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明敏 《当代医学》2004,10(7):52-52
90年代初期,继世界发达国家之后,我国医疗行业也进入了计算机网络时代。90年代末期,“虚拟医疗”被管理者提出,并必将成为新一轮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高潮。“虚拟医疗”是基于数字化基础、不完全依赖实体医疗机构、更加人性化服务的医疗,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一位资深信息学专家曾把这种医疗模式称为“院墙外的医疗”。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1日一场名为“惠民中国医疗行动”的公益医疗活动在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启动,重庆长龙实业集团联合全国千余家制药厂及流通企业、重庆10余家医院、太平洋保险公司和民众共同构建的“惠民中国医疗行动”联盟正式实施,并拉开了这个民间发起的降低医疗费用的医疗改革行动帷幕。历时二个月,得到众多媒体报道和上万民众的支持。4月28日,在该联盟行动第三站——重庆南川市正式启动,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工会组织也介入其中,重庆市总工会批准南川市总工会会员整体加入该联盟成为“惠民中国医疗行动”会员,并作为工会系统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院院长》2006,(8):36-38
当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关注焦点问题之后,这种自下而上推动的民间医改能为民众或者整个医疗体制带来什么3月1日,主营药业的重庆长龙实业集团联合全国1000余家制药厂及流通企业、重庆10余家医院、太平洋保险公司和民众共同构建的“惠民中国医疗行动”联盟正式实施。其联盟的核心计划就是用“药费直补”的模式直接降低群众的医疗费用。当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关注焦点问题之后,这种自下而上推动的民间医改能为民众或者整个医疗体制带来什么?联盟下的药费直补3月1日,惠民医疗联盟在重庆万州区(副省级)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三甲)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4.
麦冬草 《当代医学》2005,11(4):10-12
“黑诊所”如同致命毒瘤,滋生在社会各个角落,对人民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也扰乱了医疗行业应有的秩序。“查封”、“端掉”、“捣毁”黑诊所的新闻,年年月月不绝于报端、视屏。黑诊所黑在何处?如何治理?自2004年开始,一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的专项整治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展开。2005年,打击非法行医的脚步继续急速前行,这次打击的重点直指恶名昭著的“黑诊所”。  相似文献   

5.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医院管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是检验和衡量医疗服务工作的试金石,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是医院工作的核心。1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服务理念医疗服务的对象是病人,病人首先是“人”。医疗服务不仅要提供良好的医疗技术服务,同样重要的是要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服务病人。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病人第一”的理念。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把“反…  相似文献   

6.
曹洁 《当代医学》2004,10(8):46-47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股市、保险、片地产和婚姻等经济领域的“经纪人”已忧为大家所接受。目前.在上海、广州、南京等地的医疗领域也出现了“经纪人”。“医疗经纪人”的产生是个新生事物,在现有医疗环境之下.对于医院.它的出现利耶?弊耶?  相似文献   

7.
经过二十年的医疗改革,如同“轮回”一样,医疗改革又一次回到了十字路口。当然,现在的情况和“医改”以前有了很大的区别,如果说二十年以前的“医改”是因为“效率”问题而选择的话,现在医改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公平”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现今社会反应最强烈的问题之一。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倒数第4位。中国每年有接近50%的人应该到门诊看病、30%的人应该住院,但他们却因各种原因得不到救治[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于2005年7月发布了关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报告。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存在很多问题,其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当前的医疗卫生服务出现两极分化,公平性大大降低[2]。1剖析解决医疗公平的方案面对对“公平”问题的种种责问,加之官方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的评价,不同的利益主体提出了不同观点和看法,归结起来大致有两种:一是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的症结“诊断”为“市场化”。既然市场化是病根,那么“药方”就是放弃...  相似文献   

8.
张燕娣 《当代医学》2005,11(1):46-46
谈到医疗人道援助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就要谈到法国的“无疆界医师”组织以及其所代表的“法国医师”运动。  相似文献   

9.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这似乎是80年代的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提到的词组,不过,就是这阵“春风”才使得中国的企业得以在世界各个国家遍地开花。告别了“出口创汇”这个早期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目的,当国内企业大打价格战的时候, 中国的企业家们并没有忘却常提起的经济全球  相似文献   

10.
谷玮 《西部医学》2007,19(3):497-498
目前导致“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是医疗费用的增长,但药品费用、大型医疗器械的使用、医疗乱收费等现象也导致“看病贵”。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控制乱检查、乱收费是当前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温淑萍 《当代医学》2006,12(12):26-32
通过“送上去、走下来“的方式,建立农村卫生服务人员“有期服务”制度和优惠政策.长期执行“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制度,将“医疗支农”作为城市医生评级晋升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把更多城市卫生人才引向农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因重大事故、突发性事件及抢救无主病人等所造成的应收款项不能收回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形成坏账,造成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医院的经营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必然存在经营风险。为求得经营上的稳健,提高医院应付风险的能力,国家财政部和卫生部颁布实施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明确指出,对坏账损失的处理采用“预提坏账,发生冲销”的谨慎方法,即通过对坏账损失的估算,预先计算出坏账损失的估计数,增设“坏账准备”科目,作为“应收医疗款”“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的备抵科目;规定医院可以于年度终了,按照“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账面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金,计入管理费用,这一点借鉴了企业的财会制度。  相似文献   

13.
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主体,如何“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为发展着急”?十堰市人民医院实施的扶贫济困半费医疗对探讨新形势下医院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有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杨洁  冯煊 《当代医学》2005,11(8):64-67
医院在信息化的推进中,医疗质量、无纸化等关键词,频繁亮相。但直到移动护理,信息化才真正的与病人来了个大大的“拥抱”。  相似文献   

15.
10月5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一间整洁的病房里,32岁的吴兰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20天前,吴兰勇在高空作业时不慎失足跌落,造成左股骨骨折。以往像这种比较严重的骨折,从入院到伤骨愈合大约需要花费二三万元的医疗费用。如今,吴兰勇准备出院了,总共算下来的费用只需1.2万元。吴兰勇告诉记者:“我是从农村来济南打工的,‘扶贫病房’让我少花不少钱。”9月15日,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开启了24张床位的“扶贫病房”。“扶贫病房”严格控制用药范围,对住院费和治疗类、手术类、检查类、化验类等费用实行20%的优惠。医院如此大幅度向低收入患者…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至9月中旬,广东省中山市各家医院开出40元以下的处方共计5万多张,差不多占全市总处方数的20%,普通百姓抱怨的“看病贵”问题得到一定缓解。这要归功于该市正在推行的“廉价医疗”。病人:不用担心看不起病了前不久,记者来到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张家边医院,遇到前来就诊的当地居民刘老伯。刘老伯感觉胸口疼痛已经好几天了,一想到过去每次上医院都要花至少上百元,他迟迟不敢去看病。无奈胸口越来越疼,他只好咬咬牙,揣上一个月的生活费,来到了医院。没想到,在门诊大厅,导诊护士询问了他的症状后说:“老先生,您要是觉得原来看病太贵,可以到我…  相似文献   

17.
日前,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医院管理协会会长曹荣桂,江苏省人大副主任赵龙,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小平等出席了揭牌仪式。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无锡卫生事业改革的正式启动和无锡市卫生事业发展新格局的初步建立。无锡市委副书记张锦贤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改变无锡卫生事业和社会发展历史的事件,无锡卫生事业正经历一场变革。这个改革举措在全国是领先的,有关专家称之为医疗改革的“无锡模式”。目前,卫生部对无锡市的医疗管理体制改革给予了肯定。历史症结:…  相似文献   

18.
崔梦醒 《当代医学》2004,10(10):63-63
“见死不救”最不应该出现的地方是医院,但从近年的新闻报道中,医疗机构却频频以“见死不救”的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使我们对医院走市场化道路产生了过多的担忧。有人甚至把“见死不救的”祸首归于“过度市场化”。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我国医疗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才刚刚开始。根本谈不上“过度”。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19日,被媒体称之为“国内首家由政府投资的平价医院”——北京市上地医院揭牌试诊。当时,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曾表示,如果平价医院机制运行成功,公立医院也应照此运行。在此后每年的“两会”上,平价医院被代表们屡屡关注。目前全国平价医院无论是运作模式、资金来源等,都不尽相同,没有明晰的政策指引。它能否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一直受到各方质疑。“平价医院”以及由此带来的“公立医院运行体制改革”前景如何?争论至今没有结果。北京市上地医院院长王玲说,不管怎样,上地医院的惠民模式,毕竟为医疗改革提供了一个样本。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北京市密云县在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溪翁庄卫生院、西田各庄卫生院率先开展了以医疗环境人文化、医疗服务现代化,医院美化绿化为目标的“绿色医院”创建活动,今后将在全县各级各类医院中普遍开展“绿色医院”创建活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