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我国常见病,笔者采用补肾清毒法为主联合西药抗病毒治疗CHB每获得良效,兹将体会简介如下. 1 补肾清毒法的来源 由于乙肝病毒(HBV)侵入机体,在发病之前有一定的潜伏期,而发病之前并无明显症状,中医无症可辨,但它发病初始即见里证,即使有表证,也多为里证浮越于外所致;且其发病时间与机体状况密切相关,病情也多缠绵难已,具有伏气温病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是否要求联合中药治疗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方治疗,两组均治疗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ALT)、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定量)、HBV-DNA定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分别为74.2%和94.4%,HBeAg转阴率分别为19.4%和11.7%,HBV-DNA转阴率分别为67.7%和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和补肾方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区域的影响。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8例,分为拉米夫定组、拉米夫定加补肾方l组和拉米夫定加补肾方2组共3组,分别检测血清HBV DNA、肝脏生化指标和P基因YMDD区域变异。结果:在治疗52周时,拉米夫定加补肾方2组无论是HBV DNA阳性率(6.45%),还是YMDD变异率(3.23%)都比拉米夫定组低。结论:初步表明,拉米夫定与补肾方联合用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慢性乙型对炎的疗效,并可能减少YMDD的变异。 相似文献
4.
自拟补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自1998年7月~1999年9月,采用自拟中药补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2例。取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8例,女1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8岁,20~30岁15例,31~40岁35例,41~50岁8例,51~58岁4例;病程最短1年2个月,最长约10年,平均3~5年;B超提示:肝硬化或早期肝硬化10例,脂肪肝5例,见有肝掌蜘蛛痣8例,齿衄8例。诊断依据:肝功能不同程度异常,转氨酶833.5~3334.0nmol·S-1/L,胆红素稍高25μmol/L以下,乙肝表抗阳性;二对半检查,抗—HBs阳性,抗-HBc阳性或阴性,抗-HBcIgM阳性,HBeAg阳性,抗HBe阴性,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0例予猪苓多糖合干扰素治疗,治疗组1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以自拟保肝清毒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146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复常例数为138例,对照组140例,ALT复常例数为89例,ALT复常率分别为94.52%73及63.5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有良好降低ALT近期疗效。治疗组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近期疗效,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惭型肝炎42例与药治疗42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为42.8%,抗-HBe阴转率为38.2%,抗-HBe阳转率为21.4%,对照组分别为21.4%、19.0%、9.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且临床症状的改善、肝功能的好转与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以上观察,中西结合治疗不但临床症状,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病原学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疏肝健脾方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疏肝健脾方药治疗,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YMDD变异,对照组有10.3%变异,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疏肝健脾方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率高,病程长,病因复杂,影响面广,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几年根据中医辨证结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探索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例举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联合干扰素治疗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功能及血清Th1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3例HBeAg阳性CHB患者,最终60例患者纳入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 a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健脾补肾方。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血清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 (IL-2)、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2、24、36、48周,2组ALT及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治疗36、48周,治疗组ALT及AST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治疗12、24、36、48周,2组TBi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治疗时间点TBil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24、36、48周,2组IL-2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 0.05);治疗24、36、48周,治疗组IL-2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2组治疗36、48周及治疗组治疗24周时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治疗36、48周,治疗组IFN-γ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健脾补肾方能改善HBeAg阳性CHB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Th1型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11.
保肝清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HBV携带者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保肝清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HBV携带者56例,并与鸡骨草冲剂作对照,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改善率、降低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rGT)、球蛋白(G)、升高白蛋白(A)及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本方是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方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4,(12):1590-1592
目的:观察补肾类中药配伍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药物对于患者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肾内科就治的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方(黄芪、附子、肉桂、熟地、白术、茯苓等)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并检测其尿蛋白/24h等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治疗组尿蛋白/24h、Scr、BUN、UA四项指标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差异达到0.05水平显著。结论:补肾方中的黄芪、白术等能够促进红细胞CRl的数量表达和黏附活性,提高机体免疫,此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补肾方治疗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补肾方治疗组和苦参素对照组各30例,疗程6个月,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V DNA滴度变化及肝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随访时HBVDNA滴度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半年疗程结束时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改善(P<0.01,P<0.05),其中TBIL、GLB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方治疗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有较为明确的抗病毒疗效,且能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口服拉米夫定,肝功能异常期兼服肝泰乐片、齐墩果酸片、甘利欣胶囊。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施治,肝功能异常期用疏肝理气健脾法(处方:柴胡、白芍、香附、郁金、枳壳、白术、鸡骨草、麦芽、茵陈、甘草);肝功能正常后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处方:黄芪、石斛、丹参、太子参、茯苓、白术、女贞子、桃仁、当归、虎杖、构杞子、三七)。观察治疗前后2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检测肝功能、血清病毒学标志物、HBV-BNA定量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对于改善慢性乙肝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肝功能、特别是改善胁痛和尿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HBeAg阴转、HBeAb阳转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而且治疗组尚有3例HBsAg转阴;对2组58例HBeAb阳转患者继续治疗6月后减量停药后复查,HBeAg在治疗组仅有8%的阳转、对照组则有40%的阳转,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加快血清病毒学抗原、抗体转换,减少拉米夫定长期使用产生病毒变异及停药后复发等缺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1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30天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血压、心率等变化,以及患者心电图、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6.6%,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57.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改善血脂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补肾活血方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依从性较好。结论:应用补肾活血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肾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周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3):5150-5151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较长期的疾病过程,是我国肝炎患者中最主要的一型,发病率高,迁延不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要遵守早期用药、联合用药和按疗程用药的原则.2001年4月-2007年4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扶正解毒、祛湿化瘀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 ,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1,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P <0 0 5 ,两组肝功能比较 ,P <0 0 5 ,两组HBeAg/抗HBe血清转换比较 ,P >0 0 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单纯西药治疗为优。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有3.6亿人,主要分布于亚太、非洲及北美部分地区,我国是该病的高发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多达1.2亿人,其中有50%~75%表现为活跃的病毒复制和肝脏炎症改变,部分慢性肝炎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原发性肝癌,全球每年有200万人因此而死亡,为世界第九大引起死亡的疾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病程长,一般可持续30~50年,且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0.
张晓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9):2388-2389
<正>自20世纪90年代实施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以来,由于不断引入新型核苷(酸)类似物药物,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需长期服药,且有易发生耐药突变、肾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等不良反应,故临床使用受到明显限制。发现有效且能抵抗耐药性的新药仍为今后研究方向。为防止耐药及提高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