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CT与MRI扫描,探讨翼腭窝(pterygopalatllle fossa,PPF)病变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病理或临床证实的PPF病变72例,行常规CT及MR扫描.结果PPF继发肿瘤占88.9%,原发肿瘤占2.78%,非肿瘤占8.32%.继发恶性肿瘤占继发肿瘤的92.06%,其中鼻咽癌占43.10%,上颌窦癌占34.48%(P<0.05).继发恶性肿瘤均破坏骨壁直接或间接侵犯PPF,骨破坏多呈溶骨性,周围组织及窝内脂肪呈浸润性受侵,边界不清;2例原发良性肿瘤均使PPF明显扩大,并见压迫性骨破坏,T2W MRI示边界清楚.受侵PPF内脂肪在CT或MRI上变模糊,部分或全部消失为软组织密度影所替代.结论PPF病变以肿瘤为主,鼻咽及上颌窦癌最常见;PPF骨壁破坏及其内脂肪模糊、消失为其受侵的指征;PPF病变检查以CT横断扫描为主,MRI对病变的诊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颞下窝原发肿瘤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颞下窝原发肿瘤的CT及MR资料。结果颞下窝肿瘤形态多不规则。神经鞘瘤多边界清楚(5/6),MR 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肿物伴线状分隔样低信号,2例通过卵圆孔伸入中颅窝呈哑铃状生长。恶性外周神经鞘膜肿瘤边界多不清楚(4/5),MR T1WI为等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病变可侵犯邻近肌肉及骨质。横纹肌肉瘤MR 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边界清楚,MR T1 WI等信号,T2 WI为混杂略高信号,增强后较明显强化。腺样囊性癌边界不清,沿神经浸润生长。侵袭性多形性腺瘤MR T1 WI为等、低信号,T2 WI为高信号,侵犯邻近肌肉。淋巴瘤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MR T1WI为低信号,T2WI为中高信号,轻度强化,内有线样血管影穿行。结论熟悉颞下窝原发肿瘤CT及MRI表现,有助于提高该部位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20000例CT检查中发现副鼻窦恶性肿瘤15例。多数为上颌窦肿瘤(87%),其中癌10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4例,黑色素瘤1例。CT所见副鼻窦中癌的形态为边缘不规则,窦腔阻塞,多数为均匀软组织密度,及特有的隆起,几乎均破坏骨壁,偶然肿瘤内可证实有骨块,一般广泛浸润邻近部位。多侵犯筛窦及眼眶,额窦及蝶窦较少,最后侵达颅底及颅内。造影后颅内肿瘤影象加重,特别有利于肿瘤的显示。颞下窝及/或蝶颚窝受累知肿瘤主要侵犯背内侧,向腹下侧侵犯时,硬颚、齿槽  相似文献   

4.
泪腺多形性腺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泪腺多形性腺瘤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37例经病理证实的良、恶性(包括恶性变)泪腺多形性腺瘤,均行CT扫描,其中14例增强扫描,4例又行MRI检查,对这些CT和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1)部位:肿瘤绝大多数(32例)发生于眶部泪腺(良/恶:20/12);睑叶泪腺3例(良/恶:2/1);其他部位2例(良/恶:1/1)。(2)形态、密度或信号:边界清晰、类圆形19例(均良性);不规则或分叶结节状、弥漫性18例(良/恶:5/13)。密度或信号均匀21例(良/恶:17/4),不均质16例(良/恶:6/10)。增强扫描:14例CT和3例MRI均有明显强化(良/恶:7/10)。(3)与邻近结构关系:视神经或眼外肌、眼球受压移位者19例(良/恶:14/5);界限不清5例(均恶性),其中侵犯、包绕眼球各1例。(4)眶骨及眶外侵犯:眶骨受压变形、吸收11例(良/恶:2/9);不规则破坏或硬化7例(均恶性),其中2例肿块向骨壁内生长,3例侵犯鼻窦、颅前窝或颞下窝。结论:CT基本上可诊断及鉴别良、恶性泪腺多形性腺瘤及显示眶外侵犯情况;MRI可帮助确诊肿瘤是否有脑内侵犯。  相似文献   

5.
鼻窦骨肉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窦骨肉瘤的CT和MRI表现并评价2种影像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组织学证实的鼻窦骨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9例中发生于上颌窦5例,筛窦3例,蝶窦1例;原发7例,继发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及骨化性纤维瘤各1例。CT表现:受累部位骨质破坏,伴有形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内散在数量及形态不一的肿瘤骨,呈棉絮状3例,象牙质状2例,放射状2例,棉絮状和放射状1例,放射状和象牙质状1例。3例增强后呈不均匀低至中度强化。MRI表现:病变与脑实质比较,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5例,等信号2例;T2WI表现为高信号4例、等信号3例,内部信号不均匀,散在数量不等、形态不一的极低信号影,对应CT所见的肿瘤骨,增强后可见中度到显著不均匀强化。MRI清楚显示病灶大小及伴发的改变。病变侵犯眼眶5例,翼腭窝、颞下窝4例,颅底3例,广泛侵犯颅面部结构1例。结论CT是显示肿瘤骨较好的影像检查方法,MRI能够更清楚、准确显示病变侵犯的范围,两者结合可为该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翼腭窝(PPF)及其交通的解剖和病变影像特征。方法:4具尸体头颅冰冻切片与同层CT及MRI对照,1例行大体解剖;50例志愿者和79例患者分别行正常PPF和病变PPF影像检查。结果:PPF内充填脂肪,窝内神经、血管表现为低密度脂肪内点条状软组织密度影或高信号脂肪内稍低或流空信号。本组8例CT与5例MRI仅显示呈短条或斑点状的翼腭神经节的可疑影像。有3例4侧圆孔及9例16侧翼管走行于蝶窦内,1例1侧圆孔出颅后未汇入PPF而进入同侧翼板。翼腭管长度为(12.88±1.82)mm;79例病变中肿瘤71例(继发肿瘤69例),其中继发恶性肿瘤62例,浸润性破坏骨壁,直接或间接侵犯PPF,边界不清。12例继发恶性肿瘤致PPF扩大,其中鼻咽癌10例,PPF扩大程度较小且常伴骨壁的溶骨性破坏。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血管瘤增强CT及T2WMRI显示边界清楚,PPF明显扩大,骨破坏呈压迫性。病变PPF内脂肪变模糊,部分或全部消失。1例鼻腔囊腺癌呈结节状神经周跳跃转移海绵窦及Meckel腔区。结论:PPF内充填脂肪,PPG影像难以清楚显示,翼腭管长度能在CT上测量,圆孔及翼管位置可变异;PPF病变以继发恶性肿瘤为主,窝内脂肪变模糊、消失常提示受侵。恶性肿瘤可使PPF稍扩大,也可沿交通内神经周转移。  相似文献   

7.
病例资料CT示右眶和右上颌窦后外侧壁骨壁及翼板见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局部相当于右侧中颅窝、颞窝及颞下窝软组织密度类圆形肿块,侵犯鼻咽、蝶窦、斜坡及右侧眶骨,向眶内生长,右眼球突出;右侧翼内外肌颞肌受累(图1、2)。  相似文献   

8.
嚼肌间隙病变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嚼肌间隙病变的CT、MRI表现。方法43例中28例行CT扫描,10例行MR扫描,4例同时行CT及MR扫描。结果炎症或脓肿形成9例,具有侵犯范围广及向周围扩散的典型特点;嚼肌间隙原发肿瘤包括横纹肌肉瘤6例,血管瘤5例,成骨肉瘤4例,均有各自较典型的CT或MRI表现;转移瘤19例,均为周围肿瘤直接侵犯嚼肌或下颌支,原发肿瘤以头颈部鳞癌为主。结论嚼肌间隙感染及大部分原发肿瘤均有CT和(或)MRI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影像学检查在随访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价值.方法 分析5例嗅神经母细胞瘤随访过程中的CT、MRI表现.结果 2例病人的存活时间超过5年. 2例就诊时病变局限于鼻腔,在随访过程中, 1例表现为右侧眼眶区硬膜外软组织肿块,同时左侧鼻腔内亦可见软组织肿块影,CT、MRI显示病变强化均匀,1个月后左侧鼻腔病变显著增大,且破坏了邻近硬腭.另1例病变则呈浸润性生长,CT显示颅底骨质广泛破坏,翼腭窝、颈动脉管、圆孔、卵圆孔均受累.MRI显示病变侵及颅内海绵窦、颈内动脉以及鞍区结构.另3例就诊时已为T4期,病变以鼻腔顶壁、筛窦为中心,侵犯颅内海绵窦以及鞍区结构,颅底骨质破坏.结论 CT/MRI可清晰地显示病变的侵袭范围,对评价病变的生物学生长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0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影像学资料。结果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发生于蝶窦5例,上颌窦3例,筛窦2例。CT表现:受累窦腔内充以软组织影,其中1例伴斑点状钙化;窦壁骨质破坏,同时伴周围骨质增生肥厚。MRI表现:T1WI为低信号(与脑实质比较,以下相同)2例,等信号7例;T2WI信号不均匀,7例以低信号为主,2例以高信号为主;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侵犯邻近结构:眼眶9例,其中6例累及眶尖区,可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与邻近眼外肌分界不清楚,7例包绕视神经;6例侵犯海绵窦,可见形态不一的软组织影;脑膜增厚、强化5例,3例侵犯脑实质,表现为水肿1例,肉芽肿2例;4例侵犯翼腭窝及颞下窝;3例鼻咽部软组织增厚;2例上颌神经和1例下颌神经明显增粗、强化;3例面颊部软组织肿胀;1例硬腭骨质破坏。结论窦壁骨质破坏伴硬化、MR T2WI低信号、易侵犯眶尖及海绵窦为本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合CT和MRI2种检查方法能够对本病的诊断、鉴别和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笔者分析了40例支气管肺癌的MRI表现,评价了MRI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着重指出MRI最大优点是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对肺内病变可以准确定位,有利于指导外科手术。MRI可以分辨肺癌肿块与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并可以分辨放疗后放射性纤维化与肿块或肿瘤复发。MRI对周围型肺癌可以得到比平片、CT更多的信息,可以清楚的显示肿瘤坏死、囊变以及出血。可以显示肿瘤侵犯气管、支气管、血管及胸膜、胸壁。对术前判断肿瘤能否切除,以及肿瘤的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泪腺腺样囊性癌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泪腺腺样囊性癌的CT和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组织学证实的泪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32例均为单侧发病,其中位于左侧19例,右侧13例。CT表现:病变呈长圆形11例,不规则形8例,扁平形7例,卵圆形4例,分叶状2例;24例边界清楚,10例轮廓呈锯齿状;11例密度不均匀,内见低密度区和/或钙化,增强后中到高度强化;24例包绕并压迫眼球,16例沿眶外壁向眶尖区生长,与外直肌分界不清,其中4例浸润视神经;邻近眶壁骨质虫蚀样破坏24例,明显溶骨性破坏3例。MRI表现:与正常眼外肌比较,T1WI呈低信号14例,等信号12例,T2WI呈高信号22例,等信号4例,其中22例信号不均匀,中到高度强化。病变可蔓延到颅内、颞窝、颞下窝、翼腭窝等邻近结构,也可沿神经周扩散。结论泪腺腺样囊性癌有特异影像学征象,可提示诊断;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MRI能更清楚地显示病变的范围,CT联合MRI可对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CT平扫与对比增强扫描对下咽癌的诊断价值及下咽癌侵犯周围结构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下咽癌的CT表现,根据CT征象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并与喉镜相比较。结果奉组30例中,梨状窝癌16例(53%),咽后壁癌4例(13%),环后区癌5例(17%),混合性癌5例(17%)。CT还可观察到深部结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而喉镜只能直接观察到病灶表面情况。结论CT较喉镜能更全面地显示下咽癌的部位、大小、侵犯范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对下咽癌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及MRI在鼻咽癌颅底侵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2例鼻咽癌的CT及MRI图像,并以放疗后6个月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为参考依据,比较CT与MRI在鼻咽癌颅底受侵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2例放疗6个月后定性诊断结果为颅底受侵41例,其中颅底骨质受侵39例,颅底肌肉受侵41例.52例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早期肾透明细胞癌的超声、螺旋CT、MRI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早期肾透明细胞癌的超声、螺旋CT和9例MRI表现.结果: 13例早期肾透明细胞癌中,超声显示无回声肿块7例,厚壁型囊性肿块5例,多房囊状、分隔厚薄不一肿块1例.13例螺旋CT均显示肿块为低密度病灶,CT增强扫描示病灶均呈不均匀增强.9例MRI示肿块信号强度不均,T1WI为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性高信号,4例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增强.术前超声诊断为5/13,CT为7/13,MRI为7/9,超声结合CT为13/13,超声结合CT和MRI为9/9.结论: 仅用超声或螺旋CT检查诊断早期肾透明细胞癌较困难.超声结合螺旋CT或MRI,综合影像检查能提高其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6.
喉咽癌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讨论喉咽癌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 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喉咽癌CT资料。结果  18例喉咽癌位于梨状窝 11例、环状软骨后区 5例和咽后壁 2例 ,呈等密度或混杂密度软组织肿块 ,增强呈轻度强化 ;肿瘤推移环状、杓状软骨向前移位及甲杓间隙和环甲关节间距增宽为其特征性表现 ,侵犯喉内结构、食管起始部 ,破坏喉软骨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间接征象。结论 CT能很好地显示喉咽癌的部位、大小和侵犯范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 ,对制定治疗计划和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学诊断(附5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CT和MRI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的超声、CT和MRI资料。结果:52例胆囊癌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3.1%(38/52),CT诊断符合率为75%(39/52),MRI符合率为83.3%(15/18)。其中合并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21例(40.4%)。影像表现为4种类型:胆囊壁增厚型(16例),乳头结节型(15例),混合型(壁厚和结节8例),实体型(13例)。结论:超声、CT和MRI对胆囊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合理的应用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术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8.
胆囊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附33例报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对其CT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胆囊癌以老年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黄疸及腹部肿块、纳差.CT表现:胆囊区肿块,密度不均,胆囊腔缩小或消失;胆囊壁增厚,呈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软组织块影;合并胆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肝脏直接受侵范;肝脏转移,侵犯腹壁,合并腹水.增强扫描可见病灶中度及明显强化.病灶周围及邻近器官侵犯、淋巴结转移更有助于诊断.结论:仔细观察胆囊及其周围结构、邻近器官改变,旨在提高胆囊癌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9.
儿童后颅凹肿瘤的CT, 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儿童后颅凹常见肿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该病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收集儿童后颅凹常见肿瘤40例,其中髓母细胞瘤18例,星形细胞瘤13例,室管膜瘤9例。行CT和MRI检查。CT平扫40例,增强扫描32例;MRI平扫28例,增强扫描16例。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40例儿童后颅凹常见肿瘤CT显示率为975%,MRI显示率为100%。术前CT定性误诊11例,准确率为725%。术前MRI定性误诊4例,准确率为857%。CT和MRI联合检查,能对后颅凹多数常见肿瘤作出定位及定性诊断。MRI能多方位成像,去除后颅凹颅骨伪影的干扰,对该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明显优于CT。结论:CT和MRI检查相结合,能提高诊断儿童后颅凹常见肿瘤的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疗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ON)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及其相关病理学改变。结果:13例患者中,8例行CT平扫,均显示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病灶显著强化;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平扫瘤体信号不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13例中病灶局限于鼻腔者4例;有上颌骨、筛骨、鼻中隔或颅底骨质破坏者9例(69.23%);其中2例侵及同侧的前颅窝(1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鼻腔中上部肿物,MRI显示内部信号不均匀,而CT显示密度大都较均匀,且增强有明显强化,周围骨质有破坏,甚至病灶自鼻腔延续至前颅窝者,呈"蘑菇"状,应考虑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