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军  孙艳丽  李杨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5):1817-1820,1823
目的:比较右胸小切口封堵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与外科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2006年7月~2007年6月,我院采用内科介入封堵、右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外科修补术治疗房间隔缺损202例,术前和术后随访时行体格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内科介入封堵术共108例,75例女性,33例男性,平均年龄为21.5岁(10~36岁)。其中80例缺损的边缘均在5 mm以上,78例封堵成功。单纯主动脉边小于5 mm者23例,均封堵成功。下边缘不足4例,后边缘不足2例,房间隔缺损直径38~42 mm,封堵成功2例,2例封堵器脱落,紧急行外科修补手术,2例封堵失败。右胸小切口封堵手术34例,23例女性,11例男性,平均年龄为28.8岁(15~43岁)。20例缺损有充分边缘者(>5 mm)均封堵成功。14例患者1~2个边缘小于5 mm或边缘完全缺乏,后边缘和下边缘缺乏者使用4-0 Prolene线在心脏外面贯穿缝合固定封堵器,34例均封堵成功。外科修补60例,38例女性,22例男性,平均年龄29.3岁(8岁~41岁)。单发缺损52例,8例为双孔缺损,1例3孔缺损,直径16~45 mm,平均(31.3±9.3)mm。外科组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各组均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6个月,内科介入封堵2例患者轻度残余分流,余2组均无残余分流。内科介入封堵、右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外科修补术平均住院时间为(3.2±1.5)天、(5.0±2.7)天和(8.7±3.4)天(P<0.01)。结论:同外科手术修补相比,内科介入封堵、右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单纯继发孔型ASD的治疗,右胸小切口方法适应证更广,介入封堵方法的住院时间短,创伤更小,美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国产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疗效,以及对手术适应证的体会.方法对58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术前超声心动图所见与介入性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除1例前缘短小并下缘缺如者外,余57例均成功封堵.结论多数继发孔房间隔缺损虽属中央型,但缺损缘短小或缺如者多见.带孔封堵器为合并严重肺高压的房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外科修补术与介入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3月-201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97)与对照组(n=83),观察组患者接受外科修补术,对照组患者接受介入封堵术。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接受为期12个月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修补术与介入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各有其特点,外科修补术手术成功率较高,介入封堵术的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并且较少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经胸微创封堵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Pubmed)、Cochrane图书馆(CL)、生物医学与药理文摘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 以“房间隔缺损、体外循环、外科手术、经胸封堵”为检索词,检索范围为建库至2017年9月;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报道,1 018 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2种手术方式在成功率、病死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相当。经胸微创组在心律失常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传统外科手术(P<0.01);但经胸微创组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高于传统外科手术组(P<0.05)。结论经胸微创封堵较传统外科手术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安全、有效地治疗ASD。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32例先天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行导管封堵治疗,观察房间隔封堵器对房间隔缺损行介入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发展迅速,特别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已经成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8年3月共施行继发孔型ASD介入治疗35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ASD介入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在经胸心脏超声(TTE)及X线透视下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术后24h、72h、1个月行TTE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342例患者除4例因房缺太大,2例合并不可逆肺动脉高压外,置入均成功,技术成功率达100%,封堵效果佳,未见残余分流,1月后随访右室收缩压明显下降.结论 ASD封堵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但需掌握好手术适应症,ASD大小及边缘、合并其它先心病、房间隔膨出瘤和肺动脉高压等因素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17例房间隔缺损病人 ,年龄 5~ 5 4岁。在透视及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术后即时行食管超声心动图 ,术后 2 4h、1、3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 17例疗效均佳 ,未见残余分流。结论 Amp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导管封堵术治疗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近10年Cochrane Library、MEDLINE、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并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使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4个RCT 22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115例,对照组(开胸手术修补房间隔缺损)105例,2组患者均行利尿、降压、抗凝等常规治疗。Meta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术后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59,95%CI 0.36~0.96,P<0.05),新发房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R=0.60,95%CI0.38~0.93,P<0.05),且右束支传导阻滞转为正常显著高于对照组(RR=1.59,95%CI 1.02~2.46,P<0.05)。结论相比开胸手术修补,行导管封堵可显著提升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的疗效,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封堵术和外科手术的对比(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房间隔缺损 (ASD)是常见的先心病之一 ,45年来 ,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一直作为标准的治疗方法。近年来 ,采用Amplazt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通过介入方法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病例逐渐增多 ,在一定范围内可替代外科手术治疗。本研究在两组病人基本情况相同的条件下 ,通过比较成功率、术后残余分流、住院期间各种并发症、费用和住院天数等指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病人和方法 采用相同的入选标准 ,从 2 0 0 1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 ,选择符合条件的病人共 2 73人。外科手术组 15 9例病人 ,其中男性 5 1人 ,女性10 8人。介入治疗组 114人 ,其中男性 46人 ,女性 68人。外科手术组和介入治疗组年龄分别为 2 0 .7± 15 .1和为 2 5 .4± 16.1岁 (P =0 .0 13 ) ;ASD大小分别为 16.46± 5 .0 4mm和 18.87± 6.0 6mm(P =0 .0 1)。介入治疗组中 1例病人既往有阵发性心房扑动病史 ,1例患者术前心电图提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1例患者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各有 4例患者为多孔型。结果 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的成功率分别为 96.94%和 10 0 %(P =0 .0 0 7) ,术后残余分流率分别为 2 .7%和 0 .6% (P =0 .5 0 5 ) ,均为少量。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 2 .7%和 15 .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总结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及预后,更好的掌握成人房间隔缺损的手术应证;方法:选择20岁以上术前平均肺动脉压≤8kPa(60mmHg),左向右分流为主的37例成人房间隔缺损病人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直视修补术;结果:全组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为0.03%,随访32例,29例症状消失,3例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结论:成人房间隔缺损(ASD)病人有临床症状,X线胸片示C/T〉0.5,肺充血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术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3、6、12个月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内径(RVD)、右心房内径(RAD)、三尖瓣返流(TR)等情况。结果 32例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经介入封堵术治疗成功29例,手术成功率90.6%,均未发生封堵器栓塞、脱落、心包填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外周脏器栓塞、主动脉-右心房瘘等并发症。术后患者MPAP、RVD、RAD、TR等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入性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17例的护理。方法:使用国产镍钛合金双面伞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经股静脉,在ASD的左房侧释放大伞,腰部卡于缺损处,回撤至右房侧释放小伞,关闭ASD。结果:17例全部成功。术后24~48h予以心脏超声心动图复查,未见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准确固定,未影响周围结构与功能。6月后心脏超声心动图复查未见异常。结论:护理工作重点是术前心理护理,准备充分;术中心电监护,熟练掌握介入器材使用,熟悉手术步骤及术者的意图,配合默契;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栓塞、穿刺点出血、感染等。  相似文献   

14.
周海宁  陈权  张永恒  禹丽 《河北医学》2016,(10):1618-1620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其中男16例,女52例,年龄3~65岁;在影像学引导下应用封堵器行导管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所有病例在术前及术后3d 行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胸片、12导联心电图( ECG)检查,术后1、3、6、12个月、2年进行随访。结果:68例患者65例手术成功,术后为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未见残余分流,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技术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罗列 《赣南医学院学报》2022,42(2):164-166+186
目的:对比分析经胸封堵术与经皮封堵术在治疗房间隔缺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并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63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经胸封堵组(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n=30)和经皮封堵组(食道超声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n=33)。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VAS评分等指标。结果:经皮封堵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经胸封堵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封堵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经胸封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封堵组在术后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值低于经胸封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胸封堵组术后并发症共7例,经皮封堵组术后并发症共2例,经胸封堵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经皮封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房间隔封堵术对比经胸房间隔封堵术在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其创伤更小,瘢痕更加隐蔽,呼吸系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房间隔膨出瘤(atrial septal aneurysm,ASA)并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必要时结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诊断14例ASA合并ASD成年患者(男3例,女11例).房间隔瘤均突向右房,基底部宽度13~24(18.5±3.9)mm;膨出深度7~11(9.7±1.8)mm.合并单孔ASD 10例,多孔ASD 4例,彩色多普勒显示左向右分流.所有患者均在X线和术中TTE监测下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后采用TTE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14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介入封堵治疗,共植入国产ASD封堵器14枚.术后即刻无残余分流.随访6~12月,经TTE 未见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固定,无移位等并发症发生.11例(79%)患者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其余患者心脏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ASA并发ASD的患者可行封堵治疗,但有其特殊性,经胸超声心动图在病例选择、术中引导和术后随访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华富  陈铭伍  廖寿合  冯旭  李世康 《广西医学》2003,25(11):2106-2107
目的 :总结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房缺 )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1993年 10月至 2 0 0 3年 3月 ,37例 2 0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病人 ,年龄 2 0~ 5 7岁 ,平均 (32 5± 4 6 )岁。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 18例 ,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6例 ,房颤 5例 ,房扑 2例 ,房缺修补采用直接缝合和心包片或涤纶片修补 ,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 15例 ,其中 8例行DeVega成形术 ,7例行Kay成形术 ,二尖瓣成形术 4例 ,行二尖瓣置换术 2例。结果 :全组术后无死亡 ,均痊愈出院 ,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对合并症的同期手术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年龄不是房缺手术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经胸小切口封堵与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于许昌市人民医院行封堵术的房间隔缺损患者141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70)与观察组(n=71)。对照组行经皮介入封堵术,观察组行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心动图均较术前好转,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封堵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较经皮介入封堵术成功率高,但手术时间长、费用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治疗中3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5年我院收治的 ASD 患者,A 组为经导管封堵术,B 组为经胸微创封堵术,C 组为胸骨正中切口修补术。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残余分流以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相比 B 组与 C 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B 组与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3种手术方式均能够有效治疗 ASD,而经导管封堵术相比其他两种术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我院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外科经验。方法:29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全麻后行右第四前肋间小切口,经食管超声引导下行右心房封堵房间隔缺损。结果:28例封堵成功,术后复查未见分流,1例封堵失败改体外偱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结论: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安全、可靠,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