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研究护理管理中品管圈的运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我院某科室开展品管圈研究,并选择同时期我科室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品管圈实施前后使用医用耗材情况与护士个人护理投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医用耗材有效使用率(96.0%)显著高于实施前(7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护理投诉率(13.0%)显著低于实施前投诉率(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还提高了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高涨,护士工作成效大幅度上升,值得在全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ICU护士疼痛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ICU护士疼痛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临床护士疼痛护理相关知识调查得分为(59.21±10.85)分,高于活动前得分(44.22±10.75)分,且护士疼痛评分使用正确率、疼痛管理标准化流程合理实施率(72%、62%)均高于活动前(1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展品管圈后,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宣教、护理服务总体满意度(98%、96%)均高于活动前(8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ICU疼痛护理质量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护士疼痛管理能力,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提升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眼科临床护士用药错误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实施步骤对眼科护士用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用药错误率原因,制定改进计划、方法、措施,逐步落实。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用药规范显著高于活动前,缺陷率由9.89%下降至2.75%,目标达成率为150.32%,进步率为72.2%,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用药错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在品管圈手法运用、积极性、沟通协调、团队凝聚力、幸福感、自信心、责任心、解决问题8个方面的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提高54.82%。结论将品管圈应用到护士临床用药中,加强了护士的用药安全意识,保障了护理安全。改进了给药的流程,完善了用药管理制度,逐渐培养了"问题隐患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门诊护士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通过组建小组、调查现状、分析原因、应用品管圈制定活动计划表,来比较实施前后对门诊护士心理压力方面的影响。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门诊护士工作的心理压力较前减轻,工作积极性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品管圈方法的应用降低了门诊护士的心理压力,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997-3998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作用。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45例。按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分为两组,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低血糖症发生情况及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工作能力。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低血糖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工作能力明显优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品管圈活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低血糖症发生的同时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院耳鼻喉科全部护理人员11名开展品管圈活动,由50名患者共同参与,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工作能力、护理指标、护理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能力、病房管理能力、整体护理能力、护理文书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实施前,人均差错护理次数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健康教育时间、基础护理时间、总体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护理文书时间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护理满意度评价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耳鼻喉科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取得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重视与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活动在提高门诊老年患者就诊指导满意率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3月,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进行满意率调查,分析影响满意率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以改进门诊老年患者就诊指导满意率。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门诊老年患者就诊指导满意率由47.25%上升到8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实施后患者对导诊护士服务态度、健康指导、入院告知、工作责任心及总体满意度评分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活动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门诊老年患者对导诊护士就诊指导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简化老年患者就诊流程,提高就诊效率,同时可改善护士服务态度,并提高其工作责任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品管圈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品管圈活动期间的骨科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品管圈活动开展前的骨科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宣教内容掌握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和参与品管圈活动的12名护理人员活动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2名护理人员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支具使用、用药常识、营养知识等宣教内容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80.00%,观察组为9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利于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患者宣教知识掌握程度,对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授权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综合能力、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威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从事护理工作的23名护理人员,比较其在实施授权管理模式前后综合能力、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结果:授权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各维度评分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权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权管理模式实施后,护士职业倦怠感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士实施授权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其综合护理能力,同时有助于改善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对提高急诊室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患儿红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5年在该院新生儿科实施品管圈活动,组成新生患儿护理品管圈小组,6个月后,通过圈员的评价对比品管圈活动应用前后新生患儿的生命体征、睡眠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新生患儿红臀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实施前(1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新生患儿体温变化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实施前,血氧饱和度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实施后新生患儿身高、体质量、头围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实施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达98.74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活动实施前的满意度(79.63%)。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新生患儿护理中,可以保持新生患儿各项体征稳定、内环境平衡,有利于新生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生长发育,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儿外周留置针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辅导员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运作的系统培训,按照自愿原则自由组圈,小组成员通过评分选定"降低住院患儿外周留置针输液外渗发生率"为本期活动的主题,对活动开展前留置针输液外渗问题展开调查,讨论分析原因,拟定实施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患儿留置针输液外渗发生率由11.1%降至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静疗相关知识与高危药品相关知识考核均高于活动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圈员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学会应用管理工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降低住院患儿外周留置针液外渗与静脉炎的发生,提高输液护理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基层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9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自2016年1月起成立"手卫生圈"进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品管圈活动,为期1年。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知信行情况变化、手卫生依从性的变化。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护理人员在手卫生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得分均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清洁/无菌操作前等护理操作时的手卫生依从性均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能够改善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知信行情况,提高手卫生的执行率,有利于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护士使用常用化疗药物知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科室护理人员24名为研究对象,2014年9月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对常用化疗药物相关知识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形成果显著。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护士对常用化疗药物使用的培训和管理,能有效提高其用药知识,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腔专科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合肥市某口腔专科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04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在104名护士所在的10个科室中随机挑选5个科室作为试点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两组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及综合素质水平。[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品管圈组与非品管圈组护士的职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结束品管圈组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显著低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且低于非品管圈组(P0.05),同时品管圈组护理人员在品管圈手法运用、沟通协调、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荣誉感等方面的得分较活动开展前提高(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提高护士的职业成就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二级医院护士继续教育成效。方法 选择我区二级医院中的部分护士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二级医院护士继续教育参与成效”的主题,对活动前继续教育成效较差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树立正确观念;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拓宽继续教育活动的形式和领域;完善考评体系等加强护理继续教育管理,并对活动前后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程度、参与继续教育的出勤率、考试优秀率、培训课程质量等内容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对护理继续教育的认知、参与情况以及考试优秀率、培训课程质量等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护士参加继续教育的效果,提高专业水平,激发护理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热情。  相似文献   

16.
杨静  张建凤  王芳云 《护理研究》2014,(7):2530-2531
[目的]探讨口腔专科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合肥市某口腔专科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04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在104名护士所在的10个科室中随机挑选5个科室作为试点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两组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及综合素质水平。[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品管圈组与非品管圈组护士的职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结束品管圈组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显著低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且低于非品管圈组(P〈0.05),同时品管圈组护理人员在品管圈手法运用、沟通协调、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荣誉感等方面的得分较活动开展前提高(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提高护士的职业成就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要素计点法构建的绩效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要素计点手术室护理绩效实施前(2015年6月)和实施后(2016年6月)的手术室护理绩效考核、护士专业水平考试和护理满意度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绩效管理模式后,手术室护士的理论水平、医德与服务、巡回工作质量、器械工作质量、值班工作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绩效管理模式后,手术室护士的三基理论、三基操作、专科护理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绩效管理模式后,应急能力、责任心、手术配合程度、无菌操作、术前准备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后医生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绩效管理模式后,手术室环境、宣传教育、护理操作、服务态度、治疗效果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要素计点法构建的绩效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增强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有助于提高医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在心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为心脏外科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成立品管圈工作小组,确定“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为活动主题。将2013年1月至6月在我科住院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至5月在我科住院的3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并对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详细解答,满足患者基本需求。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的管理模式对存在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等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明显升高(P<0.05),基础护理操作合格率、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略高于实施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对住院病房、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患者(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技术满意度略高于对照组住院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团体凝聚力、责任心、自信心、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积极性、沟通能力等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明显提高心脏外科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也能提高护士综合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913-1914
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成立并开展糖尿病护理品管圈小组,通过调查问卷调查并分析护理人员糖尿病知识考核优秀率、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活动后,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7.0%,显著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糖尿病知识考核优秀率为96.0%,显著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度,增加护理满意度,从而有效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联合SBAR模式降低中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床边交接班遗漏率的效果。[方法]分别将2016年1月4日—2016年1月17日住院病人及2016年7月4日—2016年7月17日住院病人交接班情况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即品管圈措施实施前后组,结合SBAR交接班模式在临床的应用,比较相应措施实施前后某中医院ICU护士床边交接班的遗漏率。[结果]中医院ICU非中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较多,其交接班遗漏率较高,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实施品管圈活动,结合SBAR交接班模式,其护士床边交接班遗漏率较活动前下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联合SBAR交接班模式能有效降低中医院ICU护士床边交接班的遗漏率,增强中医院ICU护士辨证施护及团队合作的意识,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