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光谱光照时间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伴发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及日间过度嗜睡的影响.方法 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将某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127例AD伴发睡眠障碍患者分组,对照组63例给予10 000 lux全光谱光照30 min,观察组64例给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睡眠是影响认知功能的重要诱因之一,个体长时间的睡眠剥夺可能会对认知功能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拟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探讨个体在模拟飞行环境中的24 h睡眠剥夺实验前后对不同认知领域及总体认知的影响。方法 招募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东部空军某单位被试者30例,在睡眠充足情况下,采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价,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进行情绪基线值测评和自动血压仪进行基础生理数值采集,随后进行24 h睡眠剥夺前后配对实验,实验结束后再次进行认知功能、情绪水平、基础生理数值采集。结果 24 h睡眠剥夺实验后与睡眠充足情况相比,生理指标中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指标未呈现差异;Mo CA中注意分测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记忆分测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睡眠剥夺对总体认知功能存在影响,具体表现在注意领域、延迟记忆领域;对生理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56h睡眠剥夺对数字符号反应速度的影响情况。方法20名健康男性青年在睡眠剥夺开始、24h和56h分别进行数字符号测验1次。对照组在无睡眠剥夺下,于相同的时间段进行测验。结果对照组经过学习的迁移作用,在实验24h及实验56h对数字符号反应速度明显加快(P0.05)。结论睡眠剥夺明显降低了对数字符号的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睡眠呼吸紊乱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理解2种病症的潜在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3例及健康体检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患者设为对照组,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认知功能评分.结果:对照组P...  相似文献   

5.
睡眠惯性对午睡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40min午睡产生的睡眠惯性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名自愿参加测试的健康军校男性青年,用脑电图记录午间入睡状况,在睡眠40min后唤醒被试,随即进行两次认知功能系列测量,包括:连续相加测验,视觉心理旋转测验,字母划消测验,工作记忆测验。唤醒即刻测验与第2次测验时间间隔为20min,比较两次系列测验中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以及是否恢复到基线水平,即正常工作状态。结果:系列测验中除视觉心理旋转测验外,唤醒即时测量反应时较基线水平延长,正确率降低。随时间推移,第2次测试,反应时较唤醒即时明显缩短,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正确率除字母工作记忆测验[字母记忆唤醒即时测验平均正确率为(84&;#177;8.09)%,第二次平均正确率为(87&;#177;6.3)%]的与基线水平[基线平均正确率为(97&;#177;6.26)%]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406,P&;lt;0.05),其他测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中睡眠惯性对字母工作记忆正确率的影响持续时间大于1h(t=3.943,P&;lt;0.01),而反应时恢复到基线水平在醒后0.5h内(t=0.683,P&;gt;0.05)。结论:睡眠惯性影响认知功能。并持续一段时间,对复杂任务(字母工作记忆)的正确率的影响大于对反应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与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以明确RBD对P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RBD将患者分为PD+RBD组(67例)和PD-RBD组(56例),比较2组各项资料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多导睡眠监测睡眠参数与神经心理学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PD+RBD组病程长于PD-RBD组,总睡眠时间短于PD-RBD组,R期周期性腿动指数高于PD-RBD组(P均<0.05)。PD+RBD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低于PD-RBD组,差异主要表现在执行能力、延迟记忆、注意力及抽象能力方面(P均<0.05)。PD+RBD组Stroop色词测验完成时间和错误数长/多于PD-RBD组(P均<0.05)。PD患者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与MoCA总分、执行能力及注意力呈正相关,而与Stroop色词测验完成时间及错误数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RBD可能是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执行功能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少颖 《天津护理》2011,19(6):334-335
目的:分析影响心衰患者睡眠的因素,用以指导对心衰患者夜间的护理方式.方法:人选2009至2010年于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心脏科住院的心衰患者80例,通过SF-GDS抑郁评分表和Pittsburgh睡眠质量评分表,对影响心衰患者睡眠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8%患者被认为存在抑郁情绪,其中78.8%患者反应睡眠质量差,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睡眠困难与抑郁情绪、住院次数、运动锻炼、服用利尿剂、心功能分级显著相关.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且抑郁发生率较高;应用利尿剂、心功能差和抑郁情绪都会影响心衰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发睡眠障碍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其影响要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黑龙江省神经精神病医院收治的首发抑郁症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伴有睡眠障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为不伴发睡眠障碍,观察组患者伴有睡眠障碍.评估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  相似文献   

9.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是一类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易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本文对国内外有关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文献作一综述,为开展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认知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的状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睡眠障碍的症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2组...  相似文献   

11.
艾司唑仑对老年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安定类药物艾司唑仑对失眠症患者日间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并与脑神经营养中成药安神补脑液进行比较。方法:①选择2005-07/2006-06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失眠症患者64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失眠症诊断标准,且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实验组患者睡眠前口服艾司唑仑(山东省平原制药厂生产)治疗,2mg/d,疗程为4周。对照组患者口服安神补脑液(山东省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干姜、何首乌、淫羊藿、红枣等。)治疗,2次/d,每次1支(10mL),4周为1个疗程。③两组治疗4周后进行日间功能量表评定和多导睡眠图检查。日间功能障碍量表包括白天乏力、困倦、打盹、精力差、反应迟钝、共济失调、判断力下降、意识模糊、精神紊乱共9个项目,按0~2三级评分,总分≥9分表明存在日间功能障碍,且分数越高表明,日间功能障碍越明显。采用美国AmblagaTM-60导多功能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进行睡眠描记。睡眠参数分析包括: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第一睡眠阶段(浅睡眠)、第三和四睡眠阶段(深睡眠)、快眼动睡眠相。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失眠症患者6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日间功能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除日间功能障碍评定量表中困倦项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P>0.05),其余项目评分均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4.14~36.24,P<0.01)。②睡眠参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各项睡眠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时间延长,浅睡眠增多,深睡眠和快眼动睡眠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80,4.01,3.39,-6.06,-6.37,P<0.01)。结论:安定类药物的长期使用可影响失眠症患者白天的功能状态,导致睡眠结构的改变,尤其对快眼动睡眠抑制作用而呈现的睡眠质量下降;前述药物副作用在服用安神补脑液治疗患者中则较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和单纯鼾症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监测2组患者的睡眠状况,并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  相似文献   

13.
睡眠剥夺对人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旭  林建华 《现代康复》2001,5(7):79-79
目的 探讨56h睡眠剥夺对数字符号反应速度的影响情况。方法 20名健康男性青年在睡眠剥夺开始、24h和56h分别进行数字符号测验1次。对照组在无睡眠剥夺下,于相同的时间段进行测验。结果 对照组经过学习的迁移作用,在实验24h及实验56h对数字符号反应速度明显加快(P<0.001);实验组因睡眠剥夺消弱了学习的迁移作用,实验24h及实验56h对数字符号的反应速度无明显加快(P>0.05)。结论 睡眠剥夺明显降低了对数字符号的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盐酸曲唑酮联合安定类药物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和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曲唑酮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睡眠指标,并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多巴胺(DA)及5-羟色胺(5-HT)水平进行比较,统计2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觉醒次数和睡眠潜伏时间少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A和5-H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00%)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  相似文献   

15.
16.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睡眠与自主神经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二者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抑郁,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诱发或加重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探讨PSD与脑卒中患者认知、睡眠占脑卒中患者的20%~50%,PSD可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最近研究表明:认知功能缺损是脑卒中常见的症状,其发生率为48.38%~61%,而睡眠障碍可能是抑郁状态的常见症状。另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自主神经的关系对PSD及脑卒中患者的诊治及康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期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睡眠结构特点及其与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情况间的相关性。方法:将接受多导睡眠监测的88例老年(≥60岁)患者按照有无认知障碍,分为早期AD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26分,且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评分=0.5分,49例]和对照组(MoCA评分≥26分,39例),回顾分析2组的多导睡眠监测的睡眠结构。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睡眠结构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损害情况间的相关性。结果:2组MoCA、CDR、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微觉指数、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N4期睡眠(N4 stage,N4)/TST%,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T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NREM/TST%、N4/TST%和REM/TST%是早期AD患者出现认知功能损伤的关键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期AD患者中存在微觉醒指数增高、NREM期睡眠和N4期占比增多、REM期睡眠占比减少的特点,并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密切关系,NREM期睡眠占比、N4期睡眠占比和REM期睡眠占比可能是潜在的早期AD认知功能损害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现状,同时分析其人口学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有效的、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方法便利抽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睡眠治疗室的299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人口学资料问卷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调查患者一般情况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299例患者男性占84.6%,患者年龄(46.88±12.74)岁;59.9%的患者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总分(25.70±2.09)分。其中42.8%的患者认知功能异常,各维度平均得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4.06±0.90)分,命名(2.65±0.56)分,注意力(5.19±0.42)分,语言(2.54±0.49)分,延迟回忆(3.94±0.99)分,抽象思维(1.71±0.48)分,定向力(5.50±0.8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状况、失眠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对认知功能变异的解释度R2为1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异常发生率较高,人口学资料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的总体解释变异度较低,建议今后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扩大影响因素的范围,进一步深入开展可干预因素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以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患者多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及言语、运动控制等功能缺陷。目前对于该疾病尚无针对性治疗药物,临床上多以改善脑血管疾病、提高认知功能的药物进行治疗,虽能起到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但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较差[1]。相关研究指出,VD患者早期即出现睡眠障碍,且睡眠异常会进一步损伤患者脑组织功能,促进疾病进展,故而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至关重要[2]。随着中医学的发展,针刺在多种颅脑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已得到证实。也有报道指出,针刺治疗VD可起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3]。故本次研究旨在研究不同针刺方案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和睡眠功能的影响,为改进VD患者的认知、睡眠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燕  陈友燕  洪怡  郑红 《中国康复》2012,27(5):335-337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老年心衰(HF)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老年HF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加用心理疏导、认知疗法、加强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指导辅助睡眠等综合性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焦虑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结果:干预3周后,干预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1)。干预组PSQI总分及分项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评分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显著下降(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HF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