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观察的50例标本中,阴部外浅动脉多分为上、下两主支(82%),两主支来自一个阴部外浅动脉干的占66%。阴部外浅动脉干和具有独立起源的上、下主支,大都起自股动脉。动脉干或上、下主支穿入浅层的位置在大隐静脉末段的内侧缘或外侧缘,并集中在股动脉起点向内10mm、向下50mm为中心的一个半径为15mm的园内。如果动脉干、上主支、下主支与大隐静脉相遇时,动脉干和下主支多跨过静脉的后方,上主支多跨过静脉的前方。上主支主要分布于耻骨上区、耻骨前区和腹股沟内侧份。采用上主支为游离皮瓣动脉蒂时,可以用股动 脉起点下50mm处与耻骨结节间的连线作皮瓣轴。下主支主要分布于股内侧部上份和耻骨前区。采用下主支为游离皮瓣动脉蒂时,可以用股动脉起点下50mm处作与耻骨嵴平行的线为轴。上、下主支起始处管径与分布范围密切正相关。阴部外浅静脉大都是阴部外浅动脉的伴行静脉(82%)。讨论了采用有关皮瓣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点(隐股点)的定位,为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解剖33具成人尸体左,右大隐静脉及周围组织直至其汇入股静脉处,进行肉眼观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解剖定位:以耻骨结节为圆心,直径约4.15cm为圆,与同侧腹股沟韧带下3.95cm平行线(以下肢纵轴线为基准)相关点;临床定位: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处触及股动脉搏动内侧约0.5cm处,距离腹股沟韧带下3.95cm处,结论:大隐静脉根部结构关系复杂,隐股点与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股动脉三者关系密切,尤其是后二者,定位应根据三者综合确定,本文提供的定位方法在大隐静脉剥脱手术中进行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解剖40侧成人尸体大隐静脉,测量大隐静脉注入股静脉处和大隐静脉主要属支注入大隐静脉处的外径,及各处与髂前上棘间连线的垂直距离。大隐静脉入股静脉处直径4.9±0.7mm,其属支注入大隐静脉处直径分别是:旋髂浅静脉4.0±1.1mm,腹壁浅静脉3.6±1.0mm,阴部外静脉3.3±0.9mm,股外侧静脉4.6±1.2mm,股内侧静脉4.3±1.1mm;大隐静脉入股静脉点及各属支注入大隐静脉点位于股内侧,距髂前上棘8~15cm。同时讨论了以大隐静脉股段及其属支为蒂轴型静脉皮瓣的解剖学要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解剖了100侧小儿大隐静脉,对其主干形态,长度,外径,隐股点,瓣膜和穿通支数目作了观察和测量。大隐静脉大部分(93%)为单干型,少数为岛型(6%)和副大隐静脉(1%)。大隐静脉长26.0±3.57厘米,属支以3-4支为多见,瓣膜每侧平均5.8个,集中分布在股部大隐静脉的最上段和小腿上段,穿通支中一支者较多,集中分布在膝上3.5厘米和膝下5-6.5厘米之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102例下肢大隐静脉的解剖学定向测量与研究,为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与依据。方法统计102例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的汇入类型,测量汇入处外径及汇入处到隐股点、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间距以及大隐静脉主干特别点外径,并加以综合分析。结果大隐静脉以Ⅱ四支型、Ⅲ三支型和Ⅳ三支型为主,股内侧浅静脉与股外侧浅静脉汇入处外径最大,分别为(0.40±0.11)cm、(0.44±0.12)cm;股内侧浅静脉和股外侧浅静脉汇入处到隐股点的间距最长,分别为(4.76±0.38)cm、(2.55±0.28)cm;到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间距最长,分别为(12.94±0.65)cm、(12.81±0.65)cm;大隐静脉主干特别点外径越向上越粗。结论对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的解剖观测结果提示,对大隐静脉及其属支进行结扎时,必须结扎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血管移植时尽量避免损伤大隐静脉主干,以隐股点、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解剖结构及位置关系来确定股内侧浅静脉与股外侧浅静脉汇入处的体表投影。  相似文献   

6.
解剖50侧成人尸体大隐静脉,测量大隐静脉注入股静脉处和大隐静脉主要属支注入大隐静脉处的外径,及各注入处与髂前上棘间连线的垂直距离。大隐静脉入股静脉处的直径为4.9±0.7mm,其属支注入大隐静脉处的直径分别是:旋髂浅静脉4.0±1.1mm,腹壁浅静脉3.6±1.0mm,阴部外静脉3.3±0.9mm,股外侧静脉4.6±1.2mm,股内侧静脉4.3±1.1mm;大隐静脉点均位于股内侧,距髂前上棘8~15cm。同时讨论了以大隐静脉股段及其主要属支为蒂轴型静脉皮瓣的解剖学要点。  相似文献   

7.
在解剖一例老年女性尸体时发现,左侧股静脉重叠于股动脉的深面稍偏内侧,股静脉内侧缘距股动脉内侧缘偏内1 mm,向下距腹股沟韧带中点191mm处股静脉移行至股动脉的内侧,大隐静脉末端越过股动脉前面至其外侧行经股动脉和股深动脉起始部夹角处,距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56 mm处注入股静脉,此处大隐静脉、股动脉和股静脉横径分别为7 mm,5 mm和6 mm.股深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50 mm处从股动脉深面发出,起始处横径3mm.股深静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79 mm处汇入股静脉,此处股深静脉横径为4 mm.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量闭孔神经在闭膜管外的解剖位置,为不同路径的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提供必要的解剖学数据支撑.方法:取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25具,进行盆腔解剖,显露闭孔神经的全貌、闭孔周围及股部的解剖结构.结果:闭膜管内侧壁距耻骨结节的距离为(41.53±0.76)m m;闭膜管外侧壁距耻骨结节的距离为(54.17±0.42)mm;闭孔神经距股静脉内侧壁的距离为(11.01±0.17)mm;闭孔神经穿出点距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的垂直距离为(27.92±0.33)mm;闭孔神经出闭孔点距耻骨结节的距离为(23.55±0.27)mm.结论: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时的进针部位选在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垂直向下27.59~28.25 m m与耻骨结节的外下至该线距离23.28~23.82 m m范围内,为安全有效的麻醉范围,且操作时针尖应向后、外、上方刺入,使针尖滑过耻骨水平支下缘,可提高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测大隐静脉属支,为临床外科相关手术操作和下肢静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大隐静脉属支进行解剖学观测,测量并统计相关数据。结果:20侧大隐静脉属支,其中14侧正常,6侧大隐静脉近侧端只收纳了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静脉和股外侧静脉4个属支,2条旋髂浅静脉(A 及 B)各自汇入股静脉、股深静脉。旋髂浅静脉(A)走行在腹股沟韧带内下方,穿阔筋膜,于股动脉后方绕过,距两侧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直距离为(77.20±1.20)mm处汇入股静脉,汇入处外径为(1.84±0.18)mm。旋髂浅静脉(B)穿入阔筋膜,跨过股神经,股深动脉,距两侧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直距离为(89.64±1.30)mm 处汇入股深静脉,汇入处外径为(2.04±0.12)mm。结论:正确认识大隐静脉属支的异常特点,对于临床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及内科相关疾病诊治等可能具有一定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在212侧男、女性的大隐静脉解剖中发现: 1.根据大隐静脉上端属支共干或单干注入形式归纳为16种类型,其中以Ⅰ、Ⅵ型为多见。 2.大隐静脉均经卵园窝汇入股静脉,根据汇入部位分为四型,其中以Ⅰ型为多,而且发现男、女两性及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 3.卵园窝下缘中点及隐股结合最低点的位置进行了测量,成人男性隐股结合最低点在腹股沟韧带下方3.54厘米左右。至耻骨结节最高点距离为4.00厘米左右。二、在120侧男女性的腹壁浅动脉及旋髂浅动脉解剖中发现: 1.腹壁浅动脉多见起股动脉内侧为82.52%,旋髂浅动脉多见起股动脉外侧为72.72%。 2.两动脉均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腹壁浅动脉在韧带下方:左侧为1.94±0.67厘米(平均值);右侧为1.85±0.09厘米(平均值):旋髂浅动脉在韧带下方:左侧为1.78±0.28厘米(平均值)。右侧为1.73±0.28厘米(平均值) 3.两动脉根部外径均在0.10厘米以上(除女性及儿童左侧的平均值为0.09厘米外)。  相似文献   

11.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7.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配伍在遣药组方及方中药性发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如配伍得当,可选择发挥方中之药的某一药性,可使方剂直达病位,亦可解毒增效,体现了方药离合之妙。  相似文献   

19.
医师在医疗服务中拥有的医学治疗权不是一项个人权利,而是一项社会权力.医师权力来源病人权利的部分让渡.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增进病人的健康利益,但在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诱发医师权力部分地背离了它的本始目的,这一现象就是医师权力异化.异化了的医师权力侵犯病人权利,引起医患双方利益冲突,形成医疗纠纷.在立法上全面确定病人的权利与医师的义务,用病人权利制约医师权力,这是和谐医患关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经验法则是利用事物发展常态而形成的规律,而适用于证据司法场域的特殊法官心证过程.借助现代司法的自由心证技术,以及盖然强度的适用效能评估,可以促进经验法则更加符合民众实质正义观感,促进基于证据事实裁量的纠纷解决结果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