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长喜  茆庆洪  李青 《海南医学》2013,24(22):3325-3327
目的 观察全麻诱导期间连续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方法 80例ASAⅠ~Ⅲ级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20例.诱导开始时,A、B、C、D四组分别以0.3μg/(kg·min)、0.4 μg/(kg·min)、0.5 μg/(kg· min)、0.6 μg/(kg· min)的速度输注瑞芬太尼,2 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15 mg/kg,过1.5 min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再过1.5 min后行气管插管,同时调整所有患者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为0.05 μg/(kg· min),并以4 μg/(kg·h)的速度输注异丙酚.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l min (T2)、插管后3min(T3)、插管后5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A组T1MAP和HR与T0比较明显降低(P<0.05),T2、T3MAP和HR与T0比较明显升高(P<0.05);B、C组T1MAP和HR与T0比较明显降低(P<0.05),T2、T3、T4MAP和HR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T1MAP和HR与T0比较明显降低(P<0.05),T2、T3MAP与T0比较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A、B、C组T1 MAP明显升高(P<0.05),A组T1HR明显升高(P<0.05);与A组和D组比较,B组和C组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全麻诱导期间连续输注瑞芬太尼5 min能够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当复合依托咪酯为0.15 mg/kg时,瑞芬太尼输注速度以0.4~0.5 μg/(kgmin)为佳,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2.
张艳梅  金强 《当代医学》2011,17(8):53-5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脑动脉瘤手术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和安置头架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脑动脉瘤夹闭术、需安置头架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米啶(D)组和对照(C)组。D组在15min内静脉泵注1μg/kg右美托咪定,C组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用药前(T0)、用药后(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T3)、安置头架前(T4)和安置头架后(T5)各时点SBP、DBP、MAP和HR值。结果 D组T0~T3各时点间及T4和T5时点间,SBP、DBP和MAP无统计学差异(P〉0.05),T1~T5各时点HR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明显低于T0时点(P〈0.01)。C组T2时点SBP、DBP和MAP明显低于T1和T3时点(P〈0.01),T2时点HR明显低于T3时点(P〈0.01),T4时点SBP、DBP、MAP和HR明显低于T5时点(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是脑动脉瘤手术良好的麻醉辅助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量泵输注右美托咪定用于气管插管全麻手术麻醉诱导的可行性及对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并确定诱导时右美托咪定的最佳使用剂量。方法: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Ⅰ、Ⅱ、Ⅲ组分别在诱导开始时采用微量泵输注右美托咪定0.5、1.0、1.5μg/kg,输注时间为10 min。输注5min后开始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0.15 mg/kg,于输注右美托咪定10 min后行插管。观察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1 min(T3)、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T0时3组HR和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Ⅰ、Ⅱ、Ⅲ组HR均较T0有显著降低(P〈0.05),其中Ⅲ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MAP变化不大(P〉0.05),Ⅲ组MAP较T0有显著降低(P〈0.05),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Ⅰ组MAP、HR升高显著,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MAP、HR与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Ⅰ组HR和MAP较T1有显著上升(P〈0.05),Ⅱ组和Ⅲ组HR和MAP较T1无显著变化(P〉0.05)。T4与T0比较,3组MAP及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诱导法可安全地应用于临床,三种方案中以1.0μg/kg输注右美托咪定,在整个诱导、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较稳定,可作为最佳使用剂量推荐给临床。  相似文献   

4.
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m=20),全麻诱导时,A组、B组、C组分别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为0.3、0.5、0.7ng/mL的舒芬太尼2min后.均输注效应室靶浓度为4μg/mL的异丙酚,病人意识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行气管插管。记录全麻诱导前1min(T1)、气管插管后1min(T2)、3min(T3、10min(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于T1、T2、T4时点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浓度。【结果】(1)A组T2时点MAP、HR比T。时点明显升高(P〈0.0S),C组T2、T3、T4时点MAP明显低于A组(P〈0.05),C组T2、T3时点HR明显低于A组(P〈0.05),C组L、T4时点MAP低于B组(P〈0.05);(2)A组T2时点血浆AD和NA浓度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5)、较B组高(P〈0.05)、较C组高(P〈0.05)。【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其中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5ng/mL复合异丙酚效应室浓度4μg/mL靶控输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泊酚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术中降压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大剂量丙泊酚组(P组)和硝普钠组(S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微泵输注丙泊酚4mg/(kg·h)、芬太尼2μg/(kg·h)、维库溴铵0.04mg/(kg·h)及吸入异氟醚(0.8~1.5MAC之间)维持麻醉,夹闭瘤体前30min,P组微泵丙泊酚加大剂量至8mg/(kg·h),S组同时微泵输注硝普钠1~3μg/(kg·min),夹闭瘤体后P组微泵丙泊酚剂量减少至原水平,S组停用硝普钠。分别监测麻醉前(T0)、插管后10min(T1)、夹闭瘤体前30min(T2)、夹闭瘤体时(T3)、术毕(T4)的SBP、DBP、MAP和HR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两组T3时SBP、DBP、MAP均显著下降(P〈0.05),P组T3时与T0时及S组比较HR均显著下降(均P〈0.05),术毕,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大剂量丙泊酚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在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m=20),全麻诱导时,A组、B组、C组分别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为0.3、0.5、0.7ng/mL的舒芬太尼2min后.均输注效应室靶浓度为4μg/mL的异丙酚,病人意识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行气管插管。记录全麻诱导前1min(T1)、气管插管后1min(T2)、3min(T3、10min(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于T1、T2、T4时点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浓度。【结果】(1)A组T2时点MAP、HR比T。时点明显升高(P〈0.0S),C组T2、T3、T4时点MAP明显低于A组(P〈0.05),C组T2、T3时点HR明显低于A组(P〈0.05),C组L、T4时点MAP低于B组(P〈0.05);(2)A组T2时点血浆AD和NA浓度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5)、较B组高(P〈0.05)、较C组高(P〈0.05)。【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其中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5ng/mL复合异丙酚效应室浓度4μg/mL靶控输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刘新春  陈彪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1):1358-1360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小儿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全麻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15例。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1μg/kg(S1组)、0.2μg/kg(S2组)和0.3μg/kg(S3组)。3 min后3组均静注丙泊酚2.5 m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经口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T1)、静注舒芬太尼后(T2)、静注丙泊酚后(T3)、插管即刻(T4)、插管后2min(T5)、5 min(T6)时的BP、HR和BIS。结果:S1、S2组在T4时SBP、DBP、MAP明显高于T1时(P〈0.05);而S3组变化不明显,但与S1组同一时点比较,SBP、DBP、MAP明显低于S1组、HR慢于S1组(P〈0.05)。3组间各时点的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舒芬太尼0.3μg/kg复合丙泊酚诱导能较好地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丙泊酚麻醉期间舒芬太尼与顺式阿曲库铵不同剂量伍用时的气管插管反应,探讨其最适宜的配伍诱导剂量。方法将45例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各组全麻诱导均以丙泊酚2mg/kg缓慢注射;同时A组予舒芬太尼0.3μg/kg配伍顺式阿曲库铵0.1mg/kg、B组予舒芬太尼0.2μg/kg配伍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C组予舒芬太尼0.1μg/kg配伍顺式阿曲库铵0.3mg/kg。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2min(T4)、3min(T5)、5min(T6)时的SBP、DBP和HR变化。结果与T0时比较三组的SBP、DBP在T1时明显下降(P〈0.01),A组和B组T2、T3时SBP、DBP与T0时相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2、T3时的SBP、DBP明显高于T0时(P〈0.05或P〈0.01),A组HR在T1时较T0时明显减慢(P〈0.05)。HR上升幅度C组较A组和B组明显(P〈0.05或P〈0.01)。B组气管插管期间血压波动幅度均较A组和C组小(P〈0.05或P〈0.01)。气管插管呛咳反应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结论在丙泊酚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舒芬太尼0.2~0.3μg/kg配伍0.15~0.2mg/kg顺式阿曲库铵可以有效的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常规麻醉诱导的基础上加用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诱发的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n=20):对照组(C组)、舒芬太尼0.1μg/kg组(S0.1组)、舒芬太尼0.2μg/kg组(S0.2组)和舒芬太尼0.3μg/kg组(S0.3组)。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的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舒芬太尼0.1,0.2和0.3μg/kg,观察诱导后、气管插管后不同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BIS值的变化。结果相对于诱导前,C组气管插管后不同时间MAP、HR显著升高(P〈0.05);S0.1组诱导后和气管插管后不同时间MAP、HR没有显著变化(P〉0.05);S0.2组注射舒芬太尼后2 min MAP和HR显著减少(P〈0.05);S0.3组注射舒芬太尼后2 min MAP和HR显著减少(P〈0.05),气管插管不同时间MAP显著减低(P〈0.05)。S0.1组、S0.2组和S0.3组气管插管不同时间BIS值显著低于诱导前和C组(P〈0.05)。结论在常规麻醉诱导的基础上附加使用舒芬太尼可以消除气管插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BIS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静脉预注对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8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0例。各组麻醉诱导前用药分别为:D1组:地佐辛0.05mg/kg;D2组:地佐辛0.1mg/kg;D3组:地佐辛0.2mg/kg;C组:生理盐水5mL。4组患者均给予芬太尼3tL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观察给药前(T0)、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时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MAP、HR值比较,C组、D1组在T2-4时点明显高于T1时点(P〈O.05),D2组仅在T2、T3时升高(P〈0.05),D3组变化不明显;但相同时点比较,MAP、HR值D2、D,组低于C组(P〈0.05)。BIS值比较,与T1时比较,C组、D1组在T2、T3时明显升高(P〈0.05),D2组仅在T2时升高(P〈0.05),D3组在T4、T5时显著低于T1时(P〈0.05),D3组在T2-5时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地佐辛0.1—0.2mg/kg预注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维持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右美托咪啶辅助喉罩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全身麻醉,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80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n=20),A组:采用喉罩全麻,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0μg/kg;B组:采用喉罩全麻,与A组用同样方式输注等量生理盐水;C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与A组相同方法应用右美托咪啶;D组:气管插管全麻,与B组用同样方法应用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不同时点:诱导前(T0)、喉罩(气管导管)置入即刻(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4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的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 0比较,A组在T 1、T 2、T 3的MAP、HR无明显变化(P〉0.05);B、C、D组在T 1、T 2、T 3的MAP、HR明显升高(P〈0.05)。与A组比较,B、C、D组在T1、T2、T3的MAP、HR明显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辅助喉罩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全身麻醉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增加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老年人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拟行全麻择期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小剂量氯胺酮(0.3 mg/Kg)+丙泊酚(1.8mg/Kg)诱导组(KP组);丙泊酚诱导组(P组)。记录两组患者在诱导前(T0)、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插管后5min(T5)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KP组组间SBP、MAP、DBP和HR变化有显著性(P〈0.05);P组组间SBP、MAP、DBP和HR变化有显著性(P〈0.05);KP组与P组比较,T1、T2和T3时点的SBP、MAP、DBP、HR的变化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能够有效减低老年人全麻诱导期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3.
程俭  李立新  刘庆龙 《广西医学》2010,32(2):190-19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小儿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需行全麻手术患儿,按手术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诱导前3 min静注利多卡因1.5 mg/kg,对照组20例直接诱导后行气管插管。分别记录全部病例麻醉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 min(T2)、2 min(T3)、3 min(T4)的SBP、DBP、MAP、HR。于麻醉前(T0)、插管后3 min(T4)、5 min(T5)测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与T0时比,两组患儿T1时SBP、DBP均降低(P〈0.05),HR均减慢(P〈0.05);T2、T3、T4时观察组SBP、DBP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的HR比对照组明显减慢(P〈0.05)。结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减轻小儿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人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100例拟行全麻择期手术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记录两组患者即时给予DEX时(T0),给药10 min(T1),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2),插管时(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3 min(T5),插管后5 min(T6)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律(HR)的变化。【结果】D组组间SBP、DBP、MAP、HR变化有显著性(P〈0.05);C组在T2、T3、T5、T6变化有显著性(P〈0.05);D组和C组比较,T1、T3、T4时点的SBP、DBP、MAP、HR的变化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DEX可以有效减低老年人全麻气管插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复合利多卡因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20例,年龄58~75岁。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分别于诱导前3 min静注3 ml生理盐水、0.4 mg/kg乌拉地尔、0.4 mg/kg乌拉地尔+1 mg/kg利多卡因。分别记录三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1 min(T3)、3 min(T4)、5 min(T5)的HR、SBP、DBP。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三组SBP、DB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1),T2、T3、T4时,A组SBP、DB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1);B组SBP、DBP稍有升高(P〉0.05),HR明显增快(P〈0.01);C组SBP、DBP稍有升高,HR稍加快(P〉0.05)。结论乌拉地尔复合利多卡因应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气管插管诱导,能更好地抑制插管应激产生的心血管反应,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目曲:比较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分别用于腹腔手术的有效性。方法:ASAI或Ⅱ级择期腹腔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组(F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20例。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各组均静脉持续输注依托咪酯10-15μg·kg-1·h-1,F组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1-2μg·kg-1·h-1,R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O.5-1μg·kg-1·h-1,S组切皮前5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5μg·kg-1。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3min(T2)、切皮T3)、探查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于拔管后即刻、拔管后30、60min和离开PACU时采用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价意识状态;记录术中和PACU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基础值相比.3组T1时MAP和HR均下降,T3、T4时,F、S组MAP升高,F组HR升高,R、S组HR降低(P〈O.05);与F组比较,R组T3、T4时MAP、HR降低,S组T3、T4时HR降低;与S组比较,R组T3、T4时MAP降低(P〈O.05)。R组与F组、S组比较,F组与S组比较,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缩短,拔管后即刻和拔管30minOAA/S评分升高(P〈0.01或P〈0.05);R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于F组、S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手术均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依托眯酯复合瑞芬太尼术中血流动力学更趋稳定.术后苏醒迅速,较另两者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CI)异丙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I~Ⅱ级妇科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n=30)。TCI组采用异丙酚TCI3mg/L,对照组静脉输注异丙酚1.5mg/kg,咪达唑仑0.04mg/kg、芬太尼0.003mg/kg、万可松0.1mg/kg诱导。术中吸入2%异氟醚,TCI组给予异丙酚1mg/L,对照组异丙酚3mg·kg·h-1,间断给予芬太尼和万可松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T0)、气管插管时(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手术结束前10min(T4)2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停止输注异丙酚至患者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和异丙酚的用量。结果T2时2组MAP均明显升高(P〈0.05),T2时TCI组MAP较对照组低(P〈0.05);与T1时比较,T2时2组HR增快(P〈0.05);TCI组异丙酚用量比对照组减少,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缩短(P〈0.05或P〈0.01)。结论异丙酚TCI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能够较好地减轻插管反应、减少异丙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将患者随机分成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麻醉过程中监测HR、NBP等并分别于插管前(T0)、插入SLIPA喉罩或气管插管后3min(T1)、拔管前3min(T2)、拔管后3min(T3)、记录各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值。结果气管插管组T2时MAP、HR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术后咽痛发生率高于喉罩组。结论全麻喉罩通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后恢复平稳,咽痛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林宇  黄燕  姜虹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865-1866
目的:评估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在使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lind intubation device,BID)行清醒盲探气管插管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50例ASA Ⅰ~Ⅱ级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评估有困难气管插管,使用BID行清醒盲探气管插管,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每组25例。A组清醒诱导用药:舒芬太尼0.2μg/kg+咪达唑仑0.02mg/kg;B组清醒诱导用药:芬太尼2μg/kg+咪达唑仑0.02mg/kg。环甲膜穿刺后行清醒盲探气管插管。监测清醒诱导用药前(T1)、静脉用药后3分钟(T2)、放置食管气管引导管后(T3),插管完成后即刻(T4)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插管过程中的OAA/S评分和呼吸情况。结果:与T1相比,两组患者的MAP和HR在T2均有显普下降(P〈0.05)。A组T3和T4时的MAP和HR与T1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T3和T4时的MAP和HR与T1时相比有显著升高(P〈0.05),且T4时B组MAP和HR显著高于A组(P〈0.05)。A组OAA/S评分2分的患者所占比例最著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会作为用BID行清醒盲探气管插管前的用药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对普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普胸患者病人随机分成A组(全麻+硬膜外组)和B组(单纯全麻组)分别于麻醉前(T0)、诱导气管插管后10 min时(T1),手术切皮后10 min(T2)、手术结束时(T3)以及拔管后1 d(T4),抽颈内静脉血测皮质醇的含量。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MAP、HR、CO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气管插管后A组各时点的MAP明显低于B组(P〈0.01),心率明显慢于B组,两组患者皮质醇水平诱导气管插管后开始升高,手术结束时达高峰(P〈0.05),拔管后1 d基本正常;B组自诱导气管插管后皮质醇的含量升高幅度均大于A组(P〈0.05)。结论单纯全麻时患者皮质醇的含量明显升高,而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低患者皮质醇的含量升高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