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核性脓胸患者胸腔内注药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49例结核性脓胸患者行胸内注药治疗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措施及转归情况.结果:49例结核性脓胸患者胸内注药治疗后好转出院46例,达93.9%.讨论:结核性脓胸患者在全身综合治疗下应及时进行胸内局部注药治疗和引流,促进痊愈.护理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转归.  相似文献   

2.
采用椎管注药配合针刺治疗脊髓蛛网膜炎较单纯椎管注药治疗效果明显,临床中应采用综合治疗,以促进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
魏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868-3868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2个月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治愈率56.52%;对照组总有效率61.9%,治愈率28.57%。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鞘内注药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近年来作者对46例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鞘内注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40例常规治疗的中晚期结脑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发现鞘内注药对脑脊液压力、性质及头痛、神志改变等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能有效改善脑脊液的性质,减少脑积水、椎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减少致死率、致残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系统抗结核治疗了1月-3月无明显好转的6例Ⅲ期结核性脑膜脑炎病人予异因肼50mg、地塞米松1.5mg、链霉素0.1g生理盐水稀释后鞘内缓慢注射,10次为一疗程,脑脊液正常1周以上停药继续用抗结核药治疗,随访1年-2年。结果:鞘内注药后病情均显著好转,1个疗程后脑脊液恢复正常,复发后继续用效果仍好。鞘内用经未见毒副作用,结论: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采用椎管注药配合针刺治疗脊髓蛛网膜炎较单纯椎管注药治疗效果明显,临床中应采用综合治疗,以促进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7.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设治疗组和对照组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88.9% ,对照组则为 5 5 .9% (P <0 .0 5 )。结论 本疗法对结核性脑膜炎有效且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硬膜侧前间隙注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惯用方法。但是若有疏忽则可能发生脊髓麻醉,因所用药物不同可出现脊髓麻醉时间超长,因此应预以高度重视。我院自2000年-2005年问发生3例,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院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对28例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患者应用常规抗结核药物同时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30例结脑患者进行对照,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鞘内注药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近年来作者对46例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鞘内注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40例常规治疗的中晚期结脑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发现鞘内注药对脑脊液压力、性质及头痛、神志改变等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能有效改善脑脊液的性质,减少脑积水、椎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减少致死率、致残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3年10月~2004年3月本院共收治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患者86例。所有患者按结脑临床分期标准[1]均属于中晚期结脑。临床分型[2]:治疗组46…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腰穿鞘内注药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治疗效果,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于某院收治的9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腰穿鞘内注药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好转率和脑脊液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好转率为83.67%,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为97.96%,观察组治疗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脑脊液生化指标在治疗结束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腰穿鞘内注药疗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脑脊液的各项生化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加局部注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对14例支气管狭窄病人施行经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及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入抗结核药物。每周1次,连续4次。结果14例患者中12例扩张成功,狭窄支气管保持通畅,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及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入抗结核药物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2例(治疗组)和常规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末的临床表现、颅压水平、脑脊液性状及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1年后疗效等。结果治疗8周末,治疗组患者颅压及脑脊液蛋白质、白细胞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与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相关的并发症。治疗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颅压降低、脑脊液性状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王根绪  王霞 《临床荟萃》2007,22(13):954-955
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病残率、病死率很高,单纯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我们对43例中、晚期结脑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同时采取鞘内注药治疗,并与40例常规治疗的中、晚期结脑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996年3月至200  相似文献   

15.
脊髓型结核性脑膜炎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慧茹  王仲元  刘琳  李净  王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2):2131-2132
目的:探讨脊髓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及MRI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确诊为脊髓型结核性脑膜炎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脊髓型结核性脑膜炎以肢体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大小便失禁、脊髓及脊神经支配区域的定位征为主要表现。脑脊液中蛋白质明显增高,MRI显示脊髓膜、神经根增厚,脊髓水肿及脊髓空洞形成等。结论:早期MRI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全身抗结核化疗及激素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院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对28例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患者应用常规抗结核药物同时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30例结脑患者进行对照,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注药治疗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颈动脉注药治疗脑梗死的康复疗效。选择颈动脉系脑梗死患者19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26例采用颈动脉注药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静脉给药治疗。2组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FIM、Fugl-Meyer和神经功能缺损分治疗后均有改善。但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其中颈动脉注药对脑梗死患者言语功能及步行能力的恢复效果更明显,特别是脑梗死发生〈20d时颈动脉注药治疗是最佳时机。提示:颈动脉注药对脑梗死的康复具有显著疗效。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8.
沈守赋 《临床荟萃》2009,24(4):338-338
结核性脑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颅内感染疾病,在发病过程中,若疾病早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病情延展,炎症扩散,造成蛛网膜粘连及脊髓神经根病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7年5月住院患者中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86例,其中35例通过采取早期进行脑脊液置换术,结合综合治疗,疗效比较满意,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对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脊髓膜炎疗效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例行鞘内注射治疗的结核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对比分析治疗前后MRI影像表现。结果 200例中结核性脑脊髓膜炎170例,有效例数170例,占100%。单纯性结核性脑炎4例,单纯性结核性脊髓炎3例,共5例有效,占71.43%。脑结核球并脊髓结核球15例,单纯脑结核球5例,单纯脊髓结核球3例,15例有效,有效率65.22%。所有病变好转有效190例,变化不大或无效10例,两者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脊髓膜炎效果明显,MRI能很好反映治疗前后的影像变化。  相似文献   

20.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2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加常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24例(治疗组)和常规抗结核药物及激素、脱水剂等治疗22例(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和脑脊液压力、蛋白、糖、氯化物及细胞数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6%)与对照组有效率(72.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脊液蛋白、压力、糖、氯化物、细胞数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可明显缓解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缩短疗程,该方法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