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收治的120例老年肿瘤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5年1—12月,n=60)及对照组(2014年1—12月,n=60),观察组置管期间应用PDCA护理管理,对照组置管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PICC相关性感染、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PICC相关感染、机械性静脉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导管滑脱率、导管堵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依从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留置导管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对护士沟通能力、责任心、PICC操作技能、服务态度、书写规范性、PICC意外事件等护理质量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老年恶性肿瘤PICC患者护理质量,降低患者 PICC相关感染及护理意外事件,延长患者留置导管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PICC置管的9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PICC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PDCA循环护理干预,均通过电话或门诊形式随访6个月。比较2组PICC置管效果,记录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PICC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留置导管时间(28. 06±2. 93) d长于对照组(21. 58±3. 27) d(P 0. 05)。2组PICC相关感染、静脉炎、导管移位和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渗血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PDCA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恶性肿瘤PICC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导管时间,有效预防渗血和非计划性拔管等置管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环质量管理(PDCA)护理模式在乳腺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6年1月行PICC置管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PICC置管后护理,观察组接受PDCA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3个月穿刺口感染、导管相关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因置管治疗产生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PICC置管术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因素以及针对影响因素制定对应的护理干预策略。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5月在本院进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纳入患者术后是否并发机械性静脉炎,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ICC置管术后患者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穿刺次数、置管时间、导管位移、导管位置、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运动刺激、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与PICC置管术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穿刺次数、置管时间、导管位移、导管位置、运动刺激为PICC置管术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独立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 穿刺次数、置管时间、导管位移、导管位置、运动刺激为PICC置管术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独立危险性因素,医护人员应针对影响因素提供有效的干预,降低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Miller金字塔原理的培训对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为患者PICC管道的长期、高质量使用提供保障。方法由经过传统培训的置管护士留置PICC的患者325例为对照组,Miller培训置管305例为观察组。分别比较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导管异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Miller金字塔原理的PICC置管培训有效减少了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提高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程序应用于PICC置管白血病患者对其并发症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为更好地护理PICC置管白血病患者提供理论性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8例PICC置管白血病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PICC导管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0例PICC置管白血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PDCA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38.4±7.1)d vs(114.2±4.9)d,P<0.01)]。观察组干预后感染并发症(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及导管相关全身感染)及非感染并发症(导管堵塞、意外脱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vs 32.1%,6.7%vs 25.0%,P均<0.05)。结论 PDCA护理管理程序应用于PICC置管白血病患者可有效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并延长PICC导管在人体内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在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效果中的应用。方法:将102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PICC导管护理,实验组采取PDCA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PICC导管留置时间、患者满意度、护理依从性、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及护理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PICC置管化疗的白血病患者采取PDCA护理管理,可明显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轻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PDCA循环护理模式下的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对PICC尖端定位精准率、术后并发症及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进行PICC置管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PDCA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PDC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PDCA循环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腔内心电定位PICC置管一次性尖端精准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PDCA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腔内心电定位PICC置管一次性尖端精准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低于对照组的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模式下的腔内心电定位技术不仅可提高PICC尖端精准率,降低PICC置管术后的导管阻塞、导管移位、导管相关感染和局部渗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干预对B超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应激反应及置管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2月B超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PICC置管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置管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后7 d焦虑、抑郁、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置管依从性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期间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PICC置管患者应激反应,提高依从性,延续置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张新慧  高云 《妇幼护理》2023,3(2):414-416
目的 评价血液病患者PICC护理管理中采用PDCA护理管理的有效性.方法 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72例接受PICC置管的血液.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导管留置时间、PICC管理能力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过期换药、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滑脱、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139.48±15.45)分钟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管理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病患者PICC采用PDCA护理管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PICC管理能力,改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小儿外科营养支持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中的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25例PICC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113)及对照组(n=112),对照组置管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置管期间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儿护理期间意外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依从性、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PICC导管滑脱率、导管堵塞、护理纠纷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堵塞、导管断裂、血栓、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肢体肿胀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小儿外科营养PICC导管置管安全性,降低PICC置管风险,提高患儿置管依从性,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高患儿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肿瘤患儿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置管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置管期间应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期间意外风险事件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PICC置管依从性、满意率、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PICC导管滑脱率、导管堵塞率、护理纠纷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肢体肿胀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提高小儿肿瘤化疗PICC导管置管安全性,降低PICC置管风险,提高患儿置管依从性,能有效预防静脉炎发生,有利于提高患儿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恶性肿瘤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恶性肿瘤PIC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置管基本情况(置管部位、置管一次性成功)、置管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导管平均使用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以右贵要静脉为置管部位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1个月,观察组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机械性静脉炎、血栓形成、导管堵塞、非计划拔管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OL)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可有效降低恶性肿瘤PICC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owerPICC全程集束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PowerPICC导管全程集束化护理管理。干预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一次性穿刺到位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患者出院时对护理服务、环境设施、住院舒适的满意度评分以及综合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穿刺次数低于对照组,一次性穿刺到位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环境设施、住院舒适的满意度以及综合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非计划性拔管)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werPI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机械性静脉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接受PICC置管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PICC置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问题为中心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拔管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导管堵塞、导管异位、导管相关性感染、机械性静脉炎、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以及家属对护理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接受PICC置管的新生儿采取以问题为中心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非计划拔管、并发症发生和护理纠纷,改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赋权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留置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健康赋权理论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单根导管使用时长、置管时间、住院时间、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单根导管使用时长、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PICC自我管理能力各项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各项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等级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健康赋权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及PICC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流程化管理在重症患者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ICC置管的住院重症患者1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PICC流程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后60 d内导管相关性血栓、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意外拔管率、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 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后60 d内导管相关性血栓、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意外拔管率、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流程化管理可以提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后60 d内导管相关性血栓、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意外拔管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满意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喜辽妥对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导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留置PICC导管早产儿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喜辽妥涂抹,比较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程度、出现静脉炎时间及留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总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留置导管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出现静脉炎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PICC置管使用喜辽妥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情严重程度,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ICC专科护理小组在肿瘤化疗患者置管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0例肿瘤化疗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成立专科护理小组时间分为观察组(2015年7~12月)76例和对照组(2015年1~6月)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建立PICC专科护理小组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置管情况、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导管移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专科护理小组有助于预防控制肿瘤化疗置管患者并发症,保障置管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FOCUS-PDCA管理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路径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肿瘤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PICC置管行化疗的14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FOCUS-PDCA管理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管理。比较2组的PICC置管时间、患者依从性、非计划拔管率、护理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ICC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感染、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堵塞、导管脱落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OCUS-PDCA管理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延长行化疗肿瘤患者的PICC导管留置时间,降低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