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我国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中最常见的是肾小球肾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快速发展趋势,而该病的血管并发症最终导致糖尿病肾病,也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治疗的选择还是肾替代处理,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很多文献研究已报道对于糖尿病肾病透析还是首选腹膜透析,但也有不少患者因为种种原因选择血液透析,现主要就该类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治疗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2.
据估计[1],到2010年,我国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人数将超过100万.腹膜透析,尤其是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终末期肾病替代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与血液透析、肾脏移植治疗的区别是其具有居家透析、价格低廉的特点,但较之血液透析又需要更多的教育培训和监测随访.  相似文献   

3.
要加强对腹膜透析治疗的应用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汪涛 《中国血液净化》2005,4(3):117-119
尿毒症是一种严重而常见的疾病 ,目前在日本和台湾尿毒症的患病率已超过每 1 0 0万人口 1 5 0 0人 ,而且这一数字每年以大于 1 0 %的比例增长。目前治疗尿毒症的方法不外乎肾移植、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这 3种 ,由于受肾源的限制 ,目前国内外以透析治疗为主。腹膜透析 ,特别是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 ,具有价格低廉、节省资源、操作简便、患者可在家自行透析等优点 ,是一种有效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方式。在我国香港 ,80 %以上的透析患者选择腹膜透析治疗 ,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 ,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式。1 制约腹膜透析在我国发…  相似文献   

4.
刘军 《浙江临床医学》2012,14(7):829-830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治疗主要依靠替代疗法,即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有研究报道2010年我国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数量>100 万人.[1]作腹膜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比例增高,老年患者因抵抗力差,易并发呼吸道感染.本研究通过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有针对性的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不同透析方式尿毒症患者抑郁症发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进行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40例血液透析患者和36例腹膜透析患者评估,比较评分的差异,同时比较程度的差异.结果血液透析组的抑郁症发生率(80%)明显高于腹膜透析组(69%),重度患者的百分比(25%)也高于腹膜透析组(12%).结论血液透析在治疗尿毒症的同时可以产生躯体症状,加重患者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6.
选取我院尿毒症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紧张素Ⅱ、血压及尿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腹膜透析组各项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血液透析组(P<0.05)。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可以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各项指标,但不卧床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要优于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的原因,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1999年至2008年39例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的原因,并分析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23例患者的预后。结果共有39例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平均时间(14.4±16.3)月。转血液透析的原因为:透析不充分(30.8%)、技术失败(28.2%)、腹膜透析相关感染(25.6%)、失超滤(10.3%)。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23例患者中有12例死亡,1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脑血管事件和感染,糖尿病患者平均存活时间明显低于慢性肾炎患者。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是透析不充分、技术失败和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原发病类型可能影响转血液透析后患者存活时间,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较慢性肾炎患者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治疗脑出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出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腹膜透析组与无肝素血液透析组,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两种透析方法对溶质的清除和酸碱平衡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膜透析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无肝素血液透析组,且腹膜透析组的日平均透析费也明显低于无肝素血液透析组。结论脑出血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采用腹膜透析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脏病目前己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问题,患病率达10%左右,慢性肾脏病随之而来的终末期肾病的患病率也持续增高.目前,对于慢性肾脏病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脏移植.腹膜透析具有方便、实用、成本低、可居家操作等优点,但中国仅有10%患者选择腹膜透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腹膜透析多居家操作,易受环境因素,患者对腹膜透析相关知识、技能较缺乏、治疗依从性差、自我管理能力差.本文目的主要是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增加其知识、技能、促进其依从性改善、减少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胰岛素的广泛使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由于我国经济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尿毒症病人不能承担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昂贵费用,放弃治疗.如何减少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病人的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肠道透析是治疗肾功能不全的传统方法,包括口服透析和灌肠透析,效果虽不及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但费用低廉、操作方便、并发症少.若能合理应用,做好透析期间的综合护理,将发挥其在糖尿病尿毒症期的最大治疗作用,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逐年增多,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是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但其透析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糖尿病患者腹膜透析的预后远不如非糖尿病患者,血糖、营养状态、液体管理、腹膜炎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生存预后,控制血糖、良好营养状态、降低腹膜炎发生率、采用新型腹膜透析液及自动化腹膜透析技术可能有利于改善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影响我国腹膜透析开展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黎佳  汪涛  杜凤和 《中国血液净化》2003,2(9):479-481,484
目的 腹膜透析具有多种优点,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腹膜透析的使用率很低。因此就腹膜透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影响腹膜透析开展的原因进行调查。方法 采用自拟的调查表,调查参加全国肾脏病主任学习班的51名肾科主任对腹膜透析的看法及影响腹膜透析开展的因素。结果 所有参加调查的医院都开展了血液透析,68.6%的医院开展了腹膜透析,54.9%开展肾移植治疗。5.9%的被调查者认为腹膜透析比血液透析优越,29.4%认为腹膜透析不如血液透析优越,而多数(64.7%)则表示一种透析方式的优缺点需视患者而异。有70.6%表示对腹膜透析有信心,88%调查对象都对腹膜透析表现出兴趣。90.2%的被调查者表示将会开展腹膜透析(包括已开展者)。对于腹膜透析在透析总人数中应占的百分比,大多数(52.9%)被调查者认为是30%-50%,但事实上在多数地区(58.8%)腹膜透析在透析中所占的比例小于10%,有21.6%的地区腹膜透析所占比例为10%-20%。关于影响腹膜透析开展的原因,从高到低排列为:经济因素(51%),医患双方认识不足(27.5%),腹膜炎(21.7%),腹膜透析效果不好(15.7%),患者不接受(7.8%),宣教随访困难(3.9%),营养不良、腹膜透析没进公费医疗、需要满足血液透析患者数和没有人员(各占2.O%)。结论 腹膜透析治疗在我国的开展严重不足,医患双方认识不足及腹膜透析目前的价格结构是影响目前我国腹膜透析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林永明  沈明亮  陈英姿 《新医学》2005,36(8):448-450
目的:探讨终未期糖尿病肾病的较佳透析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血液透析和26例行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液透析组在降低血清肌酐水平、改善营养状况方面明显优于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组.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宜优先选择血液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佛山市2007年度透析移植登记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各医院透析移植治疗现状.方法:佛山市所有开展透析单位共18家医院参加了登记工作,填写<佛山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透析移植登记表>,调查项目包括:医院情况、肾内科人员编制情况、血液净化开展情况、血液净化设备及管理状况、血液透析患者情况、腹膜透析患者情况、急性肾功能衰竭情况等.登记时间为2007-01-01/12-31,对资料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18家医院均开展了血液透析,同时开展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6家,单纯开展血液透析12家.全市共有血液透析机155台,CRRT机6台,透析器复用机15台.透析器复用方式中,采用复用机、人工冲洗复用和未复用分别占61.1%、33.3%和5.6%.全年共有透析患者1 718例,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各占93.60%、6.40%.2007年新增加透析治疗患者866例,新增加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各占91.7%、8.3%.至2007-12-31尚有透析患者1011例,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各占90.60%、9.40%.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因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性肾病和梗阻性肾病分别占52.4%、18.9%、10.8%和6.4%.腹膜透析患者原发病因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梗阻性肾病和动脉硬化性肾病分别占47.3%、28%、9.7%和3.2%.全年有743例血液透析患者退出治疗,其中死亡、好转或痊愈、改腹膜透析、肾移植、转院透析、经济原因停透、失访等分别占20.3%、20.1%、7.2%、4.1%、21.5%、20.2%和6.6%;死亡原因中,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营养不良、因透析剂量不足死于尿毒症综合因素、其他等分别占16.6%、28%、17.2%、3.2%、18.4%、16.6%.全年有16例腹膜透析患者退出治疗,其中死亡、好转或痊愈、改血液透析、失访等分别占68.7%、18.7%、6.3%和6.3%;死亡原因中,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其他等分别占21.4%、7.1%、28.6%和42.9%.结论:目前佛山地区开展透析治疗的医院已达18家,同时开展了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不管是血液透析患者还是腹膜透析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性肾病、梗阻性肾病是原发病因中前4位原因.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为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对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17例本中心腹膜透析患者,在进行腹膜透析(PD)的同时,每周进行1次血液透析(HD)治疗。比较选择PD HD模式前后,患者的透析充分性以及营养状况的改变。结果 选择PD HD模式后,患者透析充分性明显提高,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均明显好转。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介入血液透析能增加透析充分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透析疗法使急性肾衰的治疗出现了根本转机。血液透析效果优于腹膜透析,但后者简便易行,便于推广。本文主要讨论透析疗法在急性肾衰治疗中的应用。透析方式腹膜透析:通过腹透导管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使体内蓄积的代谢废物和电解质排入透析液。水分的清除则依靠提高透析液的渗透压(酌情加入葡萄糖),通过超滤作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腹膜透析适应证包括:①更愿意选择腹膜透析或不愿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②患者不能耐受血液透析(例如: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事缺血性心脏病,广泛的血管病变,或血管通路存在问题,包括大部分的幼儿);③患者更喜欢在家中透析,但没有条件在家中进行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8.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门诊随访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膜透析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时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腹膜透析治疗与血液透析治疗其中的区别之一是其居家透析的特点。自开展腹膜透析治疗以来,虽对病人的操作进行过培训指导,但病人出院后缺乏规律的后续治疗管理,以至较多病人因不同原因终止腹膜透析治疗或者死亡。为提高腹膜透析病人的治疗质量和维持较好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目前以使用维持透析治疗为最多。我国应用人工肾维持血液透析及肾移植已有多年,但由于设备不足、肾脏来源问题和费用昂贵而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腹膜透析亦是维持透析治疗主要方法之一,但长期应用可产生腹腔感染、肠粘连等较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近两年来,应用甘露醇或山梨醇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晚期临床疗效不佳,死亡率较高.透析治疗是临床上常用来治疗晚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方法,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