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题选解     
怎样理解气、血、津、液、精的概念?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是什么?、何谓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其主要功能如何? 气是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的认识。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这种观点引进医学领域,就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人的生命活动。中医学所说的“气”包含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二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两者是互相联系的。 血主要是指血液,即在脉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对全身具有濡养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2.
一、名词术语解释(20分) 1.五体:一是指肢体的筋、脉、肉、皮、骨等五种组织。二是指肥人、瘦人、常人、壮士及婴儿等五种体质。 2.血海:一是指冲脉。由于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故称。二是指肝脏。由于肝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三是指经穴名。 3.戾气:即疫疠。是指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4.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 5.元神之府:指脑。由于人体的精神、意识、记忆、思维、视听感觉等皆产生于脑,故称。  相似文献   

3.
一、词语解释(每皿2分,共20分) 1.术数:主要指古人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一些养生方法,如导引、按跷、吐纳等。 2.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能,此处借作“台.,通‘胎’,始也.全句谓阴阳的运动变化是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源。 3.气立:有二义,一指生物内外环境的密切联系,二指气的运动功能. 4.横骨:此处指舌骨,即连于舌根的软骨. 5.肉烁胭破:指肌肉极度消瘦. 6.昔痪:谓昏闷、抽掣。 7.形气相得:指身形和神气的表现相称. 8.熨引:指药熨、导引等治疗方法。 9.无伐天和:意谓不要损伤人与自然相应的生理常态. 10.楼附:躬腰俯身的样子. 二、城空(每题2分,共2…  相似文献   

4.
一、试述精、气、神三者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其来源有二: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形成人体的原始物质基础。后天之精,化生于脾,贮藏于五脏,为脏府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两者相互为用,后天之精得先天之精,则生生不息,先天之精得后天之精,则化生无穷。可见先天之精为生身之本,后天之精为养身之源。精有生殖和促进生长发育,化生血液,抵抗外邪的作用。气的含义有二:一是指体内流动着的精微营养物质,营气、卫气、水谷之气等,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是指  相似文献   

5.
答:气有两种含义:一指具有营养作用的精微物质(包括水谷之气和呼吸之气);一指生理功能或动力(包括腑脏之气和经脉之气)。根据气的作用不同,人体的“气”可以概括分为以下几种:元气:亦称正气、真气,是人体生命话动能力的集中表现,代表着人体抵抗力的强弱,它具有固摄和促进各脏腑功能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妇科试题一、中医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基本法则有哪些?任选一法则加以叙述之。(10分)答:(一)、调气血: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动力。来源于脏腑,循行于经络,周流于全身以营养机体各部。气血调和,则五脏安和,经脉通畅,冲任充盛,经、带、胎、产,诸病自可痊愈。若气血失调,冲任受病,则可出现一系列病证.治当调理气血。调理的方法,根据病在气在血之不同,分别施治.病在气,以治气为主,治血为佐;病在血,以治血为主,治气为佐。  相似文献   

7.
一、词语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壮火食气,气食少火:意谓病理之火能损伤正气,生理之火能资助正气。 2.七损八益:属于古代房中术. 3.转味而入出:指脾及五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对水谷精气、糟粕升降出入而言。 4.中渎之府:指三焦。三焦具有主持人体气化  相似文献   

8.
<正> 中医学之气,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二是指脏腑经络组织的功能活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尽管不同的气,有不同的运动形式,但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这些基本形式体现于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及脏腑组织间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9.
主要讨论了<内经>中的阴虚、气虚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指出<内经>中阴虚的涵义有三:一是与阳气虚相对,是指阴气虚亏及其凉润、宁静等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二是与在外或在上之气的不足相对,是指在内或在下之气的不足;三是与气属阳相对而指精虚.<内经>中的气虚概念,主要有二:一是指人体之气虚亏及其各种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属阴阳二气对等的皆不足;二是指以针刺泻法使气得散的一种状态.目前临床应用的阴虚概念,是指阴气虚而非精虚、血虚或津液亏虚.阴虚与阳虚都是人体之气某一部分的虚亏,阴阳两虚是阴气与阳气不对等的皆虚,它们都属于气虚的范畴.气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气虚包括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狭义的气虚是阴阳二气对等的皆不足.气阴两虚与气阳两虚在理论上是悖论,不可再用于临床疾病的病机和证候的表述.  相似文献   

10.
中医内、妇、儿科医士晋升医师考试题及答案题一:脾肺两脏在生理功能上有何关系?肺肾两脏在病理上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答:脾与肺 (一)表现在肺气的生成上;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肺气有赖于脾所化生的精微充养才能强盛。 (二)表现在水津的代谢上: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但又有赖于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只有肺的宣降功能正常,才能保证脾的运化水湿功能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一、名祠术语娜释:(每小.2分,共20分) 1.阳中求阴:阴虚补阴时,适当加以补阳药,使阴得阳升而泉派不竭. 2.胃主通降:胃气的功能特点以降为和.是指胃气具有将食糜向下推进至小肠,将小肠的食物残值下物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导摘粕的功能. 3.肾主水:指肾阳的蒸腾气化功能对体肉津液的物布和排泄,维持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4.抑木扶土法:是以琉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治法,又称琉肝健脾或调理肝脾法. 5.下焦如读:是对下焦功能的形象概括,具体指下焦肾、膀脆、大小肠排泻二便的作用象沟渠排水一样. 6.亡阴:是指由于机体阴液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主要讨论了<内经>中阴气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指出<内经>中阴气的涵义有二:一指人体的在内或在下之气,与阳气指在外或在上之气相对.二指具有凉润、宁静、凝敛、沉降、抑制等作用,能抵御阳热邪气侵袭和清除阳热的气,与阳气指代具有温煦、推动、发散、升腾、兴奋等作用,能抵御阴寒邪气侵袭并消除阴寒的气相对.阴气与阳气都是人体之气的一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无尊卑之分.阴气属于气的范畴,不是"功能",也不能以精血津液替代.阴气与阳气既对立制约又互根互用,适用于阐释寒热性病证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一、名词术语解释(各2分,共20分) 1、整体观念:是指机体自身整体性,人体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它是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2、决渎之官:指三焦。因其具有疏通水道的作用,故名。 3、辨证求因: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 4、脾主统血: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5、通因通用: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为常用的反治法之一。 6、风为百病之长:因风邪为六淫病邪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一、解释下列带点者的词义:1.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衰惫),则齿发去。2.风客淫气(阴阳之乱气),精乃亡。3.清阳发腠理,浊阴(此指五脏所藏的精、血、津液)走五脏。4.天食人以五气(臊、焦、香、腥、腐),地食人以五味。5.此四极(四肢)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6。脉反四时及不间脏(为传其所克)曰难已。7.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此指房事)喜怒。8.其清(指阴气柔和)者为营,浊(指阳气刚悍)者为卫。9.是人多痹气(指体内气血运行不畅)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10.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指外界的虚邪与人体正气的虚弱)相得,乃客其形。二、填空题:1.第一个给《素问》作注者是 (南)朝,名叫(全元起)的人,其书名为(《素  相似文献   

15.
孙广仁 《中医药学刊》2005,23(2):215-216
主要讨论了《内经》中的阴虚、气虚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指出《内经》中阴虚的涵义有三:一是与阳气虚相对,是指阴气虚亏及其凉润、宁静等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二是与在外或在上之气的不足相对,是指在内或在下之气的不足;三是与气属阳相对而指精虚。《内经》中的气虚概念,主要有二:一是指人体之气虚亏及其各种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属阴阳二气对等的皆不足;二是指以针刺泻法使气得散的一种状态。目前临床应用的阴虚概念,是指阴气虚而非精虚、血虚或津液亏虚。阴虚与阳虚都是人体之气某一部分的虚亏,阴阳两虚是阴气与阳气不对等的皆虚,它们都属于气虚的范畴。气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气虚包括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狭义的气虚是阴阳二气对等的皆不足。气阴两虚与气阳两虚在理论上是悖论,不可再用于临床疾病的病机和证候的表述。  相似文献   

16.
一、名祠定义解释肺.(每小班2分,共20 分) 东、踢病学:是研究握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伏邪温病: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的退病,实际是指病发于里的温病. 3、夜热早凉:指至丧发热,天明班不热,多伴见热退无汗.系温病后期,余邪留伏阴分的证候. 4、祛握法:是以芳香化浊、苦退燥湿及淡渗利湿之品祛除湿邪的一种治法,具有宣通气机,运脾和胃,通利水遵等化湿撇浊作用,临床用于湿热牲质的绿病, 挤、~固脱法,是治疗虚脱的一种急救方法。临床主茱是用于气阴外脱,或亡阳厥脱的证保。 6、昏俄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沉迷…  相似文献   

17.
~.名祠术语解释(共“分):.1.截象:截,指截于体内的内脏;象,指征象成形象,取其胜腑虽存在于机体之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都有征象裹现于外的含义。 忿.肾主纳气: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之清气,使之下纳于肾,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3.天安;是由肾之精气产生的一种促进性机能逐渐成熟、与生殖能力密切有关的物质。 4.留血:又称淤血。凡全身性血行不畅、局部血液阻带不通,或离经之血残留体内未能及时消散,皆可形成‘淤血.。 :.份.明旧失调:晚是指人体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阴用偏盛偏衰所出现的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交化,又是胜腑、经络、气血、营卫…  相似文献   

18.
一、滇空白 1。以阴阳的不同属性区分,人体的腹部为阴,背部为阳。 2.用五行学说解释,肺病影响到肝是金乘木。 3.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答胞宫、子宫亦可)。 4.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藏神。肝藏血,主要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5.血液生成的三大  相似文献   

19.
<正> 1.补法是什么? 补法,就是用具有增强人体功能或补充人体营养物质的方剂和药物,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从作用上说,一般可以区分为补阴、补阳或补血、补气等两类。所谓阳或气,在临床上大致都是指人体功能;阴或血,则是指人体中各种营养物质。因此所谓补阳补气,实质上也就是增强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补阴补血则是补充人体的营养。补法中的补阳补  相似文献   

20.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题一:试释《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的道理并举例说明。答案:此段讲五行乘侮的规律。气指五行之气(木、火、土、金、水),本行气有余(过亢)则乘制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