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患者颅内动脉血管狭窄分布特点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结果显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颅内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常见受累部位依次为MAC、ICA颅内段、VA颅内段、BA和PCA。高龄、高血压、高血脂、血Hcy升高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均为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戒烟戒酒,通过治疗干预降低血Hcy并改善甲状腺功能,从而缓解或降低颅内血管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中以脑梗死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以上[1]。颈内动脉或颅内动脉严重狭窄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于2005年8月—2007年5月行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成形术治疗动脉狭窄患者10例,现将护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3.
周华东 《重庆医学》2014,(27):3553-3555
急性脑血管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成为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3大疾病,急性脑血管病更是导致成年人残疾的第1位疾病。急性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使得急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1]。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动脉狭窄和迂曲是急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是颅内外动脉常见的两大病理性结构异常。研究颅内外动脉迂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2]。颅内外动脉斑块与狭窄是目前国际上研究脑血管疾病的热点和前沿问题[3]。但是,对颅内外动脉迂曲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关于颅内外动脉迂曲的发生原因、分布特征、治疗方法及与临床缺血脑性卒中之间的关系研究更是缺乏的。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中70 %以上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而脑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先兆或前期病变。经颅多普勒(TCD)可对各种脑血管病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特别是对颅内动脉硬化性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检测具较高的准确性,对早期诊断脑动脉狭窄,发现亚临床患者,并对高危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预防和减少脑缺血性血管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为近1年本院明确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55例,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39岁~81岁,平均年龄67岁。应用MRA检测所有患者的颅内动脉,并同时与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对比。结果: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特异性为90.6%,敏感性为75.9%。MRA假阳性率为34.9%,假阴性率为4%。结论: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方面MRA有较好的可靠性,可指导临床医师进行临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狭窄动脉分布特征。方法:筛选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6例,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颅内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结果: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比例达39.81%,颅内动脉狭窄好发于大脑中动脉(35.51%),同时大脑中动脉闭塞(13支,35.14%)的发生率也最高。结论:大脑中动脉是颅内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责任血管,早期对其筛查和干预利于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李江  李红燕  朱沂 《新疆医学》2011,41(4):31-33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连续行主动脉弓十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成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3例,将其中77例存在脑动脉狭窄的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2~44岁)、中年组(45~59岁)及老年组(≥60岁),分析脑动脉狭窄随年龄变化的分布规律。结果:77例脑动脉狭窄的患者中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22.08%)与颅外动脉(35.06%)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青年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较高,主要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中年组及老年组颅内、外动脉狭窄并存的比例较高。动脉狭窄部位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汉族人群颅内动脉狭窄率高于维吾尔族。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检出率低于颅外。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有年龄及种族特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可靠性。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57岁~77岁,平均年龄63.5岁。对颅内动脉应用3D-TOFMRA和DSA检测对照分析。结果:50例550根血管MRA与DSA诊断相符合血管数为519根(94.4%),MRA对正常、狭窄、闭塞脑血管的敏感性分别为95.6%93.3%和91.4%。结论:MRA对评价正常脑血管脑血管精确性较高,而对颅内狭窄和闭塞血管的评价不及DSA,可用于筛选可疑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刘水平  张静  张茁 《北京医学》2004,26(6):370-372
目的比较经颅多普勒(TCD)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TCD与MRA检测结果,全部病例均有脑血管造影(DSA)对比验证.结果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特异性为98.6%,敏感性为83.9%;MRA分别为92.6%和79.7%.TCD假阳性率为10.3%,假阴性率为2.5%;MRA分别为35.7%和3.5%.结论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方面,TCD与MRA均有很好的可靠性,但TCD较MRA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血管超声筛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样本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1年5月3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TCD与DSA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TCD检查3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188例患者检查结果正常,阳性者172例,占47.78%。TCD为阳性的172例住院患者经DSA检查30例(17.44%)为假阳性,阳性者为142例,符合率为82.56%。结论 TCD通过检测颅内外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形态、频谱等,可较准确地反映脑动脉的狭窄、痉挛、闭塞等状态,可作为一线脑血管病的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年龄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年龄分布特征,以指导脑血管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观察行连续性主动脉弓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42例,将其中存在脑动脉狭窄的108例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5~44岁)、中年组(45~59岁)及老年组(≥60岁),并分析脑动脉狭窄随年龄变化的分布特点.结果:108例脑动脉狭窄患者中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别为69.4%和66.7%.青年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较高,中年组及老年组颅内、外动脉狭窄并存的比例较高.青年组与中、老年组间狭窄类型比较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颅外动脉病变数目与年龄有关,而且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P<0.01).,颅内动脉病变数目与年龄无关.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有年龄特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颅外动脉狭窄数目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晓  秦超 《广西医学》2010,32(1):50-5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DSA)结果,分为对照组(狭窄50%)与颅内动脉狭窄组(狭窄50%或闭塞),分析颅内动脉狭窄与年龄、性别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组与对照组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血浆HDL-C、血清脂蛋白L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吸烟、既往卒中史、脑血管病家族史、CHO、TG、LDL-C、ApoA、Apo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清脂蛋白Lpa可能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HDL-C为颅内动脉狭窄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常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颅内外供血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国内每年新增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约150万人[1].  相似文献   

14.
李正侠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422-1423
目的探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18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颅内外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以及狭窄部位进行分析。结果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7例脑血管正常,175例颅内外血管异常,110例颅内血管异常,65例颅外血管异常,50例血管狭窄程度<50%,85例血管狭窄程度达50%~70%,40例血管狭窄程度>70%;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明确狭窄部位以及对狭窄程度进行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严重程度高于颈内动脉颅外段(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可对患者病变部位以及狭窄程度进行明确诊断,并对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侧支代偿以及动脉回流情况进行检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全脑DSA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汤传志 《安徽医学》2011,32(1):87-89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的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88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45例无高血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DSA检查,观察和评价颅内外血管病变的直接征象并分析影像结果.结果 高血压组检出颅内外动脉狭窄病变者86例(97.7%),共累及血管319支(平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血管病变情况,为临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TCD技术检测10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TIA)的颅内血管情况,记录颅内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搏动指数(PI)等参数.结果 TCD检测到的血管狭窄以MCA为主,其次是TICA;未见明显狭窄的患者,脑血流情况主要为前循环血流增高或椎基底动脉血流减慢;各组病人脑动脉硬化频谱改变比例均高.结论 TCD是诊断颅内脑血管狭窄准确性较高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代谢综合征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117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1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是否存在代谢综合征(Mets)将其分为代谢综合征组(47例)、非代谢综合征组(7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头颈部CTA(CT血管成像)检查,研究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代谢综合征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Mets组患者和非Mets组患者之间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BMI、腰围、颅内动脉狭窄、颅外动脉狭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颅内外动脉狭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Mets、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年龄及男性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代谢综合征和颅内外动脉狭窄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是导致患者发生颅内外动脉狭窄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2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及120例非梗死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血脂、血糖检查.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检出率(38.4%)与对照组(10.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依次为大脑中动脉(70.8%)、椎基底动脉(37.5%)、大脑前动脉(31.3%)、颈内动脉末段(10.4%).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家族史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发生颅内动脉狭窄,其OR值分别为2.56、3.46、4.12、5.20(均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高密度脂蛋白(1.09±0.32) mmol/L比对照组(1.33±0.40)mmol/L低(P<0.05).结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有密切关系,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家族史,保护因素有高密度脂蛋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2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及120例非梗死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血脂、血糖检查。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检出率(38.4%)与对照组(10.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依次为大脑中动脉(70.8%)、椎基底动脉(37.5%)、大脑前动脉(31.3%)、颈内动脉末段(10.4%)。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家族史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发生颅内动脉狭窄,其OR值分别为2.56、3.46、4.12、5.20(均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高密度脂蛋白(1.09±0.32)mmol/L比对照组(1.33±0.40)mmol/L低(P<0.05)。结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有密切关系,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家族史,保护因素有高密度脂蛋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大动脉血管狭窄情况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34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按年龄分青中年组及老年组和按有无狭窄分为狭窄组和非狭窄组,对脑大动脉血管的狭窄率、狭窄程度、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大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152/347(43.8%),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80/152(52.6%),颅外动脉21/152(13.8%),颅内外血管狭窄并存51/152(33.6%),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s=0.156,P<0.05),脑动脉狭窄组高血压、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血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无动脉狭窄组(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颅外.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有年龄特征性.高血压、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血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与脑动脉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