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东亚  郭涛  蒋苓  赵庆春  刘宝庆 《中国药师》2006,9(12):1136-1137
目的:分析9种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 FPIA 法、ELISA 法和 UV 法测定9种药物的血药浓度,对7757例患者31423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种药物31423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在治疗窗浓度范围内的25221例次,占总数的80.3%,小于治疗窗浓度范围的3033例次,占总数的9.6%,大于治疗窗浓度范围的3169例次,占总数的10.1%。结论:治疗药物监测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帕罗西汀短暂(6周)治疗抑郁症患者200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s)162例,310例次,发生率81.00%;轻度35.80%,中度46.91%,生计工17.28%;男(81.08%)女(87.66%)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ADRs发生率接近,但40岁以上患者ADR表现程度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强趋势。40mg/d治疗组ADRs发生率(85.27%)及重度ADRs表现发生率(31.8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中的血药浓度与患者病理生理状态的关系,发现影响药物体内消除的因素,为甲氨蝶呤群体药动学研究提供线索。并统计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共1 050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全面收集病例信息,分析血药浓度与年龄、体重指数、给药剂量、输注时间、肝肾功能、尿量、尿pH、白蛋白等因素的关系,并汇总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 050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的检测结果中,停药后20h血药浓度651例(占62.00%)<1.0μmol·L~(-1),312例(占29.71%)在1~5μmol·L~(-1),87例(占8.29%)≥5.0μmol·L~(-1)。结论: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给药剂量、输注时间、尿量、总胆红素水平、肌酐清除率以及白蛋白水平对血药浓度分布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尿p H值对于血药浓度分布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帕罗西汀短程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90例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帕罗西汀短程治疗.并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20mg/d组、30mg/d组及40mg/d组,每组30例.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2%,轻度、中度及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8%、45.9%及20.3%.20mg/d组、30mg/d组及40mg/d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7%、80.0%及86.7%,40mg/d组均比20mg/d组和30mg/d组高(P<0.05).结论:帕罗西汀短程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复杂,且不同的用药剂量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我院治疗药物监测的开展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0年91例治疗药物检测的结果分析,统计检测结果的合格率情况,以期对其它医院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现开展的氨茶碱,地高辛等检测项目的结果用百分数和平均浓度进行统计,结果:氨茶碱在正常范围的百分数为25.0%,地高辛为50%,结论:我院现开展的治疗药物检测结果不在治疗范围内的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6.
7.
《中国药房》2017,(35):5036-5040
目的:了解我国新型抗癫痫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TDM)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我国已上市的新型抗癫痫药物进行TDM的必要性、方法及样本选择、特点及联合用药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抗癫痫药物有必要进行TDM。拉莫三嗪由于受到基因多态性和患者年龄、肾功能以及是否妊娠的影响,建议进行TDM,血药浓度的参考范围为3~14 mg/L;奥卡西平和托吡酯受到与其他酶诱导剂联用以及肾功能不全、儿童、妊娠期妇女等人群的影响,建议进行TDM,血药浓度的参考范围分别为3~35 mg/L和5~20 mg/L;左乙拉西坦受到儿童、妊娠期妇女、老年人、肾功能不全等人群影响,建议进行TDM,血药浓度的参考范围为12~46 mg/L;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更多用于神经痛的治疗,在临床上已较少进行TDM。TDM的方法有免疫法和色谱分析法,其中免疫法易被类似结构化合物干扰,而色谱分析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论:大部分新型抗癫痫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可通过TDM及时调整并优化给药方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得到更安全、合理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马平宽  刘幸  侬绍花  陈洁 《抗感染药学》2019,16(8):1304-1308
目的:考察医院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情况,分析肺结核患者异烟肼(INH)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98例资料,分析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INH 0.3 g,q24h;RFP 0.6 g,q24h;PZA 0.5 g,q8h;EMB 0.75 g,q24h,均为口服给药)中INH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98例患者中,93例患者服用INH(300 mg/d) 2 h后血药浓度低于目标浓度范围者占46.97%,其中男性患者出现低血药浓度71例占59.17%高于女性患者28.21%(P<0.05);其体质量≥50 kg患者INH出现低血药浓度者占52.08%;其体质量<50 kg者占33.33%(P<0.05);白蛋白水平与异烟肼血药浓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肝功能损伤患者中INH出现低血药浓度者占40.00%,轻度损伤患者血药浓度为(3.18±3.02)mg/L,中度损伤患者血药浓度为(4.92±2.81)mg/L,重度损伤患者血药浓度为(8.10±5.44)mg/L,3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服用INH后,与其性别、体质量、并发症等因素均会影响其血药浓度水平;因此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的监测有助于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从而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张利平 《海峡药学》2009,21(1):89-91
目的对我院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系统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3年11月--2006年5月期间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种药物进行945例次监测。达有效血药浓度的590例次,占总数62.4%;未达有效血药浓度的269例次。占总数28.5%;达中毒血药浓度的86例次,占总数9.1%。结论TDM在我院开展,多种原因导致药物未在治疗窗内。监测次数偏少。临床药师和医师应联合,充分利用TDM技术,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0.
对四种抗癫痫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4种抗癫痫药物646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为临床提高本类药物的治疗水平作参考。方法运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药浓度,对我院4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监测646例次,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者为57.43%;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者为30.80%;高于有效治疗浓度者11.77%。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对癫痫患者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临床用药时需个体化给药。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其他因素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11.
12.
尽管治疗药物监测(TDM)已广泛应用于多个疾病治疗领域,但在抗肿瘤药物方面的应用仍较为局限。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的暴露量与其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越来越多,这有利于抗肿瘤药物个体化精准给药。本文综述了细胞毒类和靶向性(小分子和大分子)抗肿瘤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现状,为肿瘤药物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测定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患者165例,分析监测结果与性别、年龄、药物剂量、剂型及合并用药间的关系。结果 0-16岁组低于50μg·mL-1比例最高,〉60岁组平均血药浓度最高;血药浓度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服用缓释片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比例高于普通片;碳青霉烯类、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等不同程度影响其血药浓度。结论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影响因素众多,应据监测结果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患者体内血药浓度,以便调整用药方案,实行个体化给药.方法:7种药物以荧光偏振免疫法进行检测.结果:7种药物进行1580例次监测,达有效血药浓度的1035例次,占总数65.51%;未达有效血药浓度的382例次,占总数24.18%;达中毒血药浓度的163例次,占总数10.31%.结论:监测结果显示,临床不合理用药占相当大比例,提示临床加强治疗药物监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实行个体化给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发挥药物的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15.
治疗药物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是近代临床药物治疗学重大进展之一。目前 TDM已发展成为专门的学科,有关治疗药物监测的杂志、专著和论文逐年增多。国际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毒理学会每两年都要召开一次国际会议,2005 年4月将在美国召开第9届大会。药物监测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段舟萍  刘红  方鑫  魏筱华  周健 《药学研究》2020,39(7):427-429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卡马西平(CBZ)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18例规律服用卡马西平治疗的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分析影响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因素。结果 75.42%的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后血药浓度控制在4~12 μg·mL-1之间;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对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影响不明显(P>0.05);联合其他抗癫痫药时,无效浓度比例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服用卡马西平后,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大,尤其是合并使用其他癫痫药者。因此应避免联合使用,并积极监测患者药物浓度,实施个体化给药,促进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全面分析某市药物不良反应报告(ADR)的质量,发现ADR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影响ADR监测的因素展开讨论,从提高医务人员对ADR的正确认识,加强药品生产企业的责任意识,对患者进行ADR教育和对基层ADR监测人员进行培训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ADR监测工作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3):331-331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临床药理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主要通过采用灵敏的现代分析测试手段来定量分析患者血液样本中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探讨血药浓度与药物疗效、毒性之间的关系,以确定药物有效浓度及毒性浓度之间的范围,并可根据药代动力学公式来计算最佳的治疗剂量,做到用药个体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一由于机体存在着个体差异,即使用同一种药物、  相似文献   

19.
全面了解某市ADR报告的质量,发现ADR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ADR报告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影响ADR监测的因素展开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ADR监测工作进步。  相似文献   

20.
林晶  卢婷婷 《海峡药学》2022,(12):72-75
目的 分析我院住院患者丙戊酸(Valproic Acid, VPA)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9~2021年住院期间进行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共20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方法,探讨年龄、性别、体重、肝功能、血肌酐、白蛋白、剂型及合并用药等因素与VPA血药浓度/剂量比(Concentration/Dose,以“C/D”表示)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性别、体重、VPA剂型、是否合并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是否合并使用脱水药与VPA的C/D均有相关性,而多因素分析仅保留了性别、VPA剂型两个为独立因素。结论 VPA的血药浓度影响因素比较多,在临床使用过程当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用药,同时临床药师也需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