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成人慢性牙周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伴有前牙唇倾、牙间隙增宽、覆牙合覆盖增大的18例患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常规牙周治疗及正畸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牙周、牙槽骨情况的变化来评价正畸治疗对患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18例患者平均疗程21个月,正畸治疗后牙齿稳定度增加、移位牙复位、牙周袋变浅或消失、牙龈无明显炎症,患者的错牙合畸形均达到个别正常牙合,结束时牙周情况较矫治前明显的改善。结论:正畸治疗改善了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牙周环境和牙列功能,对牙周病的治疗有显著的作用,为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牙周病是多因素所致的慢性进展性疾病。牙周病患者因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吸收,常引起牙齿的松动、移位、伸长等,从而引起继发性的牙牙合畸形及咬合创伤。成人牙周病通常会伴有前牙唇侧漂移、牙间隙增宽,覆牙合覆盖增大等错牙合畸形,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严重影响美观。正畸治疗成为牙周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病致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进行矫治,恢复相对理想的牙弓形态和咀嚼功能以及稳定的口腔环境,一直是学者们所关注的问题。临床笔者对18例因牙周病所致前牙散隙的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牙周及正畸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衡峰  魏洁 《口腔医学》2009,29(10):555-556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成人牙周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对28例患有牙周病的错畸形患者进行常规牙周治疗及正畸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牙周、牙槽骨情况的变化来评价正畸治疗对患有牙周病的错畸形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28例患者的错畸形得到矫正达到个别正常,矫正结束时牙周情况较矫治前明显改善。结论正畸治疗为错畸形患者创造了健康的牙周环境和功能良好的牙列,对牙周病的治疗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成年牙周病患者矫治前后牙槽骨高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测量矫治前后牙槽骨高度的变化,探讨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特点,为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成人牙周病患者15例,矫治前后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分别测量上下颌中切牙至第一磨牙远中各个牙槽骨的高度.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矫治前后各牙间牙槽骨高度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除上下前牙间牙槽骨高度增高之外,矫治后较矫治前各牙间牙槽骨的高度均有降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要加强口腔卫生的监督,定期进行牙周检查及治疗,正畸矫治中使用适宜的力量可以减少牙槽骨高度的丧失,并使有垂直骨吸收的牙槽骨高度有所恢复,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引导组织再生(GTR)术后患牙正畸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9—2011年来锦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因牙周病导致个别牙严重错牙合畸形患者19例(患牙26颗),GTR术后6个月开始正畸治疗,比较矫治前后患牙牙周状况。结果 19例患者经牙周-正畸治疗后,有17例达到矫治目标,牙周状况明显改善。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的前牙牙槽骨高度略有增加,后牙牙槽骨高度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GTR手术可使牙周-正畸治疗的安全性、疗效性及稳定性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引导组织再生(GTR)术后患牙正畸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9—2011年来锦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因牙周病导致个别牙严重错牙合畸形患者19例(患牙26颗),GTR术后6个月开始正畸治疗,比较矫治前后患牙牙周状况。结果 19例患者经牙周-正畸治疗后,有17例达到矫治目标,牙周状况明显改善。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的前牙牙槽骨高度略有增加,后牙牙槽骨高度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GTR手术可使牙周-正畸治疗的安全性、疗效性及稳定性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成人牙周病临床较常见,牙周病可导致牙列不齐,而牙列不齐等错[牙合]畸型又易诱发或加重牙周病。所以应尽早对可能引起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进行治疗。但正畸牙移动时可能加重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这些给正畸医生治疗增加很大难度。我们利用Tip—Edge托槽的独特槽沟可使牙冠沿适当的方向自由移动,另加轻力Ⅱ类牵引(2盎司),符合利用差动力伴有牙周病的错合畸形治疗原则。本文选取16例牙周病患者来探讨Tip—Edge直丝弓技术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畸治疗的疗效确切,但同时也会对患者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其中,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的影响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问题之一.正畸加力、正畸附件和正畸治疗过程中口腔卫生的维护等都是影响患者牙周状况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从错牙畸形与牙周病之间的关系,正畸治疗与牙周病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畸治疗对牙龈增生、牙龈退缩和附着丧失等方面的影响作一...  相似文献   

8.
开(牙合)畸形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口腔错(牙合)畸形,由于上下牙弓及颌骨垂直向发育异常,上下颌牙在正中颌位及下颌功能运动时无(牙合)接触,这将导致患者咀嚼功能减退,下颌功能紊乱,发音障碍,影响患者颜面的美观,甚至造成心理障碍,由于此种错(牙合)畸形的病因和形成机制极其复杂,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对开(牙合)畸形进行正确的诊断并应用合理的矫治方法治疗,取得稳定的矫治效果,一直是正畸医生追求的目标和面临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小兵 《口腔医学》2019,39(11):961-966
隐形矫治技术是对错牙合的数字化分析、诊断及制定错牙合矫治方案、预成透明活动矫治器,矫治错牙合畸形的正畸矫治新方法,是百年来正畸学发展的一大突破。临床应用隐形矫治技术矫治错牙合畸形时,专业正畸医生关心的是隐形矫治技术能不能有效矫治错牙合畸形、隐形矫治技术在错牙合矫治的临床上和传统活动或固定矫治在错牙合诊断、方案设计、临床复诊、疗效评价等方面有哪些不同。青少年隐形矫治是隐形矫治技术的发展方向,它体现出临床特点包涵了青少年颅颌面生长的特性,使错牙合矫治出现更多的变化。该文就中国青少年隐形矫治的内含、现状及发展方向提出粗浅的看法,希望从青少年颅颌面发育、错牙合阻断矫治等方面总结我国青少年隐形矫治的发展特点,梳理青少年隐形矫治体系,更好的应用隐形矫治技术,为我国广大错牙合青少年服务。  相似文献   

10.
马宁  李巍然 《口腔正畸学》2012,19(4):226-229
上颌牙齿及齿槽前突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由于上前牙的唇倾,牙槽骨的前突导致开唇露齿,侧貌为凸面型,严重影响患者的美观。正畸治疗旨在通过拔牙矫治内收上前牙、建立正常的牙轴及覆[牙合]覆盖,减少牙槽骨的突度,从而改善面型。  相似文献   

11.
错畸形是颅面颌系统生长发育的异常,其产生是遗传、环境及特殊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儿童错畸形的早期矫治是去除造成错畸形的病因,维持、恢复及矫正异常发育的颅面颌结构,矫正咬合关系异常;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利用个体生长潜力,用较小的代价达到有效的稳定的矫治效果。错畸形早期矫治的范围很宽,包括口腔功能的早期矫治(口腔不良习惯早期矫治)、口周肌肉功能训练、牙替换的维护、牙发育不良的矫治、上下颌骨关系异常的矫治等等。从正畸学角度上看,牙错位的矫正称为“正牙”(orthodontics),上下颌骨发育关系异常的矫治称为“矫形”(orthopedics);而在牙弓/牙槽骨弓形态大小异常上的矫治,临床仍有进一步梳理和发展的空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儿童与口腔正畸科·儿童早期矫治专科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总结了牙弓/牙槽骨弓发育的特点与规律,探索早期矫治异常牙弓发育的正畸临床思路与技术,在国内首次提出“牙弓/牙槽骨弓发育不良的塑形矫治”理论。把牙弓/牙槽骨弓发育不良的早期阻断矫治定义为“塑形”(remodeling),丰富除“正牙”与“矫形”等正畸治疗理论与技术外的错治疗方法,并用于指导错畸形早期矫治的临床工作,以期达到早期预防、阻断错畸形的发生发展,简化错复杂程度、降低错治疗难度的效果。本文从临床矫治的基础及儿童生长发育的角度,全面归纳分析“牙弓/牙槽骨弓发育不良的塑形矫治”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思路,阐述该理论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希望借此促进儿童错畸形的早期预防与阻断矫治的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固定正畸是矫治牙列错[牙合]畸形的常用方法。但某些正畸部件如带环影响口腔生理性自洁作用导致支抗牙牙周病发生率增高,严重时可导致支抗牙丧失。为进一步了解带环及颊面管对支抗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我们对78例病人的312个支抗牙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进行了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3.
错(牙合)畸形是临床常见疾病,需要正畸治疗.有些患者存在牙槽骨量不足,牙根外露,无法进行牙移动,严重限制了正畸治疗的开展.因此,增加牙槽骨量以及促进牙的排齐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牙槽骨增量骨皮质切开术(augmented corticotomy-assisted surgical orthodontics)能有效增加牙槽...  相似文献   

14.
作者自1992年12月以来,对牙列缺损伴错畸形的15例患者,首先应用牙外科正畸术矫治错畸形,然后在带蒂移动后的牙槽骨上进行人工牙种植体植入,共植入种植体25颗,效果满意。作者还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成年牙周病患者矫治前后前牙牙槽骨高度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通过矫治前后前牙牙槽骨高度的变化,探讨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特点,为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提供一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成人牙周病患者10例,矫治前后拍摄定位片。分别测量上下颌尖牙至尖牙间每个前牙间牙槽骨的高度。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矫治前后上下颌尖牙至尖牙间每个前牙间牙槽骨的高度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后上下颌尖牙至尖牙间每个前牙间牙槽骨的高度均有降低,但统计学无差异。结论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要加强口腔卫生的监督,及时进行牙周治疗,正畸使用轻力可以减少牙槽骨的丧失而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正畸结合高强纤维夹板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正畸结合超强玻璃纤维夹板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成人牙周病继发牙[牙合]畸形患者,在控制牙周炎症的基础上,应用固定矫治技术进行牙[牙合]畸形的矫治,并采用超强玻璃纤维加树脂作为固定牙周夹板。结果:随访1~3年,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牙周状况明显改善,有效地巩固了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增强了美观。结论:正畸治疗是牙周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恢复牙列外形,达到改善和恢复咀嚼功能的目的;超强纤维牙周夹板的应用可有效地保持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保存松动患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矫治前后前牙牙槽骨高度的变化 ,探讨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特点 ,为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提供一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成人牙周病患者 10人 ,矫治前后拍摄定位全颌曲面断层片。分别测量上下颌尖牙至尖牙间每个前牙间牙槽骨的高度。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矫治前后上下颌尖牙至尖牙间每个前牙间牙槽骨的高度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矫治后上下颌尖牙至尖牙间每个前牙间牙槽骨的高度均有降低 ,但统计学无差异。结论 :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要加强口腔卫生的监督 ,及时进行牙周治疗 ,正畸使用轻力可以减少牙槽骨的丧失而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错畸形伴牙周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对20例安氏Ⅰ类错、深覆、深覆盖、上下颌牙列稀疏、上颌前突伴牙周病的病人采取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并对患牙牙周、牙槽骨情况进行对比观察。治疗时间12~18个月。结果:20例病人的错畸形得到有效矫正,达到个别正常。矫治结束时牙周情况较矫治前有明显改善(P<0.05)。使用牙周夹板固定保持器进行保持,可达到稳定的远期治疗效果。结论:对安氏Ⅰ类错、深覆、深覆盖、上下颌牙列稀疏、上颌前突伴牙周病的病人采用牙周洁治、牙周夹板、正畸联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成人牙周病患者拔牙矫治前后牙槽骨高度的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量矫治前后牙槽骨的高度,比较其变化,探讨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特点,为成人牙周病的正畸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择成人牙周病患者12例,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矫治前后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分别测量上下颌中切牙至第一磨牙远中各个牙槽骨的高度。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矫治前后各牙间牙槽骨高度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除上下前牙间牙槽骨高度增高之外,矫治后较矫治前各牙间牙槽骨的高度均有降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成人牙周病患者在矫治中定期做牙周检查及牙周治疗,严格控制菌斑。同时严格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指导,在统一正确的刷牙方法下进行矫治。正畸矫治中遵循细丝轻力的原则,使有垂直骨吸收的牙槽骨高度有所恢复,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矫治采用TOMY0.018固定矫正器,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遵循细丝轻力的原则,在同一正畸医师指导下操作完成。  相似文献   

20.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是正畸医生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其矫治方法在正畸界也存在较多的争议.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的手段多种多样,治疗时机的把握相对灵活,治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在于患者的病因多种多样,其生长发育独具特点.然而,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拥有这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又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就近几十年来各种正畸治疗方法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颅面形态发育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