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骨肉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原发性骨恶性肿瘤,具有肿瘤异质性高,预后差,易发生病变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及病死率高的特点。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术为目前治疗骨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虽然通过此种治疗方法有效地降低了骨肉瘤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但随着化疗技术的应用,长时间化疗药物的使用使得骨肉瘤细胞对其产生耐药作用,降低了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度,使得此治疗方式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抗肿瘤的发展和进步,中医药以其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作为经典的癌症信号通路,在骨肉瘤细胞中被异常激活,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周期、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自噬及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影响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活动。临床研究发现,中药单体可以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的活性,对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自噬及新生血管的生成等方面产生作用,发挥抑制骨肉瘤组织和细胞发展的作用,并且能高效的逆转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的多药耐药。该文将从中医对骨肉瘤的认识和经验积累,及中...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严重的脑血管疾病。针对其缺血损伤发生机制,通过静脉溶栓以恢复血流仍是临床上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因静脉溶栓存在增加出血风险、治疗窗口狭窄、禁忌证多等弊端,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限制。在未达到完全有效复流的同时,对缺血脑组织进行有效保护事关IS预后。研究发现,改善IS导致的脑损伤存在诸多通道机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就是其中之一。中医在治疗IS,尤其在改善缓解患者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丰富的干预手段和独特优势。在IS发病后,中医药尽早介入其治疗、康复和预防复发的全过程可以充分发挥中西医协同治疗优势,保证患者获益最大化,对IS后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诸多研究表明,中药干预手段通过调控激活mTOR信号通路,以干预和调节细胞自噬、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方式有效减轻IS导致的脑损伤,对实现脑保护、改善IS预后具有积极作用,为IS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和思路。该文基于此,对mTOR信号通路在I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近年来中药调控mTOR信号通路治疗I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S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系统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中医药调控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文献进行多软件联系可视化计量分析,梳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中医药调控mTOR通路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VOSviewer、carrort2等软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结果:经检索符合要求文献245篇,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文章2010年后发文开始逐年呈波动性递增趋势,2018年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中国是发文最多的国家;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主要在北京与上海,多以北京和南京为中心的区域间合作为主;根据发文作者研究方向,结合研究聚焦热点发现近年来中医药干预mTOR通路领域主要集中在其抗肿瘤、抗凋亡及抗炎等方面;中医药干预mTOR通路调控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自噬(autophagy)、增殖(proliferation)、死亡(death);AMP依赖蛋白激酶(AM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mTOR通路等方面是目前及今后的研究热点。结论:中医药调控mTOR通路研究发展前景良好,通过对此...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讨古方黄芪散调节自噬减轻小鼠肝脏脂肪变性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收集黄芪散主要化学成分及NAFLD相关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体内实验验证。雄性C57BL/6J小鼠6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5 g·kg-1)、黄芪散低、高剂量组(0.5、1 g·kg-1,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饮食(HFD)诱导小鼠NAFLD模型,造模的同时灌胃给药13周,每天1次。通过检测随机血糖、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NEF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肝脏中TG含量;称量肝脏湿重并计算肝指数;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老年人多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病理特征是骨流失、骨微结构退变等,其临床上多表现为骨骼脆性增加、骨痛等症状。同时,OP会因其引起的骨骼高脆性而增加骨折风险,最终导致OP患者终身残疾或死亡,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既往研究发现,OP发病机制极其复杂,与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破骨细胞活性与功能的障碍和自噬激活的异常等众多因素相关。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相关信号通路参与骨稳态的调节,可通过调控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破骨细胞功能、激活细胞自噬而促进骨形成、改善骨代谢和骨微结构,在OP防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中医药防治OP历史悠久、疗效明确,且具有作用靶点多、不良反应小、来源广泛的特点和优势。因此,该文通过检索和查阅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简略阐述了mTOR相关信号通路在O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详细总结了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干预mTOR相关信号通路防治OP的最新研究成果,旨为mTOR相关信号通路与OP的关系、临床应用中医药防治OP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一种进化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生物学功能主要是参与细胞的增殖、生长及分化,从而调节机体的代谢过程。诸多国内外研究表明,mTOR是细胞凋亡及自噬信号转导通路的交汇点,营养、药物及氧化应激等多种刺激均可通过mTOR介导的信号通路对细胞的凋亡和自噬起到关键性的调控作用。目前,诸多研究已经证明,mTOR信号通路的改变与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如癌症、代谢紊乱(肥胖和2型糖尿病)、心血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和卵泡发育障碍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家以该通路为切入点,以细胞凋亡和自噬为研究载体,研究了中医药对细胞凋亡和自噬的调节。其中包括中药单体、中成药、中药复方以及针灸等药物及物理疗法调控凋亡及自噬的实验研究。本文从mTOR信号通路入手,探讨了mTOR与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关系,综述了中医药经mTOR途径调节细胞凋亡与自噬的最新进展,为中医药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参考。今后,中医药领域仍可以mTOR信号通路为依托,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细胞凋亡和自噬的时效关系进行探索,为中医药在机体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现代医学的理论支持和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7.
mTOR接受上游信号激活后通过调控其下游的靶分子4E-BP1和p70S6K而发挥作用,该信号通路在调节细胞生长、细胞周期进程及蛋白质合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通路的异常也与恶性肿瘤的活化及形成密切相关。目前,针对该通路的靶向抑制剂已应用于临床,因此对mTOR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对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脏病(DKD)是糖尿病患者最典型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主要与血流动力学效应、遗传因素、肾脏炎性损伤、氧化应激、自噬失调、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因其发生机制复杂,临床上尚无特异性防治措施。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哺乳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是参与自噬调节的一个经典通路,可通过激活自噬途径达到治疗DKD的效果。近年来,中药单体因其能够直接作用于靶向细胞,自噬靶点等优势在DKD的防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相关研究人员对DKD的发生发展及药物干预治疗DKD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做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AMPK/mTOR通路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单体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的活性进而影响自噬途径,减轻氧化应激、炎症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聚集,促进自噬小体的生成,从而改善肾脏的损伤。该文将主要从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自噬与DKD的关系及中药单体通过AMPK/mTOR通路介导自噬治疗DKD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治DKD提供丰富地理论依据及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首乌丸基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PF级SD雄性大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首乌丸低剂量组及首乌丸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均用D-半乳糖(120 mg·kg-1)制造衰老模型,同时给予维生素E(0.018 g·kg-1),首乌丸低、高剂量(1.08、2.16 g·kg-1)灌胃。造模6周后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学变化,取全脑、海马组织,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突触素(SYN)的表达,高尔基染色观察大鼠神经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mTOR、磷酸化(p)-mTO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磷酸化(p)-p70S6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2(4EBP2)、磷酸化(p)-4EBP2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海马mTOR、p70S6K、4EB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平均游泳速度减慢(P<0.01),游泳总路程延长(P<0.05),上平台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海马CA1区PSD-95、SYN蛋白表达下降(P<0.01),染色效果最淡,区域最小,在同心圆距胞体100、140、180、200 μm时,海马神经元树突与同心圆交点数量减少(P<0.01),树突棘长度及密度均下降(P<0.01),p-mTOR、p-p70S6K蛋白表达升高(P<0.01),4EBP2、p-4EBP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mTOR、p70S6K mRNA表达上升(P<0.01),4EBP2 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首乌丸低、高剂量组大鼠的平均游泳速度加快(P<0.01),上平台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海马CA1区PSD-95、SYN蛋白表达升高(P<0.01),在同心圆距胞体100、140、180、200 μm时,海马神经元树突与同心圆交点数量增加(P<0.01),首乌丸低、高剂量组大鼠的树突棘数量、长度、密度均升高(P<0.01),p-mTOR、p-p70S6K蛋白表达下降(P<0.01),4EBP2、p-4EBP2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mTOR、p70S6K mRNA表达降低(P<0.01),4EBP2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首乌丸能够改善D-半乳糖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强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改善神经元形态,修复神经功能,减少神经元凋亡,抑制mTOR信号通路,延缓脑衰老。  相似文献   

10.
高展旺  张昕  莫尊汇  廖弈秋  王羚郦 《中草药》2022,53(5):1442-1449
目的 基于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mTOR信号通路探究活心丸对心肌肥大大鼠自噬的影...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体外研究蒲公英萜醇对乳腺癌MCF-7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蒲公英萜醇(12. 5,25,50,100,200μmol·L-1)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吖啶橙(AO),免疫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蒲公英萜醇对乳腺癌MCF-7细胞自噬的影响;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蒲公英萜醇用药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情况。结果:MTT比色法结果显示,蒲公英萜醇组可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吖啶橙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蒲公英萜醇组MCF-7细胞内酸性溶酶体增加;透射电镜观察到用药组细胞内出现明显的自噬体结构;蒲公英萜醇用药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MCF-7细胞中出现较多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绿色荧光分布;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蒲公英萜醇可上调LC3-Ⅱ和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LC3-Ⅱ/LC3-Ⅰ升高(P 0. 05,P 0. 01);加入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后与蒲公英萜醇组比较,3-MA+蒲公英萜组LC3-Ⅱ/LC3-Ⅰ降低(P 0. 05)。蒲公英萜醇用药后可显著下调细胞内p-mTOR和磷酸化的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p-4EBP1)蛋白表达水平(P 0. 05,P 0. 01)。结论:蒲公英萜醇能够诱导MCF-7细胞发生自噬,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肾小球肥大(glomerular hypertrophy)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阶段最主要的病理特征,其调控机制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活性密切相关。mTOR包括mTORC1和mTORC2,其中,mTORC1上游信号通路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5-单磷酸腺苷活性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其代表性的下游信号分子是4E结合蛋白(4E-binding proteins,4EBP)和70 kD核糖体S6激酶(phosphoprotein 70 S6Kinase,p70S6K)。一些中药提取物可以在体外通过干预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上、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而改善细胞增殖。对于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足细胞,mTOR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能量代谢以及相关的基质蛋白合成等多种途径对肾小球固有细胞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对于DN动物模型,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可抑制肾小球固有细胞肥大、增殖以及相应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沉积。一些中药提取物在体内外可以通过干预DN肾组织或肾脏固有细胞mTOR信号通路的活性而减轻相应的肾小球病变。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N)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慢性肾脏病(CKD)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已严重威胁且影响到全球人类的生活健康。目前认为,DN的发病是在机体持续高糖环境下,糖代谢紊乱、脂质代谢异常、氧化应激、炎症因子激活、自噬及细胞凋亡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肾脏纤维化是DN发展的重要病理特征和最终病理结果,对肾脏纤维化及时干预对于DN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现实意义。因西医治疗DN的局限性,中医药干预DN肾脏纤维化的进程以其多成分、多效应、多靶点的协同作用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常被用作DN治疗的常规和潜在治疗方法。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在机体发育和维持稳态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otch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与DN发生相关,该信号通路的激活在肾脏纤维化进程起关键作用。文章综述了Notch信号通路在DN肾脏纤维化的调控机制,重点探讨了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靶向Notch信号通路与DN肾脏纤维化的关系,以期为中医药防治DN的新药研发、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CRC)作为世界上第三大常见癌症,起源于结肠和直肠的肠上皮细胞,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也逐年猛增。在过去几年中,尽管预防性的结肠镜筛查提高了CRC患者生存率,但仍有大多数病例是在症状出现后才被发现,且目前临床中CRC手术治疗风险高、易复发,放化疗治疗不良反应大、患者心理负担重,因而针对CRC尚无理想的诊疗方案。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作为经典的致癌通路为多种恶性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可能,也为CR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近年来,中医凭借自身“治未病”和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在癌症治疗中成为一大焦点,其不良反应小的优势更是与西医在治疗上相互弥补。多项研究表明,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可通过干预PI3K/Akt信号通路,可抑制CRC细胞的增殖、侵袭、迁徙、血管新生,促进了癌细胞的凋亡、自噬,从而减缓CRC发展进程,达到治疗CRC的作用。近几年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更新迅速,过去的总结文献未能及时纳入最新研究成果,为众多学者的文献检索带来诸多不便,故而该文从PI3K/Akt通路、PI3K/Akt通路与CRC关联性及中医药干预治疗CRC进展等3...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DN)作为糖尿病(DM)最为危重的普遍并发症之一,现已逐渐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DN发生发展的发病机制是复杂多样的,可能与遗传、自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诸多因素有关。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又称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作为细胞内一条至关重要的通路,与DN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基于当下中医药治疗DN的研究现状,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了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DN中的作用机制及通过使用中医药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起到激活自噬、减少炎症反应及减弱氧化应激等作用,为中医药治疗DN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黄芪散微丸(HQS)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mg·kg-1)建立DN大鼠模型.DN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0.027g·kg-1)...  相似文献   

17.
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用以维持细胞稳态的一种降解途径,在多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是自噬调控的诸多信号通路中的下游,在心血管疾病自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调控心脏自噬,促进自噬流以改善心脏功能.中医药治疗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养阴清热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损伤及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UNC-51样激酶1(ULK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DN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益气活血养阴清热方治疗DN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将9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 w后造模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N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益气活血养阴清热方7.7、15.3、30.6 g/kg组、厄贝沙坦0.017 g/kg组。给药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24 h尿蛋白(24 h-UTP)、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HE染色、Masson染色、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大鼠肾组织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肌球蛋白样BCL2结合蛋白(Beclin 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组织AMP...  相似文献   

19.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目前,现代医学在肝纤维化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NF-κB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NF-κB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导致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过度表达,从而促进肝纤维化的发展。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NF-κB信号通路来治疗肝纤维化。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干预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从而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该篇旨在综述中医药在治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对相关的中药和中药方剂进行评述,讨论其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15%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处理结肠癌HCT116细胞,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HCT116细胞迁移、侵袭作用,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CT116细胞中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mTOR,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核糖体S6蛋白激酶(S6K1),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激酶(p-S6K1),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4EBP1),磷酸化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p-4EBP1)等蛋白的表达,正常血清组设立相同浓度正常血清组(15%),10%胎牛血清组(FBS)。结果: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健脾消癌方含药血清组迁移细胞数与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 0. 01);与正常血清组比较,Akt蛋白表达无明显下调,p-Akt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 01);与正常血清组比较,mTOR蛋白表达无明显下调,p-mTOR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 01);与正常血清组比较,S6K1蛋白表达无明显下调,p-S6K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 01);与正常血清组比较,4EBP1蛋白表达无明显下调,p-4EBP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 01)。结论:健脾消癌方抗结肠癌复发转移的机制可能与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