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文欣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5,14(2):72-73
目的探讨CT在鞍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病人,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垂体瘤20例,颅咽管瘤8例,脑膜瘤3例,CT表现具有特征性,术前诊断正确率较高。星形细胞瘤和生殖细胞瘤各1例,CT表现为鞍区实性肿块,其中1例被误诊。结论CT扫描,尤其是二维图像重建技术(冠状、矢状)可显示鞍区肿瘤的内部特征、生长方式、侵犯范围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对准确诊断鞍区肿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常见鞍区肿瘤的MRI表现。方法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鞍区占位病变的MR/资料。结果垂体瘤20例,脑膜瘤7例,颅咽管瘤5例,脊索瘤3例,生殖细胞瘤2例,巨大动脉瘤2例,表皮样囊肿2例,几乎所有肿瘤都具有所属肿瘤的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结论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脑室肿瘤的CT和MRI特征 ,提高对各种脑室肿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收集 2 6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脑室多种肿瘤 :其中侧脑室 1 5例 ,三脑室 3例 ,四脑室 8例。单独作CT检查 5例 ,同时作CT和MRI检查 2 1例。根据 2 6例多种脑室肿瘤的发生部位 ,进行脑室定位分类。结果 5例中央性神经细胞瘤和 2例胶样囊肿发生于中线室间孔区 ;6例髓母细胞瘤分别发生于小脑上蚓部和四脑室顶部近中线区 ;5例室管膜瘤发生在单侧脑室 ,年龄分别为 2 8~ 36岁 ;3例室管膜瘤发生在四脑室 ,年龄分别为 7~ 1 3岁 ;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发生侧脑室三角区 ,年龄 1 3~ 1 5岁 ;2例脑膜瘤发生在侧脑室三角区 ,年龄为 1 5~ 71岁 ,1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发生在右侧脑室底部 ,年龄为 30岁。结论 CT与MRI有助于对脑室肿瘤的鉴别诊断 ,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侧脑窒内分叶状实性肿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掌握它们之间的鉴别诊断。以提高对侧脑室内呈分叶状实性各种肿瘤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侧脑室内分叶状实性肿瘤CT、MRI表现。其中CT检查4例,MR检查6例,同时做CT和MRI检查8例。结果:本组18例中,脑膜瘤6例,室管膜瘤4例,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中央性神经细胞瘤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2例,室管膜下瘤1例。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MRI定位准确性高,并能准确显示邻近结构情况。结论:侧脑室内不同种类分叶状实性肿瘤与发生部位、患者性别、年龄有一定的关系,结合发生部位、患者性别、年龄特征及各肿瘤信号特点,可提高诊断准确率,MRI在其鉴别当中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6.
7.
副鼻窦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副鼻窦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的副鼻窦恶性肿瘤42例。均行X线和CT检查,加冠状位CT扫描24例,行MRI检查7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上颌窦源性22例,筛窦8例,蝶窦2例,另10例因肿瘤较大、侵犯范围广而无法判断来源。鳞癌28例,腺癌9例,纤维肉瘤4例,脂肪肉瘤1例。结论:X线对副鼻窦病变的诊断具有筛查作用,CT是明确诊断副鼻窦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MRI对副鼻窦恶性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鞍区肿瘤的CT、MRI影像学特征,提高鞍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确诊的50例鞍区肿瘤的CT、MRI影像学特征。结果脑膜瘤15例,垂体瘤24例,颅咽管瘤8例,颅内动脉瘤2例,影像诊断与临床病理证实符合。结论综合运用CT、MRI能明显提高鞍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胸骨肿瘤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证实的23例原发性胸骨肿瘤患者X线胸片、CT及MRI影像资料,其中17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1例行X线胸片+CT检查.结果 1例X线胸片与CT均表现为骨性突起,与术后组织病理相符;17例行CT检查者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12例,混合性骨质破坏4例,骨性突起1例;其中软组织肿块9例,与组织病理相符14例;MRI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4例,混合性骨质破坏1例同,软组织肿块2例,与术后组织病理相符2例.结论 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为原发性胸骨肿瘤主要影像学特征,影像学检查用于胸骨肿瘤术前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通过影像学研究自发性脑脊液鼻漏伴发空蝶鞍的发生率。方法 22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均接受MR检查,其中18例接受CT检查;将影像学所见漏口与鼻内镜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证实22例患者共24处漏口,其中21例为单发,1例有3处漏口。18例CT检查共显示11处骨质缺损,显示率为55.00%(11/20)。22例冠状面MR T2WI共显示13处漏口,显示率为54.17%(13/24),冠状面水成像序列上共显示20处漏口,显示率为83.33%(20/24)。17例CT(94.44%)显示蝶鞍扩大并充满脑脊液样密度影;16例MR(72.73%)呈完全空蝶鞍表现,6例(27.27%)呈部分空蝶鞍表现。另外,17例MR(77.27%)冠状面水成像序列显示视神经蛛网膜下腔增宽。完全空蝶鞍组与部分空蝶鞍组患者病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结论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均伴有空蝶鞍,空蝶鞍可作为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辅助诊断的有力旁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描述颈动脉体瘤不同影像表现,探讨不同影像检查方法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30个颈动脉体瘤的不同影像特点。结果30个颈动脉体瘤均位于颈动脉分叉处,26例单侧性(14左/12右),2例为双侧,平均直径5 cm,CT/ MRI平扫以等密度或中等信号为主,增强扫描呈明显迅速强化,超声及DSA也显示其呈富血供表现。结论超声、CT、MRI及DSA影像检查可对颈动脉体瘤提供早期诊断提供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比较CT、MR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肾上腺肿瘤的CT、MRI表现.结果 CT、MRI对肾上腺肿瘤定位、定性(区分良、恶性肿瘤)及判断肿瘤组织学类型的准确性分别为94.02%、91.85%、89.13%和98.15%、95.15%、90.74%.CT像素矩阵图上,25例(75.76%)肾上腺腺瘤内有轻度负CT值区域,非腺瘤无此征象.13例腺瘤在MRI反相位(OP)图像上的信号强度(SI)都有明显下降,SI指数平均(52.65±18.01)%;非腺瘤的信号强度无明显下降.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和生化检查,CT、MRI能诊断大部分肾上腺肿瘤,两者的诊断价值相似,MRI对较大肿瘤的定位、定性及判断肿瘤组织学类型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鞍区囊性占位病变的CT、MRI表现,探讨CT及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鞍区囊性病变的影像及临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囊实性垂体瘤22例、颅咽管瘤17例、Rathke囊肿3例、皮样囊肿3例、表皮样囊肿1例。结论 CT能准确显示鞍区肿瘤钙化和骨质破坏程度,MRI能很好显示病变大小,形态及邻近解剖关系,是鞍区病变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恶性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的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的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的cT或MRI表现。结果10例恶性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13个肿块.7例为单侧(左侧4例,右侧3例),3例为双侧(左右各一)。10例中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7例;恶性Maller混合瘤2例(1例为双侧,1例合并子宫内膜腺癌);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平扫示肿瘤多为类圆形、分叶状实性为主肿块,囊变多见,增强扫描后肿瘤实性部分不均匀强化,部分病例边缘明显强化,呈多囊状环形强化6例。结论恶性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和/或MR可明确定性,对病理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pPNETs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软组织pPNETs6例,骨pPNETs9例;7例行X线检查,12例行CT检查,9例行MRI检查。结果骨pPNETsX线及CT平扫表现为范围较广泛、边缘模糊的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均见大小不等软组织肿块影,大小为2.5cm×2.8cm~10cm×13cm,平均6.2cm×7.4cm;6例病灶增强扫描后见肿块强化,但强化多不均匀。软组织pPNETsCT平扫肿瘤密度不均匀,实质部分为等密度,内可见不同程度的坏死、囊变区;肿瘤大小2.7cm×4.8cm~12.4cm×14.5cm,平均6.7cm×8.2cm;增强扫描后均呈不均匀强化。MRI示病灶T1WI呈等信号6例,等-低混杂信号1例,中等稍高信号2例;T2WI均呈不规则中、高信号;8例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后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结论pPNETs多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或)巨大软组织肿块,其内常见不同程度的坏死、囊变。CT、MR能较好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范围,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判定手术的可切除性、检出远处转移及评价治疗效果等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探讨影像学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GIST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病灶分布于胃3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11例,结肠1例,胃肠外4例。病理分型:良性1例,潜在恶性7例,恶性12例。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占25%(5/20),腹部触及肿块30%(6/20),腹痛65%(13/20),排便异常15%(3/20)。主要影像学表现是外生性为主的肿块,肿块易出现坏死、液化,增强扫描有中等以上强化。肿块边界可以清楚或不清楚,很少出现淋巴结转移,易发生肝内转移或腹腔种植。结论:GIST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MRI检查对其定位、良恶性的判断、随诊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男性盆腔原发性非脏器来源肿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原发性盆腔非脏器来源肿瘤的CT与MRI表现。结果 28例中,良性14例、恶性14例;肿瘤呈类圆形或椭圆形15例,形态不规则13例;边界清楚16例,边界不清12例;实质性17例,囊实性7例,囊性4例;增强扫描中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23例。6例病灶内可见钙化,其中畸胎瘤3例,神经鞘瘤3例。结论 男性盆腔原发性非脏器来源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多样,部分肿瘤具有典型影像学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和比较3种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的CT和MRI表现。根据病理结果将全部病例分为松果体细胞瘤、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3组,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指标在3组间的分布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肿瘤边界是否清楚(χ2=10.275)、肿瘤内血管流空信号(χ2=10.929)在3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形态(χ2=7.907)和肿瘤最大径(F=4.766)在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松果体母细胞瘤与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在CT和MRI表现上难以区分。对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时,肿瘤边界是否清楚、肿瘤内血管流空信号、肿瘤形态和肿瘤最大径等因素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腺常见囊性肿瘤的MSCT和MRI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胰腺囊性肿瘤 的MSCT和MRI表现。 结果 SCN中浆液性微囊性腺瘤7例,呈分叶状,囊小而多,多具有中心瘢痕;浆液性寡囊性腺瘤2例,1例单房、1例多房,囊大而少,边缘分叶;实性浆液性腺瘤1例,CT增强检查明显强化,但T2WI可显示其囊性特征。MCN囊大而少,边缘多光滑。IPMN与胰管相通,单房者多表现为杵状指样的囊,多房者囊常呈多种形态。IPMN胰管可出现远端、近端或全程扩张,而SCN和MCN仅近端扩张。 结论 胰腺常见囊性肿瘤中囊的不同形态对鉴别诊断有提示作用。全程或远端胰管扩张只见于IPM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