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非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onasthmatic eosinophilie bronchitis,NAEB)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无明显临床体征,肺影像学与肺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由于诱导痰液中嗜酸粒细胞≥3%而称为NAEB.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在病机、诊断程序及治疗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就近年对该病的认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背景 白介素(IL)-25可活化嗜酸粒细胞(EOS),能诱导与2型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表达.研究发现,IL-25可以诱导气道高反应性,促进外周血和气道EOS浸润.但IL-25与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AEB)的关系尚缺乏相关研究.目的 分析NAEB患者外周血、痰液IL-25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患者痰嗜酸粒细胞相对计数与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不同气道炎症类型(嗜酸粒细胞炎症与非嗜酸粒细胞炎症)对吸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的反应性。方法选择近3个月内未接受激素治疗的慢性持续性哮喘患者42例,根据诱导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将患者分为嗜酸粒细胞增高组(嗜酸粒细胞〉3%,23例)与非嗜酸粒细胞增高组(嗜酸粒细胞〈3%,19例),进行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检查、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痰液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浓度。吸人激素治疗1、3个月时进行随访,重复上述哮喘疗效的评价指标。结果嗜酸粒细胞增高组痰嗜酸粒细胞比值、ECP水平基线值分别为0.080(0.063~0.178)、(324±149)μg/L,非嗜酸粒细胞增高组分别为0.017(0.006~0.021)、(152±68)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0、3.33,P均〈0、01)。嗜酸粒细胞增高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症状评分的基线值分别为(1.98±0.67)L、(65±20)%、7.0(5.0~10.0)分,非嗜酸粒细胞增高组分别为(2.07±1.05)L、(66±27)%、5.0(2.0~9.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2、-0.09、1.32,P均〉0.05)。吸入激素治疗1、3个月后嗜酸粒细胞增高组的嗜酸粒细胞比值、ECP水平、症状评分、FEV1和FEV1占预计值%分别为[0.019(0.010~0.060)、[0.036(0.006~0.070)、(173±153)μg/L、(173±122)μg/L、3.0(1.0~6.0)分、3.0(1.0~5.0)分、(2.42±0.64)L、(2.43±0.76)L、(77±13)%、(77±18)%,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3、6.71、5.93、7.38、5.78,P均〈0.05)。非嗜酸粒细胞增高组分别为0.013(0.000~0.025)、0.012(0.004~0.031)、(111±50)μg/L、(117±50)μg/L、3.0(0.0~6.0)分、3.0(1.0~7.3)分、(2.22±0.86)L、(2.21±0.24)L、(71±20)%、(65±21)%,与基线值比较,嗜酸粒细胞比值、FEV1和FEV1占预计值%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98、0.80、1.37,P均〉0.05),而ECP水平和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8、3.59,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情严重度、基线FEV1和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与FEV1改善程度相关(r值分别为-0.27、-0.02、0.03,P均〈0.05)。痰嗜酸粒细胞比值的基线值对激素治疗反应的阴性预测值最高(89.5%)。结论对于痰嗜酸粒细胞增高的哮喘患者,吸人激素治疗能够抑制嗜酸粒细胞炎症,改善肺功能和症状评分。非嗜酸粒细胞增高哮喘患者对激素治疗反应性差,FEV1无改善。痰嗜酸粒细胞比值不高是激素治疗反应性差的最佳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痰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EOS)和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我们对哮喘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诱导痰中EOS和中性粒细胞凋亡进行对比研究。对象与方法 2 0例来自本院2 0 0 2年11月~2 0 0 3年3月门诊哮喘患者,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 4 1±11)岁,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的诊断标准[1] ,均为急性发作期(轻、中度) ,2 0例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前为A组,给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商品名:辅舒酮,葛兰素史克公司) 2 5 0 μg ,每天2次,吸入4周后,视为B组,期间给以硫酸沙丁胺醇(商品名:…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变化及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诱导痰检测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患者嗜酸性粒细胞 (EOS)凋亡情况 ,探讨EOS凋亡与哮喘病情严重度的关系 ,再通过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观察痰EOS凋亡的变化。对象与方法 哮喘组 (A组 )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4 1± 13)岁 ,均符合 1997年全国哮喘会议诊断标准[1] ,并按标准进行分级 :轻度 8例 ,中度 9例 ,重度 3例。 2 0例哮喘患者随机再分为激素治疗组 (A1组 )和非激素治疗组(A2 组 ) ,每组各 10例 ,两组性别、年龄和病情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A1组哮喘患者给予布地奈德 (商品名 :普米…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治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36例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有别于其他有原因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高可能为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HES)的早期病变。结论建议对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的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积极治疗,防止多器官损害,从本临床分析及文献看,强的松应是本病首选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诱导痰及末梢血嗜酸粒细胞(EOS)比例、诱导痰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哮喘发作期40例(发作组)、哮喘缓解期48例(缓解组)、40名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诱导痰及末梢血EOS占白细胞百分比,同时分别测定痰ECP。结果 ①末梢血中EOS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根据痰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调整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剂量,改进哮喘病情控制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研究期为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门诊持续性哮喘患者41例,随机分为2组:EOS组20例,根据痰EOS计数调整激素剂量;指南组21例,根据哮喘诊疗指南(主要包括症状和肺功能)调整激素剂量。筛选期为2周,入组后在15d、2个月、4个月、6个月时进行随访,其中后3次进行诱导痰检查,并调整激素剂量。主要观察指标是急性发作例次,其他指标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用量、症状评分、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激素用量、痰EOS变化。结果在为期6个月的观察期,急性发作总例次EOS组为11例次,指南组为26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4,P=0.026)。平均每人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揿数/d、症状评分、PEF和FEV1、吸入激素用量,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痰EOS比值[中位数(25%-75%)]EOS组基线值为0.067(0.015,0.169),随访结束时为0.048(0.015,0.150),治疗结束时与基线比较明显降低(F=3.39,P=0.02);指南组分别为0.040(0.014,0.133)和0.045(0.012,0.236),治疗结束时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7,P=0.37)。结论根据痰EOS计数调整激素剂量可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进一步改善病情控制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吸入表面激素(ICS)减量后哮喘症状变化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的关系.方法 选择专科门诊已使用ICS治疗的39例缓解期哮喘患者,进行诱导痰检查.根据减量时间分为两组,一组16例为缓解1个月后ICS剂量减半(减量1组16例),另一组23例为缓解3个月后ICS剂量减半(减量2组),予诱导痰检查.分别予目前使用ICS剂量减半,并于ICS减量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及6个月复诊,复查诱导痰,观察气道炎症变化,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15.0软件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ICS减量后3个月(43.8% vs.21.7%)及6个月(43.8% vs.43.5%)内哮喘症状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 >0.05);ICS减量后3个月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减量前诱导痰EOS比例存在显著差异(10.3% vs.2.5%,P<0.05).ICS减量后6个月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减量前诱导痰EOS比例也存在显著差异(11.5% vs.2.5%,P<0.05).结论 诱导痰EOS比例对判断缓解期患者ICS减量后症状复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临床症状缓解后,参考诱导痰EOS比例进行ICS减量,有可能减少哮喘的复发.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0岁,以"反复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半年,加重伴胸闷、气促、乏力2个月"为主诉就诊。既往史:4年前于外院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体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浮肿。实验室检查:嗜酸粒细胞(EOS)1.39×10~9/L,EOS%28.1%,血小板77×10~9/L。心电图示:T波改变,Ⅱ、Ⅲ、avF、V_1、V_2导联T波低平。超声心动图示:右室流出道可见混合附加回 相似文献
13.
14.
吸入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功能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吸入皮质激素倍氯米松对哮喘患者体内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功能状态的影响,对治疗前后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sIL-2R)浓度及患者乙酰甲胆碱气道反应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吸入皮质激素6周后,血清ECP、sIL-2R浓度降低,肺功能改善,乙酰甲胆碱-PC20(FEV1下降20%时的乙酰甲胆碱激发浓度)值增高。提示: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动态监测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利用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 (EOS)评价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变化的方法 ,为如何相对准确监测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改变提供临床实验资料。方法 分别对 2 8例哮喘患者(哮喘组 ,其中轻度组 15例、中度组 13例 )、16例回访者 (哮喘回访组 )和 14例健康自愿者 (对照组 )进行痰的诱导 ,所有检查者通过超声雾化吸入浓度为 4%~ 5 %的高渗盐水 3 0min ,选取诱导出的痰栓 ,用 0 .1%的二硫苏糖醇处理 ,单盲法计数EOS。结果 哮喘组诱导痰EOS数占炎性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 ,哮喘轻度组与中度组EOS数占炎性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哮喘回访组缓解前后EOS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单纯一次EOS计数值不能说明患者病情的轻重 ,但对同一患者动态监测其发病过程中诱导痰EOS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病情改变 相似文献
19.
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是嗜酸粒细胞合成并储存于类晶体颗粒基质中的强碱性蛋白质。在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形成过程中,嗜酸粒细胞及其释放的毒性蛋白ECP起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可用放射免疫法、荧光酶标免疫法检测血清、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 相似文献
20.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及其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是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临床上表现为慢性刺激性干咳或咳少许黏痰,诱导痰嗜酸粒细胞(Eos)增高,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但患者肺通气功能正常,无呼吸道高反应性(AHR),峰流速变异率正常[1]。近年来国内外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