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真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经血培养证实的16例真菌性败血症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可能的相关因素,病原菌分布及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0年12月干部病房16例真菌性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真菌性败血症占同期所有诊断败血症的15.09%;高龄、严重的基础疾病、长时间住院、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留置静脉导管及体腔引流管等为可能相关因素;治愈率为68.75%.结论 重视老年真菌性败血症的检测及尽早开始有效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55例真菌性败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生特点、病原菌种类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真菌性败血症患者的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49例为医院感染,占89.09%,6例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占10.91%,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主要致病菌为假丝酵母菌属占80.00%;32例好转,占58.18%,23例死亡或放弃治疗出院,占41.81%,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占85.45%,实施侵入性治疗占54.55%,化疗占36.36%,使用激素占29.09%,全胃肠外营养占25.45%,以上均是发生真菌性败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高危患者应重视病原学检测,尽可能早期诊断、祛除易感因素、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医院内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9-2009年7例真菌败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7例中,易感危险肉素以严重基础疾病(100.0%)、使用广谱抗菌药物(86.0%)、应用糖皮质激素(57.0%)最为突出;主要病原菌为假丝酵母菌属包括白色假丝酵母菌和非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病死率为86.0%.结论 败血症多发生在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的患者中,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和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应早期开展经验性治疗,目前临床应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剂量偏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该院NICU真菌性败血症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为临床及早发现病情及控制病情提供依据,减少NICU病房死亡率及致残率。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5月住院期间证实为真菌性败血症的病例进行分析,评价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10例真菌性败血症均为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6例,低出生体重儿4例,全部应用静脉营养及广谱抗生素,其中深静脉置管8例,最常见的感染菌种为白色念珠菌;主要临床表现为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突然发热、肤色苍白或发绀、呼吸暂停、腹胀、喂养不耐受、反应差、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不能以原发病解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明显降低或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CRP增高,血小板减少;甚至为早期仅表现为血象升高。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真菌性败血症现以早产儿为主,加强置管后护理,及早发现病情,做血培养、脑脊液及无菌组织液培养,及时用药,可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7例真菌性败血症患者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病原菌种类、治疗药物选择及疗效。结果7例真菌性败血症全部是念珠菌感染,均有多种高危因素,主要是广谱抗生素长期、联合使用(100.0%),恶性肿瘤(85.7%)及中心静脉置管(100.0%)等。病原菌以非白色念珠菌为主,7例患者死亡2例。结论真菌性败血症目前能确诊的主要是念珠菌感染,以非白色念珠菌为主,尽可能及早明确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7例真菌性败血症患者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病原菌种类、治疗药物选择及疗效。结果7例真菌性败血症全部是念珠菌感染,均有多种高危因素,主要是广谱抗生素长期、联合使用(100.0%),恶性肿瘤(85.7%)及中心静脉置管(100.0%)等。病原菌以非白色念珠菌为主,7例患者死亡2例。结论真菌性败血症目前能确诊的主要是念珠菌感染,以非白色念珠菌为主,尽可能及早明确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认识水平。方法 分析30例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转归等。同时选取78例早产儿细菌性败血症患儿,比较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所有病例中早产儿25例(83.3%),低出生体重儿28例(93.3%)。发病危险因素有:广谱抗生素应用29例(96.7%)、气管插管18例(60.0%)、中心静脉置管14例(46.7%)等。临床表现有发热、呼吸暂停、呼吸浅促等。与早产儿细菌性败血症病例对比,真菌性败血症组降钙素原升高者少,血小板下降者更多(P<0.01)。9例行G试验,8例(88.9%)阳性。病原菌均为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19株(63.3%),非白色念珠菌11株(36.7%)。药敏结果: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均保持敏感,但对氟康唑14例敏感,2例中介,3例耐药。非白色念珠菌对所测试药物均敏感。治疗转归:共25例患儿治愈,治愈率83.3%。结论 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G试验及降钙素原、血小板计数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部分菌株存在耐药。治疗需按照药敏选择合适药物。  相似文献   

9.
蒋林 《中国卫生产业》2013,(30):187-188
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4月新生儿病房内19例确诊为真菌性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真菌性败血症患儿中早产儿16例;足月儿3例.早产儿胎龄均小于32周,出生体重低于1500g,足月儿中2例为消化道手术后病人,1例为双侧乳糜胸胸腔引流患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化验检查:部分白细胞低、C反应蛋白(CRP)升高、降钙素原(PCT-Q)升高,血小板低下;血培养近平滑假丝酵母8例,高里假丝酵母3例,都柏林假丝酵母2例、光滑假丝酵母3例,热带假丝酵母3例,清酒假丝酵母2例,白假丝酵母1例.1例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药敏提示对二性霉素B和氟康唑敏感率为100%.均接受氟康唑抗真菌及对症支持治疗19例,治愈17例,自动放弃治疗出院1例,死亡1例.结论 NICU真菌败血症中常见假丝酵母菌;多见于早产儿;出生胎龄、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外科手术等部属于高危因素;多数伴有WBC减少、PLT减少、CRP和PCT升高等;氟康唑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败血症的发病率仍然很高,菌群分布不断变化,耐药菌株逐渐增多,传统有效的抗生素已不适应当前形势。而败血症的预后与抗生素选择正确与否关系极为密切,各种病原菌并发症发发生也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对本院自2000-01~2004-08所有败血症血培养阳性的患者进行药敏试验,研究其耐药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6例败血症患者中,年龄:<1月10例,<1岁15例,1~14岁27例,14~60岁41例,>60岁13例,其中最小5d,最大80岁。诱因:外伤15例,皮肤软组织感染23例。症状:7例无发热,99例发热,其中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分析早产儿败血症患儿病原分布和真菌性败血症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9年在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出生的新生早产儿218例根据有无感染分为确诊有败血症的早产儿107例为观察组,无感染征象的成长中的早期早产儿11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早产儿血浆多配体蛋白聚糖1和CRP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多因素L...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ICU的院内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药敏情况及防治策略.方法 收集2001-2006年我院ICU的院内获得性真菌性败血症5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患者血培养共分离出58株真菌菌株,非白色念珠菌比例高达74.54%.药敏分析显示:两性霉素B敏感率最高,其次为5-氟胞嘧啶,氟康唑对非白色念珠菌敏感率低.92.72%的患者有3种或以上的易患因素,总病死率50.91%.结论 ICU的院内获得性真菌性败血症致病菌株以非白色念珠菌为主,对氟康唑的耐药性增加,病死率高.消除易患因素,加强真菌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李琳 《中国保健》2010,(3):77-78
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随着广谱、高效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在临床上有逐年增多趋势[1],它通常分为非侵袭性真菌鼻窦炎和侵袭性真菌鼻窦炎,现将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集的属非侵袭性真菌鼻窦炎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治愈,其中21例角膜完全透明.其余6例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斑翳和白斑.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的早诊早治是影响其预后的关键,早期行溃疡刮片检查对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2011年4月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8例发生真菌性败血症感染,发生率为5.7%,检出的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属,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5株、光滑假丝酵母菌2株和热带假丝酵母菌1株;选用敏感抗真菌药物治疗后5例获得治愈,3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真菌性败血症病原菌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死亡率较高,应二级预防性和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减少真菌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败血症是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死亡率高。现将我院1999年 7月~ 2 0 0 3年 12月收治的 6例早产儿由不同病因引起败血症临床诊治及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早产儿 6例 ,其中男 3例 ,女 3例 ,在 2 6~ 31周出生 2例 ,32~ 34周 2例 ,35~ 36周 2例。1.2  临床表现。发热 5例 ,气促紫绀 5例 ,脐轮红肿有脓性分泌 2例 ,皮肤脓疱疹 1例 ,反应差、少吃 5例。1.3 诊断。 6例早产儿败血症其中由脐炎引起 2例 ,皮肤脓疱疹感染引起 1例 ,感染性肺炎引起 3例。1.4  治疗。 6例病儿均安放在开放式远红外暖箱或预温早产儿暖箱 ,气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本地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对2007年6月-2009年6月本院新生儿收治的108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81例(75%),精神反应不佳、拒乳或食欲差56例(51.9%)、体温异常(发热或体温不升)41例(38.0%)、循环不良或感染性休克38例(35.2%)、高血糖31例(28.7%)、皮肤水肿26例(24.1%)。108例败血症血培养阳性65例,其中G+病原菌43例,葡萄球菌34例,G-病原菌22例,大肠埃希菌11例,肺炎克雷伯菌7例。早发组革兰阴性菌感染率高于晚发组(P〈0.01)。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无特异临床表现,最主要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治疗需采取以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血培养药敏试验可提供抗生素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8.
郑少游 《工企医刊》2003,16(3):15-16
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小儿败血症的病原体感染的种类和临床表现有了很大的变化。我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收治的56例败血症中这种变化越来越明显,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212例老年败血症的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212例老年败血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2例老年败血症中,社区感染135例,院内感染77例,感染部位最多见于肺部感染,共150例.占70.6%,其次为胆道及胃肠道感染,共24例,占11.3%,212例患者中血培养阳性者为25例,共分离菌株32株.其中革兰阴性例菌10株,革兰阳性菌22株。常合并基础疾病,其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最多,分别为144例、71例、68例,其他如COPD、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慢性心衰、慢性肾衰亦较常见。老年败血症病情危重、预后差,212例患者中病情危重需糖皮质激素治疗者为52例,APACHE11评分5—33分,中位数11分,发生严重败血症56例,入住ICU34例,住院期间死亡36例。结论:老年败血症感染部位多见于肺部感染,但血培养阳性率较低,分离菌株以革兰阳性菌多见;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预后差,严重败血症发生率度住院期间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正>败血症是细菌感染中最严重的疾病,对小儿危害性极大.为了总结经验,提高儿科医疗质量,降低医院病死率,现将我院从1989年1月至1998年6月近10年间346例小儿败血症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