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肌梗死(A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即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以及实验室检查发现,诊断本病并不困难。但不典型心肌梗死如老年患者,突然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则易导致误诊、漏诊.贻误治疗。为提高心肌梗死的诊治水平,现就不典型心肌梗死89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且有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对于此类典型的心肌梗死不难诊断,但在临床工作中尚有无痛性非典型心肌梗死,现对其临床表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死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心肌酶谱增高以及心电图动态改变等,然而个别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如果临床医生未保持足够警惕,则极易引起误诊、误治。笔者遇见1例以咽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经积极检查确诊及治疗后,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彭志茹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73-574
临床症状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胸骨后疼痛或心前区剧烈疼痛持续30 m in以上,含服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具有演进性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改变,诊断不难作出,而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却复杂多样,误诊时有发生。现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典型心肌梗死(AMI)有剧烈持久胸骨后疼痛,反复发作心绞痛史,特征性的心电图动态改变和心肌酶学改变,诊断一般不难。然而,临床约有1/4的AMI患者无明显胸痛或心电图无典型改变,甚至极少数患者无心肌酶学改变。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故重视非典型性AMI的各种表现,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的成功率十分重要。笔者现对AMI的非典型表现及诊断作以下总结。1 AMI的非典型临床表现1.1 临床症状不典型1.1.1 无痛性AMI:患者常以其他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而掩盖胸痛。这类病例可占总数的1/4~1/3,大多为老年性糖尿病或高血压病患者。且比例随年龄而增长,多伴有严重的心衰、休克或脑血管意外。无痛原因分析:①冠状动脉突然闭塞,使心肌即刻缺血、缺氧、未及释放致痛物质。②年久的冠心病患者,因心肌长期缺血、缺氧而发生纤维化或退行性变。感觉  相似文献   

6.
李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5):4851-4853
<正>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典型的心肌梗死发作时,表现为心前区剧痛或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但由于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时常缺乏上述表现,症状因人而异可表现为多种多样,而心电图改变也各有不同。由于症状及心电图均多为不  相似文献   

7.
李英 《实用医技》2007,14(35):4851-4853
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典型的心肌梗死发作时,表现为心前区剧痛或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但由于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时常缺乏上述表现,症状因人而异可表现为多种多样,而心电图改变也各有不同。由于症状及心电图均多为不典型表现,以致常不易作出早期诊断,甚至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认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尽快明确诊断。方法对53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临床症状均不典型,急查12导联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19例,加做18导联心电图显示急性后壁心肌梗死2例,右室急性心肌梗死3例;动态心电图病理性改变而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20例,无Q波有ST-T变化及Q波、ST-T轻微变化9例。肌钙蛋白I或T、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功酶检查34例患者阳性。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和动态演变,结合心肌酶和心肌三联检查综合分析,才能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症状或心电图不典型。通过24例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旨在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0.
不典型心肌梗死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症状或心电图不典型.通过24例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旨在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1.
杜梦琳  孙瑞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493-1493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部位的心肌发生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但随着不典型心肌梗死增多,则易导致误诊、漏诊,从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2.
辛列棠  刘炜  刘斌  张美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283-1284
目的:进一步认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意义。方法:通过对3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分析,了解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及临床诊断。结果:通过对3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在一些具有临床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无病理性改变或病理性改变不明显的患者,结合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动态观察可以确诊。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应综合分析,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13.
3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认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意义。方法:通过对3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分析,了解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及临床诊断。结果:通过对3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在一些具有临床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无病理性改变或病理性改变不明显的患者,结合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动态观察可以确诊。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应综合分析,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不典型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收集我院48例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有各种不典型临床表现。结论:心电图、心肌酶学改变及心肌标记物检测可使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得到确诊。  相似文献   

15.
王荣贵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317-3318
目的:进一步认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意义。方法:通过对2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分析,了解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及临床诊断。结果:通过对2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在一些具有不典临床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无病理性改变或病理性改变不明显的患者,结合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动态观察可以确诊。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应综合分析,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16.
李银俊 《甘肃医药》2013,(4):285-287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死亡率较高,与心绞痛治疗有不同之处,含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主要治疗手段是6~12小时内病例应积极进行溶栓治疗、紧急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或加支架(PTCA)以期实现冠状动脉的再通。应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抢救病人生命。临床上主要以突然发生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半小时以上,伴烦躁不安,出汗、濒死感,甚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电图有典型改变为特点。如救治及时,治疗恰当,常能挽救病人的生命。本文复习文献和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为以后临床工作提供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典型胸骨后或心前区持续剧烈的疼痛,心电图典型改变及心肌酶学(CK、CK-MB)升高,诊断不困难,但对症状不典型、心电图初发不典型及心肌酶学升高不明显的早期病例,延误诊断亦非罕见,及时的诊断及正确合理的治疗已成为心脏内科医师必须掌握的内容,本文结合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在临床工作中收集的30例病例,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诊断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可有持续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笔者临床护理42例,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文贵   《中国医学工程》2012,(8):138-138
目的探讨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确诊的37例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病例回顾分析,总结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特殊性,以及采用的有效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多无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的疼痛,及出现濒死感等,胸闷、咳嗽、出冷汗的患者有12例,以上腹部疼痛、恶心为首发症状的有14例,全身不适、烦躁不安、脑供血不足,头晕,头痛的有7例,背痛3例,其他1例。经过综合治疗好转有31例,死亡6例。结论临床上经常出现非典型的心肌梗死,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漏诊,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需要临床医生熟悉心肌梗死过程中心电图及被损害心肌酶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心肌酶学检查异常不难诊断,而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无持续胸痛、心前区不适,无典型的心电图和酶学改变造成诊断困难,易误诊,注意观察心肌梗死的特殊改变有助于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