致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查检表简便、可操作性强,有助于推动护士同质化、规范化操作行为,可有效降低肿瘤科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不良拔管的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手术并留置各种导管的患者9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拔管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术室进行手术并留置各种导管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