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宫颈鳞状细胞癌与宫颈上皮内肿瘤组织中HPV16感染情况与h TERT和Ki67在组织中表达的关系。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3例妇科肿瘤患者和同期内在我院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的35例正常患者的宫颈组织为研究标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组织芯片技术以及原位杂交方法等。结果病理宫颈组织(除CINⅠ以外)中检测出的HPV16阳性率均比正常宫颈组织高(P<0.05)。病变宫颈组织中CINⅡ、CINⅢ、原位癌、宫颈浸润鳞癌的h TERT表达以及Ki67表达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浸润鳞癌组织中的h TERT表达量显著高于原位癌组织中的h TERT表达量(P<0.01)。浸润鳞癌、原位癌的Ki67表达量比正常宫颈组织中的Ki67表达量检测值高(P<0.05)。HPV16阳性患者h TERT表达显著高于HPV16阴性患者(P<0.01),且HPV16感染情况与h TERT表达情况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72)。HPV16感染情况与Ki67表达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HPV16感染情况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r=0.092)。此外,在病理宫颈组织中h TERT表达与Ki67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396)。结论 HPV16感染可能导致CIN的发生并逐步发展为SCC,而HPV16感染后组织中h TERT、ki67表达会发生改变,通过h TERT、ki67指标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癌前发现,对治疗和判断预后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接受胆囊切除术的12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康复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122例患者手术顺利,1例患者出现轻度胸部皮下气肿,其余所有患者均全部痊愈出院,治愈率为99.18%。结论通过对12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护理观察,加强对术后疼痛、腹胀、呕吐等常见但有潜在危险的症状的护理和引流管等关键环节的护理,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郭琦  于晓红 《江西医药》2021,56(2):240-242
目的 探讨卵巢小细胞癌合并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分析1例卵巢小细胞癌合并宫颈鳞癌临床资料,观察其镜下形态、免疫表型,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40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镜下见卵巢肿瘤呈片块状、密集拥挤巢状伴有大片坏死,细胞呈小至中等大小圆形至梭形,胞质稀少,核染色质均匀细腻,核仁不明显.宫颈肿瘤细胞呈乳头状或大片状分布,其中心区细胞可见坏死或角化.卵巢肿瘤细胞AE1/AE3、EMA呈弥漫强阳性,Syn、CD56弥漫强阳性.结论 卵巢肺型小细胞癌合并宫颈鳞癌罕见,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需综合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诊断,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郭琦  于晓红 《江西医药》2021,56(2):240-242
目的 探讨卵巢小细胞癌合并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分析1例卵巢小细胞癌合并宫颈鳞癌临床资料,观察其镜下形态、免疫表型,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40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镜下见卵巢肿瘤呈片块状、密集拥挤巢状伴有大片坏死,细胞呈小至中等大小圆形至梭形,胞质稀少,核染色质均匀细腻,核仁不明显.宫颈肿瘤细胞呈乳头状或大片状分布,其中心区细胞可见坏死或角化.卵巢肿瘤细胞AE1/AE3、EMA呈弥漫强阳性,Syn、CD56弥漫强阳性.结论 卵巢肺型小细胞癌合并宫颈鳞癌罕见,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需综合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诊断,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状细胞癌中α-catulin的表达水平,探讨α-catulin与宫颈疾病进展,转移及侵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22例CIN, 29例正常宫颈中α-catulin的表达情况。结果:(1)α-catulin在正常宫颈,CINⅡ~Ⅲ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组间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α-catulin在宫颈癌肌层浸润深度≤1/2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浸润深度>1/2组,组间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α-catulin在宫颈癌低分化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组间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α-catulin阳性表达量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α-catulin有望成为宫颈癌新的分子标志物,监测宫颈病变中α-catulin的表达情况,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淋巴转移,早期治疗及判断预后等方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鳞癌)的临床价值及治疗前SCC-Ag水平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检测77例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及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CC-Ag,比较宫颈鳞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CC-Ag水平及阳性率.分析血清SCC-Ag水平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局部肿瘤大小的关系.结果 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SCC-Ag诊断宫颈鳞癌的敏感度为83.1%,特异度为86.0%,准确性为84.2%.肿瘤临床分期晚、病理级别高、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明显高于临床分期早、病理级别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均P =0.000).局部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血清SCC-Ag水平显著高于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t=4.508,P=0.000).结论 血清SCC-Ag水平测定可辅助宫颈鳞癌的临床诊断,并可作为预测肿瘤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程英 《江西医药》2013,48(7):644-646
目的探讨宫颈原位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病理确诊宫颈原位鳞状细胞癌85例,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患者均为已婚女性,均有性生活史及孕产史,平均年龄48岁;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14例宫颈原位鳞状细胞癌伴微小浸润,39例宫颈原位鳞状细胞癌累及腺体,32例宫颈原位鳞状细胞癌。结论宫颈活检、TCT、LEEP、宫颈锥切术、单纯子宫切除术及根治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都有助于宫颈原位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应用图象分析技术对宫颈正常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Ⅰ、Ⅱ、Ⅲ级各10例和30例鳞状细胞癌,检测了各组每例细胞核的面积、周长、长短轴长、直径和圆度等共5项参数均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组间多项参数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面积、周长和直径3项更具鉴别诊断意义。各项参数经逐步判别分类并回代原分类,准确率为87.14%。  相似文献   

9.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45000的糖蛋白,1977年Kato等首先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分离出来,目前用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辅助诊断。本研究旨在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对于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治疗的价值,以及复发监测的意义,以指导临床医生对预后高危患者的识别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Cathepsin D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病变(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并分析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Power Vision二步法检测Cathepsin D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高危型HPV的感染情况。结果 Cathepsin D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3%、79.3%、95.0%,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高于CIN组织(P<0.05),在CINⅢ组织的表达高于CINⅠ组织(P<0.05)。Cathepsin D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r=0.608,P<0.05)。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Cathepsin D的表达与高危型HPV的感染呈正相关(r=0.242,P=0.006)。结论 Cathepsin D的高表达和高危型HPV的感染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联合检测Cathepsin D和高危型HPV有可能作为评价CIN分级及宫颈癌变程度的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型对妇女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发病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某院收取的40例宫颈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同期将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作为研究1组,40例宫颈腺癌组织作为研究2组,借助PCR技术与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HPV感染23种基因进行分型,对比分析3组的HPV感染率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Bcl-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二者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4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组织、34例CIN组织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并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Bcl-2和VEGF蛋白在4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11%和62.22%,均显著高于CIN组织(11.76%和5.88%)(P<0.05);而在正常宫颈组织二者均无表达。同时,Bcl-2在VEGF表达阳性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高度表达,Bcl-2和VEGF的表达密切相关(χ2=5.148,P<0.05)。结论提示Bcl-2可能参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Bcl-2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促进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转移,同时VEGF也可能通过诱导Bcl-2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是鳞状上皮细胞中的一种高分子蛋白质,由SCC-Ag1和SCC-Ag2抗原组成.目前,SCC-Ag作为临床最早应用于鳞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与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宫颈鳞癌,SCC-Ag在辅助诊断、随访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方面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就SCC-Ag在宫颈鳞癌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姜巍  金晓明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1):25-26,37
目的探讨HPV感染,PCNA,p53的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对42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组织学和HPV18E6、PCNA、p53的检测。结果①42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角化型鳞状细胞癌30例(30/42,71.43%),未角化型鳞状细胞癌有12例(12/42,28.57%)。②HPV18E6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为73.81%(31/42),在角化型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为76.67%(23/30),角化型高于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50.0%,6/12,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③PCNA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达83.33%(35/42)。p5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达42.86%(18/42)。p53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76.0%(19/25)比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高29.41%(5/1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HPV18E6的高表达,是预测子宫颈上皮异常增生、癌变的标志物。②HPV18E6表达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二者的表达促进了抑癌基因p53的激活。而p53的过表达,与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预测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还氧化酶-2(COX-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56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COX-2检测。结果肿瘤细胞中COX-2与肿瘤的分级分期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COX-2表达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对肿瘤的分级分期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PV检测在宫颈ASC分流中的作用。方法:对85例细胞学诊断为ASC的患者进行HPV、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HPV感染与上皮内瘤变的关系。结果:ASC患者HPV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宫颈病变≥CINⅡ例数显著增多,两组中宫颈病变≤CINI例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PV检测能够对ASC患者进行有效的分流,阳性者应做组织病理学活检。  相似文献   

17.
张丹  唐良萏 《现代医药卫生》2013,(13):1993-1996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妇女中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及结直肠癌,同时是居全世界第7位的恶性肿瘤[1]。2008年全球共有530 232例新发病例,其中超过85%的病例发生在欠发达地区[2],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为274 00例。如果能早期发现,该病有较好的5年生存率(>90%)[1]。  相似文献   

18.
安崇佑  赵奕暄  刘彩艳 《河北医药》2021,43(18):2751-2754
目的 探讨CCR7和SELL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基于UALCAN数据库中30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mRNA表达谱数据,分析CCR7和SELL的表达情况.通过对不同分期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基因表达情况比较、CCR7和SELL基因共表达情况比较和生存曲线分析,讨论CCR...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中p21和Ki67的表达水平与病灶组织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进行子宫颈活检的200例宫颈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10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50例)及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50例)中p21和Ki67的阳性表...  相似文献   

20.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监测宫颈鳞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联萍  赵玉萍 《江西医药》2006,41(11):853-855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监测官颈鳞癌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对149例官颈癌患者治疗前后进行SCC—Ag测定。结果SCC-Ag在宫颈鳞癌中的敏感度为63.76%(95/149).特异性为94.32%(83/88)。SCC—Ag阳性率随着临床期别的增加而升高,SCC-Ag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治疗的效果有显著性相关(P〈0.005),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SCC—Ag是官颈鳞癌的一种较好的肿瘤标志物,在宫颈鳞癌的辅助诊断、治疗效果的判断、推测预后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