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几千年抗疫防病的实践中中医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急性传染病的常态化预防和治疗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在指导中医药防治疫病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重在中医药防治疫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优势与特色方面进行阐述,将从调摄精神、增强机体免疫力、中药防治、针灸疗法、中医香疗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挖掘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战役中发挥出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2.
疫病源流考     
中医疫病学是历代中医药学家与疫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生以后,中医全程、深度介入治疗,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从疫病病名、病因病机、治疗三方面进行源流考证,对发挥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医疫病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代医家防疫治疫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促进了中医疫病的发展,使疫病在病因病机、发病传变规律、预防治疗等方面日臻完善,为后世的疫病防治积累了经验,并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为中医疫病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三仁汤源自清代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主要治疗湿温初起及湿痉.作为传世治疫名方被历代医家所重视,在时行疫病新冠肺炎的防治过程中也发挥了中医药治疗疫病的优势.在用法用量上有着严格的标准.清代至民国等24部医学著作中收载了三仁汤,本着异病同治的中医辨证思维,以三仁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被应用于治疗中医疾病如夹食伤寒、痰饮、疫疟...  相似文献   

5.
吴有性《温疫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传染病有不断新生趋势,面对众多新生传染病,运用中医疫病理论进行探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古代温疫著作更具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文中对中医疫病学的奠基之作<温疫论>从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剖析了吴有性温疫理论及其医学思想.希望这些理论能为新生传染病提供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在几千年的疫病防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瘟疫这类烈性传染病的防治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根据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疫病理论可以判定2019年新冠肺炎应属于寒湿疫,早在《黄帝内经》当中就有关于疫病防治思想的完整记载。该文主要挖掘中医药在防治该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优势与特色,重点从调节精神情志、加强体育锻炼、穴位保健、饮用中药与药酒防疫、焚烧中药进行空气消毒5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且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医药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确实发挥出巨大的独一无二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认为其属"疫病"范畴.此次吉林新冠疫情发病特点仍属中医学"寒湿疫",其病位在肺、脾,"寒湿伤阳"为其病机演变主线;治疗过程中兼顾辨病与辨证、顾护脾胃、三因制宜等治疗思想.现将"寒湿疫"理论指导下治疗的1例由普通型转为重型新冠肺炎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疫病层出不穷,人们在与疫病抗争的过程中,饱受磨难,健康乃至生命都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但也在疫病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以中国古代疫情防治为切入点,融合多学科研究理念,探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对中医防疫思想产生的影响,及其在疫灾防治过程中民族文化与精神发挥的作用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根据《内经》遗篇《刺法论》《本病论》提出三虚兼“邪鬼”(致病原)致疫说,认为疫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气不足,天气如虚,人神失守,“邪鬼”(致病原)干人,其对现代疫病防治的意义在于对当地天地之气交特点、个体的体质特点和病情特点的把握。对于突发的新型传染病等流行性疾病,当病因或病原体及其致病特点尚未被现代医学认识清楚之前,以中医学的辨天地之气交、六气六经辨证、温病学疫气理论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构建中医药疫病防治体系,重构疫病学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1929年上海疫痉流行,一代名医严苍山积极救治患者,挽回许多危重病例,《疫痉家庭自疗集》即为其临证经验的总结.该书是第1部以疫痉命名的疫病学专著,在病名、遣方用药等方面颇多创新之处,集中体现了严氏防治疫痉的学术成就,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手法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骨伤科常见的非损伤性疾病,由于受损的节段和所波及的组织不同,表现除背痛外,临床上还会出现不同的内科症状表现,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严重者还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1].笔者自1997年9月一2000年4月从师郭宪和主任,治疗此病65例,均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重度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俊彬  金学良 《医学争鸣》1991,12(2):127-13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0年7—9月期间全国5个省市(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浙江省)经实验室确诊的62例轻型、普通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治疗组在降低体温、缓解抽搐、意识恢复、缩短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与瘟疫的第一次对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同“乙脑”的斗争,是中西医结合与瘟疫的第一次对决。有组织有领导地在中西医密切配合下由中医主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在1954年毛泽东对中医工作指示后从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首先开始的。该院中医以解毒、清热、养阴为主,治疗“乙脑”疗效卓著,但这一成果曾一度受到怀疑。1955年8月,卫生部重新派遣视察组,实地考察该院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情况后,才对l临床诊断的可靠性和治愈率统计的准确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推广石家庄经验过程中,发现对有“偏湿”现象的患者,必须先用宣解湿热和芳香透窍的药物才能收效。从此中医界开始强调,治疗“乙脑”必须遵循“随证施治”的原则,而不能按照“一方一病”的思路将某地的具体经验生搬硬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挖掘古代医家治疗时疫病的用药经验。方法运用文献学和文本挖掘的基本方法,以文献古籍为研究基础和资料来源,采用信息学技术和知识发现技术,对文献史料中关于时疫病的记载文献加以收集、整理和挖掘。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1114条,涉及302682字,记载了192种用以防治时疫病的常用中药,中药使用的总频数为5679次。常用的中药包括柴胡、人参、黄芩和甘草,药对以桔梗与甘草、柴胡与甘草等为主,语义网络研究也发现这几种药的配伍非常常用,是治疗时疫病的核心药物组合,药性方面多选用药性寒凉、辛味及或苦或甘味的中药,而且以归肺脾心肝等经的药为主;功效方面,以发散功效和清热类中药最多,而补气药也不少,此外利湿和活血的药亦可见。结论总体来看,以《伤寒论》中的经方配伍用药为主,多为驱邪、补益扶正、和解之品,以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切合《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旨,又不离《伤寒》大宗,值得临床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发生以来,中医药在防治疫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基于阳气“生、长、收、藏”四时变化而提出的“四时调阳”理念,根据机体一年、一生的阳气“四时”变化特点,针对不同疾病中的阳气“四时”变化规律进行防治的一种理念,在治未病及慢病防护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和使用价值。试对COVID-19的发病时间、发病人群及疾病全过程进行分析,探讨COVID-19发病与“四时阳气”变化的关系,并基于“四时调阳”理念及“截断扭转”思想提出“避其疫邪、固护阳气以预防”“精准辨证、护阴摄阳以施治”“清其余邪、复其阳气以康复”的防治措施,为COVID-19疫情的防控提供中医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特点与中医温病特点进行比较,认为该病当属于中医“瘟疫”范畴,为“湿毒疫”.新型冠状病毒即为疫疠病邪之源,本病以“湿、热、毒、瘀、虚”为病机特点,初期为寒湿犯表、寒湿郁肺证,进展期为疫毒闭肺证,重症期为内闭外脱之证,恢复期以肺脾气虚、气阴两伤证.治疗上当以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为治则,以审因论治...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公报》(1912-1949年)与疫情有关的报道、公告、通讯(信)原文作出统计,疫病种类涵盖霍乱、天花、猩红热、脑脊膜炎、痢疾、白喉、伤寒及鼠疫,总结疫病时空分布情况。通过整理发病范围较广,社会影响较大的疫病报道原文,梳理疫病的发生、传播过程,从政府、社会力量及患者的不同角度呈现疫病救疗的概况并总结分析政府的应对措施与影响。结论指出,地方医疗资源的制度建设缺失,医疗机构设置并不充足,逐步建立规范化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民众公共卫生意识有所增强,较大程度的接受接种并配合公共防疫;中医在防治疫病上的成效,在该阶段得到了民众及官方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制对卫生防疫人员和从事传染病医疗救治的医护人员提供防护的连体防疫服。 方法 合理设计 ,科学选用主体面料 ,采用精细制作工艺 ,制作连体防疫服。 结果 研制出防护性能优异 ,穿着舒适、结实耐用、可重复使用的连体防疫服。 结论 该连体防疫服对SARS病毒可有效防护。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最初20年间全世界HIV感染者呈明显增长趋势。最近10年来,由于采取了有力的预防措施,加强了治疗,其增长趋势明显减缓。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感染以后不一定发病,仅在患者抵抗力降低时发病,自发现艾滋病以来,二者在经济、卫生、医疗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及不能进行正规、彻底的治疗的人群和地区中相互影响、相互伴行而发病。最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生活条件和人群身体状况的改善,二者感染及发病都有减缓趋势,疫情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