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波  吴波  崔秋红 《家庭护士》2007,5(8):32-33
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和发病率非常高的常见病.现代临床急救医学的发展,虽然使病人的死亡率大大下降,但致残率也明显增加.这不仅给病人带来生理上的残疾同时对病人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降低病人的残疾程度,减轻家庭与社会的压力,提高康复效果,做好脑卒中病人的心理分析及疏导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60例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原因分析,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采取心理评估的方法。结果焦虑与抑郁是脑卒中病人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于偏瘫病人,以前在护理上只注意基础护理,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多翻身、防褥疮。近年来,通过对脑血管疾病所引起偏瘫的患者观察,觉得这些病人渡过昏迷阶段清醒之后,心理状态都不同于正常人,有着特殊的心理需要和不良的心理反应。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所以护士除给于治疗及多方面的基础护理外,还必须做好心理  相似文献   

4.
李未英 《家庭护士》2008,6(1):46-46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病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随有意识障碍且发病持续24h或以上。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较高。幸存者中3/4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率在40%以上,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负担。我院2003年-2006年收治了173例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同时,进行了康复治疗与护理,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瑞 《家庭护士》2009,7(17):1537-1537
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正确护理可增加病人的意识水平及定向能力,预防并发症,为以后康复治疗打下良好基础.2005年10月-2008年10月我科收治13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现将早期康复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是指一组起病急骤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常伴有神经系统局限性功能改变.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脑卒中大多数发生于中老年人,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三大致死病因,脑卒中病人虽经救治得以存活,但其中80%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康复治疗的及早介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采取以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地促进偏瘫病人的功能恢复,同时防治并发症,并充分发挥其残余功能,以争取病人达到生活自理,重返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郭永萍 《家庭护士》2009,7(10):897-897
心理护理作为一种护理方式,在整体护理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心理护理的基本任务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影响病人的心身状态,帮助病人排除影响健康的有害因素,使之在接受诊疗、护理的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促进心身康复.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1],病人多数由于突然发病,出现肢体障碍、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生活不能自理需人照顾,病人心理上难以接受,很易产生恐惧、急躁、焦虑、自卑甚至悲观厌世的心理应激反应,在治疗上采取消极态度,对生活失去信心.针对病人的这些心理状态,护士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进行心理干预,帮助病人从心理上逐步适应病人角色,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人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8.
杨妍  张德琳 《全科护理》2012,10(32):3002-3002
分析脑卒中偏瘫康复期病人的心理特征,通过加强疾病知识的宣教,加强护患之间、护士与家属之间的沟通,采取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心理护理方法,以消除病人的顾虑,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偏瘫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脑卒中偏瘫病人的预后直接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病人可能因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而出现心理障碍 ,尤其是较年轻的病人 ,此时除对病人进行积极的治疗、护理外 ,心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 ,有针对性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可以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尽量消除由疾病带来的负性情绪 ,以较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现实 ,树立新的生活目标。1 临床资料1.1 对象 本组 15例脑卒中病人 ,均为初发病 ,意识清楚。男10例 ,女 5例 ,年龄最小 2 8岁 ,最大 49岁 ,平均年龄 41.47岁。11例偏瘫合并言语不利 ,4例单纯肢体瘫痪。脑出血 5例 ,脑梗塞 10例。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是一类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的疾病,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躯体瘫痪,易使病人产生抑郁、焦虑、悲伤、失落等情绪.心理障碍直接影响脑卒中病人的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因此,做好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是一类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的疾病,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躯体瘫痪,易使病人产生抑郁、焦虑、悲伤、失落等情绪.心理障碍直接影响脑卒中病人的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因此,做好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属中医“中风”范畴,是一个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发病急、致残率高,患病后很多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脑卒中病人心理压力很大,易产生很多不良情绪,造成心理功能障碍。因此做好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对于促进康复,减少脑损害,预防复发尤为重要。特别是我科是中医中风病专科,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个案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张玉红  傅晓红 《家庭护士》2009,7(4):325-325
脑卒中属中医 "中风"范畴,是一个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发病急、致残率高,患病后很多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脑卒中病人心理压力很大,易产生很多不良情绪,造成心理功能障碍.因此做好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护理,对于促进康复,减少脑损害,预防复发尤为重要[1].特别是我科是中医中风病专科,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个案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梁晓艳  兰丽梅 《全科护理》2013,11(17):1544-154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心理状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Barthel指数评定病人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自理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略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心理状况,同时一定程度上可提升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病人早期偏瘫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中国脑卒中发病率在120/10万~180/10万,每年新发病例大于200万,而生存的病人中至少有一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脑卒中已成为最严重的残疾疾病[1]。有研究证明,随着康复开始时间的延长,康复疗效呈递减趋势。康复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大量实验表明,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早期偏瘫病人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继发性损伤及ADL(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进行早期康复指导并做心理护理。建立运动意念,使遭到破坏的反射弧在适当条件和刺激下重新建立,使康复计划顺利实施,维持病人身心健康。对照组50例按常规护理。结果两组偏瘫患者ADL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系统科学的康复指导和心理护理,能减少患者的误用和废用综合症,更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ADL。  相似文献   

18.
王爱华  王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7):1043-1043
目的;探讨瘫痪病人高热降温后体温的变化。方法:50例瘫痪高热病人进行化学和/或物理降温后于0.5,1,1.5h,分别测量体温(腋探)记录所得体温,结果:降温后1h测得的曙,较传统方法30min测得的体温,更能反映降温措施所起的降温作用。结论:对高热病人实施降温后重测体温的时间应在降温后1h。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1],其发病急、病程长、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多项研究认为,脑卒中后病人的生存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及并发症多等特点,约80%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包括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及偏盲等,给病人及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几年来,随着对脑卒中早期诊治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康复医学的介入,使得脑卒中的各种后遗症的恢复率和10年的存活率均有明显提高。通过感觉、运动输入,建立分离、协调运动模式的强化康复训练护理。使病人运动功能的恢复和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