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于1992年1月~1995年2月,采用双黄连注射液静点治疗小儿脑炎232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年龄与性别:本组男76例,女56例,年龄:6个月以下者112例,6个月~1岁49冽,1~2岁40例,2~3岁月例。以上为用双黄连治疗组(A),对照组(B):年龄、住院日期、病情严重程度,经统计学处理与A组均无差异,两组情况均衡一致,具有可比性。1.2治疗:A组:常用头捐菌素类(先锋霉素V,头抱唤胯钠,先锋必等),青霉素类1~2种用10%葡萄糖水稀释,同时加入双黄连注射液60mg·kg-1/d,缓慢静点每天一次。疗程7~14天.B组:只…  相似文献   

2.
我院从1974年开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自制的双黄连注射液,对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小儿肺炎,均取得了显著疗效。临床资料在2个月到6岁患儿之间,筛选出87例小儿肺炎。其中细菌性肺炎32例占36.8%,病毒性肺炎26例占29.9%,病因不明者29例占33.3%。分组观察:细菌性肺炎A组(治疗组)12例,男7例,女5例。B组时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病毒性肺炎A1组(治疗组)12例,男6例,女6例。B;组(对照组)14例,男8例,女6例。病因不明肺炎人组(治疗组)13例,男6例,女7例。B。组门4照组)16例…  相似文献   

3.
思密达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思密达、双黄连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03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45例,思密达1~3g/次,3次/d,双黄连每日60mg/kg,加入100k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B组34例,思密达1~3g,3次/d;C组36例,双黄连每日60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治疗72h后观察临床症状。结果:A、B、C三组显效率分别为90.1%、61.8%、52.8%,A组与B组及C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f=9.88、15.30,P〈o.01)。结论:思密达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是直肠和结肠的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易于反复发作,临床上疗效较差。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思密达、锡类散和地塞米松灌肠治疗1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①A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8~引岁,平均引岁,病程10个月至7年,平均2.5年,均有粘液便。有脓血便5例,有腹痛11例,有腹胀8例。病变在全结肠者3例,在乙状结肠、直肠者6例,在直肠者3例;②B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20—42岁,平均28岁,病程6个月至6年,平均2.2年;均有粘液便。有脓血便3例,有腹痛6…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慢性荨麻疹患者82例,其中男39例,女43例,年龄18~51岁,体质量37~62kg,病程7个月~10年。随机分成2组(每组41例):药物+穴位自血疗法组(A组),药物+穴位自血疗法+护理干预组(B组)。A组于患者肘静脉抽取血液5mL,即刻注入患者双侧足三里穴位,每侧2.5mL,每周注射3次,3周为1疗程,同时联合药物治疗:氯雷他定每次10mg、1次/天,赛庚啶每次8mg、1次/天,口服,14d为1疗程;B组在A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即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的病例数,计算总有效率。结果:8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疗效中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的病例数,A组分别为15(36.6%)、8(19.5%)、7(17.1%)、11(26.8%)例,B组分别为17(41.5%)、8(19.5%)、11(26.8%)、5(12.2%)例,总有效率A、B两组分别为73.2%、87.8%。B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我们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肺炎30例,与病毒唑对照组比较,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病例选择:小儿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双黄连组)和对照组(病毒唑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0天~7岁,病程1~5天;其中发热21例,喘憋18例,合并心力衰竭3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0天~8岁,病程1~6天;其中发热22例,喘憋17例,合并心力衰竭2例。两组病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方法:治疗组用双黄连60mg/(kg·d),加入0.28mmol/L的葡萄糖中静滴。对照组用病毒唑10~15mg/(kg·d)加入…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选择每年8~10月腹泻患儿,年龄6个月~2岁,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样,同时伴呕吐、发热。大便镜检无红细胞、白细胞或白细胞≤3高倍视野。本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23例,女19例,6个月~1岁50例,1~2岁12例。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6个月~1岁26例,1~2岁10例。两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3年12月收治的初治浸润型肺结核病人中,随机取12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这两组病人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化疗方案、治疗6~9个月。现将其近期疗效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1年龄分布:120例中,16~18岁18例,19~25岁80例,26~45岁ZO例,46~6O岁2例。1.1.2分组及两种方案:第一组采用3HRSZ/3-6HR方案,即该组病人在化疗开始的三个月,每天用异烟姘(H)、利福平(R)、链霉素(S)及毗唤酝胺(Z),以后的3-6个月继续用异烟脱、利福平。第二组采用3HRS/3-6HR方案、即化疗开始…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对住院的92例婴幼儿肺炎应用病毒华作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职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152例婴幼儿肺炎病儿(不包括新生儿)按住院顺序随机编入病毒叹超声雾化吸入组(治疗组)和病毒唑静脉点滴组(对照组)。治疗组92例,其中男52例,女4O例,1~6个月11例.6个月~1岁20例,1~2岁52例,2~3岁9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1~6个月7例,6个月~1岁11例1~2岁36例,2~3岁6例。半数以上病例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或哮喘发作史两组入…  相似文献   

10.
我科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121例,以达到防治心肌梗死后延展,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回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按1979年WHO诊断AMI标准[’]将1989年4月~1997年4月收入我科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存活48h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121例,其中男98例,女23例,年龄(60.9土4.2)岁。B组121例,其中男83例,女38例,年龄(56.5士7.6)岁。年龄大于70岁,近期有出血性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溃疡,肺结核,恶性高血压,舒张压>14.6kPa的患者均不列入观察对象。1.2方…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1992年1月—1993年11月对71例肺心病饼肺部感染之住院患者采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通过临床观察,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71例,男47例,女24例。其中年龄最大80岁,最小34岁,病程最长4O’年,最短2+年,原发病以慢性支气管炎居多。诊断标准:按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住院例数按住院例次计算。2、治疗方法以双黄连粉针剂3——3.6克加入5(bk--0o葡萄糖液500毫升(注:按每日每公斤体重60毫克计算)。浓度1%,速度l-2毫升/分。每日一次,Ic——15天为一疗程。一般使用l~2个疗程。3、…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同术者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疗效。方法:47例(耳)为A组手术时间在2003年1月-2006年4月,男28例,女19例,年龄(13~83)岁,术后观察随访12个月~25个月,平均17.24个月。另38例为B组,手术时间在1995年4月-1999年12月,男21例,女17例,年龄(9~60)岁,术后观察随访6个月~9年,平均17.12个月,二组的年龄,术前气导(AC)和气骨导差(ABG)相似,统计分析差别无显著意义。治疗方法:A组包含上鼓室外壁重建(鼓室盾板修复),鼓索神经弹压听骨,防粘连可用吸收网片置入等多项综合技术。B组大多采用上鼓室,乳突外壁凿开和插柱法。二组都用最后一次随访听力为统计数据,统计分析用t检验。结果:术后AC,ABG和ABG术前后差值(dB),A组是27.05±12.53,12.89±8.08,22.34±11.92;B组是42.76±14.22,22.27±10.95,8.83±8.72,t检验P均〈0.01,差别都有显著意义,随访期A组有5耳发现鼓膜穿孔(10.6%),3耳接受再次手术,术中发现1耳有胆脂瘤上皮残留(2.1%);再次术后听力恢复均满意,1耳随访1年以上,而B组有9耳因胆脂瘤复发被再次手术(22.5%)。结论:耳道骨回复作盾板等综合技术对提高胆脂瘤手术听力和减少复发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四大疑难杂症之一。笔者近5年来采用中药攻补兼施,结合西药护肝、利尿、支持综合治疗肝硬化腹水42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8例患者均为本院1991年11月~1997年2月住院病人,腹水存在时间3个月以内者46例,3个月以上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2.3岁。Child-pugh分级A级22例,B级15例,C级5例。西药组(对照组)36例,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43.7岁。childpugh分级A级20例,B级12…  相似文献   

14.
血清CG,HA升高肝病56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于1993年10月~1994年10月对本院门诊病人经乙肝三系、血清结合胆酸(CG)、透明质酸(HA)等检查,拟诊为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的肝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中西医结合组(简称中西组)56例应用(自拟的)清肝汤加西药治疗;与另单纯西药组(简称西药组)29例作对照。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中西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3年。西药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40.3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3.1年。1.2临床症状、体征及乙肝三系检查两组病例均有明显的肝病…  相似文献   

15.
不同疗程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复发的阻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民红 《四川医学》2009,30(1):81-82
目的观察应用阿奇霉素不同疗程治疗支原体肺炎对其复发的阻碍作用。方法,将108例2004年9月-2007年10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A)组58例和对照(B)组50例。分别使用阿奇霉素,A组10mg/(kg·d),服3d停4d,连续4~6周;B组10mg/(kg·d),连服5—7以结果两组患儿的入院后病程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或消失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个月后复查胸片示:A组患儿胸片正常率远高于B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个月复发率:A组低于B组,6~12个月复发率: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间断重复使用阿奇霉素4—6周较连续应用阿奇霉素5~7d对再次复发的阻碍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脑电图检测和临床转归,观察甲基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单剂及联合冲击治疗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6例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甲基泼尼松龙(A组)、环磷酰胺(B组)、甲基泼尼松龙联合环磷酰胺(c组)冲击治疗;动态观察脑电图改变、SLE疾病活动指数、血清补体C3、IgG含量及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转阴率,评估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6个月后显效的15例患者脑电图完全恢复正常者13例;好转的11例患者中4例恢复正常;无效的10例患者轻度异常2例,中度异常4例,重度异常2例。(2)治疗后1、6个月后3组SLE疾病活动指数降低、血清补体C3、IgG含量及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转阴率均增高,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而且C组的上述指标变化显著优于A、B两组(P〈0.05或0.01);(3)治疗1、6个月后,C组显效率(40%/60%)明显高于A组(14%/28%)、B组(17%/42%),P〈0.05或0.01;A、B两组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神经精神性狼疮疗效优于单剂冲击治疗.脑电图改变与临床改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结核病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97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组49例与B组48例。A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38~77岁、平均(46.85±1.38)岁,病程5 d~8个月、平均(2.68±0.75)个月;B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37~78岁、平均(46.78±1.42)岁,病程6 d~9个月、平均(3.01±0.44)个月。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1.2方法 B组采取常规护理,即向患者讲解用药知识、嘱其遵医嘱用药、监测生命体征等。A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1)知识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1996年4~6月,应用病毒隆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62例,与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的62例作比较,进行疗效观察,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2人,对照组62人,均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治疗组男30例,女32例,年龄wt6岁42例,6~12岁20例,最小的2岁4个月。对照组男29例,女33例。年龄wt6岁38例,6~12岁24例,10例病人均在起病后1~3天内就诊。治疗组有2例病人在起病第5天就诊。2治疗方法及结果治疗组采用病毒吐治疗,10~几毫克/(公斤·日),分两次肌注或静脉滴注,疗…  相似文献   

19.
两种类型带状疱疹神经痛神经阻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神经阻滞疗法对两种类型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患者43例分为激惹触痛型组(A组)及痹痛型组(B组)。A组28例,年龄(70.7±6.2)岁;B组15例,年龄(71.1±5.3)岁。两组均采用椎旁神经阻滞加皮损区皮下浸润性注药的方法。使用药物为0.3%利多卡因50m1、曲安奈德15mg和维生素B12 1mg混合液。每周1次,4次为1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A组又较B组更低(P〈0.01);治疗后3个月优良率在A组为96.4%(27/28例),B组为73.3%(11/1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神经阻滞疗法治疗激惹触痛型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较痹痛型患者显著。  相似文献   

20.
黎培石 《广东医学》1997,18(10):710-710
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保守性手术后服用不同剂量丹那唑的疗效观察。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2~1995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选择作保守性手术的35例作为观察对象,年龄最大41岁,最小28岁,全部已婚,其中8例合并原发不孕。1.2治疗方法:35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成2组,其中A组18例,B组17例,两组病人均于术后1周开始服药。A组服丹那唑每次0.2g,每天2次,连服3个月;B组服丹那唑0.2g,每天2次,连服6个月,服药期间每月检查肝功能1次。2结果2.l临床症状与体征:术前病人均有明显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