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部队每年野外驻训是新军事训练大纲规定的科目,高原驻训更是提高部队实战能力的需要。为搞好部队高原驻训期间的卫勤保障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1根据发病特点制定保障方案根据部队训练任务、驻地疫情、气候特征等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疾病的种类、驻训地实际、训练时间和人员等特点,制定切  相似文献   

2.
野外驻训部队卫勤保障工作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珍葵  郭振强 《武警医学》2008,19(3):282-283
野外驻训是部队根据各自担负中心任务的特点、要求,按照年度军事工作安排,加强军事训练,提高部队整体遂行任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保证野外驻训质量和参训官兵的卫生健康,确保驻训任务圆满完成,真正做到遇有情况能够快速机动有效救治,现谈几点做好野外驻训部队卫勤保障工作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西藏高寒山地野外驻训时,部队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情况、外界环境及气候对官兵身体健康和训练的影响,以便为今后的野外驻训卫勤保障提供依据。我们收集和整理了2000~2005年某部野外驻训期间人员发病情况的相关数据,对某部在高寒山地野外驻训期间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00~2005年间某部野外驻训官兵共××××人,均为男性,年龄18~36岁,平均27岁。驻训地域为海拔4500~4800 m高海拔地区,从住地机动到达驻训地需用2~4 d。驻训时间为每年的6~9月,实际驻训天数30~72 d,平均51 d,每年实际参加驻训人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武警部队越来越多地执行高海拔地区野外驻训任务,对此,加强维稳处突部队卫勤保障是顺利完成野外驻训任务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近年来高海拔地区野外驻训情况,就驻训期间卫勤保障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受领任务后,立即成立驻训部队卫生防病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协调会,明确任务要求和职责分工,确保部队卫生防病工作时时有人管、环环有人抓。完善预案,加强演练卫生部门及时召开卫生人员会议,认真研究卫勤保障计划,结合任务要求,制定《野营驻训铁路公路输送卫勤保障预案》、《野营驻训卫勤保障预案》《野营驻训疫情防治应急处置预案》等应急方案。组织参训卫勤保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学习和"五大技术"野外训练,模拟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重点就现场处置、快速侦检、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6.
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执行任务的部队官兵健康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为了解部队官兵在高原地区野外驻训时的伤病发生特点,探索改进部队卫勤保障和增进官兵健康的措施,我们对某部2012年7-9月高原野外驻训期间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探索部队高原驻训卫勤保障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未来作战的需要,我区部队经常进入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训练、演习。高海拔和寒冷的气候极易使人体产生高原反应,严重时可引发高原病,从而影响部队军事训练的正常开展。因此,探索部队高原驻训的卫勤保障特点对于我区部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随部队进入高原训练并进行卫勤保障的经历,谈谈部队高原训练卫勤保障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2012年6—9月,我卫生营在海拔4400m某高原山地进行了野外驻训,同时担负驻训区部队的卫勤保障任务。我们结合驻训地域环境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卫勤保障措施,有效保障了官兵健康,圆满完成了野外驻训任务。现将此次野外驻训卫勤保障的做法报告如下。1高原地区长时间野外驻训卫勤保障的难点1.1自然环境恶劣(1)海拔高,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2)空气稀薄,氧分压低,此次驻训过程中,卫生营官  相似文献   

9.
野外驻训卫勤保障重点文/赵国光许迎喜图/宝宗野外驻训具有时间长、点多面广、驻地分散、卫生条件差、疫情复杂、卫生人员相对较少的特点。因此,要搞好野外驻训部队的卫勤保障,须注重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驻训前的卫勤保障搞好卫生防病教育根据驻训地域的卫生流行病学情...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军事斗争卫勤准备,今年开训以来,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认真贯彻落实军区联勤部党委扩大会议和联勤部队训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按照“结合平时保障基础训、紧贴本级任务普遍训、围绕首长机关强化训、开展比武竞赛重点训”的训练思路,狠抓子卫勤专业训练。疗养院在举办“首长机关军事理论集训”的基础上,又组织了为期两天的卫勤专业比武况赛活动,对战救技术和平战时健康教育讲座两大内容进行了比武。目前,全院掀起了一股比学赶帮超的军事训练热潮,为进一步提高军事斗争卫勤保障能力奠定了基础。瞄准保障打赢目标要求 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